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4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封闭交通下大件车通行中小跨径桥梁安全评估
1
作者 王俊峰 刘博 +2 位作者 院素静 王涛 韩万水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92-1102,共11页
针对当前大件车通行验算时常忽略与社会车辆混合通行的情形,完善大件车通行公路桥梁评估体系,开展不封闭交通条件下大件车过桥响应分析及多层次安全评估.针对某省超重大件车荷载数据(包括载重及尺寸信息)进行统计分析,提出大件车代表车... 针对当前大件车通行验算时常忽略与社会车辆混合通行的情形,完善大件车通行公路桥梁评估体系,开展不封闭交通条件下大件车过桥响应分析及多层次安全评估.针对某省超重大件车荷载数据(包括载重及尺寸信息)进行统计分析,提出大件车代表车型.给出不封闭交通时大件车通行桥面荷载的组成形式,提出四层次安全评估方法.以17座典型中小跨径桥梁(双向四车道)为例,对大件车混合通行桥梁荷载效应进行分析,提出不同层次下可混合通行大件车的轴数限值.研究发现,大件车可以划分为平板式与凹梁式2种类型,根据轴距分布及加载模式,可以进一步划分为5种结构车型、3种计算车型.随着安全评估层次的降低,大件车混行荷载效应逐渐降低,满足混合通行条件的大件车数量增多,安全保障措施要求逐渐提高.大件车混合通行时桥面中心附近的主梁荷载效应最大,应予以重点关注.仅有较少车货总重较低的大件车可以混合通行跨径小于10 m的RC空心板桥,桥梁技术状况等级为2类以上的PC梁桥可以满足绝大多数大件车混合通行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大件车运输车辆 不封闭交通 多层次安全评估 荷载效应 通行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护时机对软弱围岩公路隧道力学特征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2
2
作者 来弘鹏 林永贵 +1 位作者 谢永利 杨晓华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90-395,共6页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支护时机对软弱围岩公路隧道力学特征的影响,运用研制的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简便实用的隧道开挖工具与方法,系统开展了基于先加载后开洞思路的公路隧道模型试验,研究了支护时机对软弱围岩公路隧道围岩压力、衬砌切向应力...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支护时机对软弱围岩公路隧道力学特征的影响,运用研制的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简便实用的隧道开挖工具与方法,系统开展了基于先加载后开洞思路的公路隧道模型试验,研究了支护时机对软弱围岩公路隧道围岩压力、衬砌切向应力大小与分布规律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支护时机对软弱围岩公路隧道围岩压力、衬砌切向应力的大小及分布影响显著;在不同应力场的软弱围岩(原岩弹模为210 MPa)中开挖隧道,当开挖洞径为12 m左右时,200 mm左右的变形预留量是较为合适的。该工况下衬砌的切向应力、围岩压力均较小,而且各位置分布也比较均匀,对衬砌的受力最为有利。在实际工程中应加强监控量测,不断总结经验,尽可能地选择最佳时机支护以达到衬砌受力较小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软弱围岩 支护时机 力学特征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路桥梁交通荷载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28
3
作者 王涛 韩万水 黄平明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2010年第4期31-38,共8页
阐述了各国公路交通调查研究进展状况,综述了公路桥梁交通荷载调查分析与仿真模拟研究现状,总结了对桥梁结构分析影响较大的车重、轴重、车速、车距、车道及车辆行驶的横向位置等交通荷载参数的研究现状和目前仍存在的问题;最后对未来... 阐述了各国公路交通调查研究进展状况,综述了公路桥梁交通荷载调查分析与仿真模拟研究现状,总结了对桥梁结构分析影响较大的车重、轴重、车速、车距、车道及车辆行驶的横向位置等交通荷载参数的研究现状和目前仍存在的问题;最后对未来公路桥梁交通荷载调查与仿真模拟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桥梁 交通荷载 移动荷载 横向分布 仿真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S模糊故障树理论的公路隧道冻害分析方法 被引量:13
