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0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黄土高原沟壑区土地整治工程环境影响及保护对策
被引量:
2
1
作者
刘社堂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36期201-204,228,共5页
以陕西澄城荒草地开发为例,分析了黄土高原沟壑区土地整治项目中的土地平整、农田水利、田间道路、林网和电力工程实施对环境要素的影响机理、过程和结果,发现工程实施对土壤环境、水环境、大气环境、生物(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环境等产...
以陕西澄城荒草地开发为例,分析了黄土高原沟壑区土地整治项目中的土地平整、农田水利、田间道路、林网和电力工程实施对环境要素的影响机理、过程和结果,发现工程实施对土壤环境、水环境、大气环境、生物(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环境等产生的主要负面环境影响评价。根据分析,提出土地整治中要基于建设生态文明要求,遵循生物多样性、土地多功能性、环境生态性等原则和景观生态学理念,提升土地整治内涵,采取必需的环保措施以及有效改进的工程技术手段,使土地整治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融合,促进生态国土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治
环境影响分析
环境保护
黄土高原沟壑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苍穹软件在土地工程中的应用
2
作者
张露
韩霁昌
马增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14期4486-4488,共3页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使我国国土资源数据量迅速膨胀,给土地工程行业的发展带来一定困难,而北京苍穹地籍软件不仅能克服国人应用ArcGIS的诸多不便,还能应用于土地利用变更的各个方面,将土地工程中巨大的国土数据量加以变更、整理,并逐一...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使我国国土资源数据量迅速膨胀,给土地工程行业的发展带来一定困难,而北京苍穹地籍软件不仅能克服国人应用ArcGIS的诸多不便,还能应用于土地利用变更的各个方面,将土地工程中巨大的国土数据量加以变更、整理,并逐一输出最终的变更统计汇总表,操作简单,查询方便。该研究从苍穹在土地工程中未利用地后备资源分析、标准分幅图制作及勘测测量与土地利用现状图套合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指出苍穹在土地工程领域中发展前景巨大,对实现我国土地资源高效利用与开发具有重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苍穹地籍
土地利用
变更
农用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沟道区土地整治前后土壤养分特性研究
被引量:
13
3
作者
胡雅
韩霁昌
+2 位作者
高红贝
马增辉
张扬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9期20-24,共5页
通过对沟道区土地整治前后土壤养分垂直分布特征和水平分布均匀性的分析,评价了整治前后土壤养分分级。结果表明:土地整治过程对耕作层内有机质和有效磷含量影响较大,同一土层内整治后较整治前含量减少,对全氮和速效钾含量影响小;土壤...
通过对沟道区土地整治前后土壤养分垂直分布特征和水平分布均匀性的分析,评价了整治前后土壤养分分级。结果表明:土地整治过程对耕作层内有机质和有效磷含量影响较大,同一土层内整治后较整治前含量减少,对全氮和速效钾含量影响小;土壤养分在0-2 m土体中沿土层深度方向逐渐降低;土地整治后沟底至沟口土壤养分分布较为均匀,变异水平中等偏弱;有机质、有效磷含量与全氮、速效钾含量相比在水平方向波动较大,整治后0-2 m土体中土壤养分含量中值增大;沟道地整治后土壤养分处于五级至三级水平,整治后农田与优质农田相比,土壤养分还有较大提升空间。针对整治后农田有机质含量低的状况,建议通过增施有机肥、采用秸秆还田、定期监测、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提高养分含量,在工程管理后期将长效肥与短效肥结合起来,加强工程管理措施并及时耕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治
土壤养分
养分分级
管理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定边县土地利用现状及动态变化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
3
4
作者
郝起礼
宁松瑞
《农业与技术》
2017年第3期155-159,共5页
为了了解生态脆弱地区的土地利用现状及动态变化,本文选取地处北方农牧交错带的陕西省定边县作为典型研究区,根据有关文献资料及年鉴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86—2000年,定边县的土地利用变化相对较小,其中耕地变化最大,面积增...
