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u^(2+)活化毒砂的电化学氧化行为及表面相构成
1
作者 李林波 陈天斯 +2 位作者 张学良 俞娟 马致远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169-2181,共13页
本研究探讨了在pH=9.2的丁基黄药(BX)溶液中,Cu^(2+)活化毒砂的电化学氧化行为。结果表明:在电位(φ)值为0.15V(A1氧化峰)时,毒砂表面主要发生Fe2+被氧化为Fe(OH)3,As被氧化形成As(Ⅲ)—O(AsO_(2)^(-))的过程。当电位φ值为0.38V(A2氧化... 本研究探讨了在pH=9.2的丁基黄药(BX)溶液中,Cu^(2+)活化毒砂的电化学氧化行为。结果表明:在电位(φ)值为0.15V(A1氧化峰)时,毒砂表面主要发生Fe2+被氧化为Fe(OH)3,As被氧化形成As(Ⅲ)—O(AsO_(2)^(-))的过程。当电位φ值为0.38V(A2氧化峰)时,主要发生As(Ⅲ)—O向As(Ⅴ)—O的氧化过程,形成HAsO_(4)^(2-).此时,铜在毒砂表面主要以Cu(Ⅰ)-S(Cu_(2)S)的形式存在。当氧化电位φ达到0.45V时,Cu 2p_(3/2)和Cu 2p_(1/2)的结合能值分别发生了1.3 eV和1.6 eV的偏移,铜发生由Cu_(2)S向CuS的转变。S 2p谱图中在163.9 eV处出现了一个新的S 2p_(3/2)谱峰,其相对含量上升至11.2%,该峰可归属于BX_(2)分子中桥接S原子的特征峰。此时,毒砂表面疏水性大幅度改善。DFT计算结果表明,二丁基黄药(BX_(2))在CuS表面的吸附能(-202.99 kJ/mol)低于其在Cu_(2)S表面的吸附能(-141.63 kJ/mol),BX_(2)与CuS形成的吸附结构更加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氧化 毒砂 活化 铜离子 浮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变质煤低温干馏生产兰炭的技术进展与分析 被引量:41
2
作者 赵俊学 李惠娟 +2 位作者 李小明 刘军利 华建设 《洁净煤技术》 CAS 2010年第6期20-23,共4页
对低变质煤生产兰炭的技术及发展进行了总结,指出了兰炭生产不同阶段的技术发展特点。在对现行的大型干馏生产技术分析的基础上,对新一代干馏技术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展望,对富氧干馏、干熄焦、微波干馏等技术的研究现状及产业化应用前景... 对低变质煤生产兰炭的技术及发展进行了总结,指出了兰炭生产不同阶段的技术发展特点。在对现行的大型干馏生产技术分析的基础上,对新一代干馏技术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展望,对富氧干馏、干熄焦、微波干馏等技术的研究现状及产业化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炭 富氧干馏 煤气干熄焦 微波干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冶金过程砷的危害及铁盐絮凝法除砷过程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党晓娥 吕军 +2 位作者 柯文帅 周雪 唐晨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7-10,26,共5页
详细分析了湿法炼锌过程中砷的行为、砷对锌电积和制酸过程的危害、以及铁盐絮凝法去除中浸液和污酸中砷的机理与过程,探讨了现行污酸治理工艺存在的弊端,指出未来的污酸治理方向,建议对锌冶炼工艺进行改造,杜绝先污染后治理的模式。
关键词 湿法炼锌 危害 铁盐絮凝法 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技术在煤热解工艺中的应用现状 被引量:13
4
作者 周军 吴雷 +2 位作者 梁坤 宋永辉 张秋利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91-197,共7页
