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9
篇文章
<
1
2
…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陕西省玉米病毒病种类及分布
被引量:
3
1
作者
相建业
沈宝成
+2 位作者
李东鸿
梁耀琦
张恒德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3期37-39,共3页
通过调查、介体接种传毒试验和电镜观察,明确陕西省目前玉米病毒病主要种类有玉米粗缩病(MRDV) 、玉米矮花叶病(MDMV) 和玉米红叶病(MRLV)3 种。其中以玉米矮花叶病分布最广,几乎遍布全省所有玉米产区,玉米粗缩...
通过调查、介体接种传毒试验和电镜观察,明确陕西省目前玉米病毒病主要种类有玉米粗缩病(MRDV) 、玉米矮花叶病(MDMV) 和玉米红叶病(MRLV)3 种。其中以玉米矮花叶病分布最广,几乎遍布全省所有玉米产区,玉米粗缩病次之,主要发生在渭南、西安、咸阳等关中东部灌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
玉米
病毒病
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陕西省十字花科蔬菜CMV发生动态及其影响
被引量:
2
2
作者
李经略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45-45,共1页
按传统的认识,CMV不属十字花科蔬菜的主要病毒。但1983-1985年对白菜病毒种群和1986—1988年对甘蓝病毒种群的鉴定结果发现,CMV在十字花科蔬菜上的发生动态出现了明显变化。60年代时,陕西关中地区TuMV占91.2%,CMV占6.8%,未见两种病毒...
按传统的认识,CMV不属十字花科蔬菜的主要病毒。但1983-1985年对白菜病毒种群和1986—1988年对甘蓝病毒种群的鉴定结果发现,CMV在十字花科蔬菜上的发生动态出现了明显变化。60年代时,陕西关中地区TuMV占91.2%,CMV占6.8%,未见两种病毒的复合感染。80年代以来,白英上TuMV占65.13%,CMV占20.83%,其中,单纯CMV为 13.54%,CMV+TuMV为5.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
十字花科
CMV
发生
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陕西省小麦品种与陕西省不同年份的叶锈菌群体的相互作用研究
3
作者
汪宜萱
朱之堉
+2 位作者
王焕如
张凤国
袁文焕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1-6,共6页
用来自陕西省1982—1987年6年的146个小麦叶锈菌株分别对陕西省34个小麦品种接种,分析毒力频率、毒性公式、联合抗病性。结果表明①目前大面积推广的18个生产品种中有13个高感叶锈病,占72.2%。②在12个抗源材料中,有9个对抗叶锈没有利...
用来自陕西省1982—1987年6年的146个小麦叶锈菌株分别对陕西省34个小麦品种接种,分析毒力频率、毒性公式、联合抗病性。结果表明①目前大面积推广的18个生产品种中有13个高感叶锈病,占72.2%。②在12个抗源材料中,有9个对抗叶锈没有利用价值。③用不同年份的菌株进行试验所得的毒力频率、毒性公式和联合抗病性的结果都有差异,因此对同一地区不同年份研究小麦品种与叶锈菌群体的相互作用应具有“时态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叶锈菌
群体
相互关系
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95年我国小麦条锈病发生情况与分析
被引量:
4
4
作者
吴立人
王凤乐
+3 位作者
杨家秀
刘述英
袁文焕
金杜林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29-31,共3页
1995年我国小麦条锈病发生情况与分析吴立人,王凤乐杨家秀刘述英(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北京100094)(四川农科院植保所)(四川省植保总站)袁文焕金杜林(陕西省农科院植保所)(甘肃省农科院植保所)1995年上半年我国北...
1995年我国小麦条锈病发生情况与分析吴立人,王凤乐杨家秀刘述英(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北京100094)(四川农科院植保所)(四川省植保总站)袁文焕金杜林(陕西省农科院植保所)(甘肃省农科院植保所)1995年上半年我国北方持续干旱,特别是西北地区,1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条锈病
发生特点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玉米穗粒腐病接种技术及品种抗病性鉴定研究
被引量:
8
5
作者
李亚玲
马秉元
+1 位作者
李多川
龙书生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4年第1期124-127,共4页
以玉米穗粒腐病的主要高原菌串珠镰刀菌FusariummoniliformeSheld为菌源,采用4种接种方法比较结果,以针刺果穗较深处(籽粒与穗轴间)发病最重,花丝喷雾法发病最轻;接种时期以乳熟期接种为好;接种浓度以...