4
作者 罗彦斌 陈建勋 王梦恕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5-60,65,共7页
提出一种新的基于故障树理论的公路隧道冻害分析方法,以隧道冻害发生为初始事件,以隧道衬砌漏水结冰、路面溢水结冰、衬砌剥落掉块为后续事件,建立隧道冻害故障树,采用T-S模糊故障树计算方法对各底事件的重要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防水... 提出一种新的基于故障树理论的公路隧道冻害分析方法,以隧道冻害发生为初始事件,以隧道衬砌漏水结冰、路面溢水结冰、衬砌剥落掉块为后续事件,建立隧道冻害故障树,采用T-S模糊故障树计算方法对各底事件的重要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防水层破损、注浆堵水层失效、地下水侵入是导致隧道衬砌漏水结冰的关键问题;围岩中地下水丰富、排水设计施工不当、排水沟结冰冻胀是造成隧道路面溢水结冰的主要原因;衬砌施工质量不合格和衬砌原材料质量不合格是造成隧道衬砌剥落掉块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寒区公路隧道设计和施工中一定要重视防排水工作,同时需要加强对衬砌材料劣化和材料耐久性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T-S模糊故障树 冻害分析 衬砌漏水结冰 路面溢水结冰 衬砌剥落掉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路隧道衬砌加固计算分析 被引量:18
5
作者 李宁军 刘彤 曹彩芹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04年第1期79-81,共3页
介绍矿山法施工的石匣公路隧道病害情况及治理方案;采用荷载结构法对原设计、治理前和治理后衬砌结构的安全性进行了检算;基于软件平台2D-σ对治理前、后隧道围岩稳定性和衬砌结构受力状态进行了弹塑性有限元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隧道病害... 介绍矿山法施工的石匣公路隧道病害情况及治理方案;采用荷载结构法对原设计、治理前和治理后衬砌结构的安全性进行了检算;基于软件平台2D-σ对治理前、后隧道围岩稳定性和衬砌结构受力状态进行了弹塑性有限元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隧道病害治理方案是可行的,可应用到相似病害隧道加固治理工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岩 矿山法 衬砌加固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路隧道衬砌裂损病害检测与治理对策 被引量:23
6
作者 赖金星 谢永利 赵严峰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2007年第1期37-41,共5页
目的为治理公路隧道病害,针对病害检测结果提出了治理方案.方法采用地质雷达方法进行无损检测及弹塑性有限元方法对治理前、后衬砌结构受力状态进行分析.结果探明了该隧道衬砌厚度、衬砌混凝土强度、衬砌混凝土密实度、衬砌背后空洞分... 目的为治理公路隧道病害,针对病害检测结果提出了治理方案.方法采用地质雷达方法进行无损检测及弹塑性有限元方法对治理前、后衬砌结构受力状态进行分析.结果探明了该隧道衬砌厚度、衬砌混凝土强度、衬砌混凝土密实度、衬砌背后空洞分布和范围.对隧道结构衬砌裂损病害采取补强措施,即衬砌背后空洞的填充和衬砌本身的加强;对隧道漏水病害设置必要的防排水设施,从导排、防漏两方面入手,解决隧道漏水问题;数值分析表明治理后衬砌结构处于稳定状态.结论实际应用取得良好效果,治理方法可应用到相似病害隧道加固治理工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隧道 病害探测 衬砌加固 有限元法 地质雷达 病害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公路隧道路面抗滑可靠性分析 被引量:15
7
作者 杨建国 谢永利 +1 位作者 张晓 马巍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45-149,共5页
