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陕西省主要土壤磷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徐明岗 孙本华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1期67-71,共5页
采用32P同位素稀释法测定了陕西省4种主要农业土壤添加磷2h后的吸附动态,并将绝对反应速率理论移植用于磷吸附热力学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土壤磷吸附的动力学过程符合Elovich方程和一级反应方程;磷吸附的温度商Q10... 采用32P同位素稀释法测定了陕西省4种主要农业土壤添加磷2h后的吸附动态,并将绝对反应速率理论移植用于磷吸附热力学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土壤磷吸附的动力学过程符合Elovich方程和一级反应方程;磷吸附的温度商Q10为109左右,磷吸附的活化能为26~76kJ/mol,说明磷加入土壤2h后的吸附过程是一个物理过程;同一条件下磷吸附的热力学函数—吸附活化焓变、活化熵变和活化自由能变均为黄绵土<黑垆土<土娄土<黄褐土,说明磷吸附所需克服的能障及所需的热能随质地变粘依次增大,吸附速度及吸附使体系有序度增加幅度依次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 动力学 热力学 土壤 陕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土壤磷等温吸附特性及其测定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徐明岗 孙本华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09-112,共4页
以陕西省主要农业土壤为材料,研究选定了土壤磷等温吸附的测定条件:磷添加浓度0-70mg/L.水土比10:1,平衡时间6天,平衡介质0.01mol/LKCl.以此条件测定土壤磷等混吸附线,结果表明,Langmuir方程和Freundlich方程能满意地描述... 以陕西省主要农业土壤为材料,研究选定了土壤磷等温吸附的测定条件:磷添加浓度0-70mg/L.水土比10:1,平衡时间6天,平衡介质0.01mol/LKCl.以此条件测定土壤磷等混吸附线,结果表明,Langmuir方程和Freundlich方程能满意地描述陕西土壤磷的吸附特征;由Langmuir方程获得的土壤磷最大吸附量(Xm)、磷吸附反应常数(K)及磷吸附最大缓冲容量(Mb)均呈现为黄褐土>土>黑垆土>黄绵土以及45℃>25℃>5℃,表明供试土壤在相同施磷量下磷吸附的数量和磷吸附的结合能依次减小,吸附磷的有效性依次增大,且升温有利于土壤磷的吸附而使土壤磷有效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绵土 黑垆土 黄褐土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无机肥配施的增产效应及对土壤肥力影响的定位研究 被引量:302
3
作者 刘杏兰 高宗 +1 位作者 刘存寿 司立征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38-147,共10页
本文根据13年的定位研究资料,较系统的阐述了不同量有机肥与氮、磷化肥配合施用,及关中灌区两熟制粮食产量、土壤肥力和养分平衡的影响。初步揭示了关中楼土的基本生产力持续时间较短;土壤的供肥能力是玉米高于小麦。作者认为采用... 本文根据13年的定位研究资料,较系统的阐述了不同量有机肥与氮、磷化肥配合施用,及关中灌区两熟制粮食产量、土壤肥力和养分平衡的影响。初步揭示了关中楼土的基本生产力持续时间较短;土壤的供肥能力是玉米高于小麦。作者认为采用有机肥与氮、磷化肥配施,才是该区粮田持续高产和土壤培肥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定位试验 有机肥 化肥 增产效应 土壤肥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效肥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51
4
作者 何绪生 李素霞 +1 位作者 李旭辉 吕殿青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2期97-106,共10页
随着人们对常规化学肥料在土壤中损失所产生的经济损失及环境污染认识的日益增深,控效肥已成为化学肥料研究与开发的热点。本文对控效肥的概念、类型、控释材料,控释特征与机理研究、肥效及其影响因素,以及控效肥应用诸方面进行了较... 随着人们对常规化学肥料在土壤中损失所产生的经济损失及环境污染认识的日益增深,控效肥已成为化学肥料研究与开发的热点。本文对控效肥的概念、类型、控释材料,控释特征与机理研究、肥效及其影响因素,以及控效肥应用诸方面进行了较详细地综述,并指出了控效肥研究中的问题与未来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效肥 控释材料 控释机理 肥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灌溉对土壤硝态氮淋吸效应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64
5