中国能源的分布主要呈现"富煤、贫油、少气"的特点。作为储量最丰富的一次能源,煤炭资源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煤炭资源的主要利用方式为直接燃烧后供热和发电,然而直接燃烧是一种最粗放的利用方式,将造... 中国能源的分布主要呈现"富煤、贫油、少气"的特点。作为储量最丰富的一次能源,煤炭资源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煤炭资源的主要利用方式为直接燃烧后供热和发电,然而直接燃烧是一种最粗放的利用方式,将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大力发展煤炭清洁生产,将煤炭转化为能效更高、更环保的二次能源,是未来长时间内煤炭资源利用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方向。将微波技术与煤热解技术结合而成的煤微波热解技术是基于微波辐照过程中煤炭中的极性官能团、固定碳和灰分等的介电损耗和磁损耗,使微波能被快速吸收,转化为热能,生成固、气和液三种形态产物的一种新型煤热解技术,具有反应时间短、化学反应速率快、热解液体产物收率高以及产品质量好等显著优点。同时,煤微波热解技术由于与传统煤热解工艺不同,可极大地降低环境污染,大幅提高煤炭资源利用率,为煤的清洁高效利用和分级提质利用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新思路。国内外该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煤微波热解工艺条件、热解环境和热解混合物等对热解产品分布规律及组分逸出机制的影响等方面,旨在更进一步提高煤热解效率、煤焦油收率和产品质量。大量研究发现,煤样的形状和大小、煤样中的水分、热解反应温度、微波输出功率等因素都会对煤微波热解产物分布、产物收率以及产物质量产生影响。此外,在煤微波热解过程中,添加活性炭、焦炭等碳材料或Fe3O4、CuO等金属材料作为吸波剂,可提高整体吸波性能,使煤样升温更快、温度分布更均匀,从而显著提高煤焦油收率和质量;通入甲烷或氢气,或其他工业"富氢"尾气,或采用煤与废塑料、生物质、油页岩和液化残渣等"富氢"物质的共热解均能为煤微波热解反应提供充足的氢,使加氢反应更充分。微波场中的加氢协同作用可有效提高煤的热解效率和煤焦油收率,提升煤焦油中轻质组分的含量。本文主要归纳了微波技术在煤热解工艺中的应用现状,分析总结了煤微波热解工艺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及煤强化微波热解、煤加氢热解、煤与其他"富氢"物质微波共热解三种现有工艺的研究进展,并以煤微波热解技术应用过程中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为落脚点,提出了未来煤微波热解技术的研究方向,为加速煤微波热解技术的工业化应用奠定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热解 影响因素 强化热解 加氢热解 共热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催化微波热解技术及其碳基吸波催化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5
作者 周军 吴雷 +4 位作者 周晶晶 梁坤 宋永辉 张秋利 田宇红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4060-4074,共15页
微波技术与煤热解技术结合而成的煤微波热解技术可高效地治理传统煤热解技术中环境污染高和资源利用效率低的难题,为低变质煤的清洁高效利用和分级提质利用提供了新的思路。煤催化微波热解技术能有效改善热解升温特性和产物分布,从而受... 微波技术与煤热解技术结合而成的煤微波热解技术可高效地治理传统煤热解技术中环境污染高和资源利用效率低的难题,为低变质煤的清洁高效利用和分级提质利用提供了新的思路。煤催化微波热解技术能有效改善热解升温特性和产物分布,从而受到较多学者的关注。本文从低变质煤催化微波热解技术发展历程着手,概述了国内外煤催化微波热解研究技术进展,通过加入Fe、Co、Ni和Cu等金属化合物或焦炭、活性炭等碳材料作为吸波剂,能显著增强煤对微波的吸收能力,提高热解升温速率、产物收率及产物质量,而有些金属化合物在微波热解反应中不仅起到吸波作用,还具有催化作用。碳基吸波催化剂作为一种性能优越的煤微波热解催化剂,具有优越的电磁和吸波性能、较好的催化性能和高经济性等优点,本文在煤催化微波热解技术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碳基吸波催化剂进行了较为详细地分析,概述了碳基吸波催化剂的碳基体和催化活性组分的研究进展,对比了3种常见碳基吸波催化剂制备方法的优劣势。最后,总结了碳基吸波催化剂在研发过程中存在的难题,并展望了低变质煤催化微波热解技术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热解 催化 复合催化剂 碳基体 低变质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加热技术及其热解油页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6
