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延安市黄土丘陵沟壑区沟道土地整治适宜性评价研究
被引量:
26
1
作者
魏宏安
王介勇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29-132,共4页
选择延安市作为研究区,以丘陵沟壑区沟道为基本单元,分析沟道土地整治的有利条件和限制因素,从沟道自然条件、用地现状和整治迫切度3个方面,构建沟道土地整治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在ArcGIS软件平台支持下,采用熵权法确定了指标权重,并...
选择延安市作为研究区,以丘陵沟壑区沟道为基本单元,分析沟道土地整治的有利条件和限制因素,从沟道自然条件、用地现状和整治迫切度3个方面,构建沟道土地整治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在ArcGIS软件平台支持下,采用熵权法确定了指标权重,并计算了延安市沟道土地整治适宜性分值。根据评价结果,将土地适宜程度划分为4个等级,分析了各适宜等级沟道土地开发利用状况及其适宜性特征,提出了有效推进沟道土地整治、保障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丘陵沟壑区
沟道土地整治
适宜性评价
延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自然解决方案的黄河中游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以陕西榆林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为例
被引量:
9
2
作者
郭迟辉
张茂省
+3 位作者
王尧
刘永鹏
刘锋
冯立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745-1756,共12页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要推进黄河流域大保护、大治理,保障黄河长治久安,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在生态保护修复过程中加强对自然生态系统本身恢复能力的利用,突出水资源保护与优化配置,已成为黄河流域及黄...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要推进黄河流域大保护、大治理,保障黄河长治久安,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在生态保护修复过程中加强对自然生态系统本身恢复能力的利用,突出水资源保护与优化配置,已成为黄河流域及黄土高原地区生态修复中亟需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在分析陕西省榆林市生态特征与生态功能定位的基础上,运用现状调查、综合评判等方法识别当前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比如水土流失、矿山生态破坏、黄河沿岸生态系统脆弱、局部地区地下水位下降趋势明显等。针对性地提出“保持水土资源,恢复自然生态”理念、以保水为主线的基于自然(NbS)的生态修复方案,构建了“一廊两带三区多点”的生态修复格局,形成了4种基于水和NbS的黄土高原地区生态修复模式,布置了16项生态修复工程。通过优化榆林地区生态修复理论与模式,增强对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发展基于自然的生态修复模式,提高了黄河中游生态安全格局,进而促进了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研究成果为黄河中游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
黄河流域
水土保持
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
生态修复模式
陕西榆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观视角下的韩城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
被引量:
2
3
作者
冯小龙
武霞
张转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10期232-235,238,共5页
基于韩城市中心城区2012年建设用地利用现状,从中观视角出发,通过基础资料收集、实地调研、数据处理分析,选取评价指标体系,确定指标权重,构建综合评价模型。按照功能区划分依据,划分居住、商业、工业3种不同类型功能区,运用综合评价法...
基于韩城市中心城区2012年建设用地利用现状,从中观视角出发,通过基础资料收集、实地调研、数据处理分析,选取评价指标体系,确定指标权重,构建综合评价模型。按照功能区划分依据,划分居住、商业、工业3种不同类型功能区,运用综合评价法测算各功能区的土地利用集约度。结果表明:韩城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现状利用方式以集约利用和中度利用为主,占到了评价区总面积的80.34%;低效用地仅占评价区总面积的19.66%;土地集约利用潜力挖潜方向集中在居住用地和工业用地,商业用地潜力较小。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了减少农村居民点用地、保护老城区古建筑、工业企业向北部工业园区转移、加大中心城区边缘地带住宅用地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建设等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观视角
集约利用
中心城区建设用地
韩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中农田土壤有机质和碳酸钙空间变异特征及其机理分析
被引量:
13
4
作者
王金贵
王益权
+4 位作者
徐海
冯小龙
王永健
伏耀龙
张育林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3-26,32,共5页
为了研究人为活动对于农田土壤有机质含量和碳酸钙空间变异性的作用与影响,在陕西杨凌杜寨村研究了农田土壤有机质和碳酸钙空间变异性,并对其变异机理进行了分析。试验表明:表层0-10 cm和底层20-40 cm土壤有机质平均值分别20.64 g/kg和...
