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好作家要能表达边缘的东西”——冯积岐访谈录 被引量:6
1
作者 邰科祥 冯积岐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43-47,56,共6页
冯积岐属于实力派作家,20多年来勤奋笔耕,发表了中短篇小说200余篇,出版长篇小说6部,其中《村子》深受评论家与读者喜爱,于2010年获得陕西省"双五文学奖"和第二届柳青文学奖;冯积岐又属于非主流作家,他有自己独立的创作追求... 冯积岐属于实力派作家,20多年来勤奋笔耕,发表了中短篇小说200余篇,出版长篇小说6部,其中《村子》深受评论家与读者喜爱,于2010年获得陕西省"双五文学奖"和第二届柳青文学奖;冯积岐又属于非主流作家,他有自己独立的创作追求和见解,很值得文坛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积岐 文革情结 精神苦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息》后记
2
作者 贾平凹 《当代作家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2-53,共2页
西安城里,凡是住了楼的,人家多在楼台上垄土种植果蔬,甚至不用土,以一种营养液,就可以生长菠菜、芹菜、红豆、茄子、葱蒜和千禧果。我在一栋楼上购得一间屋子做书房,书房里却长着一棵树。这树是菩提树。书房的面积并不大,但它是挑空结构... 西安城里,凡是住了楼的,人家多在楼台上垄土种植果蔬,甚至不用土,以一种营养液,就可以生长菠菜、芹菜、红豆、茄子、葱蒜和千禧果。我在一栋楼上购得一间屋子做书房,书房里却长着一棵树。这树是菩提树。书房的面积并不大,但它是挑空结构,层高六米。南墙原本是整块玻璃的,我嫌望下去眩晕,把它用木板封了,仅留着最上边的一小部分,认作见天窗。三面墙都安装了格架,书桌我摆在南边,每日一点,太阳会从天窗进来,走到书桌上,再走在书桌前那个方几上,方几上卧着黑猫,差不多到三点,太阳便退回去了,屋子里幽暗,那就开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菩提树 天窗 黑猫 书房 太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书写生生不息的大地,记录永不再来的时光——周瑄璞访谈录
3
作者 李勇 周瑄璞 《南腔北调》 2024年第4期31-37,共7页
周瑄璞长篇小说《多湾》插画/袁小真。西芳被石灰味呛得走出了陵园,来到颍河故道边,站在一排高大的白杨树下,隔着一条干河,看对面的麦田绿油油的,无边无际。麦田上,清晨的雾气还没有消散,缓缓地,丝丝缕缕地漂浮着,轻柔地抚摸着麦田。这... 周瑄璞长篇小说《多湾》插画/袁小真。西芳被石灰味呛得走出了陵园,来到颍河故道边,站在一排高大的白杨树下,隔着一条干河,看对面的麦田绿油油的,无边无际。麦田上,清晨的雾气还没有消散,缓缓地,丝丝缕缕地漂浮着,轻柔地抚摸着麦田。这麦田,这雾气,千百年来就这样生长,飘荡,见惯了人间种种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丝缕缕 周瑄璞 白杨树下 雾气 《多湾》 生生不息 麦田 访谈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新时代开始的欣喜与警觉--读柳青长篇小说佚作《在旷野里》 被引量:1
4
作者 阮洁 邢小利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4-131,共8页
《在旷野里》是柳青1953年写的一部长篇小说,未写完。此作是1952年柳青回到陕西,参与了一段实际工作以后有感而发写的。该作以现实主义的创作态度,写出了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的一些严肃的问题。经历了多年战争的共产党干部(包括解放区和... 《在旷野里》是柳青1953年写的一部长篇小说,未写完。此作是1952年柳青回到陕西,参与了一段实际工作以后有感而发写的。该作以现实主义的创作态度,写出了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的一些严肃的问题。经历了多年战争的共产党干部(包括解放区和原国统区)走向全国,全面接管各级政权后面临的新形势和面对的新问题,特别是新出现的社会现象和诸种矛盾。作者通过一个县委书记,塑造了他心目中党的领导应有的处世态度、思想方法与工作作风,同时非常敏锐也很尖锐地塑造了一个县长的形象,这个人物贪图享乐,对群众的态度有违共产党初衷,思想浮夸,工作不切实际,对手中权力认识有谬。柳青以他文学家的敏感和思想家的敏锐,通过《在旷野里》,写出了他对一个新时代开始的欣喜与警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青 《在旷野里》 新中国 作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带给了我什么