行车环境的特殊性和路面抗滑性能耐久性是影响高速公路隧道交通安全的重要因素.为了解路面抗滑性能现状,以某高速公路隧道路面为研究对象,实测道路交通量和隧道路面不同位置平均构造深度MTD和摆值BPN.预估了隧道路面抗滑性能的剩余寿命... 行车环境的特殊性和路面抗滑性能耐久性是影响高速公路隧道交通安全的重要因素.为了解路面抗滑性能现状,以某高速公路隧道路面为研究对象,实测道路交通量和隧道路面不同位置平均构造深度MTD和摆值BPN.预估了隧道路面抗滑性能的剩余寿命,并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到隧道不同路段路面抗滑水平聚类结果,分析结果与实际状况吻合.为制定路面养护对策、进行合理的车速管制提供了科学依据,减少或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也为高速公路隧道路面整体可靠性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隧道 路面抗滑性能 聚类分析 路面抗滑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公路隧道病害治理实例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王亚琼 谢永利 晏长根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2008年第4期557-562,共6页
黄土物理力学性质相对较差,具有大孔隙、湿陷性强、强度低的特点,加之黄土区的地形地貌、地质条件比较复杂,导致黄土隧道修筑过程中病害较多。利用SIR2000型探地雷达、RSM-SY5非金属声波探测仪和B JSD-2型激光限界仪等多种方法对某黄土... 黄土物理力学性质相对较差,具有大孔隙、湿陷性强、强度低的特点,加之黄土区的地形地貌、地质条件比较复杂,导致黄土隧道修筑过程中病害较多。利用SIR2000型探地雷达、RSM-SY5非金属声波探测仪和B JSD-2型激光限界仪等多种方法对某黄土公路隧道病害进行了探测,探测表明隧道洞身出现环向和横向裂缝,衬砌厚度不足,局部地段存在集中涌水和渗漏水,根据探测结果对隧道病害成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黄土隧道的基本特征,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锚喷加固、套衬加仰拱、套衬和下加固围岩3套病害治理方案。并利用数值模拟对隧道治理前后围岩稳定性和衬砌结构受力状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治理方案衬砌受力状态基本对称,结构的安全系数有较大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公路隧道 探地雷达 病害 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洞效应的黄土公路隧道地层变形规律离心模型试验 被引量:7
9
作者 来弘鹏 杨万精 谢永利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9-45,共7页
鉴于目前黄土公路隧道修筑面临的一些特有问题,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双洞效应影响下黄土公路隧道地层变形规律,运用离心模型试验设备,系统开展了4组基于先加载后开洞思路的模型试验,研究了双洞不同净距对黄土公路隧道地层变形的影响。试验... 鉴于目前黄土公路隧道修筑面临的一些特有问题,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双洞效应影响下黄土公路隧道地层变形规律,运用离心模型试验设备,系统开展了4组基于先加载后开洞思路的模型试验,研究了双洞不同净距对黄土公路隧道地层变形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双洞净距的增大,双洞间的相互影响程度减弱,靠近拱顶处的地层变形曲线由单峰值的V形逐步变为双峰值的W形;存在压力拱效应且压力拱的形成高度随双洞净距的增大而增大;先行洞室各层沉降范围及沉降值均略大于后行洞室,且随双洞净距的增大,先行洞室对后行洞室的影响程度逐渐减弱;选用0.5D间距形式,易在隧道间形成应力与变形强影响区,需对中间土体进行加固,选用D及以上间距形式,隧道间可以形成自稳的宽底承载土柱体,故小净距黄土公路隧道双洞间合理净距可选取为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隧道 双洞效应 地层变形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岩大变形偏压公路隧道变形与荷载作用特征 被引量:20
10
作者 来弘鹏 杨万精 谢永利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924-1931,共8页
为解软岩大变形偏压公路隧道变形与荷载作用特征,以宜巴高速公路卧佛山隧道实体工程为依托,选取2个典型断面开展现场测试工作,对初期支护变形与受荷特征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围岩非对称大变形隧道围岩前期变形速度快,稳定持续时间长... 