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HPLC-Q-TOF-MS/MS的广枣果肉化学成分分析 被引量:33
1
作者 杨璐萌 杨凌鉴 +5 位作者 贾璞 兰薇 张亚军 王世祥 张鹏 郑晓晖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59-166,共8页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HPLC-Q-TOF-MS/MS)法对广枣醇提物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方法采用回流提取法制备广枣醇提物,以Agilent TC-C18(4.6mm×250mm,5μm)柱为分析柱,并以0.2%甲酸-甲醇溶液为流动相...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HPLC-Q-TOF-MS/MS)法对广枣醇提物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方法采用回流提取法制备广枣醇提物,以Agilent TC-C18(4.6mm×250mm,5μm)柱为分析柱,并以0.2%甲酸-甲醇溶液为流动相,流速0.7mL/min,柱温30℃,进样量25μL,进行梯度洗脱;质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毛细管电压4.0kV,干燥器流速10.0L/min,干燥器温度350℃,雾化器压力35.0psi(1psi=6 894.8Pa),正负离子模式下扫描采集数据,并对各主要色谱峰进行归属。结果通过正负离子质谱信息及元素组成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和对照品数据对照,共鉴定出42种化合物,主要为氨基酸类、有机酸类及黄酮类,其中首次在广枣中发现的成分有17种。结论 HPLC-Q-TOF-MS/MS兼具色谱的高分离特性和质谱的高灵敏度双重优势,能对广枣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可为广枣药效物质的基础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枣 化学成分 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 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康注射液治疗慢性肾衰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被引量:30
2
作者 廉江平 韩珊 +2 位作者 方志远 李小川 左燕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677-1682,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肾康注射液(大黄、黄芪、丹参、红花)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以"肾康注射液"、"慢性肾功能衰竭"为关键词,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医学网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 目的系统评价肾康注射液(大黄、黄芪、丹参、红花)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以"肾康注射液"、"慢性肾功能衰竭"为关键词,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医学网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 Med),手工检索相关资料,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对照研究。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采用Rev Man5.2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25篇随机对照试验、1 897例病人符合纳入标准,治疗组与对照组总体效应检验,有效率P<0.000 01,OR=4.56,95%CI[3.55,5.85];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的影响,P<0.000 01,WMD=4.45,95%CI[3.65,5.26];血清肌酐(SCr)的影响,P<0.000 01,WMD=-65.70,95%CI[-91.49,-39.91];尿素氮(BUN)的影响,P<0.000 01,WMD=-3.90,95%CI[-4.93,-2.86];对血清蛋白(Hb)、24 h尿蛋白定量(24 h TP)、血清磷(P)、血清钙(Ca)和胆固醇(TC)的影响,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肾康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康注射液 慢性肾功能衰竭 随机对照试验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草酸脂质体的制备及小鼠体内肝靶向效率的评价 被引量:8
3
作者 扈本荃 廉江平 +3 位作者 徐玥 王燕 张韫 张博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01-405,共5页
目的制备甘草酸脂质体,评价其在小鼠肝脏中的靶向性。方法以薄膜分散-超声法制备甘草酸脂质体,于小鼠尾静脉给药,RP-HPLC法测定肝脏和血液中不同时间的药物浓度。以甘草酸注射剂为对照,通过相对摄取率(re)、靶向效率(te)和峰浓度比(Ce)... 目的制备甘草酸脂质体,评价其在小鼠肝脏中的靶向性。方法以薄膜分散-超声法制备甘草酸脂质体,于小鼠尾静脉给药,RP-HPLC法测定肝脏和血液中不同时间的药物浓度。以甘草酸注射剂为对照,通过相对摄取率(re)、靶向效率(te)和峰浓度比(Ce)3个参数来评价脂质体的肝靶向效率。结果甘草酸脂质体肝脏相对摄取率re=1.4;甘草酸脂质体肝靶向效率te=0.092;甘草酸注射液te=0.059,肝脏中Ce=1.59,血液中Ce=0.99。结论与甘草酸注射剂相比,甘草酸脂质体有明显的肝靶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酸 脂质体 肝靶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时高产甘露聚糖肽与乳酶生发酵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冯锁民 任淑娟 +2 位作者 杨颖 王黎 惠乐妮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11889-11891,共3页
[目的]探索同时高产甘露聚糖肽和乳酶生的最佳发酵条件。[方法]以甲型溶血性链球菌H1S-33号为菌株,进行液体发酵培养,在各个时间段分别取样测定活菌数及甘露聚糖肽含量,确定最佳培养条件。[结果]在液体发酵过程中,28h发酵液中甘露聚糖... [目的]探索同时高产甘露聚糖肽和乳酶生的最佳发酵条件。[方法]以甲型溶血性链球菌H1S-33号为菌株,进行液体发酵培养,在各个时间段分别取样测定活菌数及甘露聚糖肽含量,确定最佳培养条件。[结果]在液体发酵过程中,28h发酵液中甘露聚糖肽含量最高为69.2μg/ml,活菌数最多为2.38×1016个/ml。[结论]同时高产甘露聚糖肽与乳酶生发酵条件为:培养基由牛肉膏、蛋白胨、酵母膏、氯化钠组成,发酵温度37℃,最佳发酵时间28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露聚糖肽 乳酶生 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发酵 培养基 细菌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菌消炎片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李巧如 李小川 罗春香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I0008-I0010,共3页