为了了解生态脆弱地区的土地利用现状及动态变化,本文选取地处北方农牧交错带的陕西省定边县作为典型研究区,根据有关文献资料及年鉴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86—2000年,定边县的土地利用变化相对较小,其中耕地变化最大,面积增加了48796.23hm^2;年变化速度最大的是林地,年增加速度达到1.55%。2000—2012年,定边县的土地利用变化较大,其中耕地面积变化最大,减少了112742hm^2;年变化速度最大的是林地,年增加速度达到42.72%。1986—2012年,定边县林地面积大幅增加了108838.50hm^2;林地的年增加速度最大,达到24.82%。土地退化、退耕还林还草与农业结构调整、经济快速发展、人口和科技进步等因素是影响定边县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因素。本研究可为当地的土地管理、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土地整治开发等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
土地利用现状
定边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GIS的城市土地利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
35
5
作者
杜金龙
朱记伟
+1 位作者
解建仓
马增辉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9-17,共9页
结合国内外城市土地利用研究现状,阐述GIS在城市土地利用研究中的现状与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法,以期为城市土地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使用文献资料法和对比分析法,从城市土地利用变化、评价及规划、扩展及演变、结构和优化等5个方...
结合国内外城市土地利用研究现状,阐述GIS在城市土地利用研究中的现状与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法,以期为城市土地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使用文献资料法和对比分析法,从城市土地利用变化、评价及规划、扩展及演变、结构和优化等5个方面综述了GIS在城市土地利用研究中的应用,同时分析了当前研究的侧重点及不足之处。研究认为,GIS技术发展趋势与城市土地利用研究都面临着许多科学问题,二者既互相补充,又互相促进;当前需要在归纳总结各学科相关理论基础上,结合GIS技术的支撑,开展城市功能与城市土地利用关联研究,形成系统的城市土地利用理论体系;深入研究中小城市和欠发达地区不同类型城市的功能性用地机制,促进"3S"技术与城市土地利用模型库的融合,更加有效地指导GIS在城市土地利用研究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土地利用
评价
扩展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砒砂岩与风沙土复配后的粒度组成变化
被引量:
21
6
作者
张露
韩霁昌
+1 位作者
王欢元
马增辉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4-49,共6页
从粒度组成变化情况上探索砒砂岩作为一种固沙新材料的可能性,可为毛乌素沙化治理、保持水土、发展农业种植提供科学支撑。将砒砂岩与风沙土分别按1∶0、1∶1、1∶2、1∶5和0∶1质量比复配,用激光粒度分析仪对其粒度组成及级配特性进行...
从粒度组成变化情况上探索砒砂岩作为一种固沙新材料的可能性,可为毛乌素沙化治理、保持水土、发展农业种植提供科学支撑。将砒砂岩与风沙土分别按1∶0、1∶1、1∶2、1∶5和0∶1质量比复配,用激光粒度分析仪对其粒度组成及级配特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砒砂岩与风沙土复配后,改变了风沙土以砂粒为主、结构松散、易风蚀的特点,随着砒砂岩质量的增加,<0.05 mm粒径的质量分数增加,质地呈现砂土-砂壤-壤土-粉壤的转变;且风沙土的粒度分布范围小、均质性强等特点得到一定程度改善,砒砂岩与风沙土复配后,其粒度分布范围变广,当砒砂岩与风沙土复配的质量比为1∶5(不均匀系数为54.71,曲率系数为2.54)或1∶2(不均匀系数为76.21,曲率系数为1.12)时,其颗粒级配连续,且级配特性良好。因此,从粒度组成上看,砒砂岩具有固沙的可能,质地条件随砒砂岩质量的增加而变好,级配特性以砒砂岩∶风沙土按1∶2或1∶5质量比进行复配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砒砂岩
粒度组成
固沙
质地
级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甘蔗磷效率基因型差异及磷高效基因型筛选研究
被引量:
4
7
作者
夏龙飞
易科
+5 位作者
张木清
黄有总
刘平武
赵尊康
黎晓峰
顾明华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73-880,共8页
以120个不同地域或具有不同遗传背景的甘蔗品种(系)为材料,通过田间试验研究甘蔗不同基因型间的磷效率差异并筛选出甘蔗磷高、低效基因型。结果发现:低磷胁迫下,甘蔗幼苗期地上部生物量、苗高、磷累积量、磷素利用效率、叶片(+5)磷含量...