作者 罗万江 兰新哲 宋永辉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109-114,共6页
在介绍微波加热技术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国内外油页岩微波热解的最新研究进展,主要包括微波加热机理、介质的介电特性、微波加热的影响因素及能量效率、油页岩微波热解的研究现状和技术分析等。微波加热是一种高效加热方式,对实现油页... 在介绍微波加热技术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国内外油页岩微波热解的最新研究进展,主要包括微波加热机理、介质的介电特性、微波加热的影响因素及能量效率、油页岩微波热解的研究现状和技术分析等。微波加热是一种高效加热方式,对实现油页岩资源的低成本、高效开发具有重要意义。与常规热解工艺相比,微波热解生成的页岩油的组成更好,产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加热 机理 热解 油页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质文物腐蚀防护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强 张宏志 +1 位作者 钱润玲 牛文娟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0-152,共13页
中国是有着五千年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和文化遗产大国。文物保护是中华儿女传承古老文明的历史责任。铁质文物在中国拥有漫长的历史,但由于铁作为金属的活泼性较强,易腐蚀,现存的铁质文物面临保存现状差且防护难度大的严峻挑战,因此如何... 中国是有着五千年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和文化遗产大国。文物保护是中华儿女传承古老文明的历史责任。铁质文物在中国拥有漫长的历史,但由于铁作为金属的活泼性较强,易腐蚀,现存的铁质文物面临保存现状差且防护难度大的严峻挑战,因此如何对铁质文物进行系统性防护成为研究工作的重点。鉴于目前铁质文物腐蚀防护技术受到国内学者和文物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基于大量的文献调研和长期对国内外腐蚀防护技术研究动态的跟踪,对铁质文物腐蚀防护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首先,结合铁质文物具体保护实例简介了铁质文物的腐蚀机理。其次,讨论了铁质文物传统的腐蚀防护技术,主要包括除锈技术、脱盐技术、缓蚀技术和封护技术。除锈技术主要分为物理除锈技术和化学除锈技术,对比了两者的技术优势和劣势,重点阐述了激光清洗的作用机理以及除锈效果;脱盐技术的方法众多,主要通过实例介绍了索氏提取法和碱性溶液浸泡法的脱盐机理;缓蚀技术的核心为缓蚀剂,阐述了多种缓蚀剂对不同铁质文物的缓蚀效果;封护技术主要介绍了微晶石蜡、丙烯酸树脂和氟碳涂料3种材料在铁质文物上的应用。随着材料科学的发展,在铁质文物表面制备防护性涂层可实现对基体的有效保护,但由于金属涂层制备技术多以激光束、等离子束、电子束等高能量密度束为热源,导致涂层制备过程热输入过大,对铁质文物基体的损伤较大。根据铁质文物的防护性要求——“不改变文物原状”与“最小干预”原则,介绍了一种基于低温环境下将微米级金属粉末或复合粉末加速至超音速状态并沉积于基体材料表面形成涂层的新型表面防护技术——冷喷涂技术,重点介绍了几种不同金属基材料在铁碳合金表面形成涂层的实际性能,主要表现为显微组织均匀致密,且与基体之间形成了较好的界面结合,有望应用于铁质文物的修复与防护领域。最后,指出了铁质文物腐蚀防护研究进展尚存的关键问题,并对铁质文物腐蚀防护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为文物保护工作者的研究实践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质文物 腐蚀机理 防护技术 激光清洗 冷喷涂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渗透反应墙技术中反应介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8
作者 杨茸茸 周军 +4 位作者 吴雷 宋永辉 刘长波 岳昌盛 田玮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4579-4587,共9页
