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肠道靶向治疗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脑功能及情绪变化的调控作用:一项基于静息态fMRI的研究
1
作者 赵郁馨 王嫚 +4 位作者 吴海林 刘宗鑫 张千彧 雷晓燕 宗伟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46,共6页
目的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技术,探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D)患者接受肠道靶向治疗前后的脑功能活动变化,揭示其... 目的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技术,探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D)患者接受肠道靶向治疗前后的脑功能活动变化,揭示其肠脑调控机制。材料与方法前瞻性纳入30例初诊IBS-D患者(符合罗马Ⅳ标准),受试者在基线期接受肠易激综合征症状严重程度量表(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Symptom Severity Scale,IBS-SS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估,并进行rs-fMRI扫描,受试者接受为期30天的标准化肠道靶向治疗后,重复量表评估及影像学检查,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治疗前后z-score标准化低频振幅(z-score standardized amplitude of low-frequency fluctuation,zALFF)与z-score标准化局部一致性(z-score standardized regional homogeneity,zReHo)的差异,使用高斯随机场(Gaussian random field,GRF)进行校正,对差异脑区的功能指标变化与量表评分变化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相较治疗前,肠道靶向治疗后IBS-D患者IBS-SSS(P<0.001)、HAMA(P=0.004)、HAMD(P=0.026)、PSQI(P=0.007)评分下降,楔叶、楔前叶和距状裂周围皮层zALFF值下降(GRF校正,体素水平P<0.005,团块水平P<0.05),楔叶、楔前叶与枕上回zReHo值下降(GRF校正,体素水平P<0.005,团块水平P<0.05)。HAMA疼痛焦虑成分评分变化与楔前叶zALFF值改变呈正相关(r=0.405,P=0.027),HAMD抑郁成分评分变化与楔前叶zReHo值改变呈正相关(r=0.498,P=0.005)。结论IBS-D患者的肠道靶向治疗改善了其肠道症状、焦虑、抑郁和睡眠质量,降低了楔前叶和楔叶区域活动,楔前叶的功能活动减弱可能是IBS-D患者焦虑和抑郁改善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低频振幅 局部一致性 肠道靶向治疗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后早期再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4
2
作者 金燕 王雪 +7 位作者 张玲娟 邱婷 商博鑫 廉小延 阎春英 段天娇 张蓉 刘贵生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7年第11期2147-2151,共5页
目的探讨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套扎(EVL)术后早期再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16年5月收入陕西省人民医院的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并接受EVL治疗的506例患者资料,根据是否有术后早期出血分成出血组(n=38)和无出血组(n=4... 目的探讨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套扎(EVL)术后早期再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16年5月收入陕西省人民医院的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并接受EVL治疗的506例患者资料,根据是否有术后早期出血分成出血组(n=38)和无出血组(n=468)。收集可能导致术后再出血的影响因素。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独立危险因素分析采用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2组患者在性别(χ~2=5.675)、治疗前呕血次数(t=1.335)、治疗前呕血量(χ~2=1.983)、黑便次数(t=2.984)、静脉曲张条数(t=1.083)、血清PT(t=2.182)、PTA(t=2.584)、Alb(t=1.046)、TBil(t=2.463)、AST(t=3.473)、腹水严重程度(χ~2=8.484)、Child-Pugh评分(t=1.664)、Child-Pugh分级(χ~2=15.675)、套扎点数(t=1.134)、套扎次数(t=3.902)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比值比(OR)=1.598,95可信区间(95%CI):1.038~2.929],Child-Pugh评分>7.2(OR=2.306,95%CI:1.443~3.031),治疗前呕血:少量(OR=1.342,95%CI:1.014~2.627)、中量(OR=2.763,95%CI:1.356~4.122)、大量(OR=4.675,95%CI:2.321~6.929)等为EVL术后早期再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值均<0.05);Alb>31.5 g/L是EVL术后早期再出血的保护因素(OR=0.411,95%CI:0.288~0.641,P<0.05)。结论 EVL术后应加强对男性患者的健康教育,早期纠正肝功能、凝血功能异常,改善患者Alb水平,防治腹水,提高扎套术实施技术水平,以降低EVL术后早期再出血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食管和胃静脉曲张 失血 手术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米夫定和α-干扰素序贯治疗对慢性乙肝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以及血清中PD-1和Tin-3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金燕 邱婷 +5 位作者 吕颐菲 阎春英 王雪 段天娇 张蓉 刘贵生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4期1515-1517,1520,共4页