5
作者 朱鸿 《高校招生(高考指导)》 2014年第12期1-1,共1页
我在大学执教十有二年,学生一岁一茬地走出校园,望着他们的背影,难免会问:大学给了他们什么?我给了他们什么? 我是在1979年考入大学的,实际上属于20世纪80年代的大学生.纵目上下,环视历史,20世纪80年代难道不是中国大学生的黄金日子... 我在大学执教十有二年,学生一岁一茬地走出校园,望着他们的背影,难免会问:大学给了他们什么?我给了他们什么? 我是在1979年考入大学的,实际上属于20世纪80年代的大学生.纵目上下,环视历史,20世纪80年代难道不是中国大学生的黄金日子吗?是的,这让我永远骄傲! 我在校园获得了自信.我原是自卑的,这由初中的一次早恋导致.我生活在农村,那时候,我总觉得在城市璀璨的光芒反衬下,农村显得颇为黯淡,面对城男市女,总觉得身披一层落后的灰土,它也使我自卑.然而我与所有走进大学的同学一样,是以分数录取的,从而我与他们已经平等.仔细推敲,我还略胜一筹,因为农村的师资贫乏,我以贫乏博得丰厚的高度,能不自信吗?何况高考复习我多是一个人在家里学习,名校不居,名师远离,几乎是赤手空拳打进大学的门的,能不自信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自信 农村 校园 年代 灰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实相生绘水墨 极花就此破天荒——《极花》访谈 被引量:13
6
作者 贾平凹 韩鲁华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1-61,共11页
韩:从你《极花》后记的叙述中看到《极花》原始素材故事你听到后十年都未写,我印象中你在《高兴》的后记中就曾谈到在收集《高兴》创作素材过程中,老孙一位老乡的女儿被拐卖解救回来的事情,算来这个事情确实是发生在十来年前。在这近... 韩:从你《极花》后记的叙述中看到《极花》原始素材故事你听到后十年都未写,我印象中你在《高兴》的后记中就曾谈到在收集《高兴》创作素材过程中,老孙一位老乡的女儿被拐卖解救回来的事情,算来这个事情确实是发生在十来年前。在这近十多年间你连珠炮式地又写出了《高兴》《古炉》《带灯》《老生》,之后才写了这部《极花》,你说你之所以不敢动这个素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始素材 孙一 虚实相生 文学创作 八十年代 黄宾虹 创作素材 精神人格 中国现代性 留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究天人之际:历史、自然和人——关于《山本》答杨辉问 被引量:25
7
作者 贾平凹 杨辉 《扬子江(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9-37,共9页
杨辉先从题目谈起。在后记中,您开宗明义地写道:《山本》意为“山的本来”,是“写山的一本书”。这山就是秦岭。而“关于秦岭,我在题记中写过,一道龙脉,横亘在那里,提携着黄河长江,统领了北方南方,它是中国最伟大的一座山,当然它更是最... 杨辉先从题目谈起。在后记中,您开宗明义地写道:《山本》意为“山的本来”,是“写山的一本书”。这山就是秦岭。而“关于秦岭,我在题记中写过,一道龙脉,横亘在那里,提携着黄河长江,统领了北方南方,它是中国最伟大的一座山,当然它更是最中国的一座山。”关于它的故事,自然也可以被读解为中国故事,其中包含着的寓意,也自然指向中国。不知您是如何动念写作这样一本关于“山”的作品的?贾平凹有话说,生在哪里,哪里就是你的“血地”。我是商洛人,商洛在秦岭之中,写惯了商洛,扩而大之,必然要写到秦岭。六十岁后,生命和经历都有了一定的资本。你才可能认识秦岭,看待秦岭的表情自然与以前不一样。其实,秦岭也就是我眼中的人间烟火所在。杨辉《山本》所写的,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发生在秦岭的故事和传说。这些故事虽流传已久,但因无人整理,往往散逸在各处,不成系统。在写作之前,您作过材料上的准备吗?贾平凹不是为了写《山本》而去做材料准备,是获得了许多材料后才萌生了写《山本》的想法。