以PRBs技术中最为关键的填充反应介质为研究对象,介绍了常用的五种反应介质(零价铁、活性炭、无机矿物、黏土、和以固体废弃物为前体材料的反应介质)的研究现状,阐述了影响反应介质选择的主要因素,同时介绍了PRBs技术在实际工程应用中... 以PRBs技术中最为关键的填充反应介质为研究对象,介绍了常用的五种反应介质(零价铁、活性炭、无机矿物、黏土、和以固体废弃物为前体材料的反应介质)的研究现状,阐述了影响反应介质选择的主要因素,同时介绍了PRBs技术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的典型案例,并对PRBs技术的现存问题和未来发展进行了总结和展望,以期为研发长期高效和环境友好型的PRBs反应介质提供有益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介质 可渗透反应墙 地下水污染 选择依据 工程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模拟技术在新型催化剂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4
9
作者 梁坤 周军 +3 位作者 吴雷 宋永辉 田宇红 付义乐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1-45,49,共6页
分子模拟技术能高效、便捷地研究催化材料的表面分子间微观作用机理、分子结构及性能等,为提升催化材料性能和优化制备工艺提供可靠的依据。分子模拟技术的应用不仅能极大地缩短催化材料的研发周期,而且有效控制了研发成本。Materials S... 分子模拟技术能高效、便捷地研究催化材料的表面分子间微观作用机理、分子结构及性能等,为提升催化材料性能和优化制备工艺提供可靠的依据。分子模拟技术的应用不仅能极大地缩短催化材料的研发周期,而且有效控制了研发成本。Materials Studio软件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分子模拟软件,可用于催化材料的能量、结构、力学和光学性能及热力学和动力学等方面的计算。首先综述了Materials Studio软件在材料科学领域的应用现状,再详细介绍了该软件在协助新型催化剂设计中的应用,最后,总结了分子模拟技术现存问题和在催化领域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模拟 MATERIALS STUDIO软件 新型催化剂 设计与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藻渣多孔炭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10
作者 田宇红 汤艺伟 +1 位作者 杜壮壮 李林波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209-11217,共9页
海藻渣作为海藻提取海藻酸钠的废弃物,来源广泛但是利用率不高。以海藻废渣为前驱体,提供炭源,以H_(3)PO_(4)为活化剂,采用一步炭化活化法制备海藻渣基多孔炭。当海藻渣与质量分数50%的H_(3)PO_(4)浸渍比为2∶1,活化温度450℃,活化时间1... 海藻渣作为海藻提取海藻酸钠的废弃物,来源广泛但是利用率不高。以海藻废渣为前驱体,提供炭源,以H_(3)PO_(4)为活化剂,采用一步炭化活化法制备海藻渣基多孔炭。当海藻渣与质量分数50%的H_(3)PO_(4)浸渍比为2∶1,活化温度450℃,活化时间120 min时,所制得的海藻渣基多孔炭材料孔隙结构最为丰富,其比表面积高达428.30 m^(2)/g,总孔体积为0.56 cm^(3)/g,微孔占比32.14%。对最优条件下制得的海藻渣基多孔炭电化学性能进行三电极体系测试,结果表明最大比电容为123.40 F/g,同时兼具良好倍率性能、低阻抗和循环稳定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组装了对称超级电容器,两电极体系的测试结果亦表现出良好的倍率性能与充放电可逆性,其中单个器件最大能量密度可达10.75 Wh/kg。可见,无论是三电极还是两电极体系,海藻渣基多孔炭材料的超级电容性能均具有较好的储能优势和实际应用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渣 多孔炭 化学活化法 磷酸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音速激光沉积硬质铝合金的疲劳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楠 王强 +6 位作者 牛文娟 郭楠 葛书恺 黄亮亮 王金 李申奥 韩鹏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55-63,共9页