以120个不同地域或具有不同遗传背景的甘蔗品种(系)为材料,通过田间试验研究甘蔗不同基因型间的磷效率差异并筛选出甘蔗磷高、低效基因型。结果发现:低磷胁迫下,甘蔗幼苗期地上部生物量、苗高、磷累积量、磷素利用效率、叶片(+5)磷含量均受到显著影响;幼苗期地上部生物量与磷累积量、磷素利用效率呈显著相关,与其他性状相关不显著。以幼苗期地上部生物量、磷累积量、磷素利用效率等为参数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品种(系)可分为低产磷低效、较低产磷较低效、高产磷低效、低产磷高效和高产磷高效5大类型。综合幼苗期效率相关性状和成熟期蔗茎产量相关性状,筛选出5个磷素高效基因型和5个磷素低效基因型。磷素高效基因型为福农91-21、闽糖01-77,桂糖97-69、云瑞06-8270、云瑞06-8362;磷素低效基因型为Co285、台引14、云瑞05-782、云瑞05-784、云瑞06-2414。该研究结果为甘蔗磷高效选育及机制研究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磷效率
基因型
吸收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双氰胺在不同温度下对碱性土尿素氮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
2
8
作者
张露
皮荷杰
+2 位作者
周细红
蒋朝晖
曾清如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2015年第6期172-177,共6页
[目的]为了提高氮素的利用效率,减少NO_3^-—N淋溶污染,本试验研究了硝化抑制剂双氰胺(DCD)对碱性土壤中氮素转化的影响,为氮素的合理高效利用,增加作物产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实验室人工气候箱培养法,研究双氰胺在15,25和35℃不同温...
[目的]为了提高氮素的利用效率,减少NO_3^-—N淋溶污染,本试验研究了硝化抑制剂双氰胺(DCD)对碱性土壤中氮素转化的影响,为氮素的合理高效利用,增加作物产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实验室人工气候箱培养法,研究双氰胺在15,25和35℃不同温度下对山西省晋城市菜园土(碱性)的pH值、氨挥发量及NH_4^+—N和NO_3^-—N转化的影响。[结果]在碱性土壤中施加双氰胺后,其pH值高于对照,且pH值随土壤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同时碱性土壤中氨挥发量也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每升高10℃,氮素以氨气形式损失的增加率约为6.90%;而土壤NO_3^-—N量却随温度的升高有所下降,其变化趋势与土壤NH_4^+—N量变化相反,此外温度的升高可导致NH_4^+—N含量峰值的出现时间提前,每增加10℃提前约为1周左右。双氰胺的施加可减少了NH_4^+—N转化为NO_3^-—N的量。[结论]双氰胺的施加可减少碱性土壤中氮素转化为NO_3^-—N所带来的淋溶污染问题,且随温度的升高pH值、氨挥发量和NH_4^+—N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氰胺
氮素
pH值
氨挥发
NO3^-—N
NH4^+—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年作物种植对不同比例砒砂岩与沙复配土水稳性团聚体的影响
被引量:
6
9
作者
赵彤
韩霁昌
+2 位作者
张扬
王欢元
姬先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443-447,共5页
为深入研究毛乌素沙地砒砂岩和沙复配成土过程,采用砒砂岩与沙1∶1、1∶2、1∶5等3种不同体积比混合所得复配土种植作物,分析4年作物种植中不同复配土水稳性团聚体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作物种植前,3种复配土中〉0.25 mm与0.25-2.00 m...