作者 吕殿青 杨进荣 马林英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4期307-315,共9页
在陕北米脂县无定河谷地沙壤质土壤上进行了灌水量对土壤硝态氮的淋失和作物吸收效应影响的研究( 简称淋吸效应) 。结果表明,灌水量在0 ~4000m 3/hm2 范围内,与玉米产量和玉米吸N 量之间的关系均呈线性相关。土壤剖面中NO-3 N 遗留... 在陕北米脂县无定河谷地沙壤质土壤上进行了灌水量对土壤硝态氮的淋失和作物吸收效应影响的研究( 简称淋吸效应) 。结果表明,灌水量在0 ~4000m 3/hm2 范围内,与玉米产量和玉米吸N 量之间的关系均呈线性相关。土壤剖面中NO-3 N 遗留量主要集中分布在0 ~60cm土层内,出现的高峰在40cm ;在0 ~80cm 土层内的NO-3 N 遗留量随灌水量的增加而降低;80 ~320cm 土层内的NO-3 N 与灌水量之间无明显相关,320 ~400cm 土层内NO-3 N 是随灌水量的增加而增高。不同深度的土壤剖面中NO-3 N 遗留量与灌水量之间均呈双曲线相关;氮素损失率以未灌溉和灌水量4000m3/hm 2 处理的为最低,据此提出了土壤NO-3 N 淋吸效应的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水量 沙壤土 NO_(3)^(-)-N淋吸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向日葵产量的土壤养分限制因子与施肥指标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谷洁 高华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84-87,101,共5页
1994~1996年在黄土高原陕西渭北旱塬进行了向日葵的养分限制因子与高产高效施肥试验,结果表明,N、P、K是向日葵产量的限制因子。Fe、Zn、Mg、Cu、Mn、B为非限制因子,限制因子对向日葵的产量效应K>N>P,... 1994~1996年在黄土高原陕西渭北旱塬进行了向日葵的养分限制因子与高产高效施肥试验,结果表明,N、P、K是向日葵产量的限制因子。Fe、Zn、Mg、Cu、Mn、B为非限制因子,限制因子对向日葵的产量效应K>N>P,经济效应最佳施肥指标N163.21~169.89kg/hm2,P2O5128.60~131.91kg/hm2,K2O181.37~190.09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日葵 限制因子 施肥指标 黄土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用磷肥对土壤NO_(3)^(-)-N累积的影响 被引量:87
7
作者 袁新民 同延安 +2 位作者 杨学云 李晓林 张福锁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4期397-403,共7页
在黄土高原南部的“国家黄土肥力和肥料效益监测基地”进行的长期定位试验结果表明 ,在小麦 玉米轮作中 ,当年施氮量为N 352kg/hm2 时 ,单施氮肥或氮钾配合的 0~ 4m土壤剖面的NO- 3 N累积量达 10 0 0kg/hm2 以上 ,其中约 50 %~ 60 %... 在黄土高原南部的“国家黄土肥力和肥料效益监测基地”进行的长期定位试验结果表明 ,在小麦 玉米轮作中 ,当年施氮量为N 352kg/hm2 时 ,单施氮肥或氮钾配合的 0~ 4m土壤剖面的NO- 3 N累积量达 10 0 0kg/hm2 以上 ,其中约 50 %~ 60 %的NO- 3 N分布在 2~ 4m以下的土层中 ,而氮磷配合的 0~ 4m土壤剖面的NO- 3 N累积量仅为 2 2 0kg/hm2 ,且 80 %的NO- 3 N分布在 0~2m的土层中 ,增施磷肥由于增加了氮的吸收和对水分的利用而有效地降低了土壤中NO- 3 N的累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肥 NO_(3)^(-)-N累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土娄)土中硝态氮运移特点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49
8
作者 吕殿青 杨学云 +2 位作者 张航 戴万宏 张文孝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4期289-296,共8页
利用不同深度的渗漏池研究了陕西(土娄)土中NO_3-N运移特点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NO_3-N淋失量与土壤深度呈指数曲线关系,与施N量呈线性相关;NO_3-N淋移深度随地而接水量(降水量加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大;NO_3-N在土壤剖面中的分布大部分... 利用不同深度的渗漏池研究了陕西(土娄)土中NO_3-N运移特点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NO_3-N淋失量与土壤深度呈指数曲线关系,与施N量呈线性相关;NO_3-N淋移深度随地而接水量(降水量加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大;NO_3-N在土壤剖面中的分布大部分都集中在0~60cm,含量高峰一般出现在20~40cm;不同施N方法对NO_3-N的淋失和在土壤中的积累都有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U土 渗漏池 NO3-N运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湿润偏旱区施肥对向日葵水分利用效率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谷洁 高华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57-59,63,共4页