为解软岩大变形偏压公路隧道变形与荷载作用特征,以宜巴高速公路卧佛山隧道实体工程为依托,选取2个典型断面开展现场测试工作,对初期支护变形与受荷特征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围岩非对称大变形隧道围岩前期变形速度快,稳定持续时间长,水平收敛值大;围岩压力前期增加速率快,变化持续时间长,水平围岩压力大、最大值出现在围岩较差一侧拱肩处;钢拱架在围岩较好一侧拱肩处出现压应力集中,在围岩较差一侧拱肩处出现拉应力集中,钢拱架扭曲变形严重;喷射混凝土在围岩较差一侧承受较大的拉应力,且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大面积开裂剥落,围岩较好一侧压应力较大,但其值未超过C20喷射混凝土抗压强度;围岩非对称大变形隧道设计时应加大围岩较差一侧超前支护强度,加大预留变形量,加强初期支护,施工时宜采用预留核心土的三台阶开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软岩 大变形 偏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软岩公路隧道防排水合理结构型式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赖金星 李宁军 谢永利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14-618,共5页
针对甘肃省及临近地区干旱、半干旱黄土地区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特点,实地调查该地区已建隧道渗漏水情况,分析该地区隧道渗漏水成因。以天二级汽车专用公路9座隧道为依托,应用工程类比法提出适合该地区的涌水类型划分方法,涌水类型划分... 针对甘肃省及临近地区干旱、半干旱黄土地区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特点,实地调查该地区已建隧道渗漏水情况,分析该地区隧道渗漏水成因。以天二级汽车专用公路9座隧道为依托,应用工程类比法提出适合该地区的涌水类型划分方法,涌水类型划分为滴渗、淋淌、股水和突水4种,并分析了影响隧道防排水结构设计的因素和防排水设计原则。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防排水设计的4种合理结构型式及其适用条件。研究结果为天公路、柳公路防排水设计与施工提供了有效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软岩公路隧道 防排水 断面结构型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路桥梁板式橡胶支座失效标准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邬晓光 贺书磊 +2 位作者 郑鹏 殷悦 郭志强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7-71,共5页
通过对山西省3条高速公路上的板式橡胶支座进行现场调研,确定了该类型支座存在的主要病害问题是支座局部脱空和支座剪切变形.然后通过单轴拉伸试验、双轴拉伸试验和平面剪切试验得出运营桥梁支座实际的特性参数.通过建立板式橡胶支座的... 通过对山西省3条高速公路上的板式橡胶支座进行现场调研,确定了该类型支座存在的主要病害问题是支座局部脱空和支座剪切变形.然后通过单轴拉伸试验、双轴拉伸试验和平面剪切试验得出运营桥梁支座实际的特性参数.通过建立板式橡胶支座的有限元模型,分析得出橡胶支座的极限脱空率和极限剪切角.最后通过软件试算,模拟局部脱空和剪切变形两种病害同时存在的情况下支座的受力,拟合出板式橡胶支座在两种病害同时作用下的失效判别公式和失效曲线,如果局部脱空和剪切变形的组合满足失效判别公式或者在失效曲线范围之外,说明支座失效.研究得出的失效标准可以为板式橡胶支座的更换提供依据,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桥梁 板式橡胶支座 局部脱空 剪切变形 失效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海明距离-TOPSIS法的山区公路隧道扩建方案直觉模糊优选 被引量:13
13
作者 邬晓光 贺攀 +1 位作者 苏兴矩 钱若霖 《隧道建设》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926-932,共7页
为了解决山区高速公路隧道改扩建方案选取决策困难而又缺乏理论依据的问题,基于直觉模糊数的海明距离,结合TOPSIS方法,增加专家权向量修正,进而得到处理具有优先级别关系的多属性问题的决策方法。分析山区高速公路隧道改扩建的影响因素... 为了解决山区高速公路隧道改扩建方案选取决策困难而又缺乏理论依据的问题,基于直觉模糊数的海明距离,结合TOPSIS方法,增加专家权向量修正,进而得到处理具有优先级别关系的多属性问题的决策方法。分析山区高速公路隧道改扩建的影响因素,建立隧道扩建方案影响指标体系。从依托工程实际出发,邀请指定的专家对指标优先级别排序,然后利用已建的数学模型实现扩建方案寻优。该方法在厦蓉高速公路隧道改扩建施工方案优选中得到有效运用,说明该方法实用可行,对隧道改扩建施工方案以及类似工程方案优选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厦蓉高速公路 山区 隧道改扩建 海明距离 直觉模糊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公路桥梁在交通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统计与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涛 韩万水 黄平明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116-120,125,共6页
