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枸杞多糖的生物活性及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李冠杰 苗侨伟 +1 位作者 王晓丽 刘军海 《广东饲料》 2024年第5期43-45,共3页
枸杞多糖是枸杞中最主要的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抑菌、促进免疫等多种生物活性功能。在畜禽养殖中,枸杞多糖作为新型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文章主要综述了枸杞多糖的生物活性及其在动物生产中应用,重点探讨了... 枸杞多糖是枸杞中最主要的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抑菌、促进免疫等多种生物活性功能。在畜禽养殖中,枸杞多糖作为新型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文章主要综述了枸杞多糖的生物活性及其在动物生产中应用,重点探讨了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并为枸杞多糖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 多糖 生物活性 动物生产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钯催化合成噻吩并[2,3-b]噻喃-4-酮类化合物
2
作者 任传清 季晓晖 +3 位作者 张强 曹小燕 季建伟 刘波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4-70,共7页
噻吩并[2,3-b]噻喃骨架化合物是一类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中的重要有机分子,也是一类重要的生物活性分子.本文以1,6-二取代基-4-(1,3-二硫戊环-2-亚基)-己烯-5-炔-3-酮类化合物为原料,通过钯催化环合反应合成了一系列噻吩并[2,3-b]噻喃-4... 噻吩并[2,3-b]噻喃骨架化合物是一类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中的重要有机分子,也是一类重要的生物活性分子.本文以1,6-二取代基-4-(1,3-二硫戊环-2-亚基)-己烯-5-炔-3-酮类化合物为原料,通过钯催化环合反应合成了一系列噻吩并[2,3-b]噻喃-4-酮类化合物.通过实验筛选的最佳条件如下:以摩尔分数为30%的Pd(OAc)2作为催化剂,采用1.0mmol的底物和1.2mmolK2CO3,在DMF溶剂中,于100℃反应8h,合成了噻吩并[2,3-b]噻喃-4-酮类化合物,产率高达87%,产物结构经核磁共振波谱(1H和13C NMR)及高分辨质谱[HRMS(ESI)]分析确证,并对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条件温和、操作安全且收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酸钯 催化 噻吩并[2 3-b]噻喃 二硫缩烯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掺杂TiO_(2)超亲水-水下超疏油涂膜的制备及其在油水分离中的应用
3
作者 王东亮 郭惠奇 +2 位作者 陈铭 赵夏 史京转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365-369,374,共6页
工业和生活产生的含油废水不仅对环境造成污染,也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目前所应用的大部分油水分离方法存在操作繁琐、耗时、耗能和效率低等问题。超润湿性涂膜应用于油水分离具有分离效率高、耗能低、不造成二次污染和绿色环保等优势... 工业和生活产生的含油废水不仅对环境造成污染,也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目前所应用的大部分油水分离方法存在操作繁琐、耗时、耗能和效率低等问题。超润湿性涂膜应用于油水分离具有分离效率高、耗能低、不造成二次污染和绿色环保等优势。基于此,设计了基于TiO_(2)纳米粒子的超亲水-水下超疏油涂膜用于含油污水的分离,同时将过渡金属Fe、Cu、Mn、Co分别掺杂到涂膜中对涂膜进行改性以提高涂膜的光催化抗菌性能。结果表明:涂膜在空气中对水的接触角为0°,在水下对十六烷的接触角均大于150°,表现出良好的水下超疏油性,油水分离实验表明不管是乳化油还是非乳化油,4种涂膜的油水分离效率均能达到95%以上,抗菌实验表明掺杂金属可以有效提高涂膜的抑菌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掺杂 超亲水-水下超疏油 油水分离 抗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催化合成4-甲基-2'-羟基-4'-甲氧基查尔酮及其晶体结构 被引量:5
4
作者 刘存芳 王俊宏 +1 位作者 邵先钊 吴睿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573-1579,共7页
