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铧厂沟金矿床北部控矿剪切带地质特征及金的富集规律 被引量:11
1
作者 魏刚锋 聂江涛 +3 位作者 辛红刚 姜修道 张振国 袁速成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05年第4期38-44,共7页
野外调研和室内分析结果表明,区域韧性剪切带在铧厂沟金矿床非常发育,并经历了右行—左行—右行多期(次)活动。北部控矿韧脆性剪切带是区域韧性剪切带演化的产物,以左行剪切为主,位于铁夹树—庙湾北部厚层灰岩的下部。北部金矿带受北部... 野外调研和室内分析结果表明,区域韧性剪切带在铧厂沟金矿床非常发育,并经历了右行—左行—右行多期(次)活动。北部控矿韧脆性剪切带是区域韧性剪切带演化的产物,以左行剪切为主,位于铁夹树—庙湾北部厚层灰岩的下部。北部金矿带受北部控矿剪切带控制,长度大于1 km,厚度约70cm,从地表延伸至1 120 m标高,未见尖灭趋势。黄铁矿是该类矿石中最重要的金属矿物。自然金是主要金矿物,有明金和显微金两种。矿石结构构造较为复杂,集中反映了热液矿床的构造特征。矿带的形成可划分为热液期和表生期。原生矿石中绝大部分明金、显微金中的包体金和裂隙金都与黄铁矿密切相关。黄铁矿(Ⅰ)经历了韧脆性变形,因而是金的最佳载体矿物。北部韧脆性剪切带的多期(次)活动,使金富集成为工业矿体。结合地质特征,预测该矿带可延伸至1 120 m以下一定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带 韧脆性控矿剪切带 地质特征 富集规律 铧厂沟金矿床 陕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塔什库尔干县达布太尔地区二叠纪孢粉化石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3
2
作者 姚建新 肖序常 +5 位作者 高联达 王乃文 计文化 王世炎 王永 迟振卿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3期321-326,共6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什库尔干县达布太尔地区位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结合部的西昆仑造山带,是研究喀喇昆仑山—昆仑山地质演化的重要地区之一。由于西昆仑地区处于中亚腹地的高寒缺氧地带,自然条件差,交通不便,野外地质调查研究十分困难...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什库尔干县达布太尔地区位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结合部的西昆仑造山带,是研究喀喇昆仑山—昆仑山地质演化的重要地区之一。由于西昆仑地区处于中亚腹地的高寒缺氧地带,自然条件差,交通不便,野外地质调查研究十分困难,区域地质研究程度较低,达布太尔地区沉积地层中一直没有获得可靠微体化石证据。经笔者的室内、外地质调查与研究,在达布太尔地区发现了内点囊三缝孢EndosporitespunctatusGao,雅致韦氏粉Wilsonitesdelicatus(Kosanke)Kosanke,多孔柯达粉Cordaitinaspongiosa(Luber)Samolovich,马什阿里粉AlisporitesmathalensisClarke,卵形侧囊粉Sulcatisporitesovatus(BalmeandHennelly)Balme,以及光面和点状孢子Leiotriletes和Punctatisporites等二叠纪孢子花粉化石。从上述化石组合特征看,这些孢子花粉化石基本属于华夏植物地理区类型。结合前人对该区生物地层和同位素年代学的研究,可以认为塔什库尔干县达布太尔地区原划为二叠纪的碎屑岩沉积地层可能为包含了志留纪、二叠纪及其它时代岩层的混杂地质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塔什库尔干县 达布太尔地区 二叠纪 孢粉化石 混杂岩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塔什库尔干 地质意义 野外地质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紫阳辉长岩锆石U-Pb年龄及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3
3
作者 谢巧勤 赵月领 +4 位作者 张焕侠 陈天虎 徐晓春 薛怀民 赵建新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56-471,共16页