那些材料来源于各种渠道,记录者和讲述者因角度不同,非常杂乱,但能感觉到它的价值和有趣,一下子刺激了我。犹如一块石头丢进水潭,水面上涟漪绽射,我才知道我心中早有涟漪。于是像怀孕一样,胎形慢慢生长。在胎形生长之期,我才有意识去做更多的材料的收集,比如各地方武装形成的原因和过程,各类枭雄的生与死,那时的风物习俗以及人的吃住衣行。等到《山本》的人事开始鲜活,我都相信这一切一切全是真实的事情,就开始把它摹写下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人之际 杨辉 中国故事 材料准备 历史 二三十年代 材料来源 地方武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音在崖上撞响才回荡于峡谷——关于长篇小说《山本》的对话 被引量:10
8
作者 贾平凹 王雪瑛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03-107,共5页
王雪瑛:涡镇不大,它仅是秦岭中的一个点,涡镇又很大,不仅是秦岭中最大的镇,主要是在阅读中感到了涡镇气场的强大。《山本》是让我们在涡镇中感悟天地人之间的关系?天,白天黑夜的更替,斗转星移的轮转,这是天道对人的影响;地,莽莽苍苍... 王雪瑛:涡镇不大,它仅是秦岭中的一个点,涡镇又很大,不仅是秦岭中最大的镇,主要是在阅读中感到了涡镇气场的强大。《山本》是让我们在涡镇中感悟天地人之间的关系?天,白天黑夜的更替,斗转星移的轮转,这是天道对人的影响;地,莽莽苍苍的秦岭,千山万壑中无数生灵的繁衍生息;人,涡镇内外的人与人之间爱恨情仇的缠绕,祸福相依的命运之间的交织。贾平凹:涡镇是秦岭中的一个点,秦岭又是中国的,人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篇小说 对话 峡谷 声音 秦岭 贾平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今中国文学的态势 被引量:1
9
作者 贾平凹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3-44,共2页
正如拳王泰森说过世上我打不过的是我妈的话一样,我对什么都可以拒绝,就是拒绝不了家乡。家乡的最高学府商洛学院开这样的会是第二次了。按理说,我不该来,但学校领导说你们回来开个开幕式吧,我只能回来了。说老实话,如果以我的意愿,我... 正如拳王泰森说过世上我打不过的是我妈的话一样,我对什么都可以拒绝,就是拒绝不了家乡。家乡的最高学府商洛学院开这样的会是第二次了。按理说,我不该来,但学校领导说你们回来开个开幕式吧,我只能回来了。说老实话,如果以我的意愿,我是不主张开这样的会,我一直问自己:我值不值得研究?真的有些惭愧。校方说这是校方的工作,让我来一下,我来就是表示我的感谢,感谢商洛学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学 学校领导 开幕式 家乡 学院 商洛 校方 感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与地理 被引量:7
10
作者 贾平凹 《长江文艺评论》 2016年第2期85-88,共4页
人类依赖着天和地而生存延续,天上有太阳月亮星星,提供光明与黑暗,有雨,有风,风流动着叫风,风不流动了叫空气;而地上提供了水,食物,住所,这住所包括你活着的住所和死亡后的住所。中国人历来讲究风水,风就是代表了天,水就是代表了地,于... 人类依赖着天和地而生存延续,天上有太阳月亮星星,提供光明与黑暗,有雨,有风,风流动着叫风,风不流动了叫空气;而地上提供了水,食物,住所,这住所包括你活着的住所和死亡后的住所。中国人历来讲究风水,风就是代表了天,水就是代表了地,于是就有了天文和地理,天上的星空划分为分星,地上区域划分为分野,分星和分野是对应的,人就'仰观象于玄表,俯察式于群形'。就是说,人的所有象征,精神,信仰都来自天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环境 文学 商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吞能吐,文学壮汉--文学批评与我们时代的精神状况暨《王春林文学批评编年》学术研讨
11
作者 贾平凹 赵利民 +15 位作者 李国平 陈福民 黄发有 段崇轩 李秀龙 卢翎 陆梅 杨青 孟绍勇 舒晋瑜 金赫楠 金理 黄平 张定浩 黄德海 刘芳坤 《百家评论》 2017年第3期88-102,共15页
贾平凹:在我的心目中,中国有几个地方最了不起:山西、河南、山东、陕西。自古以来,陕西和山西都是“秦晋之好”。我老想起小时候读赵树理、马烽的作品,长大以后,开始写作,
