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技术在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冠脉微循环障碍中的诊断性能研究
1
作者 贾硕 程功 +4 位作者 关蕾 冯盼盼 许百灵 方伟 张骥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122-1127,共6页
背景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CI)后的患者仍存在典型心绞痛症状的原因可能与合并冠脉微循环障碍(CMD)有关,单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技术(SPECT)作为可定量检测CMD患者冠状动脉血流储备(CFR)的一项无创检测手段,在此类人群中的诊断性... 背景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CI)后的患者仍存在典型心绞痛症状的原因可能与合并冠脉微循环障碍(CMD)有关,单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技术(SPECT)作为可定量检测CMD患者冠状动脉血流储备(CFR)的一项无创检测手段,在此类人群中的诊断性能研究较少。目的评估使用升级采集技术及新的心肌血流定量分析软件后的SPECT在PCI后合并CMD患者的诊断性能。方法纳入2020年11月—2021年11月于陕西省人民医院因冠心病行PCI后仍存在典型心绞痛症状的住院患者32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行冠状动脉造影术,通过温度/压力导丝测算血流储备分数(FFR)和冠状动脉微循环阻力指数(IMR),筛选出FFR>0.8且术后无心外膜下血管梗阻性狭窄的患者共20例,共60条血管纳入研究。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究IMR与CFR的相关性。以IMR为金标准,绘制CFR诊断CMD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结果20例CMD患者纳入研究,男15例,女5例,患者平均年龄(64.2±9.3)岁。纳入的60条血管中有21条为左前降支,17条为左冠状动脉回旋支,22条为右冠状动脉。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IMR与CFR呈负相关(r=-0.526,P<0.001)。CFR诊断CMD的AUC为0.840(95%CI=0.716~0.964),截断值为1.985。结论SPECT在PCI后患者中表现出良好的诊断性能,使用升级采集技术及新的心肌血流定量分析软件后的SPECT可作为诊断PCI后无心外膜下血管梗阻性狭窄患者是否存在CMD的有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脉微循环障碍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单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技术 临床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厄贝沙坦与硝苯地平控释片降低血压晨峰的作用对比 被引量:12
2
作者 周朝霞 王顺达 武冬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2151-2153,共3页
目的:对比厄贝沙坦片和硝苯地平控释片的降压效果及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的影响。方法:高血压患者90例,随机分配为厄贝沙坦片组(A组)和硝苯地平控释片组(B组)各45例,分别给予厄贝沙坦片150 mg/d和硝苯地平控释片30 mg/d,降压治疗4周,对... 目的:对比厄贝沙坦片和硝苯地平控释片的降压效果及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的影响。方法:高血压患者90例,随机分配为厄贝沙坦片组(A组)和硝苯地平控释片组(B组)各45例,分别给予厄贝沙坦片150 mg/d和硝苯地平控释片30 mg/d,降压治疗4周,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平均动脉压(MAP)及血压晨峰(MBPS)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DBP、SBP均有下降(P<0.05),B组下降程度较A组明显(P<0.05),B组MBPS较A组下降显著(P<0.05)。结论:硝苯地平控释片(拜新同)降低血压、预防血压晨峰的效果优于厄贝沙坦片(安博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平均动脉压 血压晨峰 厄贝沙坦 硝苯地平控释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托洛尔联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9
3
作者 姜保周 艾文婷 +2 位作者 刘丹平 穆绵 刘利华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6年第10期87-89,共3页
目的分析美托洛尔联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陕西省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抗... 目的分析美托洛尔联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陕西省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联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治疗结束后,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水平、纽约心脏病学会(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NYHA)心功能分级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2%)显著高于对照组(72%)(P<0.05)。治疗后,对照组NYHA心功能分级Ⅰ、Ⅱ、Ⅳ级患者分别为5例(20%)、4例(16%)、6例(24%),观察组分别为10例(40%)、7例(28%)、2例(8%),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VEF、NYHA心功能分级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0.05),BNP水平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患者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美托洛尔联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可有效改善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体征,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急诊内科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及冠心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 被引量:4
4
作者 周朝霞 赵媛 姬新才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1期3375-3377,共3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的类型、范围、数量及冠心病相关因素等与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的相关性。方法:入选156例行冠脉造影检查的住院患者,入院后于治疗前采集外周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血清中SCD40L水平,并收集其冠...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的类型、范围、数量及冠心病相关因素等与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的相关性。方法:入选156例行冠脉造影检查的住院患者,入院后于治疗前采集外周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血清中SCD40L水平,并收集其冠脉造影结果及血常规、血脂、体重指数、吸烟、糖尿病、高血压、家族史临床资料,方差分析不同病变范围、不同病变类型sCD40L水平的差异,相关分析sCD40L水平与冠脉狭窄数和最大狭窄程度的相关性,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冠心病相关因素对sCD40L水平的影响。结果:(1)两支和三支及以上冠脉病变者血清sCD40L水平高于单支病变和正常冠脉造影者(P<0.05);(2)B型病变患者血清sCD40L水平高于正常A型和C型病变患者(P<0.05);(3)sCD40L浓度与冠脉狭窄程度>50%的狭窄数和最大狭窄程度呈正相关关系,但前者没有显著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221和0.327,P值分别为0.052和0.001;(4)血清sCD40L浓度与年龄、高血压、血脂异常、血小板计数、白细胞总数有关(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sCD40L水平可提示冠脉病变的严重性;(2)冠心病危险因素如高龄、高血压、血脂异常可影响血清sCD40L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硬化 SCD40L 冠心病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蛋白LRRC8A在小鼠心肌细胞的表达及电生理特性 被引量:1
5
作者 刘艳 许荣 +6 位作者 郭筱王 霍聪 黎星 李东韬 夏跃胜 贾新 王晓明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46-751,共6页
目的探讨容积敏感性氯通道蛋白主要成分LRRC8A在小鼠心肌细胞的表达及电生理特性。方法采用原代培养的小鼠乳鼠心肌细胞,上海吉玛公司合成4个不同LRRC8A的小干扰RNA(siRNA),片段依次为A组、B组、C组和D组,另将1个不包含siRNA的片段作为N... 目的探讨容积敏感性氯通道蛋白主要成分LRRC8A在小鼠心肌细胞的表达及电生理特性。方法采用原代培养的小鼠乳鼠心肌细胞,上海吉玛公司合成4个不同LRRC8A的小干扰RNA(siRNA),片段依次为A组、B组、C组和D组,另将1个不包含siRNA的片段作为NC组。将含LRRC8AsiRNA片段的腺病毒感染心肌细胞,用等渗、低渗、低渗加DCPIB、低渗加siRNA外液灌流。RT-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LRRC8A在心肌细胞的表达;应用膜片钳检测各种状态下LRRC8A电生理特性(I_(Cl,vol))的变化。结果心肌细胞能正常表达LRRC8A,腺病毒成功感染细胞后,与NC组比较,A、B、C和D组LRRC8A mRNA及蛋白表达量均降低(P<0.05)。与等渗外液比较,低渗外液I_(Cl,vol)明显升高,与低渗外液比较,低渗加DCPIB外液的I_(Cl,vol)降低,抑制率达到(96.48±2.63)%(P<0.01),与低渗外液比较,低渗加siRNA外液的电流密度值下降达(83.04±8.41)%(P<0.01)。结论 LRRC8A是小鼠心肌细胞膜重要的组成成分,是容积敏感性氯通道的重要构成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细胞 心脏 膜片钳术 电生理学 氯化物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