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陕西野生动物保护机构论文统计与现状分析——以陕西省动物研究所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韩宁 孙珊珊 王静 《林业科技情报》 2019年第3期119-121,共3页
基于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SCI-E)数据库,对1978年至2018年陕西省动物研究所正式发表的科技论文进行指标统计与分析。以定量的角度统计论文发表数量、论文作者、基金来源、文献来源、研究内容与层次等分布,结合近年陕西地区... 基于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SCI-E)数据库,对1978年至2018年陕西省动物研究所正式发表的科技论文进行指标统计与分析。以定量的角度统计论文发表数量、论文作者、基金来源、文献来源、研究内容与层次等分布,结合近年陕西地区在野生动物资源和生态保护方面的发展和研究进行分析,为陕西地区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科技创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动物 动物保护 论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丘陵区白羊草与达乌里胡枝子混播草地生产力与土壤水分利用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王京 高志娟 +2 位作者 舒佳礼 吴爱姣 徐炳成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73-181,共9页
为合理利用黄土丘陵区优良乡土草种,并寻求利用其进行人工草地建设的最佳混播比例组合,选取白羊草(Bothriochloa isaemum)和达乌里胡枝子(Lespedeza davurica)为研究材料,采用生态替代法,按照二者行比设置7种混播比例组合(即0∶10,2∶8,... 为合理利用黄土丘陵区优良乡土草种,并寻求利用其进行人工草地建设的最佳混播比例组合,选取白羊草(Bothriochloa isaemum)和达乌里胡枝子(Lespedeza davurica)为研究材料,采用生态替代法,按照二者行比设置7种混播比例组合(即0∶10,2∶8,4∶6,5∶5,6∶4,8∶2和10∶0),比较研究混播比例对草地植株株高、地上生物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混播草地中白羊草与达乌里胡枝子的株高均明显高于各自单播草地;混播草地的地上生物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均显著高于二者各自单播草地;草地地上生物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以白羊草和达乌里胡枝子混播比例为6∶4的显著最高,单播达乌里胡枝子草地(即0∶10比例组合)显著最低。表明,白羊草与达乌里胡枝子存在混播互补效应,其中比例组合为6∶4的草地在生物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方面具有比较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羊草 达乌里胡枝子 混播比例 地上生物量 水分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翼手类新纪录——西南鼠耳蝠 被引量:2
3
作者 裴俊峰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90-292,共3页
2010年4月16日,在陕西省安康市镇坪县一岩洞内(31°44.888'N,109°22.736'E,海拔1290m)采获1号雄性蝙蝠标本,经鉴定为西南鼠耳蝠Myotis altarium,属陕西省翼手类新纪录,标本保存于陕西省动物研究所标本室。本文对西南... 2010年4月16日,在陕西省安康市镇坪县一岩洞内(31°44.888'N,109°22.736'E,海拔1290m)采获1号雄性蝙蝠标本,经鉴定为西南鼠耳蝠Myotis altarium,属陕西省翼手类新纪录,标本保存于陕西省动物研究所标本室。本文对西南鼠耳蝠的形态特征和相关测量数据进行了报道,并对其分布和保护现状进行了简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鼠耳蝠 翼手类 新纪录 陕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唇鹿的研究现状及保护策略 被引量:11
4
作者 吴家炎 裴俊峰 《野生动物》 2007年第5期36-39,共4页
通过报道白唇鹿在起源进化、生态生物学、组织解剖学、生理生化及社群行为学等方面的研究现状,阐述白唇鹿在进化、分布、繁殖、社群行为、组织解剖等方面已取得的成果,并根据白唇鹿的当前实况,提出相应的保护策略。
关键词 白唇鹿 研究现状 保护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丘陵区白羊草与达乌里胡枝子混播下草地生物量及种间关系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王京 《陕西农业科学》 2016年第11期111-115,共5页
选取白羊草(Bothriochloa ischaemum)和达乌里胡枝子(Lespedeza davurica)为研究材料,按照行比设置7种混播组合(即白羊草和达乌里胡枝子比例为10∶0、8∶2、6∶4、5∶5、4∶6、2∶8和0∶10),研究混播比例对草地地上生物量及二者种间竞... 选取白羊草(Bothriochloa ischaemum)和达乌里胡枝子(Lespedeza davurica)为研究材料,按照行比设置7种混播组合(即白羊草和达乌里胡枝子比例为10∶0、8∶2、6∶4、5∶5、4∶6、2∶8和0∶10),研究混播比例对草地地上生物量及二者种间竞争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混播草地地上生物量均显著高于二者各自单播草地,RYT值均显著大于1.0,表明二者混播存在混播互补优势,其中白羊草和达乌里胡枝子混播比例6∶4在草地生物量和稳定性方面具比较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羊草 达乌里胡枝子 混播比例 地上生物量 种间竞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