探讨超声波辅助下用碱催化合成查尔酮的方法。常温超声波辅助下用碱催化使丹皮酚和4-甲基苯甲醛发生克莱森-斯密特反应,生成一种含有1,3-二苯基丙烯酮结构的丹皮酚衍生物:4-甲基-2'-羟基-4'-甲氧基查尔酮,产率高达71.57%,经过... 探讨超声波辅助下用碱催化合成查尔酮的方法。常温超声波辅助下用碱催化使丹皮酚和4-甲基苯甲醛发生克莱森-斯密特反应,生成一种含有1,3-二苯基丙烯酮结构的丹皮酚衍生物:4-甲基-2'-羟基-4'-甲氧基查尔酮,产率高达71.57%,经过现代光谱学技术紫外、红外、质谱并结合核磁的氢谱、碳谱以及135°DEPT谱表征其结构。用X射线衍射技术分析该丹皮酚衍生物的单晶结构并确定其分子的构型和构象,4-甲基-2'-羟基-4'-甲氧基查尔酮属于单斜晶系中的P2(1)/n空点群,晶胞参数:a=1.1288(10)nm、b=0.6916(6)nm、c=2.0509(4)nm、α=90.0(8)°、β=109.8(8)°、γ=90(8)°,晶胞体积V为1.4056(5)nm3,密度Dc为1.272 mg/cm3。在超声波辅助下用碱催化可使丹皮酚和4-甲基苯甲醛通过克莱森-斯密特反应来合成含有1,3-二苯基丙烯酮结构的丹皮酚衍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皮酚 合成 克莱森-斯密特反应 查尔酮 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H_2O)(n=1,2)在HO_2+NO→HNO_3反应中的催化机制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王睿 李一粒 +7 位作者 凤旭凯 宋亮 张田雷 王竹青 靳玲侠 张强 许琼 王志银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29-441,共13页
采用CCSD(T)/aug-cc-p VTZ//B3LYP/6-311+G(2df,2p)方法对n(H_2O)(n=0,1,2)参与HO_2+NO→HNO_3反应的微观机理和速率常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水分子与HO_2形成的复合物(H_2O…HO_2,HO_2…H_2O)结合NO与水分子形成的复合物(NO…H_2O... 采用CCSD(T)/aug-cc-p VTZ//B3LYP/6-311+G(2df,2p)方法对n(H_2O)(n=0,1,2)参与HO_2+NO→HNO_3反应的微观机理和速率常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水分子与HO_2形成的复合物(H_2O…HO_2,HO_2…H_2O)结合NO与水分子形成的复合物(NO…H_2O,ON…H_2O)的反应方式具有较高能垒和较低有效速率,其对HO_2+NO→HNO_3反应的影响远小于双体水(H_2O)2与HO_2(或NO)形成复合物然后再与另一分子反应物NO(或HO_2)的反应方式,因此n(H_2O)(n=1,2)催化HO_2+NO→HNO_3反应主要经历了HO_2…(H_2O)_n(n=1,2)+NO和NO…(H_2O)_n(n=1,2)+HO_22种反应类型.由于HO_2…(H_2O)_n(n=1,2)+NO反应的低能垒和高速率,HO_2…(H_2O)_n(n=1,2)+NO反应优于NO…(H_2O)_n(n=1,2)+HO_2反应.与此同时,由于计算温度范围内HO_2…H_2O+NO反应的有效速率常数比HO_2…(H_2O)2+NO反应对应的有效速率常数大了10~12数量级,可推测(H_2O)_n(n=1,2)催化HO_2+NO→HNO_3反应主要来自于单个水分子.此外,在216.7~298.6 K范围内水分子对HO_2+NO→HNO_3反应起显著的正催化作用,且随温度的升高有明显增大的趋势,在298.2 K时增强因子k'RW1/ktotal达到67.93%,表明在实际大气环境中水蒸气对HO_2+NO→HNO_3反应具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2 NO 水簇催化 反应机理 速率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催化Aldol缩合反应制备丹皮酚衍生物及其晶体结构 被引量:4
6
作者 刘存芳 王俊宏 +1 位作者 邵先钊 田光辉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0期155-160,共6页
探讨用碱催化通过Aldol缩合反应来制备丹皮酚的衍生物。常温下用碱催化使丹皮酚和4-硝基苯甲醛发生Aldol缩合反应,生成了一种新型的丹皮酚衍生物β-羟基-1-(2'-羟基-4'-甲氧基苯基)-β-(4-硝基苯基)-1-丙酮,产率高达77.34%,用... 探讨用碱催化通过Aldol缩合反应来制备丹皮酚的衍生物。常温下用碱催化使丹皮酚和4-硝基苯甲醛发生Aldol缩合反应,生成了一种新型的丹皮酚衍生物β-羟基-1-(2'-羟基-4'-甲氧基苯基)-β-(4-硝基苯基)-1-丙酮,产率高达77.34%,用紫外光谱、红外光谱、质谱并结合核磁共振的氢谱、碳谱以及135°DEPT谱综合表征其结构。用X-射线衍射技术分析该丹皮酚衍生物的单晶结构并确定其分子的构型和构象,β-羟基-1-(2'-羟基-4'-甲氧基苯基)-β-(4-硝基苯基)-1-丙酮属于单斜晶系中的p21/c空间群,晶胞参数a=0.874 9(15)nm、b=1.137 8(2)nm、c=1.554 0(3)nm、α=90.0°、β=106.5(8)°、γ=90°,晶胞体积为1.483 5(5)nm^3,晶胞个数为4个,密度为1.416 mg/cm^3。用碱催化可使丹皮酚和芳香醛通过Aldol缩合反应来制备丹皮酚衍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皮酚 制备 ALDOL缩合反应 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玫瑰红景天多糖的安全性毒理学评价实验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刘存芳 魏玲玲 +3 位作者 吴睿 张强 季建伟 田光辉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91-196,共6页
