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护理专业小组模式培训提高临床护士核心能力研究 被引量:29
1
作者 张玉莲 王丹 +3 位作者 惠蓉 李婷 马运苗 吴红娟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8-12,共5页
目的对护理专业小组进行规范化培训,以提高全院护士核心能力。方法将原7个护理专业小组共428人,扩充至15个小组共747人;构建临床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对小组成员开展理论、技能培训及临床实践;对小组成员适时调整。实施2年后评价... 目的对护理专业小组进行规范化培训,以提高全院护士核心能力。方法将原7个护理专业小组共428人,扩充至15个小组共747人;构建临床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对小组成员开展理论、技能培训及临床实践;对小组成员适时调整。实施2年后评价效果。结果护士核心能力7个维度得分、理论操作考核成绩显著提高(均P<0.01);开设了伤口造口、糖尿病、骨科、儿科、管道、腹膜透析专科护理门诊,年门诊量达2 437~3 545例次;护士离职率显著下降,患者满意度显著上升(均P<0.01);护士科研能力明显提高,学会任职人数增加。结论扩展护理专业小组并进行规范化培训,以骨干带动整体,促进了全院护士核心能力、职业成就感和患者满意度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护士 护理专业小组 专科护士 核心能力 规范化培训 职业成就 患者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级甲等医院护士岗位管理实施效果评价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张玉莲 李婷 +2 位作者 王丹 周忠良 高建民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5年第4期458-461,共4页
目的 :探讨护士岗位管理的实施效果,为岗位管理的进一步推行提供实证依据。方法 :选取陕西区域护士岗位管理试点与非试点共6所三级医院,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干预组实施护士岗位管理,对照组采用原管理方法,采用已构建的护理质量、患者评... 目的 :探讨护士岗位管理的实施效果,为岗位管理的进一步推行提供实证依据。方法 :选取陕西区域护士岗位管理试点与非试点共6所三级医院,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干预组实施护士岗位管理,对照组采用原管理方法,采用已构建的护理质量、患者评价、护士评价、医生评价、住院服务利用5个维度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护士岗位管理实施效果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后1年干预组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倍差法从医生、护士、护理质量及住院服务利用4个方面总体评价,结果显示护士岗位管理实施效果显著。结论 :实施护士岗位管理,有利于提高医生、护士对护理岗位的认可度,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和住院服务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岗位管理 效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家三甲综合医院ICU护士专业核心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68
3
作者 成守珍 彭刚艺 +5 位作者 刘华平 陈霭玲 高明榕 柴洁 赵丽 宋瑰琦 《中国护理管理》 2008年第8期38-40,共3页
目的:调查ICU护士的专业核心能力,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相关性的设计方法,于2008年2~3月对我国16家三甲综合医院ICU病房的632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ICU护士的专业核心能力评分均值为3.66&... 目的:调查ICU护士的专业核心能力,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相关性的设计方法,于2008年2~3月对我国16家三甲综合医院ICU病房的632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ICU护士的专业核心能力评分均值为3.66±0.59,线性相关分析显示,ICU护士的年龄、护龄、在ICU工作时间与专业核心能力呈显著正相关,而不同职称、不同ICU层次护士的专业核心能力不同。结论:ICU护士专业核心能力处于中上水平。ICU护士专业核心能力受年龄、ICU不同层次、培训及时间等因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 护士 专业核心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16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ICU护士专业核心能力的调查 被引量:46
4
作者 成守珍 彭刚艺 +5 位作者 刘华平 高明榕 陈霭玲 柴洁 赵丽 宋瑰琪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8年第17期34-36,共3页
目的调查ICU护士的专业核心能力,为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相关性的设计方法,于2008年2月至3月对我国16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ICU病房的632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ICU护士的教育与培训的能力最高,而掌握和运用专科... 目的调查ICU护士的专业核心能力,为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相关性的设计方法,于2008年2月至3月对我国16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ICU病房的632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ICU护士的教育与培训的能力最高,而掌握和运用专科技术的能力最低。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ICU不同层次护士的专业核心能力不同(P<0.01),ICU护士不同层次进入多元回归方程(Beta=0.198,P<0.01)。结论护理管理者应根据ICU护士的专业核心能力,分层次、分级别、分条目地进行针对性的培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 护士 专业核心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专业小组培训模式的建立及效果评价 被引量:10