关键词 抗菌消炎片 质量标准 TLC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脑欣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苟连平 刘世平 方志远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B12期406-408,共3页
目的观察中成药心脑欣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机制。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2月在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就诊的慢性肺心病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心脑欣组,每组50例。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 目的观察中成药心脑欣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机制。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2月在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就诊的慢性肺心病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心脑欣组,每组50例。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志愿者50例作为对照组。常规组给予常规治疗,心脑欣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心脑欣丸,对照组不治疗。比较常规组与心脑欣组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0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0_2)、血氧饱和度(Sa0_2)]、NYHA分级,比较常规组与心脑欣组血气分析指标、临床症状/特征好转时间和临床疗效。比较对照组、常规组、心脑欣组血浆内皮素(ET)、脑钠肽(BNP)、红细胞生成素(EPO)水平。结果常规组、心脑欣组患者治疗前Pa0_2、PaC0_2、Sa0_2、NYHA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患者治疗后Pa0_2、Sa0_2均低于心脑欣组,NYHA分级高于心脑欣组(P<0.05)。常规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临床症状/特征好转时间均长于心脑欣组(P<0.05)。心脑欣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常规组(u=2.67,P<0.05)。常规组、心脑欣组治疗前及治疗后血浆ET、BN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血浆EPO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常规组和心脑欣组血浆ET、BN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血浆EPO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1)。结论心脑欣丸治疗慢性肺心病临床疗效显著,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浆ET、BNP水平,升高血浆EPO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心病 心脑欣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商家市售马齿苋的质量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宇洁 扈本荃 +2 位作者 高苏亚 徐玥 廉江平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3年第4期761-762,767,共3页
通过超声波提取法,分别以蒸馏水、70%乙醇为溶剂,提取马齿苋中多糖和总黄酮。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以苯酚、浓硫酸为显色剂,在480 nm处测定多糖含量;以NaNO2-Al(NO3)3-NaOH为显色剂,在510 nm处测定总黄酮含量。结果表明,不同商家市... 通过超声波提取法,分别以蒸馏水、70%乙醇为溶剂,提取马齿苋中多糖和总黄酮。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以苯酚、浓硫酸为显色剂,在480 nm处测定多糖含量;以NaNO2-Al(NO3)3-NaOH为显色剂,在510 nm处测定总黄酮含量。结果表明,不同商家市售马齿苋其多糖以及总黄酮含量存在较大差异,质量参差不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齿苋 多糖 总黄酮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酮ⅡA对RAW264.7细胞分泌MMP-12、TF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王焱 方志远 +1 位作者 黄石安 崔燎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317-1320,共4页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TanⅡA)对RAW264.7细胞中组织因子(T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12(MMP-12)表达的影响,从而探讨TanⅡA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防治作用。方法体外培养RAW264.7细胞,以ox-LDL作为刺激因子,采用MTT法测定了巨噬细胞的增殖,采...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TanⅡA)对RAW264.7细胞中组织因子(T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12(MMP-12)表达的影响,从而探讨TanⅡA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防治作用。方法体外培养RAW264.7细胞,以ox-LDL作为刺激因子,采用MTT法测定了巨噬细胞的增殖,采用ELISA法测定培养细胞上清液中TF浓度,分别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和硫代巴比妥法测定上清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SOD)和丙二醛浓度(MDA),并采用Western-blot法测定细胞中MMP-12的表达,从而观察TanⅡA对ox-LDL引起的巨噬细胞增殖、脂质过氧化及其MMP-12、TF分泌的影响。结果15、30、60、120μg/mlTanⅡA可剂量依赖性抑制50μg/mlox-LDL引起的RAW264.7细胞的增殖;30、60、120μg/mlTanⅡA可明显增加细胞上清液中SOD活性、降低MDA浓度及TF浓度,并降低细胞内MMP-12的表达。结论TanⅡA可抑制ox-LDL引起的RAW264.7细胞的增殖,可抑制该细胞中TF和MMP-12的表达,并且这种作用可能与其抗氧化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ⅡA 组织因子 基质金属蛋白酶-12 SOD MD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兽用喹诺酮类药物的分类及其含量测定 被引量:9