目的提取玫瑰红景天多糖,评价其安全性。方法经过Ames实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实验、小鼠精子畸形实验以及30 d喂养实验来评价玫瑰红景天多糖的致突变作用和一般毒性。结果Ames实验采取平板掺入法,结果未诱导4种菌TA_(97)、TA_(... 目的提取玫瑰红景天多糖,评价其安全性。方法经过Ames实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实验、小鼠精子畸形实验以及30 d喂养实验来评价玫瑰红景天多糖的致突变作用和一般毒性。结果Ames实验采取平板掺入法,结果未诱导4种菌TA_(97)、TA_(98)、TA_(100)、TA_(102)的回变菌落数增加;雌雄鼠的微核细胞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环磷酰胺阳性对照组则高于阴性对照组(P<0.01),未见诱发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细胞率增高;精子畸形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经秩和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环磷酰胺阳性对照组则高于阴性对照组(P<0.01),未诱发小鼠精子畸形率增高。30 d喂养实验期间动物生长发育正常,无出现中毒症状和死亡现象,大便、小便无异常,雌雄大鼠每周的体质量、进食量、食物利用率以及总食物利用率、血液学指标、末期血生化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检测结果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雌鼠低剂量组第3周食物利用率显著降低(P<0.05),内脏组织病理学检查未见玫瑰红景天多糖高剂量组引起大鼠中毒性损伤改变。结论玫瑰红景天多糖无毒、无致突变作用、无中毒性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玫瑰红景天 多糖 遗传毒性实验 30 d喂养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U/SiO_2-HDI杂化微胶囊的制备及其在自修复防腐涂层中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郑楠 刘杰 +2 位作者 刘军海 李志洲 岳海星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08-111,114,共5页
以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为芯材,通过界面聚合法和溶胶-凝胶原位生成法制得聚氨酯(PU)/二氧化硅(SiO_2)-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PU/SiO_2-HDI)杂化微胶囊。研究了3种催化方式酸催化、碱催化、酸碱催化对杂化微胶囊产率、密封性、热稳定... 以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为芯材,通过界面聚合法和溶胶-凝胶原位生成法制得聚氨酯(PU)/二氧化硅(SiO_2)-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PU/SiO_2-HDI)杂化微胶囊。研究了3种催化方式酸催化、碱催化、酸碱催化对杂化微胶囊产率、密封性、热稳定性以及微观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杂化微胶囊相比,PU/SiO_2-HDI杂化微胶囊的上述性能均有所提高,其中酸碱杂化微胶囊的粒径较大,分布均一,产率为71.24%,在168h浸泡条件下的泄漏率为12.03%,初始分解温度为269.43℃,在杂化微胶囊中具有最佳的性能。同时,将酸碱杂化微胶囊包埋PU防腐涂料基体中,形成的酸碱杂化涂层在盐雾腐蚀168h条件下,其划痕处被愈合,且未出现明显的腐蚀现象,具有较好的自修复和防腐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二氧化硅 杂化 微胶囊 自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掺杂ZnO纳米薄膜的制备与光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于琦 容萍 +4 位作者 任帅 许鎏杨 姜立运 李亚鹏 张永宏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2-26,共5页
