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旱地玉米种植方式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冬梅 王拴全 俞国华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S1期132-135,共4页
玉米沟垄种植能够强化降雨就地入渗,提高土壤含水量,与平地种植相比,土壤含水量明显增加,0~80 cm 墒差0.5% ~1.6% ;5~20 cm 土壤温度变化较平地种植平缓,表现为6时高于平地种植0.4~1.8 ℃;14 时... 玉米沟垄种植能够强化降雨就地入渗,提高土壤含水量,与平地种植相比,土壤含水量明显增加,0~80 cm 墒差0.5% ~1.6% ;5~20 cm 土壤温度变化较平地种植平缓,表现为6时高于平地种植0.4~1.8 ℃;14 时和18 时分别低0.4~1.0℃。沟垄种植开花期玉米单株叶面积较平地种植可增加270.5~772.5 cm 2,叶面积系数增加0.10~0.29,有效穗数和千粒重、穗粒数等经济性状均优于平地种植,产量增长7.6% ~12.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沟垄种植 玉米 土壤水分 土壤温度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菜型油菜(B.campestris L.)双显性核不育896AB的选育 被引量:14
2
作者 董振生 刘创社 +2 位作者 景军胜 庄顺琪 冉隆贵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87-192,共6页
以北方白菜型油菜自交系S_3-18为母本,加拿大白菜型春油莱Tobin为父本杂交。在自交2代中出现不育株37AB,经研究认为,该不育材料是由2种不育基因(MSMSrfrf、MSmsrfrf)、4种保持基因(MSMSRfrf、MSmsRfrf、msmsRfrf、msmsrfrf)组成的杂合... 以北方白菜型油菜自交系S_3-18为母本,加拿大白菜型春油莱Tobin为父本杂交。在自交2代中出现不育株37AB,经研究认为,该不育材料是由2种不育基因(MSMSrfrf、MSmsrfrf)、4种保持基因(MSMSRfrf、MSmsRfrf、msmsRfrf、msmsrfrf)组成的杂合不育群体。用成对保持、双隐性测交的方法,经2~3个世代的选育,育成896AB双显性核不育系及125ab等双隐性临保系。用双隐性临保系对双显性不育系保持,可获得全不育系。再用含抑制基因(RfRf)的植株与全不育系杂交,使全不育系恢复可育,实现双显性核不育的三系配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菜型 油菜 双显性核不育 油料作物 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燕沟流域农田基础肥力分析与培肥途径 被引量:15
3
作者 张成娥 王栓全 邓西平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16-20,共5页
黄土丘陵区燕沟流域农田基础肥力水平低下,特别是近几年新修的梯田,土壤有机质、全N,水解N,速效P和阳离子代换量都处于很低和低等水平,速效K 为中低程度,土壤酶活性也很低。坝地土壤养分和酶活性相对梯田较高,但大多也只处... 黄土丘陵区燕沟流域农田基础肥力水平低下,特别是近几年新修的梯田,土壤有机质、全N,水解N,速效P和阳离子代换量都处于很低和低等水平,速效K 为中低程度,土壤酶活性也很低。坝地土壤养分和酶活性相对梯田较高,但大多也只处于中低水平,是影响农作物产量和限制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土壤肥力水平提高的根本途径在于通过大量有机肥的投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 基础肥力 培肥途径 燕沟流域 土壤肥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菜型油菜双显性核不育896AB恢复系基因型的鉴定 被引量:10
4
作者 董振生 刘创社 +4 位作者 景军胜 冉龙贵 张修森 董军刚 刘绚侠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93-198,共6页
以白菜型油菜双显性核不育896AB为材料,采用成对兄妹交和相应可育株自交,验证显性不育基因的遗传;用恢复系与全不育系测交,测交一代与临保系复交,验证显性恢复基因的抑制作用,并区分F_2代育性分离为3:1和13:3的遗传类型.经4个年度的研... 以白菜型油菜双显性核不育896AB为材料,采用成对兄妹交和相应可育株自交,验证显性不育基因的遗传;用恢复系与全不育系测交,测交一代与临保系复交,验证显性恢复基因的抑制作用,并区分F_2代育性分离为3:1和13:3的遗传类型.经4个年度的研究认为,育性是由一对显性不育基因MSMS和一对显性可育基因RfRf互作控制,且显性可育基因能抑制不育基因的表达,使不育性恢复可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菜型油菜 双显性核不育 基因型 抑制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油菜显性核不育材料基因的互作——兼与李树林先生商榷 被引量:3
5
作者 董振生 赵志海 《西北农业学报》 CSCD 2000年第1期91-95,共5页
依据李树林先生在甘蓝型油菜细胞核雄性不育系 2 3 AB的研究[1~ 5 ] ,以及董振生 [6~ 9] 在白菜型油菜显性细胞核雄性不育系 896AB的研究结果 ,用全不育株与恢复株测交 ,F2 代可能的育性比出现全可育、可育株与不育株 3∶ 1、1 3∶ 3... 依据李树林先生在甘蓝型油菜细胞核雄性不育系 2 3 AB的研究[1~ 5 ] ,以及董振生 [6~ 9] 在白菜型油菜显性细胞核雄性不育系 896AB的研究结果 ,用全不育株与恢复株测交 ,F2 代可能的育性比出现全可育、可育株与不育株 3∶ 1、1 3∶ 3的育性分离资料分析 ,认为油菜显性核不育的遗传不宜用上位抑制来解释 ,而应用抑制作用解释较为妥当。即育性是由一对显性不育基因 MSMS和一对显性恢复基因 Rf Rf互作控制 ,且显性恢复基因能抑制不育基因不育性的表达 ,使育性恢复可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白菜型油菜 显性核不育 抑制作用 显性不育基因 显性恢复基因 互作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