为了研究人为活动对于农田土壤有机质含量和碳酸钙空间变异性的作用与影响,在陕西杨凌杜寨村研究了农田土壤有机质和碳酸钙空间变异性,并对其变异机理进行了分析。试验表明:表层0-10 cm和底层20-40 cm土壤有机质平均值分别20.64 g/kg和10.81 g/kg,变异系数为0.087和0.013,均属弱变异程度;亚表层10-20cm土壤有机质平均值为16.96 g/kg,变异系数为0.130,属中等变异程度;碳酸钙均属弱变异程度。经过对土壤特性空间分布等值线图的分析得出:在水平方向上,土壤有机质和碳酸钙均具有相同的变异规律,距离村庄越近土壤有机质和碳酸钙含量越高,以村庄为圆心土壤有机质和碳酸钙含量呈同心圆式的空间变异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质
碳酸钙
空间变异
人为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陕北沙地改良中土壤肥力变化
5
作者
张晖
马超群
+1 位作者
赵永华
解蕾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22期145-148,共4页
[目的]研究陕北沙地改良中土地肥力条件变化,为更好地促进农业生产提供依据。[方法]测定了陕北沙地、新改良地、多年耕种改良地和耕作熟地中土壤水分、温度及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和全盐含量等指标,分析了土壤肥力变化状况。[结...
[目的]研究陕北沙地改良中土地肥力条件变化,为更好地促进农业生产提供依据。[方法]测定了陕北沙地、新改良地、多年耕种改良地和耕作熟地中土壤水分、温度及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和全盐含量等指标,分析了土壤肥力变化状况。[结果]土壤水、温与改良状态和灌溉方式有较高相关性,呈现出无灌溉设施的改良地高于沙地,无覆膜有灌溉设施的田块高于无灌溉设施田块,覆膜田块高于未覆膜田块;改良地的有机质、全氮、速效钾、全盐等养分指标含量均优于未改良沙地,且除速效磷外,各养分指标呈随农业利用历史增长而增加的趋势。[结论]通过改良可以有效改善陕北沙地土壤质量,提高肥力;合理的农业生产措施可以进一步提高改良地土壤肥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地
土壤肥力
土壤养分
土壤水分
陕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延安市黄土丘陵沟壑区沟道土地整治适宜性评价研究
被引量:
26
1
作者
魏宏安
王介勇
机构
陕西省土地整理中心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出处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29-132,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001109)
陕西延安治沟造地土地整治重大工程项目
文摘
选择延安市作为研究区,以丘陵沟壑区沟道为基本单元,分析沟道土地整治的有利条件和限制因素,从沟道自然条件、用地现状和整治迫切度3个方面,构建沟道土地整治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在ArcGIS软件平台支持下,采用熵权法确定了指标权重,并计算了延安市沟道土地整治适宜性分值。根据评价结果,将土地适宜程度划分为4个等级,分析了各适宜等级沟道土地开发利用状况及其适宜性特征,提出了有效推进沟道土地整治、保障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黄土丘陵沟壑区
沟道土地整治
适宜性评价
延安市
Keywords
loess hilly-gully region
gully land consolidation
suitability assessment
Yan' an City
分类号
F323.21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自然解决方案的黄河中游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以陕西榆林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为例
被引量:
9
2
作者
郭迟辉
张茂省
王尧
刘永鹏
刘锋
冯立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水资源与环境学院
西安交通大学人居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
自然资源部国土整治
中心
陕西省土地整理中心
长安大学
出处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745-1756,共12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黄土滑坡失稳机理、防控方法研究与防治示范》(编号:2018YFC1504700)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地质调查项目生态保护和自然资源利用综合评价》(编号:DD20211413)。
文摘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要推进黄河流域大保护、大治理,保障黄河长治久安,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在生态保护修复过程中加强对自然生态系统本身恢复能力的利用,突出水资源保护与优化配置,已成为黄河流域及黄土高原地区生态修复中亟需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在分析陕西省榆林市生态特征与生态功能定位的基础上,运用现状调查、综合评判等方法识别当前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比如水土流失、矿山生态破坏、黄河沿岸生态系统脆弱、局部地区地下水位下降趋势明显等。针对性地提出“保持水土资源,恢复自然生态”理念、以保水为主线的基于自然(NbS)的生态修复方案,构建了“一廊两带三区多点”的生态修复格局,形成了4种基于水和NbS的黄土高原地区生态修复模式,布置了16项生态修复工程。通过优化榆林地区生态修复理论与模式,增强对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发展基于自然的生态修复模式,提高了黄河中游生态安全格局,进而促进了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研究成果为黄河中游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提供了理论支持。
关键词
国土空间
黄河流域
水土保持
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
生态修复模式
陕西榆林
Keywords