为深入研究毛乌素沙地砒砂岩和沙复配成土过程,采用砒砂岩与沙1∶1、1∶2、1∶5等3种不同体积比混合所得复配土种植作物,分析4年作物种植中不同复配土水稳性团聚体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作物种植前,3种复配土中〉0.25 mm与0.25-2.00 mm水稳性团聚体质量百分比大小顺序为1∶1〉1∶2〉1∶5,整体含量较低,〉0.25 mm水稳性团聚体百分比维持在18.38%-28.22%之间,每种复配土中0.25-0.50、0.50-2.00、2.00-5.00、〉5.00 mm等4种粒级水稳性团聚体比例相近;种植4年后,1∶2复配土的〉0.25 mm水稳性团聚体百分比明显增加并超过其余2种,达到32.34%,1∶1、1∶2、1∶5等3种复配土〉0.25 mm团聚体的主要成分分别为0.25-0.50 mm(53.54%)、0.25-0.50 mm(59.43%)、0.05-2.00 mm(52.16%),3种复配土的0.25-2.00 mm团聚体均明显增加,且以1∶2的增幅最高;1∶2复配土有机质与0.25-0.50、0.25-2.00 mm水稳性团聚体呈极显著相关关系。表明作物种植4年后提高了3种复配土中0.25-2.00 mm团聚体的比例,并且1∶2复配土最有利于该粒级团聚体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砒砂岩
沙
复配土
水稳性团聚体
胶结作用
作物种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泥炭在农业中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
2
10
作者
曹石榴
《现代园艺》
2018年第5期81-82,164,共3页
泥炭具有通透性能优良、亲水性好,活性强,是一种疏松的纤维状天然生物质材料,在农业上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详细阐述了泥炭作为土壤改良剂、肥料及园艺中应用的研究,并对泥炭在农业中的应用前景做出展望。
关键词
泥炭
农业
重金属
肥料
园艺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土高原沟壑区土地整治工程环境影响及保护对策
被引量:
2
1
作者
刘社堂
机构
陕西省
土地
工程建设
集团
/
国土资源部
退化及
未
利用
土地
整治
工程
重点
实验室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36期201-204,228,共5页
基金
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411008)
陕西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计划项目(2016KCT-23)
文摘
以陕西澄城荒草地开发为例,分析了黄土高原沟壑区土地整治项目中的土地平整、农田水利、田间道路、林网和电力工程实施对环境要素的影响机理、过程和结果,发现工程实施对土壤环境、水环境、大气环境、生物(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环境等产生的主要负面环境影响评价。根据分析,提出土地整治中要基于建设生态文明要求,遵循生物多样性、土地多功能性、环境生态性等原则和景观生态学理念,提升土地整治内涵,采取必需的环保措施以及有效改进的工程技术手段,使土地整治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融合,促进生态国土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土地整治
环境影响分析
环境保护
黄土高原沟壑区
Keywords
Land consolidation
Environmental impact analysi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Loess Plateau Gully Region
分类号
F301.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苍穹软件在土地工程中的应用
2
作者
张露
韩霁昌
马增辉
机构
陕西省
土地
工程建设
集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资源
环境学院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14期4486-4488,共3页
基金
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311005)
陕西省科技新星计划项目(2011KJXX60)
陕西省农业攻关计划项目(2012K01-34)
文摘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使我国国土资源数据量迅速膨胀,给土地工程行业的发展带来一定困难,而北京苍穹地籍软件不仅能克服国人应用ArcGIS的诸多不便,还能应用于土地利用变更的各个方面,将土地工程中巨大的国土数据量加以变更、整理,并逐一输出最终的变更统计汇总表,操作简单,查询方便。该研究从苍穹在土地工程中未利用地后备资源分析、标准分幅图制作及勘测测量与土地利用现状图套合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指出苍穹在土地工程领域中发展前景巨大,对实现我国土地资源高效利用与开发具有重大作用。
关键词
苍穹地籍
土地利用
变更
农用地
Keywords
Cangqiong cadastre
Land utilization
Change
Farmland
分类号
S28 [农业科学—农业水土工程]
TP319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沟道区土地整治前后土壤养分特性研究
被引量:
13
3
作者
胡雅
韩霁昌
高红贝
马增辉
张扬
机构
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国土资源部退化及未利用土地整治工程重点实验室
