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麻醉管理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策略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8
1
作者 杨春艳 杨瑞 +1 位作者 宋宇龙 王晖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68-471,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快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策略进行术中麻醉管理对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研究陕西省人民医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进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手术的患者90例,男51例,女3... 目的探讨应用快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策略进行术中麻醉管理对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研究陕西省人民医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进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手术的患者90例,男51例,女39例,年龄48~70岁,ASA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ERAS组(A组)和常规对照组(B组),每组45例。A组应用硬膜外麻醉联合全身麻醉,加强术中保温,限制术中液体的输入,术中和术后尽量采用短效麻醉药等一系列快速康复外科策略进行麻醉管理。B组采用常规麻醉管理。记录术前1d、术后1、3d的CRP、IL-6浓度以及CD3^+、CD4^+、CD8^+和CD4^+/CD8^+。结果与术前1d比较,术后3d两组患者CRP及IL-6浓度均明显升高(P<0.05),术后3d两组患者CD3^+、CD4^+、CD8^+以及CD4^+/CD8^+明显下降(P<0.05);术后3dA组CRP及IL-6浓度明显低于B组(P<0.05),CD3^+、CD4^+、CD8^+以及CD4^+/CD8^+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直肠癌手术术中麻醉管理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策略可以减轻手术对患者的应激反应,起到免疫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腹腔镜 快速康复外科策略 免疫功能 麻醉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即刻镇痛在围术期的应用
2
作者 李扬 刘荣林 +1 位作者 张玉明 杨瑞 《临床麻醉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73-775,共3页
现代医学理念下,急性疼痛(如创伤性疼痛等)患者是否获得良好的镇痛效果,日益受到重视。目前,在急性疼痛的诊疗过程中,尚存在概念范畴不统一、诊疗流程不规范等诸多问题。因此,有必要引入“即刻镇痛(prompt analgesia)”理念,规范诊疗范... 现代医学理念下,急性疼痛(如创伤性疼痛等)患者是否获得良好的镇痛效果,日益受到重视。目前,在急性疼痛的诊疗过程中,尚存在概念范畴不统一、诊疗流程不规范等诸多问题。因此,有必要引入“即刻镇痛(prompt analgesia)”理念,规范诊疗范围及流程并获得良好的镇痛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疼痛 诊疗流程 围术期 镇痛效果 即刻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术中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4
3
作者 张昕 王晖 +1 位作者 秦秦 兰自侃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66-467,共2页
目的观察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术中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全胃或胃大部切除的老年高血压患者45例,随机分为3组,单纯全麻组(A组)、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组(B组)、丙泊酚靶控输注静吸复合联合硬膜外麻醉组(C组)各15例。于... 目的观察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术中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全胃或胃大部切除的老年高血压患者45例,随机分为3组,单纯全麻组(A组)、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组(B组)、丙泊酚靶控输注静吸复合联合硬膜外麻醉组(C组)各15例。于麻醉前、切皮时、手术60 min时及拔管时采血测皮质醇、肾上腺素及内皮素水平并记录MAP及HR。结果A组患者手术60 min时及拔管时皮质醇、肾上腺素及内皮素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B组、C组患者皮质醇、肾上腺素及内皮素在手术60 min及拔管时明显低于A组(P<0.05)。C组皮质醇及内皮素在手术60 min、拔管时显著低于B组(P<0.05)。C组患者术中MAP、HR显著低于术前(P<0.05)。结论丙泊酚靶控输注静吸复合联合硬膜外麻醉可很好地调控老年高血压患者手术中应激反应,但应加强术中血流动力学监测,避免低血压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靶控输注 老年人 高血压 麻醉 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肾镜的麻醉 被引量:10
4