目的通过冷喷涂(Cold Spraying)和超音速激光沉积(Supersonic Laser Deposition)技术对预制缺口的硬质铝合金试样进行修复。方法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子背散射衍射检测器和X射线衍射仪等,研究了不同工艺对修复层微观结构和晶粒细化的... 目的通过冷喷涂(Cold Spraying)和超音速激光沉积(Supersonic Laser Deposition)技术对预制缺口的硬质铝合金试样进行修复。方法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子背散射衍射检测器和X射线衍射仪等,研究了不同工艺对修复层微观结构和晶粒细化的影响,对修复后试样的疲劳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冷喷涂和超音速激光沉积涂层中均未发现粉末材料的相变。7075铝合金颗粒在冷喷涂和超音速激光沉积过程中的严重塑性变形导致了双峰晶粒结构。激光辅助加热提高了喷涂颗粒的塑性变形能力,使涂层的平均晶粒尺寸降至0.92μm,其中局部动态再结晶是晶粒细化的主要原因。另外,超音速激光沉积层的平均显微硬度为196HV,高于冷喷涂涂层和基体。超音速激光沉积修复试样的疲劳极限为(135±15)MPa,远高于冷喷涂和未修复前的试样,这归因于修复涂层内聚和黏合强度的增加。结论激光的引入可以改善7075铝合金颗粒的塑性变形能力,从而提高了修复层的显微硬度和修复件的疲劳极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喷涂 超音速激光沉积 涂层 修复 疲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掺杂分级孔道碳的制备及其锌离子储能特性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甜 俞娟 +2 位作者 谢雨琪 彭嘉鑫 赵俊楷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71-1883,共13页
本文选用生物质材料荷花花粉作为碳源,以不同比例的ZnCl_(2)作为活化剂,采用超声分散、一步碳化活化、高能珠磨等工艺制备出具有天然球形分级孔道结构的生物质衍生多孔碳材料(LPC),通过将其作为水系锌离子电容器(AZIC)的正极材料进行形... 本文选用生物质材料荷花花粉作为碳源,以不同比例的ZnCl_(2)作为活化剂,采用超声分散、一步碳化活化、高能珠磨等工艺制备出具有天然球形分级孔道结构的生物质衍生多孔碳材料(LPC),通过将其作为水系锌离子电容器(AZIC)的正极材料进行形貌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ZnCl_(2)和花粉的最佳活化质量比为2∶1,此时LPC的比表面积为1516 m^(2)/g,并表现出了最佳的充放电特性。在0.1 A/g的电流密度下,LPC首次放电比容量达到了69.9 mA·h/g;在5 A/g的电流密度下循环1450圈后的容量保持率为79.9%。这些性能的改善主要归因于LPC的大比表面积、丰富的天然分级孔道结构及氮、氧原子掺杂特性,为Zn^(2+)提供快速的扩散路径及大量的电化学活性位点,诱导其产生了额外的赝电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离子电容器 花粉 多孔碳 氮掺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随机有限元法模拟聚合物血管支架降解过程
13
作者 牛文娟 周鹏 王强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46-852,共7页
目的针对生物可降解血管支架植入后产生的晚期支柱血栓问题,建立随机有限元模型,从分子量和应力角度对聚合物血管支架降解过程进行生物力学分析。方法建立以聚乳酸(poly lactic acid,PLA)高分子材料为例的可降解血管支架降解过程的数学... 目的针对生物可降解血管支架植入后产生的晚期支柱血栓问题,建立随机有限元模型,从分子量和应力角度对聚合物血管支架降解过程进行生物力学分析。方法建立以聚乳酸(poly lactic acid,PLA)高分子材料为例的可降解血管支架降解过程的数学模型,利用COMSOL软件将数学模型导入并完成有限元模型的构建;对有限元模型进行随机化处理,分析不同随机参数和标准差对分子量的影响以及降解过程中的应力分布。结果可降解聚合物血管支架在人体的降解过程中,随机变量M_(n0)和8%标准差对分子量分布的影响最为显著;参数随机化会导致聚合物血管支架降解过程中断裂强度的分布范围更广,最小值更低。结论聚合物血管支架材料中分子量分布的不均匀性导致支架不同位置上的力学性能差异,进而引起材料内部的应力集中现象,最终导致支架在降解过程中发生非均匀破碎,成为后期支架血栓形成的决定性因素。研究结果为下一代可降解血管支架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降解聚合物血管支架 降解模型 非均匀破碎 分子量 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低变质煤微波热解过程分析 被引量:31
