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霉菌性鼻窦炎的临床、病理及CT影像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黄明刚 杨萍 王茁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637-638,共2页
关键词 霉菌性鼻窦炎 病理 CT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茎突CT扫描技术的初步探讨
2
作者 李健 侯玉亭 +4 位作者 张小玲 贾艳萍 孙华 吴晓红 张鑫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z2期125-126,共2页
目的 探讨茎突CT扫描技术为临床、诊断和治疗“茎突过长或方位异常”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方法  5 0例临床疑有茎突过长的病人均采用岛津 780 0TXCT扫描机和SGIO2 工作站 ,对图像进行后处理。结果  5 0例患者采用了颈顶颏位 ,扫描标准... 目的 探讨茎突CT扫描技术为临床、诊断和治疗“茎突过长或方位异常”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方法  5 0例临床疑有茎突过长的病人均采用岛津 780 0TXCT扫描机和SGIO2 工作站 ,对图像进行后处理。结果  5 0例患者采用了颈顶颏位 ,扫描标准的头颅侧位像 ,扫描范围从外耳孔前缘向后扫描大约 8层 ,扫描线向面侧倾斜与上颌支平行 ,扫描参数选用 12 0kV ,2 5 0mA ,时间 1s ,螺距为 1,层厚 2mm ,间距为 1.5mm ,窗宽为 15 0 0Hu ,窗心为 3 0 0Hu ,视野为 18cm ,扫描后的图像经过SGIO2 工作站中的Medisurf 3D软件进行容积显示法 ,可清晰地显示出茎突的长度、粗细、行径和方位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茎突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脾结核的CT诊断 被引量:3
3
作者 侯民羊 吴晓红 +1 位作者 李润根 高德宏 《放射学实践》 2001年第6期392-394,共3页
目的 :研究脾结核的CT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或经抗结核治疗治愈而确诊的 15例脾结核的CT表现。结果 :15例中 14例脾脏增大 ,11例平扫表现为多发大小不等的结节状或斑点状低密度灶 ,边界清或欠清 ,增强后病灶内部不强化 ... 目的 :研究脾结核的CT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或经抗结核治疗治愈而确诊的 15例脾结核的CT表现。结果 :15例中 14例脾脏增大 ,11例平扫表现为多发大小不等的结节状或斑点状低密度灶 ,边界清或欠清 ,增强后病灶内部不强化 ,边缘变清楚 ;1例除脾内多发状低密度灶外 ,还可见多发小结节状钙化灶 ;2例为散在小点状钙化灶。 10例伴有其他脏器结核 ,9例伴后腹膜、肝脾门区等淋巴结肿大或钙化。 7例淋巴结呈环状强化。结论 :脾脏多发大小不等的结节状或斑点状、低密度、无强化病灶是脾结核的主要征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病 脾结核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CT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CTA斑块定量参数及无创血流储备分数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9
4
作者 穆玥 韩婷婷 +1 位作者 洪叶 黄明刚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4期262-266,共5页
目的:分析并比较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与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间斑块定量参数、无创血流动力学特征的差异,评价其对ACS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符合纳排标准的ACS患者45例,并根据其性别、年龄及心血管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脂血症、糖... 目的:分析并比较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与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间斑块定量参数、无创血流动力学特征的差异,评价其对ACS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符合纳排标准的ACS患者45例,并根据其性别、年龄及心血管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史及家族冠心病史)使用倾向评分匹配法(匹配容差为0.04)选取同期45例SAP患者作为对照,分别使用Vital后处理工作站中的斑块半自动分析软件及深脉分数冠脉生理功能学评估软件对斑块定量参数(斑块长度和非钙化斑块、钙化斑块、总斑块的体积及相应的负荷)及无创血流动力学特征(FFRCT、ΔFFRCT)进行测量。结果:ACS组的斑块长度、非钙化斑块体积、非钙化斑块负荷及ΔFFRCT显著高于SAP组,FFRCT显著低于SAP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8、0.017、0.013、0.000、0.000);而钙化斑块体积、总斑块体积、钙化斑块负荷及总斑块负荷在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斑块长度(0.619)、非钙化斑块体积(0.607)、非钙化斑块负荷(0.611)及FFRCT(0.712)相比,ΔFFRCT的ROC曲线下面积(AUC)更大(0.7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8、0.017、0.013、0.000、0.000),上述各项指标联合时AUC更大(0.752),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基于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的斑块定量参数及无创血流动力学特征不仅可以作为ACS与SAP的鉴别依据,而且对ACS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两者联合诊断的效能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计算机体层摄影血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波谱技术诊断肝硬化 被引量:5
5
作者 张月浪 孙兴旺 +3 位作者 郭世平 张燕 李健 强永乾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433-1436,共4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1.5T单体素1H-MRS技术在肝硬化中的应用价值,对所得的波谱进行初步分析。方法对20名健康志愿者和20例肝硬化患者行常规MRI和MRS检查,利用Philip公司波谱软件包得出各波峰下面积进行比较。结果所有接受检查者均获得MRS结... 目的探讨磁共振1.5T单体素1H-MRS技术在肝硬化中的应用价值,对所得的波谱进行初步分析。方法对20名健康志愿者和20例肝硬化患者行常规MRI和MRS检查,利用Philip公司波谱软件包得出各波峰下面积进行比较。结果所有接受检查者均获得MRS结果。正常组Lip出现率100%,Cho出现率为95.00%,Cr出现率为85.00%,Glx出现率为80.00%,肝硬化组Lip出现率100%,Cho出现率为100%,Cr出现率为70.00%,Lac出现率为75.00%。Glx峰在肝硬化组病例中出现率仅为为20.00%,正常组中无乳酸峰。两组中Lip峰下面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Cho和Cr峰下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单体素1H-MRS技术能够分析肝硬化病理改变后的各代谢物质的变化,是无创性检查和评估肝硬化的一种可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波谱 肝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破裂致小网膜囊积血1例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国平 常虎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1期95-95,共1页
