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RI对脑梗死继发皮质脊髓束华勒变性的动态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汤敏 张鑫 +3 位作者 吴小红 闵智乾 刘鹏 张小玲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490-493,共4页
目的利用MRI观察脑梗死继发皮质脊髓束华勒变性的变化规律,探讨早期华勒变性扩散加权成像(DWI)信号特点与预后的关系,为临床认识华勒变性提供影像学依据。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大脑中动脉、颈内动脉狭窄闭塞致脑梗死患者,依据脑... 目的利用MRI观察脑梗死继发皮质脊髓束华勒变性的变化规律,探讨早期华勒变性扩散加权成像(DWI)信号特点与预后的关系,为临床认识华勒变性提供影像学依据。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大脑中动脉、颈内动脉狭窄闭塞致脑梗死患者,依据脑梗死后所致皮质脊髓束变性DWI呈高信号和等信号分为两组,所有患者于发病后1 d、1个月、6个月、12个月均行常规MRI及DWI检查,测量患侧与健侧大脑脚宽度比,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病情严重程度,比较两组大脑脚宽度比及NIHSS评分。结果随访1个月、6个月、12个月,急性期皮质脊髓束华勒变性DWI高信号组NIHSS评分均高于等信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发病后1 d 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急性期皮质脊髓束华勒变性DWI高信号组患侧大脑脚宽度比小于等信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WI高信号组大脑脚萎缩更明显;两组发病后1 d、随访1个月、6个月患侧大脑脚宽度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质脊髓束华勒变性1~6个月以轴突肿胀、髓鞘崩解、T2WI高信号为特征,6~12个月以有髓纤维容积减少、脑干不对称萎缩、胶质增生为特征。皮质脊髓束华勒变性DWI早期高信号提示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WALLER变性 锥体束 磁共振成像 弥散 扩散加权成像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颅内动脉斑块的性别差异——一项HR-MRI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严雪娇 汤敏 +3 位作者 李玲 施笑蕊 张小玲 高洁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11期761-765,共5页
目的:基于三维高分辨MR血管壁成像(3D HRMR-VWI)评价中国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性别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因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入院诊治的110例患者,利用3D HRMR-VWI识别患者颅内大脑中动脉(MCA)或基底动脉(BA)分... 目的:基于三维高分辨MR血管壁成像(3D HRMR-VWI)评价中国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性别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因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入院诊治的110例患者,利用3D HRMR-VWI识别患者颅内大脑中动脉(MCA)或基底动脉(BA)分布的斑块,测量斑块面积、重塑率和斑块负荷,评估斑块内易损成分(T1高信号、强化、表面不规则)。构建多因素回归模型比较男女患者颅内斑块特征的性别差异。结果:前、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男81例,女29例)中检出110个斑块(其中位于MCA为55个,BA为55个)。与女性患者相比,男性颅内斑块处外壁面积(P<0.001)和管壁面积(P<0.001)明显较大,斑块负荷较高(P=0.045),斑块T1高信号的患病率较高(P=0.013)。在调整临床混杂因素后,男女患者颅内斑块负荷未见明显差异(P=0.280,优势比(OR):0.128,95%可信区间(95%CI):-0.027~0.093)。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男性与颅内斑块内T1高信号独立相关(P=0.006,OR:13.583,95%CI:2.109~87.497)。结论: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中,男性颅内斑块负荷与女性相似,但男性患者具有更高的斑块风险特征,应积极干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 动脉粥样硬化 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静息态功能MRI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前岛叶亚区功能连接异常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嫚 齐菲 +6 位作者 苏宇 张小玲 雷雨萌 邵志荣 高洁 汤敏 张东升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69-673,共5页
目的采用静息态功能MRI(rs-fMRI)观察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双侧前岛叶不同亚区功能连接变化及其与情绪及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对33例T2DM患者(T2DM组)和32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rs-fMRI扫描,以双侧前岛叶腹侧和背侧为种子点行全脑... 目的采用静息态功能MRI(rs-fMRI)观察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双侧前岛叶不同亚区功能连接变化及其与情绪及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对33例T2DM患者(T2DM组)和32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rs-fMRI扫描,以双侧前岛叶腹侧和背侧为种子点行全脑功能连接分析;比较2组神经心理学测试差异;提取功能连接差异脑区的功能连接值,分析其与临床资料及神经心理学评分的相关性。结果T2DM组前岛叶腹侧与右侧颞上回、前岛叶背侧与额顶叶认知控制相关脑区的功能连接均较对照组降低(P均<0.05)。T2DM组前岛叶背侧与右侧额下回功能连接强度同糖化血红蛋白(HbA1c)呈负相关(r=-0.372,P=0.039)。结论T2DM患者前岛叶腹侧及背侧与多个脑区功能连接降低,可能是其情感障碍及认知控制功能损伤的部分神经病理机制;认知控制通路异常可能与长期高血糖状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大脑皮质 磁共振成像 功能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症状性基底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动脉重塑的HR-MRI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严雪娇 汤敏 +2 位作者 张东升 张小玲 高洁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20年第5期310-315,共6页