5
作者 张玉莲 王丹 李婷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057-1061,共5页
目的 :介绍护理专业小组培训模式及效果,为我国护士专业化培训的途径、方法及效果评价提供参考。方法 :根据帕累托二八法则原理,以多纳比蒂安的结构-过程-结果评估模式为理论框架,构建护士专业小组培训模型,落实护理专业小组的培训计划... 目的 :介绍护理专业小组培训模式及效果,为我国护士专业化培训的途径、方法及效果评价提供参考。方法 :根据帕累托二八法则原理,以多纳比蒂安的结构-过程-结果评估模式为理论框架,构建护士专业小组培训模型,落实护理专业小组的培训计划,应用柯克帕特里克的"反应-学习-行为-结果"四层次培训评估模型进行评价。结果 :组建了15个护理专业小组,形成了747名专业护理人才队伍(占护士总数35.1%);构建了护士专业化培训模型,进行系统化理论和技能培训;评价结果显示反应层、学习层、行为层、成果层均有效。结论:护理专业小组模式是护理人才专业化建设的科学模式,为医院护士队伍的建设与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专业小组 培训模式 效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营造学习型护理单元的思考 被引量:5
6
作者 惠蓉 赵丽 洪翔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1年第4期246-247,共2页
关键词 学习型组织 护理单元 护士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联体医院护士静脉治疗核心能力现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吴红娟 石如霞 +5 位作者 赵静 郭怡航 郑芸辉 牛亚琦 鱼星锋 李小妹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61-64,共4页
目的调查医联体医院护士静脉治疗核心能力现状,分析影响因素,以完善其静脉治疗培训方案、提高护士核心能力。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陕西省8所医联体医院2405名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护士静脉治疗核心能力评价量表及一... 目的调查医联体医院护士静脉治疗核心能力现状,分析影响因素,以完善其静脉治疗培训方案、提高护士核心能力。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陕西省8所医联体医院2405名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护士静脉治疗核心能力评价量表及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进行调查。结果2405名医联体医院护士静脉治疗核心能力总分为115.67±22.78,一般自我效能感总分为32.20±6.13;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是否参加过静脉治疗相关培训及一般自我效能感是护士静脉治疗核心能力的影响因素(均P<0.05),共解释总变异的43.0%。结论医联体医院护士静脉治疗核心能力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参加过静脉治疗相关培训和一般自我效能感较高的护士其静脉治疗核心能力较好。护理管理者可加强相关培训,并通过提升护士的一般自我效能感,进而提高其静脉治疗核心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医联体 静脉治疗 核心能力 自我效能感 影响因素 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类分层岗位管理的实践与效果 被引量:22
8
作者 刘红梅 张玉莲 +4 位作者 刘晓梅 王丹 惠蓉 吴红娟 苟宁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11期61-65,共5页
目的建立和实施分类分层岗位管理体系,以提高护理质量和医患护满意度。方法将护理单元分为三类,确定岗位职数及岗位分类、明确各护理岗位任职资格,构建能级体系、护士晋级考核制度,完善岗位职责及培训制度,建立岗位绩效考核机制等。实施... 目的建立和实施分类分层岗位管理体系,以提高护理质量和医患护满意度。方法将护理单元分为三类,确定岗位职数及岗位分类、明确各护理岗位任职资格,构建能级体系、护士晋级考核制度,完善岗位职责及培训制度,建立岗位绩效考核机制等。实施2年后评价效果。结果实施后护理质量、患者、医生、护生及护士满意度显著提高(均P<0.01),护士离职率从2.76%降至2.45%,患者住院时间从平均10.3d降至9.2d。结论分类分层岗位管理可有效提高护理管理水平及效率,从而提高护理质量和医患双方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岗位 分类 分级 培训 考核 制度建设 岗位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士分层级多途径联合培训实践 被引量:15
9
作者 张玉莲 李婷 苟宁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12期66-69,共4页
目的在护士岗位管理的基础上,探讨护士分层级多途径联合培训的效果。方法将全院1 012名护士根据护理工作性质设护理管理岗、医技护理岗、教学岗及临床护理岗,再将后两者分为N1~N4级;根据岗位及各层级护士实际情况进行分层级多途径联合... 目的在护士岗位管理的基础上,探讨护士分层级多途径联合培训的效果。方法将全院1 012名护士根据护理工作性质设护理管理岗、医技护理岗、教学岗及临床护理岗,再将后两者分为N1~N4级;根据岗位及各层级护士实际情况进行分层级多途径联合培训、分层考核,实施1年后评价效果。结果联合培训后全院护士考核合格率达92.3%,考核成绩(67.30±10.41)^(83.83±7.13)分,显著高于联合培训前(P<0.01);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P<0.05,P<0.01),护士科研能力相应提高。结论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的护士分层级多途径联合培训可满足不同层级护士需求,有利于提高培训效果和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岗位胜任力 分层级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易指蹼扩张训练组合支具的研制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吴红娟 刘晓梅 +1 位作者 朱秀梅 黄亚川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2期92-94,共3页