患者男,74岁,因'间断性上腹部胀痛2天,加重半天'入院。患者2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不适,呈持续性胀痛,无恶性、呕吐,无发热、寒战,休息后可自行缓解。乙型肝炎病史5年余,未接受正规治疗。实验室检查:红细胞3.47×1012/L... 患者男,74岁,因'间断性上腹部胀痛2天,加重半天'入院。患者2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不适,呈持续性胀痛,无恶性、呕吐,无发热、寒战,休息后可自行缓解。乙型肝炎病史5年余,未接受正规治疗。实验室检查:红细胞3.47×1012/L,血红蛋白104g/L,甲胎蛋白>1 210.0μg/L(参考值<7.26μg/L),谷丙转氨酶65U/L(参考值5~40U/L),谷草转氨酶61U/L(参考值5~40U/L)。体格检查:腹部平坦,无腹壁静脉曲张,未见肠形及蠕动波,全腹软,上腹部按压不适。CT:平扫及增强示肝尾状叶见团块状异常强化影,小网膜囊内见斑片状稍高密度影,CT值约为65HU,考虑为肝硬化、肝癌并小网膜囊积血(图1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腹腔积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发性血管源性大网膜血肿1例
7
作者 张国平 陈晓莉 +3 位作者 陈小龙 范晓娥 张艳 黄明刚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00-800,共1页
患者女,58岁;既往高血压病史8年,血压控制不佳,无明确腹部外伤史,3天前突发下腹疼痛,休息后稍缓解,后出现短暂意识不清。查体:心率95次/分,呼吸24次/分、血压150mmHg/81mmHg,血氧饱和度98%;右下腹压痛、无反跳痛,叩诊全腹呈鼓音,肝肾... 患者女,58岁;既往高血压病史8年,血压控制不佳,无明确腹部外伤史,3天前突发下腹疼痛,休息后稍缓解,后出现短暂意识不清。查体:心率95次/分,呼吸24次/分、血压150mmHg/81mmHg,血氧饱和度98%;右下腹压痛、无反跳痛,叩诊全腹呈鼓音,肝肾区无叩击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网膜 血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股骨淋巴瘤伴出血1例
8
作者 张国平 陈晓莉 +4 位作者 张丽洁 房国栋 郑颖 张艳 黄明刚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22-322,共1页
患者男,45岁,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髋伴右下肢外侧持续性钝痛,夜间为著。查体:右髋部局限性包块,大小约8cm×5cm,局部皮肤质韧,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晰,活动可,轻压痛,纵向叩击痛,右侧“4”字征(+),右侧髋关节主动活动受限、屈曲... 患者男,45岁,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髋伴右下肢外侧持续性钝痛,夜间为著。查体:右髋部局限性包块,大小约8cm×5cm,局部皮肤质韧,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晰,活动可,轻压痛,纵向叩击痛,右侧“4”字征(+),右侧髋关节主动活动受限、屈曲。CT检查:右侧股骨头、颈及粗隆见筛孔状、斑片状及膨胀性骨质破坏,局部骨皮质中断,周边见软组织肿块影(图1)。MR检查:右侧股骨颈及大小粗隆局部膨大,呈团块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股骨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周围脂肪组织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生物学到影像学进展 被引量:21
9
作者 韩婷婷 穆玥 +1 位作者 洪叶 黄明刚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84-688,共5页
近年来,冠状动脉周围脂肪组织(PCAT)已经成为心血管疾病中具有独特生物学意义的诊断指标之一。在生理解剖中PCAT是最接近血管壁的脂肪组织,它通过旁分泌途径及滋养血管分泌机制形成的促炎信号,调节血管周围炎症及血管重构,从而影响冠状... 近年来,冠状动脉周围脂肪组织(PCAT)已经成为心血管疾病中具有独特生物学意义的诊断指标之一。在生理解剖中PCAT是最接近血管壁的脂肪组织,它通过旁分泌途径及滋养血管分泌机制形成的促炎信号,调节血管周围炎症及血管重构,从而影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展的进程。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病理学基础。因此,PCAT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是决定心脏代谢风险的关键因素,在心血管诊断与治疗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就PCAT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及演变过程中所发生的生物学行为及影像学研究现状与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周围脂肪组织 病理生理 动脉粥样硬化 易损斑块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P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周围脂肪组织影像学及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0
作者 黄晶 罗倩 +1 位作者 乔瑾 黄明刚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192-1196,共5页
冠状动脉周围脂肪组织(PCAT)具有特殊内分泌功能,能够通过双向通讯作用参与调节血管炎症,反映局部或整体血管炎症水平,并间接地用于动脉粥样硬化过程的评估。PCAT在心血管危险分层、高危斑块检测、血管功能评估、靶向治疗及预后评估等... 冠状动脉周围脂肪组织(PCAT)具有特殊内分泌功能,能够通过双向通讯作用参与调节血管炎症,反映局部或整体血管炎症水平,并间接地用于动脉粥样硬化过程的评估。PCAT在心血管危险分层、高危斑块检测、血管功能评估、靶向治疗及预后评估等方面的临床价值也日益体现。目前,已有多种无创影像学方法用于PCAT的检测。基于此,本文就PCAT的影像学评估方法及临床研究的现状与进展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周围脂肪组织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 脂肪衰减指数 动脉粥样硬化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