目的:利用HR-MRI全面探究症状性基底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动脉重塑(包括局灶性及普遍性)特点。方法:回顾性纳入行HR-MRI的症状性基底动脉(Basilar artery,BA)粥样硬化患者,根据BA供血区有无梗死分为两组,应用3D-VIAST成像,测量并比较组间... 目的:利用HR-MRI全面探究症状性基底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动脉重塑(包括局灶性及普遍性)特点。方法:回顾性纳入行HR-MRI的症状性基底动脉(Basilar artery,BA)粥样硬化患者,根据BA供血区有无梗死分为两组,应用3D-VIAST成像,测量并比较组间患者斑块及管壁特征,包括斑块负荷、斑块面积、管周面积、局灶性重塑类型、斑块强化程度等;且纳入BA无斑块无梗死患者为正常对照,比较三组间BA管周面积及BA直径来观察BA普遍性重塑差异。结果:BA梗死组12例(斑块数:19),BA无梗死组15例(斑块数:18)及正常组17例;正性重塑在BA梗死组中占比较大(63%),且狭窄率大于BA无梗死组(P=0.029),组间斑块强化程度无差异;根据局灶性重塑分组,正性重塑组斑块面积及斑块负荷均大于非正性重塑组(P<0.05);症状性BA斑块两组BA管周面积及BA直径均大于正常对照(P<0.05),而症状性BA斑块组间上述两个指标无差异。结论:症状性梗死组BA斑块存在以正性重塑为主的局灶性重塑,症状性BA粥样硬化患者BA均存在普遍性扩张重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动脉 动脉硬化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SNAP高分辨磁共振成像技术评价颅内动脉夹层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汤敏 张鑫 +5 位作者 张东升 张小玲 李陇超 王莉 刘鹏 高洁 《磁共振成像》 CAS 2019年第2期105-109,共5页
目的探讨三维同步非增强血管造影和斑块内出血(threedimensionalsimultaneous noncontrast angiography and intra plaque hemorrhage,3D-SNAP)高分辨磁共振成像技术对颅内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连续收集2015年1月至2018年3月... 目的探讨三维同步非增强血管造影和斑块内出血(threedimensionalsimultaneous noncontrast angiography and intra plaque hemorrhage,3D-SNAP)高分辨磁共振成像技术对颅内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连续收集2015年1月至2018年3月陕西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43例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ischemicattack,TIA)或脑梗死患者,其中颅内动脉夹层18例,非动脉夹层25例,所有患者均采用PhilipsIngenia 3.0 T MRI获取TOF-MRA、T1WI-VISTA、T2WI、3D-SNAP、CE-T1WI成像,双盲分析各序列颅内动脉夹层征象。采用卡方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夹层组与非夹层组临床基本资料以及夹层组各序列影像学特征;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比较各序列对颅内动脉夹层的诊断效能。结果 (1)夹层组年龄较非夹层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性别、血压、糖尿病、吸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6例患者在TOF-MRA、T2WI、T1WI-VISTA、SNAP及CE-T1WI成像序列同时显示夹层瘤样扩张、真假腔、壁内血肿、内膜瓣征象;颅内动脉夹层壁内血肿、双腔征及内膜瓣显示率高分辨MRI各序列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NAP显示壁内血肿最敏感,CE-T1WI显示双腔征、内膜瓣征最敏感。(3) TOF-MRA、T2WI、T1WI-VISTA、3D-SNAP、CE-T1WI、SNAP联合CE-T1WI成像序列诊断颅内动脉夹层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63、0.492、0.729、0.741、0.752、0.824。结论 3D-SNAP高分辨磁共振成像技术无创性、有效评价颅内动脉夹层具有无限的潜力和广阔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夹层 三维同步非增强血管造影和斑块内出血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对脑结构联合损伤效应的VBM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张东升 严雪娇 +3 位作者 张小玲 折霞 汤敏 高洁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9年第11期765-768,共4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高血压对脑结构及认知功能是否存在联合损伤效应。方法:对17例T2DM合并高血压患者及17例人口学资料相匹配的单纯T2DM行VBM研究及神经心理学量表测试,观察组间灰质体积改变的脑区及神经心理学量表差异,并以...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高血压对脑结构及认知功能是否存在联合损伤效应。方法:对17例T2DM合并高血压患者及17例人口学资料相匹配的单纯T2DM行VBM研究及神经心理学量表测试,观察组间灰质体积改变的脑区及神经心理学量表差异,并以组间差异脑区为ROI与神经心理学量表行相关性分析。以P<0.05作为统计学差异的检验水准。结果:相对于单纯T2DM患者,T2DM+高血压患者右侧颞极区(颞上回、颞中回)、梭状回灰质体积减少,并且T2DM+高血压患者颞极区灰质体积与连线测试A(TMT-A)负相关。结论:T2DM合并高血压对脑结构及认知功能存在联合损伤效应,损伤区域主要位于右侧颞极区(颞上回、颞中回)、梭状回,合并高血压的T2DM患者发生MCI概率可能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高血压 脑损伤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岛叶功能连接异常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王嫚 张东升 +4 位作者 齐菲 苏宇 谢清明 汤敏 张小玲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20年第7期466-469,共4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是否会导致岛叶与全脑功能连接异常及其在T2DM脑损伤神经机制中的作用。方法:纳入人口学资料相匹配的T2DM患者及健康被试各33例,所有被试行静息态fMRI检查及神经心理学测试,观察两组间岛叶与全脑功能连接差异,...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是否会导致岛叶与全脑功能连接异常及其在T2DM脑损伤神经机制中的作用。方法:纳入人口学资料相匹配的T2DM患者及健康被试各33例,所有被试行静息态fMRI检查及神经心理学测试,观察两组间岛叶与全脑功能连接差异,并提取显著差异脑区的功能连接平均值,将功能连接平均值与临床资料及神经心理学评分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相比健康被试者,T2DM患者岛叶与双侧额下回、右侧颞上回、左侧角回及左侧小脑功能连接减低,未发现功能连接增强的脑区,并且T2DM患者岛叶与右侧额下回功能连接强度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呈负相关(r=-0.379,P=0.035)。结论:T2DM患者岛叶与全脑存在广泛的功能连接异常,这可能是其听觉及视觉空间功能损伤的神经基础,持续的高糖状态可能导致患者抑制性控制(IC)功能受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脑损伤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