关键词 文学批评 学术研讨 精神状况 编年 春林 贾平凹 赵树理 山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序《神秘黑箱的窥视》
12
作者 王愚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70-72,共3页
由畅广元教授提议,集中一些青年评论家、中年评论家和作家通力合作的这本《神秘黑箱的窥视》,是一本很有意义的书。至少打破了作家写,评论家评那种单向的评论模式,采取了青年评论家就作家的创作进行评论,作家对自己的创作历程加以描述,... 由畅广元教授提议,集中一些青年评论家、中年评论家和作家通力合作的这本《神秘黑箱的窥视》,是一本很有意义的书。至少打破了作家写,评论家评那种单向的评论模式,采取了青年评论家就作家的创作进行评论,作家对自己的创作历程加以描述,中年评论家又就这两者发表自己的评说,目的在于探求作家创作的心态,以求得对文学创作的深层理解。它既能让人了解中青年评论家持论的根据、作家对自己创作的审视等方面,也给关心文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论家 作家创作 文学创作 评论模式 “宽容” 创作历程 同中之异 文学欣赏 传统观点 创作心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命的苦难与生命的壮美──读陈忠实的散文集《生命之雨》
13
作者 邢小利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33-36,共4页
生命的苦难与生命的壮美读陈忠实的散文集《生命之雨》邢小利陈忠实是著名的小说家,写毕震动文坛的《白鹿原》之后,他似乎对散文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写了不少颇有影响的散文和随笔,《散文海外版》、《中华文学选刊》等国内有影响的... 生命的苦难与生命的壮美读陈忠实的散文集《生命之雨》邢小利陈忠实是著名的小说家,写毕震动文坛的《白鹿原》之后,他似乎对散文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写了不少颇有影响的散文和随笔,《散文海外版》、《中华文学选刊》等国内有影响的选刊近年常选载他的散文。陕西人民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忠实 生命体验 散文集 《白鹿原》 生命意义 平民情怀 生命状态 生命境遇 创造精神 女性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整体上把握中国当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序
14
作者 王愚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74-76,共3页
怎样看待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自然可以有不同的角度,也可以有不同的甚至相反的评估,但中国当代文学的存在和发展却是不容置疑的事实。这种存在和发展,当然和历史衍变的大背景有关。一九四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一种新的制度——社... 怎样看待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自然可以有不同的角度,也可以有不同的甚至相反的评估,但中国当代文学的存在和发展却是不容置疑的事实。这种存在和发展,当然和历史衍变的大背景有关。一九四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一种新的制度——社会主义制度,给整个社会生活,带来了翻天复地的变化,包括亿万人的思想感情和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心理状态也受到了触动,引发起或大或小、或快或慢的转变。植根于社会生活中,表现作家对生活的感受、人心的感应的文学,必然要适应这个历史性的变化,尽管这种变化会有一段距离,也还有其复杂曲折的过程。就文学自身来看,这种存在和发展也具有明显的特色和特征。比如在题材的拓展上,在主题的深化上,在创作方法的多样上,尽管“文革”以前的十七年,同建国以前的文学(特别是解放区文学)更为相近,而“文革”以后的十年,变化更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文学史 社会生活 现代文学 文学现象 生活方式 十七年 解放区文学 创作方法 建国以前 思想感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秦人的文学证明——再说陈忠实和他的《白鹿原》