出处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9期20-24,共5页
文摘
通过对沟道区土地整治前后土壤养分垂直分布特征和水平分布均匀性的分析,评价了整治前后土壤养分分级。结果表明:土地整治过程对耕作层内有机质和有效磷含量影响较大,同一土层内整治后较整治前含量减少,对全氮和速效钾含量影响小;土壤养分在0-2 m土体中沿土层深度方向逐渐降低;土地整治后沟底至沟口土壤养分分布较为均匀,变异水平中等偏弱;有机质、有效磷含量与全氮、速效钾含量相比在水平方向波动较大,整治后0-2 m土体中土壤养分含量中值增大;沟道地整治后土壤养分处于五级至三级水平,整治后农田与优质农田相比,土壤养分还有较大提升空间。针对整治后农田有机质含量低的状况,建议通过增施有机肥、采用秸秆还田、定期监测、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提高养分含量,在工程管理后期将长效肥与短效肥结合起来,加强工程管理措施并及时耕作。
关键词
土地整治
土壤养分
养分分级
管理措施
Keywords
land reclamation
soil nutrient
nutrient grade
management
分类号
S153.6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定边县土地利用现状及动态变化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
3
4
作者
郝起礼
宁松瑞
机构
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国土资源部退化及未利用土地整治工程重点实验室
出处
《农业与技术》
2017年第3期155-159,共5页
基金
陕西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6KCT-23)
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毛乌素沙地土地综合整治技术研究及示范应用"资助(项目编号:201411008)
文摘
为了了解生态脆弱地区的土地利用现状及动态变化,本文选取地处北方农牧交错带的陕西省定边县作为典型研究区,根据有关文献资料及年鉴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86—2000年,定边县的土地利用变化相对较小,其中耕地变化最大,面积增加了48796.23hm^2;年变化速度最大的是林地,年增加速度达到1.55%。2000—2012年,定边县的土地利用变化较大,其中耕地面积变化最大,减少了112742hm^2;年变化速度最大的是林地,年增加速度达到42.72%。1986—2012年,定边县林地面积大幅增加了108838.50hm^2;林地的年增加速度最大,达到24.82%。土地退化、退耕还林还草与农业结构调整、经济快速发展、人口和科技进步等因素是影响定边县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因素。本研究可为当地的土地管理、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土地整治开发等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
土地利用现状
定边县
分类号
F301.24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GIS的城市土地利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
35
5
作者
杜金龙
朱记伟
解建仓
马增辉
机构
西安理工大学干旱区生态水利
工程
国家
重点
实验室
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国土资源部退化及未利用土地整治工程重点实验室
陕西省
土地
工程建设
集团
陕西
地建
土地
工程
技术研究院
出处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9-17,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向生态城市的水土资源利用格局变化机制及适应性调控研究”(编号:51479160)和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关中地区旱涝灾害演变特征及多事件相关性分析”(编号:2016JQ5061)共同资助。
文摘
结合国内外城市土地利用研究现状,阐述GIS在城市土地利用研究中的现状与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法,以期为城市土地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使用文献资料法和对比分析法,从城市土地利用变化、评价及规划、扩展及演变、结构和优化等5个方面综述了GIS在城市土地利用研究中的应用,同时分析了当前研究的侧重点及不足之处。研究认为,GIS技术发展趋势与城市土地利用研究都面临着许多科学问题,二者既互相补充,又互相促进;当前需要在归纳总结各学科相关理论基础上,结合GIS技术的支撑,开展城市功能与城市土地利用关联研究,形成系统的城市土地利用理论体系;深入研究中小城市和欠发达地区不同类型城市的功能性用地机制,促进"3S"技术与城市土地利用模型库的融合,更加有效地指导GIS在城市土地利用研究中的应用。
关键词
GIS
土地利用
评价
扩展
优化
Keywords
GIS
land use
evaluation
expansion
optimization
分类号
F301.24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砒砂岩与风沙土复配后的粒度组成变化
被引量:
21
6
作者
张露
韩霁昌
王欢元
马增辉
机构
陕西省
土地
工程建设
集团
/
国土资源部
退化及
未
利用
土地
整治
工程
重点
实验室
出处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4-49,共6页