陕西安康的瓦房店、紫阳、岚皋、镇坪和湖北竹溪一带的早古生代地层中广泛出露具双峰式岩浆岩组合的岩墙群。本文通过紫阳高滩辉长岩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研究,获得其侵位年龄为410±4.5Ma。高滩辉长岩具有类似OIB的稀土元素和... 陕西安康的瓦房店、紫阳、岚皋、镇坪和湖北竹溪一带的早古生代地层中广泛出露具双峰式岩浆岩组合的岩墙群。本文通过紫阳高滩辉长岩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研究,获得其侵位年龄为410±4.5Ma。高滩辉长岩具有类似OIB的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分配特征,Th/Nb比值小于0.11,Nb/Zr大于0.15,显示其形成于与地幔柱活动相关的富集地幔源区。Nb/U、Ce/Pb比值及U、Th、Pb和Ni含量特征显示岩浆演化早期经历橄榄石和辉石的弱分离结晶作用,岩浆上升过程中几乎未受到地壳物质混染作用。高滩辉长岩年代学、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区域地质特征表明,早古生代晚期扬子陆块北缘地幔柱作用使得该区软流圈地幔上涌,导致扬子板块北缘陆内裂解,引发紫阳、岚皋一带早古生代晚期的基性岩浆作用。由于地幔深部热动力条件制约,这次大陆裂解事件未能持续。高滩辉长岩锆石年龄是对扬子板块北缘陆内裂解事件的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子板块北缘 辉长岩 锆石U-PB定年 大陆裂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临潼─古地震裂缝的初步研究
4
作者 张安良 胡巍 +1 位作者 米丰收 吴俭让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0-11,共2页
陕西临潼─古地震裂缝的初步研究张安良,胡巍,米丰收,吴俭让近期作者在临潼县城东北18km的何寨村砖厂发现一地震喷沙冒水、裂缝形变遗迹,经初步研究认为它可能是早于1556年华县大地震之前的另一次古地震事件。1裂缝的构造... 陕西临潼─古地震裂缝的初步研究张安良,胡巍,米丰收,吴俭让近期作者在临潼县城东北18km的何寨村砖厂发现一地震喷沙冒水、裂缝形变遗迹,经初步研究认为它可能是早于1556年华县大地震之前的另一次古地震事件。1裂缝的构造位置该地震位于临潼何寨村北150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地震 裂缝 形变遗迹 陕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秦岭以北地区高氟地下水的成因与防治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王德耀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12-115,共4页
根据陕西秦岭以北地区高氟地下水分布状况,分析了该地区高氟地下水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高氟地下水的形成原因主要是受地层岩土、地貌、气候、水文地球化学和地质构造等条件的制约.提出了防氟改水措施是以在陕北打窖、关中打井为主,其... 根据陕西秦岭以北地区高氟地下水分布状况,分析了该地区高氟地下水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高氟地下水的形成原因主要是受地层岩土、地貌、气候、水文地球化学和地质构造等条件的制约.提出了防氟改水措施是以在陕北打窖、关中打井为主,其次伴以理化除氟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氟 改水 防治研究 理化 地区 状况 打井 西秦岭 地下水 水文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岭造山带及相邻地块元古代基性岩墙群研究综述及相关问题探讨 被引量:47
6
作者 周鼎武 张成立 +3 位作者 刘良 王居里 王焰 刘金平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22-28,共7页
基性岩墙群是重建古陆块聚合、伸展乃至裂解的关键标志之一。通过对秦岭造山带及相邻的华北地块、扬子地块元古代基性岩墙群的时空对比综合分析表明 ,华北地块区发育 2 30 0 Ma±和 170 0~ 12 0 0 Ma的两期基性岩墙群 ,分别代表了... 基性岩墙群是重建古陆块聚合、伸展乃至裂解的关键标志之一。通过对秦岭造山带及相邻的华北地块、扬子地块元古代基性岩墙群的时空对比综合分析表明 ,华北地块区发育 2 30 0 Ma±和 170 0~ 12 0 0 Ma的两期基性岩墙群 ,分别代表了新太古代和古元古代华北古陆块的聚合、伸展过程 ;扬子地块区发育 80 0~ 6 2 0 Ma的基性岩墙群 ,反映了新元古代扬子古陆块的聚合、伸展过程。认为前震旦纪华北地块和扬子地块可能是独立古陆块或不同古陆块的组成部分。晋宁造山作用 ( 110 0~85 0 Ma)和澄江伸展、裂解作用 ( 80 0 Ma± )是可与新元古代 Rodinia超大陆聚合、裂解过程进行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性岩墙群 聚合和伸展 超大陆 造山带 地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西北缘红其拉甫岩体的岩石成因、时代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15