目的:分析拉米夫定和α-干扰素序贯治疗对慢性乙肝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以及血清中PD-1和Tin-3含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接受单纯拉米夫定治疗,观察组... 目的:分析拉米夫定和α-干扰素序贯治疗对慢性乙肝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以及血清中PD-1和Tin-3含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接受单纯拉米夫定治疗,观察组接受拉米夫定和α-干扰素序贯治疗,对比两组超声相关指标、细胞免疫功能及循环血PD-1和Tin-3含量差异。结果:观察组接受拉米夫定和α-干扰素序贯治疗后,超声下肝左叶长径、PVM值大于对照组,门脉内径值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CD4^+T、CD4^+T/CD8^+T值高于对照组,CD8^+T值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循环血CD8^+T细胞PD-1、Tim-3表达量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拉米夫定和α-干扰素序贯治疗可以优化慢性乙肝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抑制免疫功能负向调节过程,有助于乙肝病毒活性的抑制及病情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肝 拉米夫定 Α-干扰素 细胞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红素加氧酶-1在胃癌顺铂化疗敏感性中的作用 被引量:2
4
作者 蒋洁 张彦兵 +2 位作者 宗伟 曹菲 韩亮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3-56,共4页
目的研究血红素加氧酶-1(HO-1)及其抑制剂在胃癌顺铂(CDDP)化疗中的作用,为胃癌化疗敏感性提供潜在的增敏靶点。方法 MTT法检测锌原卟啉IX(ZnPPIX)及CDDP对胃癌细胞株SGC7901增殖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和Real-time PCR分别检测胃癌细... 目的研究血红素加氧酶-1(HO-1)及其抑制剂在胃癌顺铂(CDDP)化疗中的作用,为胃癌化疗敏感性提供潜在的增敏靶点。方法 MTT法检测锌原卟啉IX(ZnPPIX)及CDDP对胃癌细胞株SGC7901增殖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和Real-time PCR分别检测胃癌细胞中HO-1蛋白和mRNA的表达;构建裸鼠皮下种植瘤模型并进一步观察ZnPPIX及CDDP对胃癌成瘤能力的影响。结果 CDDP联合ZnPPIX干预胃癌细胞明显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率(P<0.05);同时,CDDP胃癌细胞中HO-1mRNA水平和蛋白的表达增加(P<0.05)。而CDDP联合ZnPPIX干预细胞组的HO-1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荷瘤实验结果显示,CDDP可抑制胃癌皮下种植瘤的生长,肿瘤体积和质量明显降低。结论 HO-1抑制剂ZnPPIX可增强CDDP对胃癌的化疗敏感性,有可能成为潜在的胃癌CDDP化疗方案的增敏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顺铂(CDDP) 血红素加氧酶-1(HO-1) 锌原卟啉IX(ZnPPIX) 化疗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LAT1基因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病情发展的关系 被引量:2
5
作者 刘静 金燕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2期125-128,共4页
目的:探讨MALAT1基因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病情发展的关系。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食管癌根治术治疗的原发性食管癌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中留取组织标本不同分为食管癌组织、癌旁组织两类。对比不同食管组织中MALAT1基... 目的:探讨MALAT1基因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病情发展的关系。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食管癌根治术治疗的原发性食管癌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中留取组织标本不同分为食管癌组织、癌旁组织两类。对比不同食管组织中MALAT1基因、食管癌增殖相关基因表达量、食管癌侵袭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差异,进一步采用相关性分析评估食管癌组织中MALAT1基因表达量与肿瘤病情的内在联系。结果:食管癌组织中MALAT1 mRNA的表达量高于癌旁组织;增殖相关基因FOXA1、MACC1、MAGE-A1、Nucleostemin、ABCE1mRNA的表达量高于癌旁组织,KLF4mRNA的表达量低于癌旁组织;侵袭相关基因PAR-2、PEBP4、UHRF1、Nestin mRNA的表达量高于癌旁组织,TSLC1mRNA的表达量低于癌旁组织(P<0.05)。Pearson检验发现,食管癌组织中MALAT1基因表达量与癌细胞的增殖、侵袭活性均直接相关。结论:食管癌组织中MALAT1基因表达量异常增高,随该基因表达量增加、癌细胞的增殖及侵袭活力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MALAT1 增殖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