车辆行驶引起的桥梁振动的动力响应数据是车桥耦合振动分析中重要参数。采用超声波测速仪、录像机及桥梁动态测试仪同人工记录相结合的方法对高速公路交通荷载各要素进行24小时连续、全面调查,采集了8片梁的5650单车过桥的动响应数据,... 车辆行驶引起的桥梁振动的动力响应数据是车桥耦合振动分析中重要参数。采用超声波测速仪、录像机及桥梁动态测试仪同人工记录相结合的方法对高速公路交通荷载各要素进行24小时连续、全面调查,采集了8片梁的5650单车过桥的动响应数据,研究了总交通荷载调查样本中不同梁体的动响应数据的统计规律,然后按车型分类对采集的动力响应数据进行详细细致的统计分析,全面分析了高速公路交通荷载车辆过桥引起的桥梁动力响应的时空分布规律。研究结论能够给车桥耦合振动研究及相关研究提供有益的理论指导和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交通荷载调查 动力响应 多峰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寿命理念的公路桥梁钢结构抗疲劳设计 被引量:5
15
作者 郭琦 贺拴海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2007年第3期33-36,共4页
针对公路桥梁中周期性可变荷载的特点,依据现行《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2-2004)给出公路桥梁钢结构疲劳应力幅的计算方法.按构造重要性和可替换性的差异,根据全寿命设计思想,在铁道部科学研究院长期大量试验的基础上,提出将容... 针对公路桥梁中周期性可变荷载的特点,依据现行《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2-2004)给出公路桥梁钢结构疲劳应力幅的计算方法.按构造重要性和可替换性的差异,根据全寿命设计思想,在铁道部科学研究院长期大量试验的基础上,提出将容许应力幅的保证率作为变量的疲劳抗力方程,达到设计时综合考虑施工及桥梁服役整个寿命期的目的.以一座公路悬索桥钢混叠合加劲梁疲劳计算作为算例,通过与其它规范方法的比较,证明本方法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结构 钢混叠合梁 疲劳抗力 全寿命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岭终南山特长公路隧道大埋深段施工监测及分析 被引量:31
16
作者 陈建勋 杨忠 袁雪戡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2006年第3期71-75,共5页
为了探讨在大埋深、软弱围岩条件下,隧道围岩变形、围岩压应力和支护结构的力学特征,采用SWJ-Ⅳ型收敛计、振弦式土压力盒等测试元件,对秦岭终南山特长公路隧道埋深大于1 200 m的Ⅲ类围岩地段,进行了净空收敛变形、围岩压应力、喷射混... 为了探讨在大埋深、软弱围岩条件下,隧道围岩变形、围岩压应力和支护结构的力学特征,采用SWJ-Ⅳ型收敛计、振弦式土压力盒等测试元件,对秦岭终南山特长公路隧道埋深大于1 200 m的Ⅲ类围岩地段,进行了净空收敛变形、围岩压应力、喷射混凝土应力、钢架应变、锚杆轴力等监控量测。结果表明,即使是在初期支护作用下,净空收敛的量值和速率在测试初期也是很大的;初期支护受力很大,特别是钢架内、外缘均处于受压状态,而且钢架大部分均超过钢材的屈服极限,钢架处于失稳状态;采用Ⅰ16型钢钢架(间距1榀.m-1)、3.5 m锚杆和20 cm喷射混凝土支护,其支护强度是不够的,应采取减小型钢钢架间距[改为3榀.(2 m)-1]等措施予以加强;施工中喷射混凝土必须及时、饱满,才能保证锚喷网钢架共同作用,否则会引起钢架变形很大,甚至导致塌方事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长公路隧道 大埋深 监控量测 钢架 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路桥梁横向防落梁设施抗震性能评价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龄嘉 邵妍 贺拴海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2-75,共4页