以玉米穗粒腐病的主要高原菌串珠镰刀菌FusariummoniliformeSheld为菌源,采用4种接种方法比较结果,以针刺果穗较深处(籽粒与穗轴间)发病最重,花丝喷雾法发病最轻;接种时期以乳熟期接种为好;接种浓度以10×40倍,每视野60个分生孢子接种效果最好;接种量以每果穗接种2.5mL孢子悬浮液发病重,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穗粒腐病
鉴定
抗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慢条锈性小麦品种鉴定方法初探
被引量:
28
6
作者
袁文焕
李高保
《甘肃农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28-30,共3页
利用抗锈品种是小麦锈病防治的首要措施。近百年来的抗锈育种实践证明,垂直抗性品种选育应用效果显著,对防锈保产作出了巨大贡献。但这类品种的抗性容易被新的锈菌生理小种所克服。
关键词
小麦
品种
慢条锈性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植物性杀虫剂防治小麦吸浆虫研究
被引量:
19
7
作者
成卫宁
李修炼
+2 位作者
李建军
李前进
王亚红
《西北农业学报》
CSCD
2000年第2期41-44,共4页
从防治小麦吸浆虫 ( Sitodiplosis mosellana Gehin)施用化学农药对农田生态系统的影响、植物性杀虫剂对吸浆虫的防效和对天敌的保护作用三方面研究了植物性杀虫剂在小麦吸浆虫防治中的作用。结果表明 ,在小麦吸浆虫防治中 ,应用植物性...
从防治小麦吸浆虫 ( Sitodiplosis mosellana Gehin)施用化学农药对农田生态系统的影响、植物性杀虫剂对吸浆虫的防效和对天敌的保护作用三方面研究了植物性杀虫剂在小麦吸浆虫防治中的作用。结果表明 ,在小麦吸浆虫防治中 ,应用植物性杀虫剂 ,不仅对吸浆虫有较好的防效 ,而且可减少化学农药对农田生态系统的影响 ,其中 ,2 9%净叶宝对吸浆虫的效果较好 ,对成虫的防效可达 77.7%~ 90 .1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性杀虫剂
防治
小麦吸浆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玉米品种材料抗病性鉴定研究
被引量:
5
8
作者
李亚玲
马秉元
+1 位作者
龙书生
李多川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5年第S2期104-110,共7页
多抗性鉴定玉米材料共计498份(次),丝黑穗病鉴定92份,抗病的59份,占64.1%;茎腐病鉴定95份,抗病材料占73.7%,其中高抗材料45.3%;穗粒腐病和大、小斑病共签定玉米材料311份(次),80%以上属抗病类型。对多种病害综合抗性突出的材料有武118、...
多抗性鉴定玉米材料共计498份(次),丝黑穗病鉴定92份,抗病的59份,占64.1%;茎腐病鉴定95份,抗病材料占73.7%,其中高抗材料45.3%;穗粒腐病和大、小斑病共签定玉米材料311份(次),80%以上属抗病类型。对多种病害综合抗性突出的材料有武118、WN1、武125、陕单931、陕资02-3、5005×武116等21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抗病性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流行性蚜霉菌的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
2
9
作者
薛登民
刘安典
+2 位作者
张琼瑶
王淑娥
张效良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89年第1期81-87,共7页
流行性蚜霉菌是棉蚜等蚜虫的流行性病原体。为了给扩大生产和推广使用本菌防治蚜虫提供依据,本研究对其田间应用的流行性蚜霉菌-258型菌剂进行了安全性试验。用小白鼠、豚鼠和雏鸡经不同途径接种不同剂量的孢子作急性、亚急性和慢性试验...
流行性蚜霉菌是棉蚜等蚜虫的流行性病原体。为了给扩大生产和推广使用本菌防治蚜虫提供依据,本研究对其田间应用的流行性蚜霉菌-258型菌剂进行了安全性试验。用小白鼠、豚鼠和雏鸡经不同途径接种不同剂量的孢子作急性、亚急性和慢性试验,结果表明:试验动物均未表现有临床症状,实验前后增重和红、白细胞变化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织器官经病理学检查和扫描电镜观察也无异常。由此证明E.f-258对哺乳动物和禽类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蚜霉菌
安全试验
病理学检查
E.f-258型菌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芦笋小管蚜天敌研究
被引量:
2
10
作者
李修炼
朱象三
袁锋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5期39-43,共5页
1991~1992年在陕北和关中系统调查,初步查明芦笋小管蚜(BrachycorynellaasparagiMordvilko)的天敌有40种,其中蚜茧蜂2种,蚜霉菌1种,瓢虫11种,草蛉4种,食蚜蝇7种,捕食蝽5种...