作者 杨瑞 杨春艳 张昕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41-541,共1页
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PCNL)主要用于较大直径或体外震波(ESWL)有困难结石的取出,因其为微创手术,且结石取净率高[1],近年来发展较快。我院2006年7月开展PCNL,至今已完成210例手术,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 结石取净率 麻醉 微创手术 体外震波 PCNL 大直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麻醉对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血气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王臻 李晓帆 +3 位作者 王晖 毛智军 薛彤 杨瑞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4期1577-1579,1583,共4页
目的:探讨深麻醉对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患者血气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4例于我院进行诊治的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腹腔镜胃癌根治术采用深麻醉,对照组采用浅麻醉。比较两组CO_2气腹前、后血气情况,比较... 目的:探讨深麻醉对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患者血气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4例于我院进行诊治的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腹腔镜胃癌根治术采用深麻醉,对照组采用浅麻醉。比较两组CO_2气腹前、后血气情况,比较麻醉前、术毕及术后72h两组免疫功能情况。结果:两组气腹前PaCO_2、pH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气腹前比较,观察组血气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水平显著高于气腹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 H(7.26±0.07)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腹后,观察组与对照组PaCO_2、pH水平间均有显著性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麻醉前CD3^+、CD4^+、CD4^+/CD8^+、NK水平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麻醉前相比,术毕时两组免疫学指标CD3^+、CD4^+、CD4^+/CD8^+及NK细胞水平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下降程度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2h两组各项免疫学指标均可恢复至麻醉前,两组间各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深麻醉患者术中血气分析指标平稳,免疫功能受抑制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麻醉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 血气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儿腹腔镜手术的麻醉体会 被引量:6
6
作者 秦秦 杨瑞 +1 位作者 王晖 李秀兰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9期646-647,共2页
关键词 腹腔镜手术 麻醉方法 婴儿 全麻加硬膜外阻滞 人工CO2气腹 循环功能 外科应用 外科发展 微创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麻醉方法用于老年患者支气管镜检查术的比较 被引量:3
7
作者 王晖 宋文英 +2 位作者 杨瑞 杨春艳 王臻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015-1016,共2页
近年来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治疗的老年患者日益增多。老年患者全身各脏器机能减退,常合并其他疾病,难以耐受支气管镜检查时的强烈刺激,因此对老年患者实施麻醉下气管镜检查非常必要。本研究旨在通过比较三种麻醉方法用于老年患者支气管... 近年来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治疗的老年患者日益增多。老年患者全身各脏器机能减退,常合并其他疾病,难以耐受支气管镜检查时的强烈刺激,因此对老年患者实施麻醉下气管镜检查非常必要。本研究旨在通过比较三种麻醉方法用于老年患者支气管镜检查术的麻醉效果,为老年患者行气管镜检查制定更合理的麻醉方案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镜检查 麻醉方案 机能减退 血浆靶浓度 麻醉诱导 阿曲库铵 喉罩 麻醉深度 患者清醒时间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穴位电刺激改善围术期睡眠质量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黄晶 李颖 +1 位作者 刘佳佳 宋文英 《临床麻醉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4-207,共4页