基金
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毛乌素沙地土地综合整治技术研究及示范应用”(201411008)
文摘
从粒度组成变化情况上探索砒砂岩作为一种固沙新材料的可能性,可为毛乌素沙化治理、保持水土、发展农业种植提供科学支撑。将砒砂岩与风沙土分别按1∶0、1∶1、1∶2、1∶5和0∶1质量比复配,用激光粒度分析仪对其粒度组成及级配特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砒砂岩与风沙土复配后,改变了风沙土以砂粒为主、结构松散、易风蚀的特点,随着砒砂岩质量的增加,<0.05 mm粒径的质量分数增加,质地呈现砂土-砂壤-壤土-粉壤的转变;且风沙土的粒度分布范围小、均质性强等特点得到一定程度改善,砒砂岩与风沙土复配后,其粒度分布范围变广,当砒砂岩与风沙土复配的质量比为1∶5(不均匀系数为54.71,曲率系数为2.54)或1∶2(不均匀系数为76.21,曲率系数为1.12)时,其颗粒级配连续,且级配特性良好。因此,从粒度组成上看,砒砂岩具有固沙的可能,质地条件随砒砂岩质量的增加而变好,级配特性以砒砂岩∶风沙土按1∶2或1∶5质量比进行复配为宜。
关键词
砒砂岩
粒度组成
固沙
质地
级配
Keywords
feldspathic sandstone grain size composition sand-fixing texture grading
分类号
S157.9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甘蔗磷效率基因型差异及磷高效基因型筛选研究
被引量:
4
7
作者
夏龙飞
易科
张木清
黄有总
刘平武
赵尊康
黎晓峰
顾明华
机构
广西大学农学院亚热带农业生物
资源
保护与
利用
国家
重点
实验室
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国土资源部退化及未利用土地整治工程重点实验室
出处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73-880,共8页
基金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2015GXNSFBA139071)
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No.KY2015YB016)
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No.YCSZ2015049)
文摘
以120个不同地域或具有不同遗传背景的甘蔗品种(系)为材料,通过田间试验研究甘蔗不同基因型间的磷效率差异并筛选出甘蔗磷高、低效基因型。结果发现:低磷胁迫下,甘蔗幼苗期地上部生物量、苗高、磷累积量、磷素利用效率、叶片(+5)磷含量均受到显著影响;幼苗期地上部生物量与磷累积量、磷素利用效率呈显著相关,与其他性状相关不显著。以幼苗期地上部生物量、磷累积量、磷素利用效率等为参数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品种(系)可分为低产磷低效、较低产磷较低效、高产磷低效、低产磷高效和高产磷高效5大类型。综合幼苗期效率相关性状和成熟期蔗茎产量相关性状,筛选出5个磷素高效基因型和5个磷素低效基因型。磷素高效基因型为福农91-21、闽糖01-77,桂糖97-69、云瑞06-8270、云瑞06-8362;磷素低效基因型为Co285、台引14、云瑞05-782、云瑞05-784、云瑞06-2414。该研究结果为甘蔗磷高效选育及机制研究提供了基础。
关键词
甘蔗
磷效率
基因型
吸收利用
Keywords
Sugarcane
phosphorus efficiency
genotype
uptake and utilization
分类号
S566.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双氰胺在不同温度下对碱性土尿素氮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
2
8
作者
张露
皮荷杰
周细红
蒋朝晖
曾清如
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
资源
环境学院
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国土资源部退化及未利用土地整治工程重点实验室
株洲市环境保护研究院
出处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2015年第6期172-177,共6页
基金
农业部重大专项"湖南省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及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农办财函〔2014〕28号)
文摘
[目的]为了提高氮素的利用效率,减少NO_3^-—N淋溶污染,本试验研究了硝化抑制剂双氰胺(DCD)对碱性土壤中氮素转化的影响,为氮素的合理高效利用,增加作物产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实验室人工气候箱培养法,研究双氰胺在15,25和35℃不同温度下对山西省晋城市菜园土(碱性)的pH值、氨挥发量及NH_4^+—N和NO_3^-—N转化的影响。[结果]在碱性土壤中施加双氰胺后,其pH值高于对照,且pH值随土壤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同时碱性土壤中氨挥发量也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每升高10℃,氮素以氨气形式损失的增加率约为6.90%;而土壤NO_3^-—N量却随温度的升高有所下降,其变化趋势与土壤NH_4^+—N量变化相反,此外温度的升高可导致NH_4^+—N含量峰值的出现时间提前,每增加10℃提前约为1周左右。双氰胺的施加可减少了NH_4^+—N转化为NO_3^-—N的量。[结论]双氰胺的施加可减少碱性土壤中氮素转化为NO_3^-—N所带来的淋溶污染问题,且随温度的升高pH值、氨挥发量和NH_4^+—N量增加。