9
作者 扈本荃 廉江平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1998年第2期14-16,共3页
对兽用喹诺酮类药物的分类及几种喹诺酮类药物的含量测定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喹诺酮类药物 分类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测定保胎无忧片中芍药苷含量 被引量:9
10
作者 陈世虎 陈志成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70-472,共3页
目的:用HPLC法测定保胎无忧片中芍药苷的含量.方法:HPLC法,色谱柱:C18色谱柱,流动相:甲醇-0.1%磷酸溶液水(20:80),检测波长230nm.结果:芍药苷在0.5~3.0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8.34%(RSD 为0.7%).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
关键词 保胎无忧片 芍药苷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性链Zn(Ⅱ)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荧光性质
11
作者 杨滋渊 王亮 +1 位作者 刘娟 郑长征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1年第4期589-591,共3页
以5-甲基间苯二甲酸为配体与吡啶、氯化锌反应,水热合成制得手性链配合物5-甲基间苯二甲酸吡啶锌(Ⅱ),并培养成单晶。通过元素分析和核磁共振氢谱测试技术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用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配合物的晶体结构。该配合物晶体属正... 以5-甲基间苯二甲酸为配体与吡啶、氯化锌反应,水热合成制得手性链配合物5-甲基间苯二甲酸吡啶锌(Ⅱ),并培养成单晶。通过元素分析和核磁共振氢谱测试技术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用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配合物的晶体结构。该配合物晶体属正交晶系,空间群为P212121,晶胞参数a=0.839 34(9)nm,b=1.294 86(15)nm,c=1.760 2(2)nm,Z=4,V=1.913 1(4)nm3,μ=1.315 mm-1,Dc=1.457 mg/m3,F(000)=864,R1=0.022 7[I>2sigma(I)],wR2=0.059 0(all data),GOF=1.053。测试结果表明,在配合物中锌原子处于四配位的配位环境,配位原子分别来自5-甲基间苯二甲酸中的2个O原子和2个吡啶环上的N原子。分子间通过氢键形成具有二维链结构的手性化合物。配合物的荧光光谱表明,配合物在381.0~386.0 nm处的荧光强度得到了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配合物 5-甲基间苯二甲酸 晶体 手性链 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量元素硒对甘露聚糖肽发酵的影响
12
作者 任淑娟 冯锁民 +2 位作者 罗俊 杨颖 王黎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2年第9期1557-1559,共3页
为了探索微量元素硒对甘露聚糖肽发酵的影响,将不同浓度的硒离子添加到甘露聚糖肽发酵培养液中,在37℃下培养不同时间后取样,测定菌落数和发酵液中游离硒的浓度变化。结果表明,发酵过程中能促进甘露聚糖肽与微量元素硒结合的最佳浓度为... 为了探索微量元素硒对甘露聚糖肽发酵的影响,将不同浓度的硒离子添加到甘露聚糖肽发酵培养液中,在37℃下培养不同时间后取样,测定菌落数和发酵液中游离硒的浓度变化。结果表明,发酵过程中能促进甘露聚糖肽与微量元素硒结合的最佳浓度为亚硒酸钠含量低于1.5 m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硒酸钠 甘露聚糖肽 发酵 菌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红注射液在正常和寒凝血瘀大鼠中的药代动力学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勇勇 贾璞 +7 位作者 董娟妮 杨璐萌 马晓毅 王世祥 肖超妮 王晓雯 张鹏 郑晓晖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55-760,共6页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血浆中丹参素(DSS)、原儿茶酸(PA)及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的HPLC分析方法,研究丹红注射液主要酚酸类成分DSS、PA以及HSYA在正常和寒凝血瘀大鼠中药代动力学行为。方法正常及寒凝血瘀模型大鼠各6只,尾静脉注射丹...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血浆中丹参素(DSS)、原儿茶酸(PA)及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的HPLC分析方法,研究丹红注射液主要酚酸类成分DSS、PA以及HSYA在正常和寒凝血瘀大鼠中药代动力学行为。方法正常及寒凝血瘀模型大鼠各6只,尾静脉注射丹红注射液。采用HPLC法检测给药后2、5、10、15、20、25、30、40、50、60、90min时血浆中DSS、PA以及HSYA的浓度,流动相为0.2%甲酸水(A)-甲醇(B),梯度洗脱,梯度波长检测:280nm(0~40 min),402nm(40~60min)。DAS 3.0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DSS和PA呈现二室开放模型,HSYA呈现三室模型。与正常组相比,模型大鼠体内DSS、PA和HSYA的达峰浓度Cmax、DSS的分布半衰期t1/2α、PA和HSYA的消除半衰期t1/2α(t1/2γ)和药时曲线下面积AUC以及总表观分布容积V均增大(P〈0.05);PA和HSYA的分布半衰期t1/2α和DSS药时曲线下面积AUC均降低(P〈0.05)。结论在寒凝血瘀病理模型下,DSS在体内分布减慢,生物利用度降低;PA和HSYA的分布加快,消除减慢,表观分布容积增大,生物利用度增加,更能发挥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红注射液 高压液相色谱法 药代动力学 寒凝血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