7
作者 康磊 校培喜 +4 位作者 高晓峰 朱海平 奚仁刚 过磊 董增产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063-1076,共14页
青藏高原西北缘的南羌塘地块(班公湖-怒江结合带西段北侧)中发育着规模巨大的白垩纪花岗岩带,红其拉甫岩体是该花岗岩带中典型岩体之一,主要由花岗闪长岩和少量闪长岩组成。结合锆石阴极发光(CL)图像和Th、U、REE元素特征,利用LA-ICP-M... 青藏高原西北缘的南羌塘地块(班公湖-怒江结合带西段北侧)中发育着规模巨大的白垩纪花岗岩带,红其拉甫岩体是该花岗岩带中典型岩体之一,主要由花岗闪长岩和少量闪长岩组成。结合锆石阴极发光(CL)图像和Th、U、REE元素特征,利用LA-ICP-MS锆石U-Pb定年,测得岩体年龄为107.2±0.9Ma,属于早白垩世晚期。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岩体偏中性,富Al、Ca和K,稀土元素含量低,轻重稀土分馏明显,中等或弱的负铕异常,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Th、K和LREE),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P、Ti和HREE),属于高钾钙碱性准铝质—弱过铝质I型花岗岩。在岩浆演化过程中,部分熔融与结晶分异作用均起重要作用,并发生了以斜长石、磷灰石和钛铁矿为主的分离结晶作用。岩体的CaO、CaO/Na2O值较高,Nb、Ta亏损、Mg#值较小、相对富钾以及Sr同位素等特征说明岩体源岩应来自下地壳角闪岩相的变玄武岩。根据岩体较低的Y、HREE含量和较高的Al2O3、Sr、Sr/Y比值,发育石英与碱性长石的交生结构,以及SiO2对Mg#和Al2O3图解,推测岩浆源区压力>1.5GPa(地壳厚度至少50km),通过对锆石饱和温度的计算和锆石结构、U-Pb同位素分析,得出岩体初始岩浆温度>788℃,这与高Sr低Yb型花岗岩(埃达克岩)的形成温压条件一致,残留相应为石榴子石+角闪石+金红石(无斜长石)。综合区域地质资料分析,该岩体应是与班公湖-怒江洋闭合有关的冈底斯地块与羌塘地块之间的碰撞造山,导致地壳加厚的产物,表明班公湖-怒江洋西部与中东部的闭合时限可能具有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西北缘 红其拉甫岩体 锆石U-PB年龄 岩石成因 构造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秦岭勉县-略阳结合带变质火山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57
8
作者 赖绍聪 张国伟 +1 位作者 杨永成 陈家义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563-573,共11页
勉县-略阳结合带变质火山岩以基性和中基性岩石为主体,见有少量英安质火山岩。可区分为两种岩石-构造组合类型:一类为低钾高钛、轻稀土亏损的拉斑玄武岩,Ti/V、Th/Ta、Th/Yb、Ta/Yb表明其应属于MORB型玄武... 勉县-略阳结合带变质火山岩以基性和中基性岩石为主体,见有少量英安质火山岩。可区分为两种岩石-构造组合类型:一类为低钾高钛、轻稀土亏损的拉斑玄武岩,Ti/V、Th/Ta、Th/Yb、Ta/Yb表明其应属于MORB型玄武岩;另一类为岛弧火山岩组合,以钙碱性安山岩类为主体,并有少量岛弧拉斑玄武岩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质火山岩 洋脊环境 火山岩 岩石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贺兰山中南段奥陶系米钵山组的沉积环境与构造背景分析 被引量:18
9
作者 黄喜峰 钱壮志 +3 位作者 逯东霞 吴文奎 王成 陆彦俊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5-71,共7页
贺兰山中南段奥陶系米钵山组的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其砂岩SiO2平均含量为75.18%;Al2O3为6.26%~14.36%,变化范围不大,但含量较高;TiO2/MnO值为3.05~58.00,变化范围较大。K2O/Na2O值0.63~9.13。页岩SiO2含量在68.77%~77.50%之间,TiO... 贺兰山中南段奥陶系米钵山组的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其砂岩SiO2平均含量为75.18%;Al2O3为6.26%~14.36%,变化范围不大,但含量较高;TiO2/MnO值为3.05~58.00,变化范围较大。K2O/Na2O值0.63~9.13。页岩SiO2含量在68.77%~77.50%之间,TiO2/MnO值与Al2O3/MnO值都比较高,分别为21.30~51.00及大于450.00。Na2O含量偏低,部分样品<0.01%,K2O含量偏高(3.05%~4.03%),TiO2与CaO含量接近正常水平。