1991~1992年在陕北和关中系统调查,初步查明芦笋小管蚜(BrachycorynellaasparagiMordvilko)的天敌有40种,其中蚜茧蜂2种,蚜霉菌1种,瓢虫11种,草蛉4种,食蚜蝇7种,捕食蝽5种,蜘蛛10种。主要类群为瓢虫,陕北以多异瓢虫Hippodaniia(Adonia)veriedata(Oeze)为主,关中的七星瓢虫CoccinellaseplempunclalaL.和异色瓢虫Harnioniaaxyridis(Palaas)最多。陕北的天敌数量比关中多1.18倍。天敌高峰关中为6月中旬,陕北为7月10日左右,略晚于蚜虫高峰。异色瓢虫捕食芦笋小管蚜的功能反应研究表明,随着虫龄的增大,瓢虫对猎物的处理时间缩短,取食量增大。成虫处理猎物的时间极短,但取食量则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笋
害虫
小管蚜
天敌
消长规律
异色瓢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中小麦蚜虫数量动态分析
被引量:
2
11
作者
冯崇川
相建业
+1 位作者
陈银潮
马曙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S1期16-17,共2页
小麦黄矮病是我国西北地区间歇流行的一个重要病毒病害。作者根据该病发生流行特点,从病害的几个不同阶段出发,着重对传毒蚜虫的数量动态及影响指标进行了初步分析和探讨。对秋苗阶段麦蚜变动的数学方程、低湿对越冬蚜虫的限制以及早春...
小麦黄矮病是我国西北地区间歇流行的一个重要病毒病害。作者根据该病发生流行特点,从病害的几个不同阶段出发,着重对传毒蚜虫的数量动态及影响指标进行了初步分析和探讨。对秋苗阶段麦蚜变动的数学方程、低湿对越冬蚜虫的限制以及早春麦蚜发展度量的气象指标,都是根据多年调查积累并综合分析的结果,利于开展对病害的测报和生产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二叉蚜
发育起点
气象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混生杂草对小麦的危害损失及经济阈值研究
被引量:
4
12
作者
秦虎强
史清华
+2 位作者
李冬生
师宝君
呼延玲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70-74,共5页
研究结果表明,杂草株高、干重指数越大,危害期越长,对小麦产量影响越大,损失越严重。杂草相对株高干重积与危害期对小麦产量及成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呈极显著负相关;与产量损失率呈极显著“S”型生长曲线正相关,杂草防除经济阈...
研究结果表明,杂草株高、干重指数越大,危害期越长,对小麦产量影响越大,损失越严重。杂草相对株高干重积与危害期对小麦产量及成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呈极显著负相关;与产量损失率呈极显著“S”型生长曲线正相关,杂草防除经济阈值为株高干重积102.1mgm-2(混合密度为15~20株/m2);危害临界期为小麦拔节前。并建立了混生杂草对小麦危害损失关系数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生杂草群落
小麦
产量损失
测定模型
经济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植物性杀虫剂防治小麦吸浆虫药效试验
被引量:
2
13
作者
成卫宁
李修炼
《陕西农业科学》
1998年第4期30-31,共2页
供试的4种植物性杀虫剂中,29%油酸烟碱·氯氰乳油对吸浆虫的防效最好,对成虫的防治效果可达77.7%~90.13%,挽回产量85.42%,高于对照药剂林丹的77.12%。
关键词
植物性杀虫剂
防治
小麦吸浆虫
药效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甘蓝夜蛾的为害及防治技术
被引量:
4
14
作者
韩学俭
《植物医生》
1997年第6期9-10,共2页
甘蓝夜蛾(Barathra brassicae L.)又名甘蓝夜盗虫,国内各地都有分布,以北方发生较重.甘蓝夜蛾是多食性害虫,主要为害甘蓝、白菜等十字花科蔬菜,以及瓜类、豆类、茄果类蔬菜和甜菜等,其中以甘蓝、秋白菜、甜菜受害最重.幼虫共6龄,具有群...