目的探讨自制简易指蹼扩张训练组合支具在烧伤手指蹼粘连患者功能康复训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自制简易指蹼训练组合支具,并应用于16例(17只手)烧伤手指蹼粘连患者,同时按常规康复训练方案进行握拳、五指展开、双手十指交叉、指压法等... 目的探讨自制简易指蹼扩张训练组合支具在烧伤手指蹼粘连患者功能康复训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自制简易指蹼训练组合支具,并应用于16例(17只手)烧伤手指蹼粘连患者,同时按常规康复训练方案进行握拳、五指展开、双手十指交叉、指压法等手指功能康复锻炼。于训练前及训练后1~3个月、6个月测量各手指间角度。结果随训练时间的延长,患者手指指间角度逐渐增大(均P〈0.01)。结论应用简易指蹼训练组合支具可以提高患者主动功能锻炼的依从性,降低手指蹼粘连的发生,使患者手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瘢痕挛缩 手指蹼粘连 简易指蹼扩张训练组合支具 康复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管圈在提高床头交接班完整率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1
11
作者 李红文 柳莎莎 +1 位作者 刘晓梅 王浩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5年第1期33-35,共3页
目的应用品管圈提高床头交接班完整率,从而构建和谐医护患关系及提升护理伦理道德水准。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对老年心血管科目前的床头交接班进行分析,确定提高床头交接班完整率为活动主题,按照品管圈的十大步骤进行质量控制。结果... 目的应用品管圈提高床头交接班完整率,从而构建和谐医护患关系及提升护理伦理道德水准。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对老年心血管科目前的床头交接班进行分析,确定提高床头交接班完整率为活动主题,按照品管圈的十大步骤进行质量控制。结果品管圈活动后,床头交接班完整率由原来的69%上升到90%,患者满意度由改善前的平均96分上升到改善后的100分。结论品管圈活动提升了床头交接班的完整率,提高了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改善了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床头交接班 完整率 护理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老院老年人学习风格调查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李婷 张玉莲 王艳梅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11期68-70,共3页
目的了解养老院老年人的学习风格分布特点,以期为健康教育者制定教育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修订的VARK学习风格问卷对沈阳市5所养老院居住的200名老年人进行学习风格调查。结果养老院老年人的学习风格类型分布为:听说型最多(125人,占62... 目的了解养老院老年人的学习风格分布特点,以期为健康教育者制定教育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修订的VARK学习风格问卷对沈阳市5所养老院居住的200名老年人进行学习风格调查。结果养老院老年人的学习风格类型分布为:听说型最多(125人,占62.5%),其次为多重学习风格(70人,占35.0%)、读写型(3人,占1.5%)及体验型(2人,占1.0%)。多重学习风格中,双重倾向34人,其中听觉型+体验型28人,占82.4%,三重倾向和四重倾向分别为20人和16人。居住养老院级别、不同文化程度和经济状况的老年人学习风格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P<0.01)。结论沈阳市养老院居住的老年人的学习风格以听说型和多重型为主,应根据老年人的学习特点制定相应的健康教育策略,以提高教育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养老院 学习风格 调查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杏仁核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和谷氨酰胺酶表达可改善自闭症大鼠社交行为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晓侠 刘时璋 +1 位作者 刘晓梅 王洁英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07-715,共9页
目的:探讨杏仁核中沉默信息调节因子(SIRT)2和谷氨酰胺酶(GLS)调节自闭症大鼠社交行为的潜在分子机制。方法:通过子宫丙戊酸钠暴露建立野生型和SIRT2基因敲除(SIRT2^(–/–))的自闭症大鼠模型,检测不同发育阶段大鼠脑质量,杏仁核中谷氨... 目的:探讨杏仁核中沉默信息调节因子(SIRT)2和谷氨酰胺酶(GLS)调节自闭症大鼠社交行为的潜在分子机制。方法:通过子宫丙戊酸钠暴露建立野生型和SIRT2基因敲除(SIRT2^(–/–))的自闭症大鼠模型,检测不同发育阶段大鼠脑质量,杏仁核中谷氨酸含量及SIRT2、GLS和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并通过三箱社交行为测试评估大鼠社交行为。将GLS的过表达和干扰载体注射到自闭症大鼠杏仁核中,检测大鼠脑质量,杏仁核中谷氨酸含量及GLS蛋白的表达水平,评估大鼠社交行为。结果:丙戊酸钠诱导的自闭症大鼠脑质量增加,杏仁核中谷氨酸含量增加,SIRT2和GLS蛋白表达增加,促凋亡蛋白caspase-3表达增加,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减少(均P<0.01)。与野生型大鼠比较,SIRT2^(–/–)大鼠的脑质量和杏仁核中谷氨酸含量减少,杏仁核中SIRT2和GLS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大鼠社交功能障碍改善(均P<0.01)。GLS过表达大鼠脑质量和杏仁核中谷氨酸含量增加,社交功能障碍加重(均P<0.01);抑制GLS表达则减少脑质量和杏仁核中谷氨酸含量,改善大鼠社交功能障碍(均P<0.01)。结论:丙戊酸钠诱导的自闭症大鼠杏仁核中谷氨酸循环系统异常,这种异常与SIRT2表达上调及其诱导的GLS产量增加有关;敲除SIRT2基因或抑制GLS的表达有助于维持谷氨酸循环平衡,改善大鼠社交行为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闭症 杏仁核 谷氨酸 谷氨酰胺酶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 社交行为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市老年人ADL及其影响因素调查研究 被引量:16