在半湿润偏旱区进行了施肥对向日葵水分利用效率影响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施肥范围内,肥水表现为互促协同效应,向日葵的水分利用效率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提高,提高幅度为13.6%~45.3%。
关键词 向日葵 施肥 水分利用效率 半湿润偏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产业化与新技术革命
10
作者 司立征 《天津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年第3期57-61,共5页
从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求出发,分析了农业产业化和新技术革命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了高新技术在农业产业化中的巨大推动作用,提出了稳定科技队伍,开展农业技术承包,提高科技人员素质,完善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实行投资政策倾斜的... 从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求出发,分析了农业产业化和新技术革命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了高新技术在农业产业化中的巨大推动作用,提出了稳定科技队伍,开展农业技术承包,提高科技人员素质,完善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实行投资政策倾斜的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 新技术革命 发展趋势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超滤法(EUF)浸提测定^(15)N标记植物残体有机氮和无机氮的转化 被引量:5
11
作者 徐福利 T 阿培尔 《西北农业学报》 CSCD 1995年第2期45-48,共4页
采用电超滤法浸提土壤,分析浸提液中的N—NH+4、N—NO-3和有机氮。测试土壤采自德国汉森的斑状砂土,用 ̄(15)N标记的植物残体(油菜)施入土壤,20℃恒温培养80天,以不施(油菜)为对照,培养期间共取样12次。... 采用电超滤法浸提土壤,分析浸提液中的N—NH+4、N—NO-3和有机氮。测试土壤采自德国汉森的斑状砂土,用 ̄(15)N标记的植物残体(油菜)施入土壤,20℃恒温培养80天,以不施(油菜)为对照,培养期间共取样12次。结果表明,EUF法对 ̄(15)N标记的有机N的浸提能力比土壤全N中的有机N的浸提能力高出7.7倍。EUF浸提的有机氮比率较常规浸提过程的更高。前40天,培养试验中38%的有机氮被矿比,其后没有发生大的矿化。标记的有机氮的矿化在第2天达到高峰之后一直减少,直到第40天,随后处于稳定状态。标记的EUF有机氮对标记的无机N只有很微小的积累。标记的有机氮主要在第2~9天减少,但大约80%的标记无机氮在9天后明显增加。原土氮的矿化过程是明显的零级动力学,基础浓度任何时候不限制矿化。说明易矿化氮化合物总是不断得到土壤相对稳定的有机氮的补充。如果稳定状态在N矿化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话,就不可希望EUF浸提的易矿化有机氮的减少。通过氮矿化库的变化量对预测氮矿化更重要,因此,寻找适当的矿化指标来制约土壤有机氮形式和变化量显得更为紧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氮15标记 有机氮 无机氮 电超滤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渭北旱塬结合夏闲地翻耕施肥效应
12
作者 吕殿青 李旭辉 +1 位作者 方日尧 谷杰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1期60-63,共4页
为了避免秋季施肥时多次翻耕土壤而损失水分,提高肥水利用率和生产率,对渭北旱塬结合夏闲地翻耕施肥效应(在7月中旬和8月中旬)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施肥方式能提高小麦产量、增加土壤NO3--N的积累和提高肥水利用率及生产效率... 为了避免秋季施肥时多次翻耕土壤而损失水分,提高肥水利用率和生产率,对渭北旱塬结合夏闲地翻耕施肥效应(在7月中旬和8月中旬)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施肥方式能提高小麦产量、增加土壤NO3--N的积累和提高肥水利用率及生产效率,同时也能缓解秋播劳力紧张的矛盾,有利于适时适墒播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渭北旱塬 小麦 施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