砂岩稀土元素总量较高,在144.80×10-6~170.57×10-6之间,LREE/HREE值为9.68~16.49,δEu为1.01~1.31,具弱的正铕异常,无Ce负异常或负异常不明显;砂岩微量元素Ni、V、Cu、Pb、Ba特别是Cr的丰度大大高于上地壳丰度。Sr及成矿元素Zn、Ga低于地壳丰度,V/(V+Ni)与Ce/La值均较高,这些数据说明本区沉积于还原、湿热环境,具有大陆型沉积特征。通过多种相关图解,均反映其物源形成于大陆岛弧和活动大陆边缘带的构造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贺兰山 米钵山组 浊积岩 微量元素 地球化学 沉积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渭河盆地距今200—300万年古植被及第四纪下限的讨论 被引量:5
10
作者 童国榜 张俊牌 +2 位作者 刘明建 王静敏 张茂省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86-96,共11页
本文依据渭南W_7孔208块孢粉样品分析,结合岩性和古地磁资料,划分出三个区域性孢粉带.第四纪下限于距今251—244万年的松—桦—蒿孢粉亚带,即俗称之“黄三门”与“绿三门”的界线附近.渭河盆地距今300—200万年间曾出现过多次森林和草... 本文依据渭南W_7孔208块孢粉样品分析,结合岩性和古地磁资料,划分出三个区域性孢粉带.第四纪下限于距今251—244万年的松—桦—蒿孢粉亚带,即俗称之“黄三门”与“绿三门”的界线附近.渭河盆地距今300—200万年间曾出现过多次森林和草原的交替,最后发展为疏林草原植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孢粉 草原植被 亚带 古地磁 植物花粉 古气候变化 气候波动 气候地层 落叶阔叶 组合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贺兰山中南段米钵山组沉积特征及其物源分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黄喜峰 钱壮志 +3 位作者 逯东霞 吴文奎 陆彦俊 白生明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26-433,共8页
贺兰山中南段米钵山组地层岩性主要为钙质角砾岩、砾岩、互层状的砂岩或含砾砂岩以及页岩、含砾页岩、颗粒灰岩等,是一套区域浅变质、厚度巨大、具不同程度变形和深水陆源浊积岩组合的斜坡沉积,发育有复理石韵律层理及典型的浊积岩鲍马... 贺兰山中南段米钵山组地层岩性主要为钙质角砾岩、砾岩、互层状的砂岩或含砾砂岩以及页岩、含砾页岩、颗粒灰岩等,是一套区域浅变质、厚度巨大、具不同程度变形和深水陆源浊积岩组合的斜坡沉积,发育有复理石韵律层理及典型的浊积岩鲍马序列。研究表明中奥陶统米钵山组沉积期是贺兰"冷"裂谷活跃的时期,该时期的沉积特征对探讨贺兰山早古生代的构造格局及岩相古地理方面尤为重要。对米钵山组的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稀土元素La、Ce、∑REE、δEu等特征值与大陆岛孤和活动大陆边缘构造环境相似。综合该组沉积的矿物特征、构造环境及区域背景,其物源应来源于其南部的祁连造山带及邻区阿拉善地块,具有二元物源供给的近源沉积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贺兰山 米钵山组 地球化学 沉积环境 物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铜、铋和银的金精矿堆浸工艺综合回收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程东会 何江涛 +2 位作者 王金祥 李国斌 沈照理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22-328,共7页
采用生物氧化技术和化学方法,利用堆浸工艺分步提取,对含Au140-150g/t、Ag900-1000g/t、Bi9.0%-10.0%、Cu14%-17%的多金属浮选金精矿的综合回收工艺进行了研究。经小型搅拌试验,确定了生物氧化浸铜一氰化浸金、NaCl-FeCl3-HC... 采用生物氧化技术和化学方法,利用堆浸工艺分步提取,对含Au140-150g/t、Ag900-1000g/t、Bi9.0%-10.0%、Cu14%-17%的多金属浮选金精矿的综合回收工艺进行了研究。经小型搅拌试验,确定了生物氧化浸铜一氰化浸金、NaCl-FeCl3-HCl体系(氯盐法)浸出铋和银的技术方法。通过柱浸试验,研究了利用该方法分步浸取Au、Ag、Cu和Bi在堆浸工艺中的可行性。在10t精矿的扩大试验验中,验证了柱浸试验所取得的工艺指标和参数。试验中掺入骨架材料,解决了精矿在堆浸中的渗透问题;生物氧化过程中,菌种在含高浓度铜离子浸出液中反复驯化,对铜的耐受力提高到30g/L;在NaCl-FeCl3-HCl体系浸出Bi和Ag时,用H2O2将浸出液中的Fe^2+氧化成Fe^3+,使浸出液能循环使用,且Bi和Ag同时浸出。Au、Ag、Cu和Bi的最终浸出率分别为92.98%、65.09%、45.33%和53.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精矿 堆浸工艺 综合回收 生物氧化 氯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合作策略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崔万安 覃家君 赵廷周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4-36,共3页