14
作者 兰新哲 裴建军 +1 位作者 宋永辉 苏婷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5-18,共4页
微波闪速热解是低变质煤转化的一种新工艺.研究了微波加热条件下原煤粒度变化对热解产品质量和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加热条件下,10min左右煤料温度可达到750℃,22min焦油收率就可达到12%左右,比常规加热提高4%;热解煤气中氢气、一... 微波闪速热解是低变质煤转化的一种新工艺.研究了微波加热条件下原煤粒度变化对热解产品质量和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加热条件下,10min左右煤料温度可达到750℃,22min焦油收率就可达到12%左右,比常规加热提高4%;热解煤气中氢气、一氧化碳和甲烷含量大幅度提高;原料煤粒度对各种产品的收率影响不大.因此该工艺可用于粉煤的快速热解,为煤气的进一步综合利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度 微波 热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性硫脲法提金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15
作者 张静 兰新哲 +2 位作者 宋永辉 王碧霞 邢相栋 《贵金属》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5-82,共8页
介绍了在酸性溶液中硫脲浸金的基本原理和主要影响因素,以及硫脲浸金的研究现状和技术改进。同时,对硫脲浸出液中金的提取方法进行了分类介绍,并展望了硫脲提金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冶金技术 硫脲 提金 研究现状 发展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辐射-KOH活化兰炭粉制备活性炭 被引量:29
16
作者 田宇红 兰新哲 +2 位作者 周军 陈向阳 李林波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25-228,共4页
研究了以兰炭粉为原料,KOH为活化剂,采用微波辐射法制备活性炭的可行性。探讨了微波功率、碱炭质量比和活化时间对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响。同时采用美国ASAP-2020吸附仪测定了所制备活性炭的N2吸附脱附等温线和孔径分布,采用红外光谱分... 研究了以兰炭粉为原料,KOH为活化剂,采用微波辐射法制备活性炭的可行性。探讨了微波功率、碱炭质量比和活化时间对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响。同时采用美国ASAP-2020吸附仪测定了所制备活性炭的N2吸附脱附等温线和孔径分布,采用红外光谱分析了样品的表面官能团。结果表明:微波功率为700 W,碱炭质量比为3,活化时间为15 min工艺条件下制得的活性炭碘吸附值为694.5 mg/g,比表面积为513.62 m2/g,总孔容为0.510 3 cm3/g,平均孔径为3.973 8 nm,该活性炭为中孔型。以兰炭粉为原料,传统加热和微波加热制备的活性炭红外光谱图其峰形基本一致,只是峰强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炭粉 微波辐射 活性炭 KOH 孔径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基成型活性炭活化实验研究及性能表征 被引量:12
17
作者 宋永辉 李延霞 +1 位作者 史军伟 兰新哲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5-28,33,共5页
以低变质粉煤与液化残渣为原料,水蒸气为活化剂,研究了活化时间与活化温度对成型活性炭吸附性能、抗压强度和活性炭收率的影响。采用N2吸附、SEM、碘吸附等手段对成型活性炭的孔径分布及吸附性能进行了分析表征。研究表明,经700℃炭化1.... 以低变质粉煤与液化残渣为原料,水蒸气为活化剂,研究了活化时间与活化温度对成型活性炭吸附性能、抗压强度和活性炭收率的影响。采用N2吸附、SEM、碘吸附等手段对成型活性炭的孔径分布及吸附性能进行了分析表征。研究表明,经700℃炭化1.0h,800℃水蒸气活化1.5h制备的成型活性炭碘吸附值为820mg/g,活性炭收率为36.63%,抗压强度为0.08MPa,比表面积为509m2/g,其总孔容积达0.35cm3/g。随着活化时间的延长,成型活性炭的碘吸附值先增大后减小,炭化收率和抗压强度都逐渐降低;随着活化温度的升高,成型活性炭的碘吸附值先增大后减小,炭化收率和抗压强度都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型活性炭 碘吸附值 抗压强度 收率 比表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化温度对兰炭基活性炭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8