利用低温水热法在石墨烯涂覆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GPET)柔性衬底上制备了Fe掺杂ZnO(FZO)纳米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对样品的晶体结构和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Fe掺杂前后的ZnO纳... 利用低温水热法在石墨烯涂覆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GPET)柔性衬底上制备了Fe掺杂ZnO(FZO)纳米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对样品的晶体结构和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Fe掺杂前后的ZnO纳米复合材料均为六方纤锌矿结构,且没有其他杂质峰出现。ZnO/GPET纳米薄膜为不规则的棒状,而Fe掺杂使其生长成横截面为正六边形的纳米棒状结构。光致发光(PL)谱表明,FZO/GPET使其电子-空穴对的复合效率大大降低。与ZnO/GPET纳米材料相比,FZO/GPET纳米复合材料具有更好的光催化活性,在紫外光照射下,对亚甲基蓝(MB)的降解率增加了7.1%。同时,对FZO/GPET的光催化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其光催化性能的提高得益于ZnO与Fe金属粒子的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O 水热法 FE掺杂 GPET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快速识别苯硫酚的荧光探针的构建及其在细胞和环境样品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芹 刘智峰 +4 位作者 李利华 黄佩 赵佐平 卢久富 张晟瑞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675-2683,共9页
由于苯硫酚(thiophenol,PhSH)在环境及生物体系中的剧毒性,开发可特异性识别PhSH的探针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香豆素为荧光团,2,4-二硝基苯磺酰胺为识别单元,基于分子内光诱导电荷转移机制,开发了一种新型的荧光增强型探针CPH,实现PhSH... 由于苯硫酚(thiophenol,PhSH)在环境及生物体系中的剧毒性,开发可特异性识别PhSH的探针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香豆素为荧光团,2,4-二硝基苯磺酰胺为识别单元,基于分子内光诱导电荷转移机制,开发了一种新型的荧光增强型探针CPH,实现PhSH的检测.该探针能高选择性、高灵敏度地区分生物硫醇和PhSH,具有细胞渗透性好、毒性低、响应快的特点.值得注意地是,探针CPH可对不同浓度的PhSH迅速做出反应,具有良好的定量检测PhSH的能力,线性响应范围为0—16μmol·L^(-1),检出限为0.13μmol·L^(-1).此外,新型探针可成功检测HeLa细胞中的PhSH,且可定量测定水样中PhSH的含量,回收率可达95%以上.实验结果表明探针在环境科学和生物科学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探针 苯硫酚 高选择性 细胞成像 环境水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掺杂氮化碳的制备及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邵先钊 杜全超 刘智峰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08-211,共4页
以SiO2微球为硬模板,3-氨基-5-巯基-1,2,4-三氮唑为前驱体,经高温炭化后除去硬模板得到硫掺杂的氮化碳材料。通过扫描电镜(SEM)、物理吸附仪(BET)、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和紫外-可见光谱仪(UV-Vis)等研究手段对制... 以SiO2微球为硬模板,3-氨基-5-巯基-1,2,4-三氮唑为前驱体,经高温炭化后除去硬模板得到硫掺杂的氮化碳材料。通过扫描电镜(SEM)、物理吸附仪(BET)、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和紫外-可见光谱仪(UV-Vis)等研究手段对制备的材料进行表征分析。将硫掺杂氮化碳材料应用于可见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罗丹明B,通过改变不同条件研究其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掺杂后的禁带宽度减小是光催化性能提高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碳 硫掺杂 光催化 罗丹明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N-二乙基-N’-氟取代苯甲酰基硫脲应用于镍废水处理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庞海霞 熊纳纳 +4 位作者 史娟 姜敏 葛红光 刘存芳 田光辉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25-627,共3页