甘蓝夜蛾(Barathra brassicae L.)又名甘蓝夜盗虫,国内各地都有分布,以北方发生较重.甘蓝夜蛾是多食性害虫,主要为害甘蓝、白菜等十字花科蔬菜,以及瓜类、豆类、茄果类蔬菜和甜菜等,其中以甘蓝、秋白菜、甜菜受害最重.幼虫共6龄,具有群集性、夜出性、暴食性,初孵幼虫集中在叶背取食,啃食叶肉,使叶片残留表皮,呈密集的“小天窗”状.幼虫稍大后可将叶片吃成孔洞和缺刻,并迁移分散;4龄后白天隐伏在心叶、叶背或植株根部附近表土中,夜间出来取食,高龄的幼虫可钻入叶球内为害,并排出粪便,降低商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夜蛾
蔬菜
为害
发生规律
防治
诱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冷害类型及其防御技术
被引量:
4
15
作者
韩学俭
《植物医生》
1999年第3期19-20,共2页
冷害是指从春到秋的季节,农作物生育期间,由于北方冷空气入侵,使日平均气温连续3天以上,降到该作物能够忍耐的温度下限以下,造成农作物生理障碍,或结实器官受损,最终导致不能正常生长结实而减产的农业气象现象。一、冷害类型单...
冷害是指从春到秋的季节,农作物生育期间,由于北方冷空气入侵,使日平均气温连续3天以上,降到该作物能够忍耐的温度下限以下,造成农作物生理障碍,或结实器官受损,最终导致不能正常生长结实而减产的农业气象现象。一、冷害类型单从农业生物学角度出发,可将冷害分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冷害
类型
防御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干热风危害小麦的防御对策
被引量:
5
16
作者
韩学俭
《植物医生》
1999年第5期35-35,共1页
关键词
小麦
干热风
防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韭蛆危害习性及防治方法
被引量:
2
17
作者
韩学俭
《农家科技》
1996年第10期17-18,共2页
韭蛆是指为害韭菜的双翅目眼蕈蚊科幼虫,有韭菜迟眼蕈蚊和陆氏迟眼蕈蚊两种,以前者为主,同时还有葱蝇幼虫混生。分布较广,在北方普遍发生,棚室和露地韭菜均可受害。幼虫钻食韭菜地下部分,轻者地上叶片瘦弱、枯黄、萎蔫断叶,重者成墩死...
韭蛆是指为害韭菜的双翅目眼蕈蚊科幼虫,有韭菜迟眼蕈蚊和陆氏迟眼蕈蚊两种,以前者为主,同时还有葱蝇幼虫混生。分布较广,在北方普遍发生,棚室和露地韭菜均可受害。幼虫钻食韭菜地下部分,轻者地上叶片瘦弱、枯黄、萎蔫断叶,重者成墩死亡。幼虫常群集在鳞茎(俗称“葫芦”)里或钻蛀假茎中,引起腐烂,可造成整畦毁种。连茬地块蛆害严重时则可毁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治方法
危害习性
韭菜迟眼蕈蚊
幼虫
双翅目
韭蛆
眼蕈蚊科
为害
地下部分
鳞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北方苹果根部病害识别及其防治
被引量:
2
18
作者
韩学俭
《植物医生》
1999年第6期19-20,共2页
一、病害类别及症状我国北方果园中常见的苹果树根部病害有6种,其中2种细菌病害、4种真菌病害。1.根癌病和毛(发)根病这两种病害均属于细菌病害。根癌病菌寄主范围很广,使多种果树受害;毛根病菌寄主范围很窄,仅苹果树常见。根癌...
一、病害类别及症状我国北方果园中常见的苹果树根部病害有6种,其中2种细菌病害、4种真菌病害。1.根癌病和毛(发)根病这两种病害均属于细菌病害。根癌病菌寄主范围很广,使多种果树受害;毛根病菌寄主范围很窄,仅苹果树常见。根癌病主要危害根颈部,也可危害主、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根部病害
识别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茶毛虫的危害及防治
被引量:
1
19
作者
韩学俭
《农家科技》
1998年第9期14-15,共2页
5%涕灭威颗粒剂,是一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具有触杀、胃毒、内吸作用,能被植物根系吸收,随水分代谢作用迅速传到植物的各组织器官。速效性好,药后几小时即可发挥明显作用;药效期长,可维持40~60天。该药可防治蚜虫、红黄蜘蛛、线虫、螨...
