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陕西省农田土壤紧实度空间变异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26
1
作者 石磊 王娟铃 +1 位作者 许明祥 刘京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70-778,共9页
为探明陕西省农田土壤紧实度现状及区域差异,2013年在全省选取228个调查点,对1100多块地的农田土壤紧实度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陕西省农田耕层土壤紧实度为250.0-2 080.0kPa,平均为781.3kPa,变异性中等;全省各区犁底层紧实度为716.0-565... 为探明陕西省农田土壤紧实度现状及区域差异,2013年在全省选取228个调查点,对1100多块地的农田土壤紧实度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陕西省农田耕层土壤紧实度为250.0-2 080.0kPa,平均为781.3kPa,变异性中等;全省各区犁底层紧实度为716.0-5650.0kPa,平均为2900.5kPa,中等变异。耕层土壤紧实度以关中东部和陕南东部较大,1000kPa以上,陕北大部分县区耕层比较疏松;犁底层紧实度以关中地区及陕南东部较大,在3000kPa以上,陕北地区犁底层紧实度普遍较低。耕层土壤紧实度主要受区域位置、农田利用类型、地形、作物类型、耕作方式及土壤类型影响(P〈0.05);犁底层紧实度受区域位置、作物类型、地形、耕作方式、熟制、机耕年限、灌溉情况、土壤类型以及土壤含水量等因素影响(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土壤 紧实度 空间变异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农田土壤物理障碍评价 被引量:5
2
作者 石磊 许明祥 +2 位作者 董丽茹 师晨迪 邱宇洁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6-53,共8页
为了探明陕西省农田土壤物理障碍状况,2013年在全省选取了228个调查点,对1100多块地的农田土壤紧实度进行了调查,从土层厚度、土壤容重和紧实度几方面评价了农田土壤物理障碍状况。结果表明:(1)陕西省农田土壤耕层厚度平均为17.3 cm,其... 为了探明陕西省农田土壤物理障碍状况,2013年在全省选取了228个调查点,对1100多块地的农田土壤紧实度进行了调查,从土层厚度、土壤容重和紧实度几方面评价了农田土壤物理障碍状况。结果表明:(1)陕西省农田土壤耕层厚度平均为17.3 cm,其中陕北地区耕层较薄,平均为14.4 cm;全省犁底层平均厚度接近20 cm,其中陕北、关中和陕南犁底层厚度平均为14.5、18.1 cm和20.1 cm。(2)全省耕层土壤容重平均为1.25 g·cm-3,其中陕北耕层土壤容重平均为1.35 g·cm-3,容重偏大;全省犁底层土壤容重平均为1.49 g·cm-3,陕北、关中和陕南地区犁底层容重都明显偏大,影响作物根系生长。(3)陕西省农田耕层土壤紧实度平均为781 k Pa,犁底层紧实度平均为2901 k Pa。全省耕层土壤紧实度尚合适,但犁底层土壤紧实度过大,形成明显的障碍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土壤 物理障碍 耕层 犁底层 紧实度 陕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米草玉米的耐盐效果及对盐渍化土壤的改良试验 被引量:10
3
作者 冯琛 党高兵 +2 位作者 解建仓 孙博 汪妮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7-50,共4页
土壤盐渍化已成为限制农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的最主要非生物胁迫因素之一。培育耐盐碱作物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大米草玉米耐盐碱能力和改良盐渍化土壤的效果。结果表明,筛选出的适应盐渍土种植的优良大米草... 土壤盐渍化已成为限制农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的最主要非生物胁迫因素之一。培育耐盐碱作物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大米草玉米耐盐碱能力和改良盐渍化土壤的效果。结果表明,筛选出的适应盐渍土种植的优良大米草玉米自交系具有很强的生长势和耐盐碱性,耐盐能力为11.76g/kg。根据作物生长势好,生长势强和生长势特强3种长势试验地块的测试结果,3种地块土壤脱盐率依次为15.7%,22.9%和34.5%,表明通过培育优选出的大米草玉米不仅具有较强的耐盐碱性能力,而且还对改良盐渍化土壤具有一定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渍化土壤 耐盐碱性 大米草玉米 土壤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蓄水条件下水体-土壤循环压盐机理试验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冯琛 解建仓 +3 位作者 孙博 朱记伟 汪妮 张建龙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84-187,共4页