利用N,N-二乙基-N’-氟取代苯甲酰基硫脲的强配位性研究了其对废水中镍离子的处理作用,并利用火焰原子吸收法对残留镍离子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含Ni(II)500 mg/L的模拟废水,在絮凝剂聚合氯化铝与聚丙烯酰胺存在下,酰基硫脲可在pH 7~... 利用N,N-二乙基-N’-氟取代苯甲酰基硫脲的强配位性研究了其对废水中镍离子的处理作用,并利用火焰原子吸收法对残留镍离子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含Ni(II)500 mg/L的模拟废水,在絮凝剂聚合氯化铝与聚丙烯酰胺存在下,酰基硫脲可在pH 7~8范围内将Ni(II)离子沉淀,且残留镍含量远低于国家排放标准。本方法的优点在于:在接近中性的条件下可将镍离子沉淀完全,处理后的废液可不经调节pH直接排放,沉淀下来的酰基硫脲与Ni(II)离子络合物残渣经过酸处理,可重新释放出镍离子和硫脲沉淀,沉淀剂的回收率达72.1%,降低废水处理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 N-二乙基-N’-氟取代苯甲酰基硫脲 镍离子 废水处理 再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壳型纳米Au@Ag复合材料的制备、催化及光抑菌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智峰 房迅 +2 位作者 郭少波 汤波 季晓晖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216-4223,共8页
以纳米Au为核,在其表面负载Ag合成核壳型纳米Au@Ag复合材料,利用TEM、EDX、UV-Vis对材料进行表征。以甲基橙为目标污染物研究材料的催化加氢活性,并初步探讨其催化机制;用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E.coli)和革兰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 以纳米Au为核,在其表面负载Ag合成核壳型纳米Au@Ag复合材料,利用TEM、EDX、UV-Vis对材料进行表征。以甲基橙为目标污染物研究材料的催化加氢活性,并初步探讨其催化机制;用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E.coli)和革兰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为模式菌研究材料的光抑菌活性和抑菌机制。结果表明,相比纳米Ag,纳米Au@Ag在8 min内对甲基橙的降解率为99%以上,加氢产物为对氨基苯磺酸钠和对二氨基苯;抑菌实验证明:相比黑暗环境中,300 W光照下的纳米Au@Ag具有更强的抑菌性能,在浓度为300μg/mL,光照10 min下的抑菌效率更高,并对细菌的迟缓期和对数期的生长阶段作用较为明显,对E.coli的细胞壁破坏较为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壳 复合 催化 抑菌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doped strontium iron molybdenum cathode for high-efficiency CO_(2)electrolysis in solid oxide electrolysis cell
14
作者 LIU Zhen ZHANG Lihong +4 位作者 XU Chunming WANG Zhenhua QIAO Jinshuo SUN Wang SUN Kening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2-281,共10页
Solid oxide electrolysis cells(SOECs)can effectively convert CO_(2)into high value-added CO fuel.In this paper,Sc-doped Sr_(2)Fe_(1.5)Mo_(0.3)Sc_(0.2)O_(6−δ)(SFMSc)perovskite oxide material is synthesized via solid-p... Solid oxide electrolysis cells(SOECs)can effectively convert CO_(2)into high value-added CO fuel.In this paper,Sc-doped Sr_(2)Fe_(1.5)Mo_(0.3)Sc_(0.2)O_(6−δ)(SFMSc)perovskite oxide material is synthesized via solid-phase method as the cathode for CO_(2)electrolysis by SOECs.XRD confirms that SFMSc exhibits a stable cubic phase crystal structure.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TPD,TG,EPR,CO_(2)-TPD further demonstrate that Sc-doping increases the concentration of oxygen vacancy in the material and the chemical adsorption capacity of CO_(2)molecules.Electrochemical tests reveal that SFMSc single cell achieves a current density of 2.26 A/cm^(2) and a lower polarization impedance of 0.32Ω·cm^(2) at 800°C under the applied voltage of 1.8 V.And no significant performance attenuation or carbon deposition is observed after 80 h continuous long-term stability test.This study provides a favorable suppor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OEC cathode materials with good electro-catalytic performance and sta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lid oxide electrolysis cells CATHODE PEROVSKITE ELECTRO-CATALYSIS element dop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硫脲稀土铕转光剂的合成、表征及性能研究