18
作者 宋永辉 马巧娜 +2 位作者 李欣 周军 田宇红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4-37,65,共5页
以兰炭末为原料采用KOH高温活化法制备活性炭,重点研究了活化温度对活性炭结构与性能的影响。采用SEM、红外光谱对活性炭的表面形貌及表面结构进行表征。研究表明,随着活化温度的升高,活性炭的收率逐渐减小,碘吸附值先增大后减小。当活... 以兰炭末为原料采用KOH高温活化法制备活性炭,重点研究了活化温度对活性炭结构与性能的影响。采用SEM、红外光谱对活性炭的表面形貌及表面结构进行表征。研究表明,随着活化温度的升高,活性炭的收率逐渐减小,碘吸附值先增大后减小。当活化温度为800℃时,活性炭的收率为70%,碘吸附值最大可达到733.482mg/g。SEM及FT-IR分析表明,高温下KOH的扩孔作用主要由表面向活性炭的内部纵深发展,最终会使活性炭形成规则的层状、蜂窝状孔隙结构,并且表面含有大量的羟基、羰基等活性基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炭末 活性炭 活化温度 碘吸附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石煤酸浸液中萃取钒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陈向阳 兰新哲 +3 位作者 李林波 张艳超 张秋利 宋永辉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46-149,共4页
以陕西山阳石煤钒矿作为研究对象,实验研究了磷酸二异辛酯(P204)对硫酸浸出溶液体系中钒的萃取工艺。主要考察了P204体积分数、pH值、萃取时间、萃取级数及有机相与水相体积比等因素对钒萃取率的影响。确定了萃取的最佳工艺参数:P204体... 以陕西山阳石煤钒矿作为研究对象,实验研究了磷酸二异辛酯(P204)对硫酸浸出溶液体系中钒的萃取工艺。主要考察了P204体积分数、pH值、萃取时间、萃取级数及有机相与水相体积比等因素对钒萃取率的影响。确定了萃取的最佳工艺参数:P204体积分数20%,磷酸三丁酯(TBP)5%,磺化煤油75%,萃取平衡pH值在2.5左右,相体积比为1∶5,萃取时间为5 min,萃取级数为5级。在此条件下萃取含钒2.965 8 g/L溶液,萃取率可达98.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204 萃取 硫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功率对低变质煤与塑料共热解焦油的影响 被引量:11
20
作者 付建平 宋永辉 +1 位作者 闫敏 兰新哲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63-66,共4页
研究了微波场中低变质煤与塑料共热解时微波功率对焦油组成的影响.利用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和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对焦油的组成进行了分析表征.结果表明,随着微波功率的增大,热解焦油呈现出轻质化趋势.当功率由480W增加到800W时... 研究了微波场中低变质煤与塑料共热解时微波功率对焦油组成的影响.利用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和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对焦油的组成进行了分析表征.结果表明,随着微波功率的增大,热解焦油呈现出轻质化趋势.当功率由480W增加到800W时,焦油中轻质油含量增加13.2%,重质油含量减少24.2%.焦油中烷烃类物质含量增加4.4%,烯烃含量增加9.1%,而芳香烃类物质含量减少14.6%.因此,微波功率对热解后焦油成分具有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功率 低变质煤 共热解 焦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