5%涕灭威颗粒剂,是一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具有触杀、胃毒、内吸作用,能被植物根系吸收,随水分代谢作用迅速传到植物的各组织器官。速效性好,药后几小时即可发挥明显作用;药效期长,可维持40~60天。该药可防治蚜虫、红黄蜘蛛、线虫、螨类卵块及地下害虫等,效果良好,属国家重点生产和推广应用的农药。使用方法:棉蚜、棉肓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毛虫
危害
防治
茶树害虫
发生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菜蛾生活习性及其防治
被引量:
1
20
作者
韩学俭
《蔬菜》
1999年第12期26-27,共2页
关键词
菜蛾
十字花科蔬菜
害虫
生活习性
防治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陕西省玉米病毒病种类及分布
被引量:
3
1
作者
相建业
沈宝成
李东鸿
梁耀琦
张恒德
机构
陕西省农科院植保所
陕西省
植保
站
出处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3期37-39,共3页
基金
陕西省科委重点攻关项目
文摘
通过调查、介体接种传毒试验和电镜观察,明确陕西省目前玉米病毒病主要种类有玉米粗缩病(MRDV) 、玉米矮花叶病(MDMV) 和玉米红叶病(MRLV)3 种。其中以玉米矮花叶病分布最广,几乎遍布全省所有玉米产区,玉米粗缩病次之,主要发生在渭南、西安、咸阳等关中东部灌区。
关键词
陕西
玉米
病毒病
分布
Keywords
Shaanxi
Maize
Virus
Distribution
分类号
S435.131.4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陕西省十字花科蔬菜CMV发生动态及其影响
被引量:
2
2
作者
李经略
机构
陕西省农科院植保所
出处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45-45,共1页
文摘
按传统的认识,CMV不属十字花科蔬菜的主要病毒。但1983-1985年对白菜病毒种群和1986—1988年对甘蓝病毒种群的鉴定结果发现,CMV在十字花科蔬菜上的发生动态出现了明显变化。60年代时,陕西关中地区TuMV占91.2%,CMV占6.8%,未见两种病毒的复合感染。80年代以来,白英上TuMV占65.13%,CMV占20.83%,其中,单纯CMV为 13.54%,CMV+TuMV为5.73%。
关键词
蔬菜
十字花科
CMV
发生
病毒
分类号
S436.3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陕西省小麦品种与陕西省不同年份的叶锈菌群体的相互作用研究
3
作者
汪宜萱
朱之堉
王焕如
张凤国
袁文焕
机构
河北农业大学
植保
系
陕西省农科院植保所
出处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1-6,共6页
文摘
用来自陕西省1982—1987年6年的146个小麦叶锈菌株分别对陕西省34个小麦品种接种,分析毒力频率、毒性公式、联合抗病性。结果表明①目前大面积推广的18个生产品种中有13个高感叶锈病,占72.2%。②在12个抗源材料中,有9个对抗叶锈没有利用价值。③用不同年份的菌株进行试验所得的毒力频率、毒性公式和联合抗病性的结果都有差异,因此对同一地区不同年份研究小麦品种与叶锈菌群体的相互作用应具有“时态观点”。
关键词
小麦
叶锈菌
群体
相互关系
品种
Keywords
Wheat
Puccinin recondita f.sp.tritici
Interaction
分类号
S512.102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1995年我国小麦条锈病发生情况与分析
被引量:
4
4
作者
吴立人
王凤乐
杨家秀
刘述英
袁文焕
金杜林
机构
中国
农科院
植保所
出处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29-31,共3页
文摘
1995年我国小麦条锈病发生情况与分析吴立人,王凤乐杨家秀刘述英(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北京100094)(四川农科院植保所)(四川省植保总站)袁文焕金杜林(陕西省农科院植保所)(甘肃省农科院植保所)1995年上半年我国北方持续干旱,特别是西北地区,199...