围术期睡眠障碍在手术患者中患病率高达60%,不仅会增加术中麻醉药物用量,还会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经皮穴位电刺激安全、无创,可通过减轻围术期焦虑、抑制疼痛、减轻应激反应、免疫炎症反应、调节睡眠-觉醒周期等改善患者围术期睡眠质... 围术期睡眠障碍在手术患者中患病率高达60%,不仅会增加术中麻醉药物用量,还会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经皮穴位电刺激安全、无创,可通过减轻围术期焦虑、抑制疼痛、减轻应激反应、免疫炎症反应、调节睡眠-觉醒周期等改善患者围术期睡眠质量,加速患者康复。本文通过综述经皮穴位电刺激改善围术期患者睡眠质量的相关机制和实施方法,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穴位电刺激 围术期睡眠障碍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芬太尼用于麻醉诱导插管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9
作者 赵秀云 焦哲顺 黄步义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1期44-44,共1页
阿芬太尼用于麻醉诱导插管的临床观察赵秀云*焦哲顺*黄步义*阿芬太尼(AF)是一种新的超短作用的阿片类镇痛药。本文对其在麻醉诱导和插管中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进行了观察。资料与方法上腹部及开胸手术30例,男21例,女9例,... 阿芬太尼用于麻醉诱导插管的临床观察赵秀云*焦哲顺*黄步义*阿芬太尼(AF)是一种新的超短作用的阿片类镇痛药。本文对其在麻醉诱导和插管中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进行了观察。资料与方法上腹部及开胸手术30例,男21例,女9例,心肺肝肾功能均正常,ASAⅠ~Ⅱ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诱导插管 阿芬太尼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瞳孔测量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5
10
作者 常昱 杨瑞 李扬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90-193,共4页
瞳孔直径和瞳孔位移都受到中脑核的调控,临床医师能够通过观察瞳孔的大小和反应评估中脑功能[1],但在全身麻醉期间,瞳孔反应非常细微难以定量。尽管许多学者认为瞳孔测量可以揭示人体对对阿片类药物和有害刺激的反应,但并没有在临床麻... 瞳孔直径和瞳孔位移都受到中脑核的调控,临床医师能够通过观察瞳孔的大小和反应评估中脑功能[1],但在全身麻醉期间,瞳孔反应非常细微难以定量。尽管许多学者认为瞳孔测量可以揭示人体对对阿片类药物和有害刺激的反应,但并没有在临床麻醉和危重症医学中广泛应用[2]。而新技术的出现如便携式红外瞳孔仪提供了客观测量瞳孔大小和瞳孔反射的方法[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片类药物 瞳孔大小 有害刺激 瞳孔反应 瞳孔反射 临床医师 危重症医学 观察瞳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膜外麻醉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黄步义 赵秀云 刘波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6-7,共2页
本组通过25例应用硬膜外麻醉的择期手术病人,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于麻醉前、麻醉后取血测试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全血还原比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沉降率、血沉方程K值等项指标。其结果经统计学处理:硬膜外麻醉后血浆比粘度、红... 本组通过25例应用硬膜外麻醉的择期手术病人,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于麻醉前、麻醉后取血测试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全血还原比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沉降率、血沉方程K值等项指标。其结果经统计学处理:硬膜外麻醉后血浆比粘度、红细胞压积、血沉方程K值较麻醉前均有显著差异(P<0.05)。即硬膜外麻醉对血液流变学有一定的影响,这些变化可能与硬膜外麻醉对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的抑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流变学 硬脊膜外腔 阻滞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伴副肿瘤性天疱疮麻醉一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胜男 雷新宇 +2 位作者 宋文英 李扬 杨瑞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23-724,共2页
患者,女,30岁,体重50kg,身高155 cm,ASA Ⅲ级。因口腔粘膜糜烂、溃疡18个月入院。患者于18个月前(自然分娩后20d)出现口腔糜烂、溃疡伴持续性疼痛,经外院诊治给予甲泼尼龙治疗后症状好转。20d前症状加重,口腔糜烂出血、张口受限、进食困... 患者,女,30岁,体重50kg,身高155 cm,ASA Ⅲ级。因口腔粘膜糜烂、溃疡18个月入院。患者于18个月前(自然分娩后20d)出现口腔糜烂、溃疡伴持续性疼痛,经外院诊治给予甲泼尼龙治疗后症状好转。20d前症状加重,口腔糜烂出血、张口受限、进食困难,出现腹部、手足部皮肤丘疹、瘙痒,搔抓后出现水泡,破溃后结痂,随后出现外阴瘙痒、黏膜糜烂和渗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 副肿瘤性天疱疮 麻醉 腹腔 口腔粘膜糜烂 口腔糜烂 外阴瘙痒 持续性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膜外麻醉中脉搏氧饱和度监测(附35例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杜孟春 黄步义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32-33,共2页
