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气颗粒物PM_(2.5)附着于角膜接触镜及其对角膜接触镜透氧性及折射率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丁小艳 董志章 +5 位作者 王建洲 李勇 王燕慧 许李彬 王亚虹 李娟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001-1004,共4页
目的观察大气颗粒物PM_(2.5)在角膜接触镜的附着情况及其对角膜接触镜透氧性和折射率的影响。方法采集大气颗粒物PM_(2.5),配制浓度为1 mg·m L^(-1)的PM_(2.5)混悬液,取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rigid gas permeable contact lens,RGP... 目的观察大气颗粒物PM_(2.5)在角膜接触镜的附着情况及其对角膜接触镜透氧性和折射率的影响。方法采集大气颗粒物PM_(2.5),配制浓度为1 mg·m L^(-1)的PM_(2.5)混悬液,取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rigid gas permeable contact lens,RGPCL)和软性角膜接触镜(soft contact lens,SCL)各18只,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和洗脱组,每组6只。实验组和洗脱组角膜接触镜浸入PM_(2.5)混悬液中,室温振荡24 h。洗脱组经上述处理后转入无菌PBS中,室温振荡1 h。对照组镜片浸入无菌PBS中,室温振荡24 h。利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PM_(2.5)在各组角膜接触镜表面的附着情况。检测各组角膜接触镜的透氧性和折射率,记录结果,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过PM_(2.5)混悬液浸泡后,实验组RGPCL表面发现存在较多PM_(2.5)附着,呈散在分布。实验组RGPCL表面大气颗粒物计数为每100μm^2(3.19±1.64)个。对照组电镜扫描未发现大气颗粒物沉着。经洗脱后,洗脱组RGPCL表面仍可见大量大气颗粒物附着,每100μm2(5.12±1.27)个。洗脱组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SCL表面,大气颗粒物集中附着在SCL水凝胶孔隙边缘,而在孔隙中未见大气颗粒物附着,大气颗粒物细小,均匀;实验组SCL表面大气颗粒物计数为每100μm^(2)(2.16±1.19)个。对照组SCL表面无大气颗粒物附着。经洗脱后,洗脱组SCL表面大气颗粒物计数为每100μm^(2)(0.56±0.39)个,洗脱组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实验组RGPCL和SCL表面大气颗粒物附着数进行比较,RGPCL表面大气颗粒物附着数较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PM2.5混悬液浸泡后,实验组RGPCL的透氧性(100.00±3.17)与对照组(100.00±2.3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SCL透氧性(42.00±2.57)与对照组(41.00±3.44)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PM_(2.5)混悬液浸泡24 h后,实验组RGPCL的折射率(1.415 6±0.000 4)与对照组(1.415 3±0.000 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SCL折射率(1.373 7±0.000 7)与对照组(1.373 2±0.000 1)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SCL相比,PM_(2.5)更易附着在RGPCL表面,且不易洗脱。在本研究条件下,PM_(2.5)虽然附着于角膜接触镜,但短时间内并未对角膜接触镜的透氧性及折射率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颗粒物 PM2.5 角膜接触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