从可持续发展出发,探讨了区域自然资源综合优势度的计算,自然资源开发的正副外部效应,其它区域的资源政策,据此分析提出了区域资源优势的发挥、优势与劣势资源的利用以及再生与非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所采取的策略与政策.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区域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开发 非再生资源 国际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地震测深数据子库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英康 高锐 +3 位作者 李敬卫 范景义 卢德源 徐新忠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86-490,共5页
基于MicrosoftAccess 97数据库开发工具和支持ActiveX、OLE与自动化对象的通用语言VBA开发的以查询、调用、处理和共享为目的的深地震测深数据库管理系统和基于国土资源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下发的深地震测深专业方法数据入库技术规定 ,... 基于MicrosoftAccess 97数据库开发工具和支持ActiveX、OLE与自动化对象的通用语言VBA开发的以查询、调用、处理和共享为目的的深地震测深数据库管理系统和基于国土资源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下发的深地震测深专业方法数据入库技术规定 ,收集、抢救了原地质矿产部“九五”以前完成的 14条宽角深地震测深剖面的原始记录和文字资料 ,通过编辑、整理、统一地震道集记录存取格式与入库 ,建立了原始数字地震道集记录、成果目录与图形库及其数据管理、维护与预处理平台 ,实现了让深地震测深数据活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地震测深 数据库 数据共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林地区岩溶水中矿物和气体溶解量计算 被引量:1
15
作者 钱会 胡建刚 《西安地质学院学报》 1995年第2期57-63,共7页
本文在对桂林地区74个岩溶水水样化学分析结果进行综合、归纳和分析之后认为,该区岩溶水化学成分是在当地雨水化学成分的基础上,经过水对岩石中的石膏、方解石及白云石和大气中的CO_2发生溶解作用而形成的。为了验证这一推论,... 本文在对桂林地区74个岩溶水水样化学分析结果进行综合、归纳和分析之后认为,该区岩溶水化学成分是在当地雨水化学成分的基础上,经过水对岩石中的石膏、方解石及白云石和大气中的CO_2发生溶解作用而形成的。为了验证这一推论,笔者还运用质量守恒计算法,对上述水化学分析结果相对于当地雨水的矿物和CO_2气体溶解量进行了计算。文中还对岩溶水形成环境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水 矿物 气体 溶解量 广西 桂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钒钡铜矿晶体结构的再测定
16
作者 马喆生 何瑞林 朱小玲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302-308,共7页
钒钡铜矿Cu_3Ba(VO)4)_2(OH)_2的空间群为C_2/m,晶胞参数:a_0=1.0270(2),b_0=0.5911(1),c_0=0.7711(2)nm,β=116.42(3)°。用RIGAKU RASA-IIS四圆单晶衍射仪收集了强度数据,采用帕特逊法及电子密度函数法测定了晶体结构,用614个独... 钒钡铜矿Cu_3Ba(VO)4)_2(OH)_2的空间群为C_2/m,晶胞参数:a_0=1.0270(2),b_0=0.5911(1),c_0=0.7711(2)nm,β=116.42(3)°。用RIGAKU RASA-IIS四圆单晶衍射仪收集了强度数据,采用帕特逊法及电子密度函数法测定了晶体结构,用614个独立的衍射点(|F_0|>3δ|F_0|)对结构进行修正,R=0.051。晶体结构分析表明钒钡铜矿具层状结构,构造层平行于(001)。根据晶胞参数对其X-射线粉晶衍射线进行了指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钡铜矿 晶胞参数 晶体结构 构造层 单晶衍射仪 衍射线 黑色岩系 层状结构 衍射数据 指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晋西地区工程开挖形成的黄土边坡的最优坡率 被引量:8