15
作者 杨雨茹 李雨菲 +4 位作者 高静 刘焰其 王月瑶 童翔 姜敏 《化学与生物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2-68,共7页
以稀土铕离子(Eu^(3+))作为中心发光离子,辅以N-乙酰基-N′-(3-羧基)苯基硫脲(ACPT),合成硫脲稀土铕配合物(Eu-ACPT)作为农用膜红光转光剂,通过核磁、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和荧光光谱等手段对其进行了初步表征;采用喷涂法制备转光膜,... 以稀土铕离子(Eu^(3+))作为中心发光离子,辅以N-乙酰基-N′-(3-羧基)苯基硫脲(ACPT),合成硫脲稀土铕配合物(Eu-ACPT)作为农用膜红光转光剂,通过核磁、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和荧光光谱等手段对其进行了初步表征;采用喷涂法制备转光膜,以小麦为靶向作物,探究了不同光膜条件下Eu-ACPT对植物生长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当n(Eu^(3+))∶n(ACPT)为1∶3时,Eu^(3+)与ACPT苯环上的羧基发生有效配位,配合物Eu-ACPT表现出较好的转光性能;Eu-ACPT培养液及转光膜处理对小麦幼苗的茎秆伸长及根活力提升均有促进作用,其协同作用实现了Eu-ACPT对小麦幼苗生长的有效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乙酰基-N′-(3-羧基)苯基硫脲 硫脲稀土铕配合物 转光剂 植物生长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金的应用 被引量:10
16
作者 吴睿 张强 刘存芳 《贵金属》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B10期139-148,共10页
纳米金除了具有纳米材料的一般性质外,还具有良好的光学特性、生物相容性及催化活性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纳米金这些特殊的性质,使其在化学、生物、医药、食品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综述了纳米金在食品检测领域、生物医药领域的应... 纳米金除了具有纳米材料的一般性质外,还具有良好的光学特性、生物相容性及催化活性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纳米金这些特殊的性质,使其在化学、生物、医药、食品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综述了纳米金在食品检测领域、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金 应用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聚合物在有机-无机杂化材料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7
作者 岳海星 郑楠 +1 位作者 岳思羽 刘杰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3-15,共3页
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实现了有机材料和无机材料纳米或分子级的复合,且兼备有机物和无机物各自的优点。地质聚合物是一种新型的高性能环保无机聚合物材料,因其特殊的网状结构,使其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但其韧性差,使其应用受限。综述了地质... 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实现了有机材料和无机材料纳米或分子级的复合,且兼备有机物和无机物各自的优点。地质聚合物是一种新型的高性能环保无机聚合物材料,因其特殊的网状结构,使其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但其韧性差,使其应用受限。综述了地质聚合物在有机-无机杂化材料中应用的研究现状,并指出其在杂化材料领域中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聚合物 杂化材料 应用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多酸催化果糖脱水合成5-羟甲基糠醛的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嘉梁 段克立 +6 位作者 杨嘉轩 李朋飞 邢婷婷 王伟 李志洲 邵先钊 季晓晖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269-273,共5页