territorial space
the Yellow River Basin
water and soil conservation
nature-based solutions
ecological restoration mode
Yulin,Shaanxi Province
分类号
P339 [天文地球—水文科学]
X14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观视角下的韩城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
被引量:
2
3
作者
冯小龙
武霞
张转
机构
陕西省土地整理中心
[
陕西
国源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10期232-235,238,共5页
基金
国土资源部<关于原平等20个小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项目>([2013]438号)
文摘
基于韩城市中心城区2012年建设用地利用现状,从中观视角出发,通过基础资料收集、实地调研、数据处理分析,选取评价指标体系,确定指标权重,构建综合评价模型。按照功能区划分依据,划分居住、商业、工业3种不同类型功能区,运用综合评价法测算各功能区的土地利用集约度。结果表明:韩城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现状利用方式以集约利用和中度利用为主,占到了评价区总面积的80.34%;低效用地仅占评价区总面积的19.66%;土地集约利用潜力挖潜方向集中在居住用地和工业用地,商业用地潜力较小。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了减少农村居民点用地、保护老城区古建筑、工业企业向北部工业园区转移、加大中心城区边缘地带住宅用地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建设等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中观视角
集约利用
中心城区建设用地
韩城市
Keywords
Medium-scale view
Intensive utilization
Construction land of central city
Hancheng City
分类号
S29 [农业科学—农业水土工程]
F301.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中农田土壤有机质和碳酸钙空间变异特征及其机理分析
被引量:
13
4
作者
王金贵
王益权
徐海
冯小龙
王永健
伏耀龙
张育林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陕西省土地整理中心
出处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3-26,32,共5页
基金
陕西省农业科技推广项目"关中灌区小麦玉米高产技术"(14220210)
文摘
为了研究人为活动对于农田土壤有机质含量和碳酸钙空间变异性的作用与影响,在陕西杨凌杜寨村研究了农田土壤有机质和碳酸钙空间变异性,并对其变异机理进行了分析。试验表明:表层0-10 cm和底层20-40 cm土壤有机质平均值分别20.64 g/kg和10.81 g/kg,变异系数为0.087和0.013,均属弱变异程度;亚表层10-20cm土壤有机质平均值为16.96 g/kg,变异系数为0.130,属中等变异程度;碳酸钙均属弱变异程度。经过对土壤特性空间分布等值线图的分析得出:在水平方向上,土壤有机质和碳酸钙均具有相同的变异规律,距离村庄越近土壤有机质和碳酸钙含量越高,以村庄为圆心土壤有机质和碳酸钙含量呈同心圆式的空间变异特征。
关键词
有机质
碳酸钙
空间变异
人为活动
Keywords
organic matter
calcium carbonate
spatial variability
human activities
分类号
S153.6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陕北沙地改良中土壤肥力变化
5
作者
张晖
马超群
赵永华
解蕾
机构
陕西省土地整理中心
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22期145-148,共4页
基金
陕西省国土资源厅沙地整治节水灌溉研究项目(214029140183)
教育部项目(12XJC840001)
+1 种基金
中央高校基金项目(2013G6274063
2013G1271094)
文摘
[目的]研究陕北沙地改良中土地肥力条件变化,为更好地促进农业生产提供依据。[方法]测定了陕北沙地、新改良地、多年耕种改良地和耕作熟地中土壤水分、温度及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和全盐含量等指标,分析了土壤肥力变化状况。[结果]土壤水、温与改良状态和灌溉方式有较高相关性,呈现出无灌溉设施的改良地高于沙地,无覆膜有灌溉设施的田块高于无灌溉设施田块,覆膜田块高于未覆膜田块;改良地的有机质、全氮、速效钾、全盐等养分指标含量均优于未改良沙地,且除速效磷外,各养分指标呈随农业利用历史增长而增加的趋势。[结论]通过改良可以有效改善陕北沙地土壤质量,提高肥力;合理的农业生产措施可以进一步提高改良地土壤肥力水平。
关键词
沙地
土壤肥力
土壤养分
土壤水分
陕北
Keywords
Sandy land
Soil fertility
Soil nutrients
Soil water content
North of Shaanxi
分类号
S158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延安市黄土丘陵沟壑区沟道土地整治适宜性评价研究
魏宏安
王介勇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2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自然解决方案的黄河中游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以陕西榆林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为例
郭迟辉
张茂省
王尧
刘永鹏
刘锋
冯立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中观视角下的韩城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
冯小龙
武霞
张转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关中农田土壤有机质和碳酸钙空间变异特征及其机理分析
王金贵
王益权
徐海
冯小龙
王永健
伏耀龙
张育林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陕北沙地改良中土壤肥力变化
张晖
马超群
赵永华
解蕾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