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中国式现代化与人类文明新形态创造
被引量:4
- 1
-
-
作者
袁祖社
-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哲学学院
陕西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
中国人学学会
中国马克思恩格斯研究会
中国伦理学会
陕西省哲学学会
陕西省价值哲学学会(省一级学会)
陕西省伦理学会
陕西省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
-
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14,F0002,237,共12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0&ZD026)。
-
文摘
在启蒙现代性理论规制和指导下的西方现代化,本质上是一种业已被证明由抽象的理性主义信念以及自由主义、享乐主义的文化和意识形态引领的合理性努力。此一重大的社会整体性变革与民族国家传统的再造运动,由于过分迷信和倚重技术理性、资本逻辑和追求财富最大化的市场经济,从一开始就陷入传统与现代的激烈冲突中,产生了一系列严重的悖反性现象和悖论事实,并具体体现为生态问题的恶化、社会共同体的疏离以及精神生活的空虚和迷失等。中国式现代化及其所从事的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伟大实践,依托先进制度的独特优势,直面西方社会现代化和现代性的固有弊端,强调作为现代化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国情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创造性地提出并切实践行新发展理念,立足现代化的文明价值观,坚定地奉行发展实践的人民主体性、人民福祉最大化,致力于实现自然—生态共同体、社会生活共同体以及精神生活共同体的有机融通,从而矫正了人类现代化的航向,向先发、后发现代化民族国家贡献了以“生态—生存—生活的整体性”“先进制度理性的嵌入性和贯通性”“社会公共价值创造和实现的实践主体性”以及“人民美好生活追求与福祉至上性信念”等为突出时代特质并体现理念、逻辑、形制意义上的中国式现代性的原创性理论识见,将社会现代化和文明实践推进到一个新高度。
-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人类文明新形态
人民主体性
-
分类号
B31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
-
题名论科技创新对化解全球性问题的深远意义
被引量:4
- 2
-
-
作者
雷龙乾
-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哲学与政府管理学院
陕西省价值哲学学会
-
出处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6-16,共11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哲学转型论——中国现代化哲学的生成进路研究”项目号为:19FZXB094
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实践哲学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号为:14XZX001。
-
文摘
全球性问题的要素和样态多种多样,相互之间又具有复杂的贯通性、渗透性、集群性,实质上并非单一问题,而是一个总问题下的症候群。对这样的症候群,既需要就事论事具体问题具体解决,也必须顺藤摸瓜深入堂奥总体关照。实际上,从实践论的历史观视角里,这种症候群的确具有一个相对彻底的贯通逻辑,即"物化逻辑"。"物化逻辑"源自于长期累积起来的技术进步,属于历史的特定阶段,因此也就必然在"革命批判的"历史实践中成为新历史阶段的扬弃对象。就此而言,科技进步即使不是化解全球化问题的全部条件,也必然是其中最为基础、持久和重要的历史进路。
-
关键词
科技创新
全球性问题
“物化逻辑”
-
Keyword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global problem
"materialized logic"
-
分类号
G3
[文化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