我院应用Ohmeda3700型无创脉搏氧饱和度仪在硬膜外麻醉中连续观测SpO_235例,现报告如下。本组男13例,女22例,年龄9~68岁,其中以穿刺点分为三组:高位5例,中位15例,低位15例,患者术前心肺功能为Ⅰ~Ⅱ级。方法:术前1/2h肌注苯巴比妥钠0.... 我院应用Ohmeda3700型无创脉搏氧饱和度仪在硬膜外麻醉中连续观测SpO_235例,现报告如下。本组男13例,女22例,年龄9~68岁,其中以穿刺点分为三组:高位5例,中位15例,低位15例,患者术前心肺功能为Ⅰ~Ⅱ级。方法:术前1/2h肌注苯巴比妥钠0.1g,常规硬膜外穿刺,置管3cm,采用2%利多卡因4ml试验量,5min后即给6~8ml(与试验量合计为“首量”),同时静脉滴注辅助药,10min后当患者入睡即可进行手术,手术30min后用面罩吸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脊膜外腔 阻滞麻醉 氧饱和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典型嗜铬细胞瘤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麻醉一例
14
作者 刘莎 杨瑞 +1 位作者 李扬 苏玉强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038-1039,共2页
患者,男,47岁,59kg,BMI20kg/m^2,ASAⅢ级。因“发作性胸痛1月余,再发13h”入心内科。1个月前活动后间断发作胸骨后闷痛,伴压迫感、恶心、出汗,向后背部放射,持续约10min症状缓解。13h前再发胸痛,性质同前。无高血压病史。入... 患者,男,47岁,59kg,BMI20kg/m^2,ASAⅢ级。因“发作性胸痛1月余,再发13h”入心内科。1个月前活动后间断发作胸骨后闷痛,伴压迫感、恶心、出汗,向后背部放射,持续约10min症状缓解。13h前再发胸痛,性质同前。无高血压病史。入院检查:体温36.4℃,HR70次/分,RR19次/分,BP110/70mmHg。稍烦躁,上腹部深压痛,剑突下明显,无反跳痛及肌紧张,双下肢无水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嗜铬细胞瘤 发作性胸痛 麻醉 胸骨后闷痛 高血压病史 症状缓解 入院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麻醉处理一例
15
作者 王梦 杨瑞 +1 位作者 李扬 赵义康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69-670,共2页
患者,女,25岁,158 cm,62 kg,因“发现肺动脉高压3年,停经35+2周,间断咯血3周,伴心慌、气短”入院。患者自幼患先天性心脏病,3年前于北京某医院行心脏超声检查提示室间隔膜周部缺损1.6 cm×1.5 cm,肺动脉收缩压79 mmHg,行室间隔缺损... 患者,女,25岁,158 cm,62 kg,因“发现肺动脉高压3年,停经35+2周,间断咯血3周,伴心慌、气短”入院。患者自幼患先天性心脏病,3年前于北京某医院行心脏超声检查提示室间隔膜周部缺损1.6 cm×1.5 cm,肺动脉收缩压79 mmHg,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术后肺动脉收缩压74 mmHg,口服降肺动脉压药物3个月后自行停药。3周前受凉后出现间断咯血,伴心慌、气短。查体:BP 110/65 mmHg,HR 85次/分,SpO 290%,口唇发绀,心脏听诊S2亢进,双肺听诊无异常,妊娠足月腹形,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入院后行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检查:室间隔膜周部可见补片强回声;右房室大,肺动脉增宽,右室壁增厚,约12 mm;三尖瓣返流,主动脉瓣少量返流,肺动脉瓣少量返流;肺动脉收缩压122 mmHg,射血分数66%。心肌损伤标志物(-),BNP 51 p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收缩压 先天性心脏病 超声检查提示 口唇发绀 心脏听诊 三尖瓣返流 双肺听诊 肺动脉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司他丁通过上调Cx43表达减轻缺氧/复氧诱导的心肌细胞铁死亡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
16
作者 丁慧 宋宇龙 +1 位作者 王臻 宋文英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57-561,共5页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UTI)对缺氧/复氧(H/R)诱导的心肌细胞铁死亡的影响,并分析其保护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H9c2心肌细胞,分为对照组、H/R组、铁死亡诱导剂(Erastin)组、UTI组、UTI+Erastin组、UTI+小干扰RNA(siRNA)阴性对照(si-NC)组、U...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UTI)对缺氧/复氧(H/R)诱导的心肌细胞铁死亡的影响,并分析其保护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H9c2心肌细胞,分为对照组、H/R组、铁死亡诱导剂(Erastin)组、UTI组、UTI+Erastin组、UTI+小干扰RNA(siRNA)阴性对照(si-NC)组、UTI+连接蛋白43(Cx43)siRNA(si-Cx43)组,各组给予相应干预后,检测各组细胞活力、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活性氧、Fe^(2+)、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Cx43、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铁蛋白重链1(FTH1)、酰基辅酶A合成酶长链家族成员4(ACSL4)mRNA和蛋白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H/R组细胞活力、SOD、CAT活性和Cx43、GPX4、FTH1mRNA及蛋白水平显著降低,LDH活性、活性氧、丙二醛、Fe^(2+)和ACSL4mRNA及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H/R组比较,UTI组细胞活力[(71.40±8.05)%vs(42.63±6.71)%]、SOD、CAT活性和Cx43、GPX4、FTH1mRNA及蛋白水平显著升高,LDH活性、活性氧、丙二醛、Fe^(2+)和ACSL4mRNA及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UTI组比较,UTI+Erastin组和UTI+si-Cx43组细胞活力、SOD、CAT活性和Cx43、GPX4、FTH1mRNA及蛋白水平显著降低,LDH活性、活性氧、丙二醛、Fe^(2+)和ACSL4mRNA及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UTI可能通过上调Cx43抑制H/R诱导的心肌细胞铁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细胞 心脏 铁死亡 连接蛋白43 乌司他丁 缺氧/复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吗啡、芬太尼、舒芬太尼与罗哌卡因硬膜外镇痛的观察 被引量:60
17
作者 杨瑞 秦秦 +1 位作者 张昕 杨春艳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期78-79,共2页
关键词 舒芬太尼 罗哌卡因 硬膜外镇痛 吗啡 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 不良反应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手术大量灌洗液对人体体温及凝血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8
18
作者 石慧文 张昕 +5 位作者 白宁 秦秦 杨春艳 王臻 杨瑞 兰自侃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8期631-632,共2页
关键词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手术 凝血功能 人体体温 灌洗液 治疗并发症 老年患者 前列腺增生 手术方式 TURP 早期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碳气腹下行胆囊切除术对胃粘膜二氧化碳分压及pH的影响 被引量:18
19
作者 石慧文 兰自侃 +3 位作者 杨瑞 王晖 张昕 葛巧玲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0期517-519,共3页
目的 探讨腹腔镜二氧化碳气腹对胃粘膜二氧化碳分压 (i PCO2 )及胃粘膜 pH(i pH)的影响。方法 选择 2 0例二氧化碳气腹下胆囊切除术病人。采用胃管法 ,分别于气腹前 ,气腹 2 0、4 0分钟 ,排气后 30分钟抽取胃液 3~ 5ml。分析胃液PCO2... 目的 探讨腹腔镜二氧化碳气腹对胃粘膜二氧化碳分压 (i PCO2 )及胃粘膜 pH(i pH)的影响。方法 选择 2 0例二氧化碳气腹下胆囊切除术病人。采用胃管法 ,分别于气腹前 ,气腹 2 0、4 0分钟 ,排气后 30分钟抽取胃液 3~ 5ml。分析胃液PCO2 及PO2 ,同时在气腹前、后各时点监测动脉血PaCO2 、PaO2 、pH、HCO3 -和BE ,并代入Henderson Hasseibach公式 ,计算i pH。 结果 i PCO2 在气腹 2 0分钟比气腹前有显著性升高 (P <0 0 5 ) ;气腹 4 0分钟、排气后 30分钟与气腹前比较显著升高 (P <0 0 1) ,气腹 2 0、4 0分钟 ,排气后 30分钟i pH均较气腹前明显降低 (P <0 0 1)。气腹 4 0分钟时 ,i PCO2 最高 ,而i pH为最低。胃粘膜氧分压 (i PO2 )气腹前、后无明显变化。PaCO2 气腹 4 0分钟、排气后 30分钟均显著高于气腹前 (P <0 0 1)。动脉血 pH、BE气腹后各时点均较气腹前降低 (P<0 0 1)。动脉血PaO2 、HCO-3 气腹前后变化不明显 (P >0 0 5 )。结论 二氧化碳气腹下胃粘膜有缺血低灌注现象。随着气腹时间延长 ,胃粘膜低灌注、酸中毒的症状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气腹 胆囊切除术 胃粘膜PH 胃粘膜PCO2 动脉血气分析 腹腔镜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气末CO_2和吸气峰压监测在双腔支气管插管定位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20
作者 秦秦 杨瑞 +1 位作者 龙卫红 兰自侃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79-480,F0004,共3页
目的监测呼气末CO2(PETCO2)和吸气峰压(Ppeak)来判断双腔支气管导管(DLT)的位置。方法选取ASAⅠ-Ⅱ级、择期开胸需插DLT的手术患者76例,分别用听诊法、监测PETCO2、Ppeak及纤维支气管镜(FOB)判断DLT的位置。结果平卧位听诊肺隔离满意后,... 目的监测呼气末CO2(PETCO2)和吸气峰压(Ppeak)来判断双腔支气管导管(DLT)的位置。方法选取ASAⅠ-Ⅱ级、择期开胸需插DLT的手术患者76例,分别用听诊法、监测PETCO2、Ppeak及纤维支气管镜(FOB)判断DLT的位置。结果平卧位听诊肺隔离满意后,PETCO2监测30.3%肺隔离不全,FOB复查42.1%位置不当。侧卧位后听诊发现13例DLT位置发生变化,调整导管位置后PETCO2监测15例(19.7%)肺隔离不全,FOB复查移位24例(31.6%)。双肺通气(TLV)时听诊法与FOB复查后PETCO2值比较变化不明显(P>0.05),单肺通气(OLV)时FOB复查后明显降低(P<0.05)。OLV时Ppeak均较TLV时明显增高(P<0.05),FOB复查后Ppeak均较听诊法显著降低(P<0.05)。结论PETCO2、Ppeak监测的临床到位率较听诊法高,且可及时发现DLT位置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腔支气管导管 呼气末CO2(PETCO2) 吸气峰压(Ppeak) 单肺通气 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