关键词
双氰胺
氮素
pH值
氨挥发
NO3^-—N
NH4^+—N
Keywords
dicyandiamide
nitrogen
pH value
ammonia volatilization
nitrifying nitrogen
ammonia nitrogen
分类号
S158.5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4年作物种植对不同比例砒砂岩与沙复配土水稳性团聚体的影响
被引量:
6
9
作者
赵彤
韩霁昌
张扬
王欢元
姬先
机构
陕西省
土地
工程建设
集团
/
国土资源部
退化及
未
利用
土地
整治
工程
重点
实验室
出处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443-447,共5页
基金
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编号:201411008)
文摘
为深入研究毛乌素沙地砒砂岩和沙复配成土过程,采用砒砂岩与沙1∶1、1∶2、1∶5等3种不同体积比混合所得复配土种植作物,分析4年作物种植中不同复配土水稳性团聚体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作物种植前,3种复配土中〉0.25 mm与0.25-2.00 mm水稳性团聚体质量百分比大小顺序为1∶1〉1∶2〉1∶5,整体含量较低,〉0.25 mm水稳性团聚体百分比维持在18.38%-28.22%之间,每种复配土中0.25-0.50、0.50-2.00、2.00-5.00、〉5.00 mm等4种粒级水稳性团聚体比例相近;种植4年后,1∶2复配土的〉0.25 mm水稳性团聚体百分比明显增加并超过其余2种,达到32.34%,1∶1、1∶2、1∶5等3种复配土〉0.25 mm团聚体的主要成分分别为0.25-0.50 mm(53.54%)、0.25-0.50 mm(59.43%)、0.05-2.00 mm(52.16%),3种复配土的0.25-2.00 mm团聚体均明显增加,且以1∶2的增幅最高;1∶2复配土有机质与0.25-0.50、0.25-2.00 mm水稳性团聚体呈极显著相关关系。表明作物种植4年后提高了3种复配土中0.25-2.00 mm团聚体的比例,并且1∶2复配土最有利于该粒级团聚体的形成。
关键词
砒砂岩
沙
复配土
水稳性团聚体
胶结作用
作物种植
分类号
S156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泥炭在农业中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
2
10
作者
曹石榴
机构
陕西省
土地
工程建设
集团
/
国土资源部
退化及
未
利用
土地
整治
工程
重点
实验室
/
陕西省
土地
工程
技术研究中心
出处
《现代园艺》
2018年第5期81-82,164,共3页
基金
陕西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计划项目(2016KCT-23)
文摘
泥炭具有通透性能优良、亲水性好,活性强,是一种疏松的纤维状天然生物质材料,在农业上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详细阐述了泥炭作为土壤改良剂、肥料及园艺中应用的研究,并对泥炭在农业中的应用前景做出展望。
关键词
泥炭
农业
重金属
肥料
园艺
应用
分类号
S156.2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黄土高原沟壑区土地整治工程环境影响及保护对策
刘社堂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苍穹软件在土地工程中的应用
张露
韩霁昌
马增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沟道区土地整治前后土壤养分特性研究
胡雅
韩霁昌
高红贝
马增辉
张扬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16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定边县土地利用现状及动态变化的分析研究
郝起礼
宁松瑞
《农业与技术》
2017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基于GIS的城市土地利用研究进展
杜金龙
朱记伟
解建仓
马增辉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8
3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砒砂岩与风沙土复配后的粒度组成变化
张露
韩霁昌
王欢元
马增辉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
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甘蔗磷效率基因型差异及磷高效基因型筛选研究
夏龙飞
易科
张木清
黄有总
刘平武
赵尊康
黎晓峰
顾明华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双氰胺在不同温度下对碱性土尿素氮转化的影响
张露
皮荷杰
周细红
蒋朝晖
曾清如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201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4年作物种植对不同比例砒砂岩与沙复配土水稳性团聚体的影响
赵彤
韩霁昌
张扬
王欢元
姬先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6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泥炭在农业中的研究与应用
曹石榴
《现代园艺》
201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