17
作者 吕远强 张兴勤 +1 位作者 姜海波 杨凌云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8-62,共5页
针对晋西地区工程建设开挖形成的不同高度的黄土边坡,通过工程类比法、反算法、文献资料法和计算对比法,确定了不同高度黄土边坡的最优坡率。结果表明:8 m高黄土(Q3eol或Q2eol)边坡最优坡率为68°和66°;16 m高黄土边坡最优坡率... 针对晋西地区工程建设开挖形成的不同高度的黄土边坡,通过工程类比法、反算法、文献资料法和计算对比法,确定了不同高度黄土边坡的最优坡率。结果表明:8 m高黄土(Q3eol或Q2eol)边坡最优坡率为68°和66°;16 m高黄土边坡最优坡率为56°;24 m高黄土边坡最优坡率为47°;32 m高黄土边坡最优坡率为42°;45 m高黄土边坡最优坡率为35°。研究成果可供研究区或其他类似地区建设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西地区 工程建设 黄土边坡 最优坡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测资料预处理中梯度改正问题探讨 被引量:2
18
作者 冯旭辉 李百顺 +1 位作者 任金礼 高勇浩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0年第2期150-155,共6页
在地质矿产调查、地球物理勘探中,高精度磁测以经济、实用、快捷等特点,在寻找铁磁类矿物及构造中被广泛应用,但在磁测工作中,资料预处理正常场梯度改正比较繁琐,误差又比较大,笔者通过论述和实列对比,指出了目前磁测规范中正常场梯度... 在地质矿产调查、地球物理勘探中,高精度磁测以经济、实用、快捷等特点,在寻找铁磁类矿物及构造中被广泛应用,但在磁测工作中,资料预处理正常场梯度改正比较繁琐,误差又比较大,笔者通过论述和实列对比,指出了目前磁测规范中正常场梯度改正存在的问题,并对正常场梯度改正方法进行了一定的探讨,提出了精度较高的正常场梯度改正方法,同时还提出了一种快捷的磁异常计算方法,使得磁测资料预处理更加简便、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精度磁测 △T(磁异常) 正常场 正常场梯度改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探样品中铜、铅、钴、镍的极谱测定 被引量:1
19
作者 郑克勤 段福森 《岩矿测试》 CAS 1984年第2期168-170,共3页
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我们采取盐酸—硝酸—氢氟酸—高氯酸溶解矿样,在盐酸—硫氰酸钾—抗坏血酸—氨基乙酸底液中测铜后加入碘化钾进行铅的测定,加入磺基水杨酸,氢氧化铵,氯化铵,丁二肟测定镍、钴是可行的。从而建立了一个一次称样在同... 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我们采取盐酸—硝酸—氢氟酸—高氯酸溶解矿样,在盐酸—硫氰酸钾—抗坏血酸—氨基乙酸底液中测铜后加入碘化钾进行铅的测定,加入磺基水杨酸,氢氧化铵,氯化铵,丁二肟测定镍、钴是可行的。从而建立了一个一次称样在同一份溶液中连续测定化探样品中微量铜、铅、镍、钴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基水杨酸 硫氰酸钾 化探样品 氨基乙酸 连续测定 碘化钾 丁二肟 微量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棋子山运动的发现及其意义
20
作者 陶书华 陶虹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35-342,共8页
棋子山运动是一次强烈的地质构造运动。它使老黄土下部及其同期异相的湖积层发生了一系列的构造变动——断层、褶曲(向斜、背斜)等;使我国北方的地貌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变,许多大的湖泊如泥河湾古湖、三门古湖等都在此时灭亡;桑干河、汾... 棋子山运动是一次强烈的地质构造运动。它使老黄土下部及其同期异相的湖积层发生了一系列的构造变动——断层、褶曲(向斜、背斜)等;使我国北方的地貌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变,许多大的湖泊如泥河湾古湖、三门古湖等都在此时灭亡;桑干河、汾河、渭河、黄河等都在此时形成。棋子山运动发生在老黄土下部堆积之后,老黄土上部堆积之初;在地磁柱上属安比拉亚时,其绝对年龄为距今0.49~0.50Ma。由于棋子山运动的发生,在河谷地带和山前平原生成了非常良好的蓄水构造,成为许多大、中城市的供水水源地和矿产生成地;同时也由于棋子山运动的发生,使断裂的复活、地震的发生、边坡的坍塌,给许多工程带来了不利因素和造成了严重后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棋子山运动 老黄土 湖相地层 安比拉事件 蓄水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