以果糖为原料脱水合成5-羟甲基糠醛,考察了磷钨酸、硅钨酸、磷钨酸铬、磷钼酸和氧化铌催化剂对5-羟甲基糠醛收率的影响;并对催化剂用量、溶剂种类、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条件进行了优化;利用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 以果糖为原料脱水合成5-羟甲基糠醛,考察了磷钨酸、硅钨酸、磷钨酸铬、磷钼酸和氧化铌催化剂对5-羟甲基糠醛收率的影响;并对催化剂用量、溶剂种类、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条件进行了优化;利用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0.5500 g果糖、0.0500 g磷钨酸、5 m L二甲基亚砜、110℃反应3 h,5-羟甲基糠醛的收率达95.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糖 5-羟甲基糠醛 杂多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恢复型半花菁荧光探针的构建及其在水样中汞离子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孙艳丽 王芹 +5 位作者 郝亮 李利华 黄佩 孙志锋 郭强 张晟瑞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3756-3765,共10页
汞离子(Hg^(2+))对人体有很大的危害,对Hg^(2+)的检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构建了一种荧光恢复型半花菁荧光探针MC-Hg,该探针以半花菁席夫碱类染料为荧光团,硫代碳酸酯为识别基团,可实现水溶液中的Hg^(2+)的测定.含有硫代碳酸酯基团的MC-H... 汞离子(Hg^(2+))对人体有很大的危害,对Hg^(2+)的检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构建了一种荧光恢复型半花菁荧光探针MC-Hg,该探针以半花菁席夫碱类染料为荧光团,硫代碳酸酯为识别基团,可实现水溶液中的Hg^(2+)的测定.含有硫代碳酸酯基团的MC-Hg具有较低的pK_(a)值,在弱酸和中性条件下,主要以席夫碱(SB)形式存在,没有荧光.然而,当与Hg^(2+)反应后,硫代碳酸酯离去后,释放出半花菁荧光团,pK_(a)值升高,在弱酸和中性条件下,主要以质子化席夫碱(PSB)形式存在,荧光增强,从而实现对Hg^(2+)的检测.实验研究了探针对Hg^(2+)的响应性能,考察了pH和干扰离子对探针MC-Hg与Hg^(2+)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探针MC-Hg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水溶性,对Hg^(2+)的检测具有响应速度快、选择性高的特点.在pH值为6.4时,荧光探针MC-Hg对Hg^(2+)的响应效果最佳.随着Hg^(2+)的加入,检测体系在645 nm处的荧光强度逐渐增强,与Hg^(2+)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范围为0.0—7.0×10^(−6)mol·L^(−1),且检测体系在612 nm处形成新的吸收峰,并逐渐增强.此外,探针MC-Hg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已成功应用于实际水样中Hg^(2+)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汞离子 荧光探针 半花菁 高选择性 水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丹皮酚为前体催化合成一氯查尔酮及黄酮 被引量:1
20
作者 安超娜 王乙颖 +3 位作者 刘萌 邹肖 刘存芳 田光辉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618-1624,共7页
以丹皮酚为起始原料,与不同取代位次的一氯苯甲醛在碱催化下通过Claisen-Schmidt反应合成一氯查尔酮(Ⅲa~Ⅲc),再将其进行碘催化关环反应合成一氯黄酮(Ⅳa~Ⅳc),产率分别为88.6%、87.7%、86.1%。以合成(E)-3-(2-氯苯基)-1-(2-羟基-4-甲... 以丹皮酚为起始原料,与不同取代位次的一氯苯甲醛在碱催化下通过Claisen-Schmidt反应合成一氯查尔酮(Ⅲa~Ⅲc),再将其进行碘催化关环反应合成一氯黄酮(Ⅳa~Ⅳc),产率分别为88.6%、87.7%、86.1%。以合成(E)-3-(2-氯苯基)-1-(2-羟基-4-甲氧基苯基)丙-2-烯-1-酮(Ⅲa)为例,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法考察碱、温度、溶剂量对Ⅲa产率的影响,得到最佳合成条件为:一氯苯甲醛3.6 mmol、丹皮酚3 mmol、无水乙醇15 mL、NaOH 0.239 g(6 mmol)、70℃下回流10 h,在该条件下Ⅲa、Ⅲb、Ⅲc平均产率分别为93.7%、92.3%和92.1%。通过1HNMR、13CNMR、135°DEPT(无畸变极化转移技术)、FTIR确定产物的结构,并测试其紫外和荧光性能。Ⅳa~Ⅳc在波长375.8、377.6和376.8 nm处荧光强度分别为421.0、555.0、611.4 a.u.。将原料量放大5、10倍的实验中,Ⅲa~Ⅲc的产率为90.1%~93.7%,Ⅳa~Ⅳc的产率为84.7%~8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皮酚 催化合成 查尔酮 黄酮 氯代 精细化工中间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