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陕西省蚕种质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刘亮
马雪楠
-
机构
陕西省蚕桑丝绸研究所
陕西省周至县园艺蚕桑站
-
出处
《北方蚕业》
1996年第3期7-8,共2页
-
-
关键词
陕西
蚕种
质量
对策
-
分类号
F326.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猕猴桃园资源高效利用与土壤生态修复四要点
- 2
-
-
作者
金海潮
刘军
樊郑伦
龙学武
-
机构
陕西省周至县园艺蚕桑站
西安市灞桥区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中心
周至县土壤肥料工作站
周至县顺帆猕猴桃专业合作社
-
出处
《西北园艺》
2025年第1期92-93,共2页
-
文摘
针对猕猴桃产业存在重地上管理、轻地下管理等问题,采取猕猴桃修剪枝条粉碎还田、土壤免耕、果园生草、有机肥替代化肥等技术措施,总结猕猴桃地下管理技术,达到猕猴桃资源高效利用和土壤生态环境改善的目标,促进猕猴桃产业可持续发展,助推乡村振兴。
-
关键词
猕猴桃
管理
生态循环
土壤修复
-
分类号
S66
[农业科学—果树学]
-
-
题名小麦秋延番茄周年露地轮作栽培模式
被引量:1
- 3
-
-
作者
陈美妮
庞敏
林鸿
任瑞
陈春晓
-
机构
陕西省周至县园艺蚕桑站
周至县种子管理站
周至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
出处
《西北园艺(综合)》
2021年第3期10-13,共4页
-
文摘
为了提高单位耕地面积经济效益,保护生态的同时增加农民收入,陕西周至县从2008年开始在竹峪镇金盆、塔庙、东寨、柴黄等村示范推广"小麦—番茄"周年露地轮作栽培模式。截至2020年,该地区秋延蔬菜种植面积已达5 000余亩,亩产可达6 000 kg左右,平均亩收入9 000~10 000元。该模式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经济效益明显,周转期短,污染小,又不影响种粮,很快就在该地区得以推广与普及。现将该栽培模式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
关键词
单位耕地面积
推广与普及
周转期
保护生态
示范推广
栽培模式
陕西周至
-
分类号
F3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猕猴桃产业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 4
-
-
作者
杨团应
尚修安
-
机构
陕西省周至县园艺蚕桑站
-
出处
《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
2002年第9期40-41,共2页
-
文摘
猕猴桃是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新兴水果,近年来发展速度很快,截止2001年全国栽培面积达78.3万亩,产量33.6万吨;陕西省面积为37万亩,产量17万吨,其中周至县面积达13万亩,产量约8万吨。随着全国基地面积的迅速扩大,总产量的不断增长,猕猴桃已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产业内部出现了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严重制约着产业向高产优质高效化方向发展,仅以周至县为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
关键词
周至县
总产量
猕猴桃产业
高产优质高效
配方施肥
买方市场
卖方市场
果品质量
发展速度
陕西省
-
分类号
F326.1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番茄育苗技术要点
- 5
-
-
作者
马雪楠
郑敬敏
王小见
费关键
-
机构
陕西省周至县园艺蚕桑站
陕西省兴平市植保植检站
-
出处
《西北园艺(蔬菜)》
2012年第3期52-53,共2页
-
文摘
在传统的育苗方式中,一般采用撒播或点播的形式育苗,基质采用田园土、河沙、草木灰等拌匀后使用。这样的育苗材料透气性很差,更有一些农户把塑料薄膜直接覆盖在苗床上,使薄膜直接接触基质表面,再加上雨水的冲击,使基质内空气含量急剧减少,种子因呼吸困难而造成活力下降或死亡,这样就会直接影响发芽率和发芽势,更难以培育出壮苗。
-
关键词
育苗技术
番茄
塑料薄膜
育苗方式
育苗材料
直接接触
空气含量
呼吸困难
-
分类号
S792.99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
-
题名猕猴桃种质资源选优试验初报
- 6
-
-
作者
杨团应
吕俊辉
-
机构
陕西省周至县园艺蚕桑站
陕西省周至县农科试验站
-
出处
《北方果树》
2006年第5期58-58,共1页
-
-
关键词
种质资源
猕猴桃
试验初报
早中熟品种
栽培面积
周至县
生产基地
市场要求
-
分类号
S663.4
[农业科学—果树学]
-
-
题名番茄—菠菜一年两茬高产高效栽培模式
- 7
-
-
作者
林鸿
刘懿
王辉
马延平
王小茹
陈春晓
-
机构
陕西省周至县园艺蚕桑站
周至县农产品质量检验监测中心
-
出处
《西北园艺(蔬菜)》
2013年第3期8-9,共2页
-
文摘
番茄一菠菜一年两茬高产高效栽培模式,在陕西周至已推广面积5000余亩。该模式投资小,经济效益高,生态效益良好。番茄2月上旬育苗,4月中下旬定植,6月中下旬至9月中旬采收;菠菜9月中旬直播,12月下旬开始陆续收获上市。
-
关键词
高效栽培模式
一年两茬
菠菜
番茄
经济效益
生态效益
直播
-
分类号
S626.5
[农业科学—园艺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