15
作者 鹤坪 《当代文坛》 CSSCI 2008年第2期104-106,共3页
关键词 《白鹿原》 人的文学 陈忠实 证明 声音 沉寂 复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回皮囊
16
作者 弋舟 《扬子江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1-34,F0002,共5页
我几乎是本能地写下了这个题目。同时,当我写下这个题目的一刻,略略的震惊也本能地发生着。这里面有着复杂的机制,我很难说那是源自人的生理系统还是心理系统,因为,当我略微想要以生理与心理来两分“人”或者“自己”的时候,强烈的迟疑... 我几乎是本能地写下了这个题目。同时,当我写下这个题目的一刻,略略的震惊也本能地发生着。这里面有着复杂的机制,我很难说那是源自人的生理系统还是心理系统,因为,当我略微想要以生理与心理来两分“人”或者“自己”的时候,强烈的迟疑便自发地警告着我--窠臼,你依然深陷在黑洞般的窠臼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理系统 生理与心理 本能 窠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穿越时空的追捕
17
作者 王兵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70-192,共23页
序幕1.旷野黄昏一阵剧烈的马蹄声由远及近,疾驰而来。泥尘四溅。一匹白马驮着一个汉唐年代的红衣女子从灌木林中冲出风驰闪过。2.山谷黄昏一群马驮着许多背箭挎刀的骑士紧紧地追赶着。
关键词 水蟒 古代 曲家 日本人 尸体 容克 直升机 过街楼 刘氏 庄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是什么令我们犹豫——为小说而作(创作谈)
18
作者 弋舟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5-108,共4页
在最近的一篇文章末尾,我引用了切斯瓦夫·米沃什写过的一则小故事,我将之称为“最朴素、最简单明了的例子”:有一次,在很久以前,在波兰的一个村子里,我走在路上,看见一群鸭子在一个脏污的水洼里戏水,就陷入了沉思。我惊讶不已,因... 在最近的一篇文章末尾,我引用了切斯瓦夫·米沃什写过的一则小故事,我将之称为“最朴素、最简单明了的例子”:有一次,在很久以前,在波兰的一个村子里,我走在路上,看见一群鸭子在一个脏污的水洼里戏水,就陷入了沉思。我惊讶不已,因为附近有一条在桤木林中川流而过的清澈小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沃什 切斯 川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虽已起飞,但还可以飞得更高——读贝西西中短篇小说感想
19
作者 李星 《长江文艺评论》 2017年第1期97-98,共2页
知世方可论人,知人方可论文,至今我对贝西西这个人(姑娘?已婚女子?经历?)一无所知。但在她给自己的小说集写的后记中,我却知道:她最大的希望是“从这个现实中抽拔出去构建一个新的王国”,“想看到语言在空中飞起来”,“无比自由,飞至空... 知世方可论人,知人方可论文,至今我对贝西西这个人(姑娘?已婚女子?经历?)一无所知。但在她给自己的小说集写的后记中,我却知道:她最大的希望是“从这个现实中抽拔出去构建一个新的王国”,“想看到语言在空中飞起来”,“无比自由,飞至空中,构造出一种抽拔出生活又与生活完全不同的东西”。她以小说家阎连科为师,极欣赏他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家 痛苦 阎连科 成长小说 寓言故事 老歪 苦难 贝西 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为良才鼓与呼
20
作者 高建群 《军工文化》 2013年第8期94-94,共1页
最近几年我的好几个航空工业的好朋友,如白晓刚、乔茔、颜建兴、郭勇、姚远等等,总对我说到中航工业的集团文化和他们单位的具体实践,我也多次到过陕西的几家航空企业,总觉得他们有一种其他企业不可比拟的东西,
关键词 航空工业 航空企业 集团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