14
作者 惠蓉 张华丽 +1 位作者 张茹英 刘彦君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3年第8期567-569,共3页
目的 探讨西安市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受损情况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分层整群抽样.对1 811名≥60岁老年人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 老年人进食、入厕、起居活动、外出步行、听讲、交谈、看书报受损率分别为3.9%、3.3%、2.0... 目的 探讨西安市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受损情况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分层整群抽样.对1 811名≥60岁老年人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 老年人进食、入厕、起居活动、外出步行、听讲、交谈、看书报受损率分别为3.9%、3.3%、2.0%、12.8%、15.8%、10.4%、33.0%。年龄、患病、体育锻炼、婚姻状况是影响ADL的主要因素.而性别、吸烟对ADL的影响不显著。结论 高龄、患有多种疾病、不注意锻练、丧偶或独居者是老年人群中的高危人群.是社区保健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日常生活能力 生活质量 数据收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士长对护士岗位管理制度认知调查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玉莲 李婷 蒋佳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7期20-22,共3页
目的了解临床一线护理管理者对护士岗位管理制度认知情况,为进一步落实护士岗位管理提供依据。方法自行设计护士长对护士岗位管理制度认知调查问卷,对4所三级甲等医院的147名护士长进行调查。结果护士长对现行护士管理制度认知评分为17.... 目的了解临床一线护理管理者对护士岗位管理制度认知情况,为进一步落实护士岗位管理提供依据。方法自行设计护士长对护士岗位管理制度认知调查问卷,对4所三级甲等医院的147名护士长进行调查。结果护士长对现行护士管理制度认知评分为17.6±4.2;92.5%护士长认为实施即将要推行的护士岗位管理制度很有必要,其中53.7%知晓护士岗位管理制度相关要求,40.8%了解其内涵;认为最佳的管理体制应为实施责、权、利统一的护理垂直管理,最大优势是岗位职责落实将更加全面、到位,最大困惑是护理队伍业务素质参差不齐。结论多数护士长认为实施护士岗位管理制度十分必要,但对其内涵知晓率较低;建议主管部门及各大医院加强护士岗位管理制度内涵及其操作性的指导和培训,提高认知度,以促进该项制度的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长 护士 岗位管理 制度 调查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士岗位工作评价研究现状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玉莲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3年第12期49-51,共3页
综述了护士岗位管理制度落实过程中岗位工作评价的现状,阐述了国内外护士岗位工作评价指标的侧重点及局限性。对于我国进一步完善体现护士职业发展、绩效考核和医院护理管理水平提升的护士岗位工作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护士 岗位工作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冠肺炎密切接触者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期心理体验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瑞华 杨群草 +3 位作者 张昊 段媛媛 李敏捷 郝楠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3年第2期174-179,共6页
为分析新冠肺炎密切接触者在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期的心理体验,采用质性研究方法,目的性抽样选择17名在某市指定地点接受医学隔离观察的密切接触者,对访谈对象进行全覆盖的结构性电话访谈。通过对所得资料进行分析、归纳主题,发现新冠肺炎... 为分析新冠肺炎密切接触者在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期的心理体验,采用质性研究方法,目的性抽样选择17名在某市指定地点接受医学隔离观察的密切接触者,对访谈对象进行全覆盖的结构性电话访谈。通过对所得资料进行分析、归纳主题,发现新冠肺炎密切接触者集中隔离期间的心理状况可归纳为3个主题:负性情绪明显、心理问题的躯体化、寻求社会支持。疫情防控期间,当新冠肺炎密切接触者作为高危人群被集中隔离时常有复杂而艰难的心理体验,相关部门应积极开展线上指导渠道及线下知识普及对密接者进行积极的心理干预,并协助其制定生活计划丰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期的生活,同时做好后勤生活保障服务,创造舒适的隔离生活环境,通过多种积极有效的措施切实缓解新冠肺炎密切接触者在集中隔离期间的负性情绪,保障身心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肺炎 密切接触者 集中隔离 心理体验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