关键词
小麦
条锈病
发生特点
中国
分类号
S435.121.4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玉米穗粒腐病接种技术及品种抗病性鉴定研究
被引量:
8
5
作者
李亚玲
马秉元
李多川
龙书生
机构
陕西省农科院植保所
出处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4年第1期124-127,共4页
基金
陕西省科委资助课题
文摘
以玉米穗粒腐病的主要高原菌串珠镰刀菌FusariummoniliformeSheld为菌源,采用4种接种方法比较结果,以针刺果穗较深处(籽粒与穗轴间)发病最重,花丝喷雾法发病最轻;接种时期以乳熟期接种为好;接种浓度以10×40倍,每视野60个分生孢子接种效果最好;接种量以每果穗接种2.5mL孢子悬浮液发病重,效果好。
关键词
玉米
穗粒腐病
鉴定
抗病性
Keywords
Corn ear-rot pathogens,inoculation technique,fesistant identification
分类号
S513.034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慢条锈性小麦品种鉴定方法初探
被引量:
28
6
作者
袁文焕
李高保
机构
陕西省农科院植保所
出处
《甘肃农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28-30,共3页
文摘
利用抗锈品种是小麦锈病防治的首要措施。近百年来的抗锈育种实践证明,垂直抗性品种选育应用效果显著,对防锈保产作出了巨大贡献。但这类品种的抗性容易被新的锈菌生理小种所克服。
关键词
小麦
品种
慢条锈性
鉴定
分类号
S512.103.4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植物性杀虫剂防治小麦吸浆虫研究
被引量:
19
7
作者
成卫宁
李修炼
李建军
李前进
王亚红
机构
陕西省农科院植保所
杨陵区
植保
站
陕西省
植保
总站
出处
《西北农业学报》
CSCD
2000年第2期41-44,共4页
文摘
从防治小麦吸浆虫 ( Sitodiplosis mosellana Gehin)施用化学农药对农田生态系统的影响、植物性杀虫剂对吸浆虫的防效和对天敌的保护作用三方面研究了植物性杀虫剂在小麦吸浆虫防治中的作用。结果表明 ,在小麦吸浆虫防治中 ,应用植物性杀虫剂 ,不仅对吸浆虫有较好的防效 ,而且可减少化学农药对农田生态系统的影响 ,其中 ,2 9%净叶宝对吸浆虫的效果较好 ,对成虫的防效可达 77.7%~ 90 .1 %
关键词
植物性杀虫剂
防治
小麦吸浆虫
Keywords
Botanical pesticide
Control
Wheat blossom midge
分类号
S435.122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玉米品种材料抗病性鉴定研究
被引量:
5
8
作者
李亚玲
马秉元
龙书生
李多川
机构
陕西省农科院植保所
出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5年第S2期104-110,共7页
文摘
多抗性鉴定玉米材料共计498份(次),丝黑穗病鉴定92份,抗病的59份,占64.1%;茎腐病鉴定95份,抗病材料占73.7%,其中高抗材料45.3%;穗粒腐病和大、小斑病共签定玉米材料311份(次),80%以上属抗病类型。对多种病害综合抗性突出的材料有武118、WN1、武125、陕单931、陕资02-3、5005×武116等21份。
关键词
玉米
抗病性鉴定
Keywords
corn, identification of disease resistance
分类号
S435.13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流行性蚜霉菌的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
2
9
作者
薛登民
刘安典
张琼瑶
王淑娥
张效良
机构
西北农业大学兽医系
陕西省农科院植保所
出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89年第1期81-87,共7页
文摘
流行性蚜霉菌是棉蚜等蚜虫的流行性病原体。为了给扩大生产和推广使用本菌防治蚜虫提供依据,本研究对其田间应用的流行性蚜霉菌-258型菌剂进行了安全性试验。用小白鼠、豚鼠和雏鸡经不同途径接种不同剂量的孢子作急性、亚急性和慢性试验,结果表明:试验动物均未表现有临床症状,实验前后增重和红、白细胞变化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织器官经病理学检查和扫描电镜观察也无异常。由此证明E.f-258对哺乳动物和禽类是安全的。
关键词
流行性蚜霉菌
安全试验
病理学检查
E.f-258型菌剂
Keywords
Entomophthora fresenii
test of safety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E.f-258
分类号
S [农业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芦笋小管蚜天敌研究
被引量:
2
10
作者
李修炼
朱象三
袁锋
机构
陕西省农科院植保所