为了研究梁式桥梁结构横向防落梁设施的受力性能,以公路装配式简支T梁、空心板梁和小箱梁横向防落梁挡块为研究对象,采用ANSYS软件用combin40单元模拟横向档块,分析了其在不同地震动加速度峰值下的受力行为;通过钢筋混凝土挡块极限状态... 为了研究梁式桥梁结构横向防落梁设施的受力性能,以公路装配式简支T梁、空心板梁和小箱梁横向防落梁挡块为研究对象,采用ANSYS软件用combin40单元模拟横向档块,分析了其在不同地震动加速度峰值下的受力行为;通过钢筋混凝土挡块极限状态破坏分析确定了其最大承受撞击荷载.结果表明:公路装配式简支梁桥现行设计中常采用的钢筋混凝土横向防落梁挡块在桥梁运营期间能起到很好的横向限位作用,但其抗震能力较低,在地震动加速度峰值超过0.05 g时将开裂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简支梁 横向挡块 抗震性能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案例推理的隧道洞门智能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勇 王志丰 +3 位作者 王亚琼 张祺 巨天庚 曹功耀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7-144,共8页
为将以往隧道案例的经验应用到新建隧道设计中,以解决传统设计方法工作量大且效率低下的问题,提出基于案例推理的隧道洞门智能设计方法。结合隧道洞门工程特点,选取影响洞门设计的主要因素,将影响因素划分为12个属性单元来表征工程案例... 为将以往隧道案例的经验应用到新建隧道设计中,以解决传统设计方法工作量大且效率低下的问题,提出基于案例推理的隧道洞门智能设计方法。结合隧道洞门工程特点,选取影响洞门设计的主要因素,将影响因素划分为12个属性单元来表征工程案例,运用三角模糊数的层次赋权计算方法对各属性单元权重进行赋值,借助相似度理论建立隧道洞门设计方案相似决策模型。基于GIS技术开发了隧道洞门工程案例库,实现对既有工程的存储管理,同时利用SQL查询语言及Python计算脚本实现案例的属性特征值计算与最相似匹配,进一步修正后可实现隧道洞门修建方案的设计决策。以某山区隧道为例对智能设计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根据属性单元特征值计算结果,在案例库中比选得出与拟建隧道相似度最高的既有工程为凤凰山隧道,且相似度为0.707。因此,设定阈值为0.7时能加快案例库的检索速率与匹配准确率,该方法吸取了既有工程案例的经验,能应用于隧道洞门施工方案的决策设计,可供今后隧道洞门方案的智能化设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洞门 智能设计 案例推理 GIS 属性表征 相似决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公路桥梁动力响应统计分析
19
作者 王涛 韩万水 黄平明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99-501,510,共4页
车辆行驶引起的桥梁振动的动力响应数据是车桥耦合振动分析中重要参数。采用超声波测速仪、录像机及桥梁动态测试仪同人工记录相结合的方法,对高速公路交通荷载各要素进行24h连续、全面调查,记录的数据包括车型、车速、行驶车道、车辆... 车辆行驶引起的桥梁振动的动力响应数据是车桥耦合振动分析中重要参数。采用超声波测速仪、录像机及桥梁动态测试仪同人工记录相结合的方法,对高速公路交通荷载各要素进行24h连续、全面调查,记录的数据包括车型、车速、行驶车道、车辆到达时间以及每辆过桥车辆引起的桥梁动力响应数据。本调查采集了8片梁的5 650单车过桥的动响应数据,研究了交通荷载调查样本中不同梁体的动力响应数据的统计规律,全面分析了高速公路交通荷载车辆过桥引起的桥梁动力响应的时空分布规律。研究结论能够给车桥耦合振动研究及相关研究提供有益的理论指导和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交通荷载调查 动力响应 多峰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路桥梁车桥耦合振动数值分析方法 被引量:14
20
作者 刘世忠 刘永健 +3 位作者 程高 王旭 李娜 赵明伟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4-98,共5页
针对公路桥梁车桥耦合振动响应分析的复杂性,结合分离迭代法原理与车辆动力学理论,提出了基于ANSYS的车桥耦合振动响应数值分析方法.将车辆模型与桥梁模型分别独立建于ANSYS软件环境中,利用约束方程实现任意时刻车轮与桥面接触点的位移... 针对公路桥梁车桥耦合振动响应分析的复杂性,结合分离迭代法原理与车辆动力学理论,提出了基于ANSYS的车桥耦合振动响应数值分析方法.将车辆模型与桥梁模型分别独立建于ANSYS软件环境中,利用约束方程实现任意时刻车轮与桥面接触点的位移协调关系(力的平衡关系自动满足),基于ANSYS瞬态动力学求解功能,采用APDL编程实现车辆(车流)过桥的耦合动力时程响应分析,并与相关文献算例结果进行了定量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精度较高,与文献结果对比,光滑路面下响应相对误差均在5%以内,考虑桥面平整度时响应趋势基本一致;该方法在任意载荷步处不需要迭代计算,避免了复杂程序设计,极大地提高了分析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公路桥梁 数值分析 车桥耦合振动 动力响应 有限元法 约束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