"改排为蓄"是盐碱地治理方法的重大创新,为揭示蓄水条件下蓄水沟水体与相邻土壤之间的动态循环压盐机理,进行水体与土壤之间盐分运移试验。通过对蓄水水位70cm→40cm→20cm的循环变化,研究水体和不同土层盐分运移规律。试验... "改排为蓄"是盐碱地治理方法的重大创新,为揭示蓄水条件下蓄水沟水体与相邻土壤之间的动态循环压盐机理,进行水体与土壤之间盐分运移试验。通过对蓄水水位70cm→40cm→20cm的循环变化,研究水体和不同土层盐分运移规律。试验结果表明:蓄水水位由高到低循环变化对水体与土壤之间盐分运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蓄水位以70cm→40cm→20cm的循环变化时,0-65cm土层含盐量逐渐减少,65-100cm土层含盐量逐渐增加。通过蓄水水位升降的循环变化,可以使表层土壤的盐分逐渐减少,底层土壤的盐分逐渐增大,改变土壤盐分在垂直方向的空间分布,逐步向下循环加速压盐。因此,循环压盐机理是成立的,"改排为蓄"治理模式是可行的,可以达到盐碱地改良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蓄水条件 水体-土壤 水位变化 盐分运移 循环压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渍化土壤改良技术集成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及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冯琛 解建仓 +2 位作者 孙博 朱记伟 汪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21-229,共9页
【目的】建立盐渍化土壤改良技术集成信息化平台,为盐渍化土壤改良提供信息服务和决策依据。【方法】以渭南地区为研究对象,综合采用Java2平台企业版(J2EE)技术、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与全球定位系统(3S)集成技术、高级应用框架(AAF)... 【目的】建立盐渍化土壤改良技术集成信息化平台,为盐渍化土壤改良提供信息服务和决策依据。【方法】以渭南地区为研究对象,综合采用Java2平台企业版(J2EE)技术、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与全球定位系统(3S)集成技术、高级应用框架(AAF)技术、数据库技术以及无线通讯技术,构建盐渍化土壤改良技术集成信息化平台,并对其主要功能进行分析。【结果】设计并构建了盐渍化土壤改良技术集成信息化平台,该平台不仅能够对盐渍化土壤的盐分分布及运移进行实时监控,而且可以针对该区域盐渍化的变化、分布和特点,筛选推荐对应的改良技术;同时,该平台具有无线应用系统——WAP移动门户的信息化服务功能,可通过无线手持设备访问应用数据和信息;此外,该平台还具有能反映不同地区盐渍化土壤时空演变的功能。【结论】构建的盐渍化土壤改良技术集成信息化平台,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适用性,提高了对盐渍化土壤改良技术集成应用的信息化、可视化、科学化和现代化,实现了土壤盐渍化监控和集成技术对盐渍化土壤改良的直接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渍化 土壤改良 技术集成 信息化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黄土母质土壤磷吸附特性及缓冲性能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李文祥 《土壤肥料》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6-47,共2页
关键词 黄土母质 土壤磷 吸附特性 缓冲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农业事业机构财务管理问题
7
作者 李茹 《陕西农业科学》 2000年第10期47-48,共2页
经过近年来的大幅度改革,我国分行业财务管理制度已经基本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和符合国际惯例的新的财务管理体系也正在逐步形成。从根本上讲,新财务管理体制和体系能够更加规范地体现农业事业机构运行中的资金状况和信息传递... 经过近年来的大幅度改革,我国分行业财务管理制度已经基本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和符合国际惯例的新的财务管理体系也正在逐步形成。从根本上讲,新财务管理体制和体系能够更加规范地体现农业事业机构运行中的资金状况和信息传递,确保其服务事业的健康发展。但另一方面,在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财务管理体系 经济体制转轨 财务管理制度 行业 国际惯例 财务管理体制 事业机构 根本 中国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