出处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5期39-43,共5页
文摘
1991~1992年在陕北和关中系统调查,初步查明芦笋小管蚜(BrachycorynellaasparagiMordvilko)的天敌有40种,其中蚜茧蜂2种,蚜霉菌1种,瓢虫11种,草蛉4种,食蚜蝇7种,捕食蝽5种,蜘蛛10种。主要类群为瓢虫,陕北以多异瓢虫Hippodaniia(Adonia)veriedata(Oeze)为主,关中的七星瓢虫CoccinellaseplempunclalaL.和异色瓢虫Harnioniaaxyridis(Palaas)最多。陕北的天敌数量比关中多1.18倍。天敌高峰关中为6月中旬,陕北为7月10日左右,略晚于蚜虫高峰。异色瓢虫捕食芦笋小管蚜的功能反应研究表明,随着虫龄的增大,瓢虫对猎物的处理时间缩短,取食量增大。成虫处理猎物的时间极短,但取食量则较低。
关键词
芦笋
害虫
小管蚜
天敌
消长规律
异色瓢虫
Keywords
Asparagus,Brachycorynella asparagi,biology,ecology,asparagus pest
分类号
S436.44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S47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中小麦蚜虫数量动态分析
被引量:
2
11
作者
冯崇川
相建业
陈银潮
马曙
机构
陕西省农科院植保所
渭南地区
农科
所
出处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S1期16-17,共2页
文摘
小麦黄矮病是我国西北地区间歇流行的一个重要病毒病害。作者根据该病发生流行特点,从病害的几个不同阶段出发,着重对传毒蚜虫的数量动态及影响指标进行了初步分析和探讨。对秋苗阶段麦蚜变动的数学方程、低湿对越冬蚜虫的限制以及早春麦蚜发展度量的气象指标,都是根据多年调查积累并综合分析的结果,利于开展对病害的测报和生产防治。
关键词
麦二叉蚜
发育起点
气象因素
分类号
S4 [农业科学—植物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混生杂草对小麦的危害损失及经济阈值研究
被引量:
4
12
作者
秦虎强
史清华
李冬生
师宝君
呼延玲
机构
陕西省农科院植保所
陕西省
林科所
出处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70-74,共5页
文摘
研究结果表明,杂草株高、干重指数越大,危害期越长,对小麦产量影响越大,损失越严重。杂草相对株高干重积与危害期对小麦产量及成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呈极显著负相关;与产量损失率呈极显著“S”型生长曲线正相关,杂草防除经济阈值为株高干重积102.1mgm-2(混合密度为15~20株/m2);危害临界期为小麦拔节前。并建立了混生杂草对小麦危害损失关系数学模型。
关键词
混生杂草群落
小麦
产量损失
测定模型
经济阈值
Keywords
weed colony,wheat,yield loss determination model,economic threshold
分类号
S451.1 [农业科学—植物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植物性杀虫剂防治小麦吸浆虫药效试验
被引量:
2
13
作者
成卫宁
李修炼
机构
陕西省农科院植保所
出处
《陕西农业科学》
1998年第4期30-31,共2页
文摘
供试的4种植物性杀虫剂中,29%油酸烟碱·氯氰乳油对吸浆虫的防效最好,对成虫的防治效果可达77.7%~90.13%,挽回产量85.42%,高于对照药剂林丹的77.12%。
关键词
植物性杀虫剂
防治
小麦吸浆虫
药效试验
分类号
S481.9 [农业科学—农药学]
S435.122.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甘蓝夜蛾的为害及防治技术
被引量:
4
14
作者
韩学俭
机构
陕西省农科院植保所
出处
《植物医生》
1997年第6期9-10,共2页
文摘
甘蓝夜蛾(Barathra brassicae L.)又名甘蓝夜盗虫,国内各地都有分布,以北方发生较重.甘蓝夜蛾是多食性害虫,主要为害甘蓝、白菜等十字花科蔬菜,以及瓜类、豆类、茄果类蔬菜和甜菜等,其中以甘蓝、秋白菜、甜菜受害最重.幼虫共6龄,具有群集性、夜出性、暴食性,初孵幼虫集中在叶背取食,啃食叶肉,使叶片残留表皮,呈密集的“小天窗”状.幼虫稍大后可将叶片吃成孔洞和缺刻,并迁移分散;4龄后白天隐伏在心叶、叶背或植株根部附近表土中,夜间出来取食,高龄的幼虫可钻入叶球内为害,并排出粪便,降低商品价值.
关键词
甘蓝夜蛾
蔬菜
为害
发生规律
防治
诱杀
分类号
S436.3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冷害类型及其防御技术
被引量:
4
15
作者
韩学俭
机构
陕西省农科院植保所
出处
《植物医生》
1999年第3期19-20,共2页
文摘
冷害是指从春到秋的季节,农作物生育期间,由于北方冷空气入侵,使日平均气温连续3天以上,降到该作物能够忍耐的温度下限以下,造成农作物生理障碍,或结实器官受损,最终导致不能正常生长结实而减产的农业气象现象。一、冷害类型单从农业生物学角度出发,可将冷害分为...
关键词
植物
冷害
类型
防御技术
分类号
S42 [农业科学—植物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干热风危害小麦的防御对策
被引量:
5
16
作者
韩学俭
机构
陕西省农科院植保所
出处
《植物医生》
1999年第5期35-35,共1页
关键词
小麦
干热风
防御
分类号
S424 [农业科学—植物保护]
S435.12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韭蛆危害习性及防治方法
被引量:
2
17
作者
韩学俭
机构
陕西省农科院植保所
出处
《农家科技》
1996年第10期17-18,共2页
文摘
韭蛆是指为害韭菜的双翅目眼蕈蚊科幼虫,有韭菜迟眼蕈蚊和陆氏迟眼蕈蚊两种,以前者为主,同时还有葱蝇幼虫混生。分布较广,在北方普遍发生,棚室和露地韭菜均可受害。幼虫钻食韭菜地下部分,轻者地上叶片瘦弱、枯黄、萎蔫断叶,重者成墩死亡。幼虫常群集在鳞茎(俗称“葫芦”)里或钻蛀假茎中,引起腐烂,可造成整畦毁种。连茬地块蛆害严重时则可毁棚,
关键词
防治方法
危害习性
韭菜迟眼蕈蚊
幼虫
双翅目
韭蛆
眼蕈蚊科
为害
地下部分
鳞茎
分类号
S436.33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北方苹果根部病害识别及其防治
被引量:
2
18
作者
韩学俭
机构
陕西省农科院植保所
出处
《植物医生》
1999年第6期19-20,共2页
文摘
一、病害类别及症状我国北方果园中常见的苹果树根部病害有6种,其中2种细菌病害、4种真菌病害。1.根癌病和毛(发)根病这两种病害均属于细菌病害。根癌病菌寄主范围很广,使多种果树受害;毛根病菌寄主范围很窄,仅苹果树常见。根癌病主要危害根颈部,也可危害主、侧、?..
关键词
苹果
根部病害
识别
防治
分类号
S436.611.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茶毛虫的危害及防治
被引量:
1
19
作者
韩学俭
机构
陕西省农科院植保所
出处
《农家科技》
1998年第9期14-15,共2页
文摘
5%涕灭威颗粒剂,是一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具有触杀、胃毒、内吸作用,能被植物根系吸收,随水分代谢作用迅速传到植物的各组织器官。速效性好,药后几小时即可发挥明显作用;药效期长,可维持40~60天。该药可防治蚜虫、红黄蜘蛛、线虫、螨类卵块及地下害虫等,效果良好,属国家重点生产和推广应用的农药。使用方法:棉蚜、棉肓蝽。
关键词
茶毛虫
危害
防治
茶树害虫
发生特点
分类号
S435.71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菜蛾生活习性及其防治
被引量:
1
20
作者
韩学俭
机构
陕西省农科院植保所
出处
《蔬菜》
1999年第12期26-27,共2页
关键词
菜蛾
十字花科蔬菜
害虫
生活习性
防治方法
分类号
S436.3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S433.4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陕西省玉米病毒病种类及分布
相建业
沈宝成
李东鸿
梁耀琦
张恒德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1999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陕西省十字花科蔬菜CMV发生动态及其影响
李经略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陕西省小麦品种与陕西省不同年份的叶锈菌群体的相互作用研究
汪宜萱
朱之堉
王焕如
张凤国
袁文焕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1995年我国小麦条锈病发生情况与分析
吴立人
王凤乐
杨家秀
刘述英
袁文焕
金杜林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玉米穗粒腐病接种技术及品种抗病性鉴定研究
李亚玲
马秉元
李多川
龙书生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4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慢条锈性小麦品种鉴定方法初探
袁文焕
李高保
《甘肃农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6
2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植物性杀虫剂防治小麦吸浆虫研究
成卫宁
李修炼
李建军
李前进
王亚红
《西北农业学报》
CSCD
2000
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玉米品种材料抗病性鉴定研究
李亚玲
马秉元
龙书生
李多川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5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流行性蚜霉菌的安全性研究
薛登民
刘安典
张琼瑶
王淑娥
张效良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8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芦笋小管蚜天敌研究
李修炼
朱象三
袁锋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关中小麦蚜虫数量动态分析
冯崇川
相建业
陈银潮
马曙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混生杂草对小麦的危害损失及经济阈值研究
秦虎强
史清华
李冬生
师宝君
呼延玲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植物性杀虫剂防治小麦吸浆虫药效试验
成卫宁
李修炼
《陕西农业科学》
199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甘蓝夜蛾的为害及防治技术
韩学俭
《植物医生》
1997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冷害类型及其防御技术
韩学俭
《植物医生》
1999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干热风危害小麦的防御对策
韩学俭
《植物医生》
1999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韭蛆危害习性及防治方法
韩学俭
《农家科技》
199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北方苹果根部病害识别及其防治
韩学俭
《植物医生》
199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茶毛虫的危害及防治
韩学俭
《农家科技》
199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菜蛾生活习性及其防治
韩学俭
《蔬菜》
199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4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