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8年陕西省人民医院细菌耐药性监测 被引量:6
1
作者 马娟 严晓华 +7 位作者 赵海 王翠 刘英 陈苗 苍金荣 李玲 魏喆敏 张利侠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95-201,共7页
目的研究陕西省人民医院2018年临床分离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和自动化仪器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分析采用WHONET 5.6软件。结果2018年该院临床共分离出非重复菌株8001株,其中革兰阳性菌占24.0%(1919/8001),革兰阴性菌占... 目的研究陕西省人民医院2018年临床分离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和自动化仪器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分析采用WHONET 5.6软件。结果2018年该院临床共分离出非重复菌株8001株,其中革兰阳性菌占24.0%(1919/8001),革兰阴性菌占76.0%(6082/8001)。葡萄球菌属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的检出率分别为52.6%和69.4%。MRCNS中有2株(0.7%)对利奈唑胺耐药,其余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均全敏感。肠球菌属中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各占38.8%和56.1%。未发现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耐药的粪肠球菌,而屎肠球菌对两药的耐药率分别为0.6%和0.5%;粪肠球菌对利奈唑胺的耐药率为2.2%,屎肠球菌无耐药株。对头孢曲松耐药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阴沟肠杆菌的检出率分别为57.1%、61.4%和65.4%。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率均为1.2%,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率为57.7%和58.1%,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为41.6%和34.3%。鲍曼不动杆菌对多黏菌素B和替加环素耐药率分别为0.4%和2.7%,对阿米卡星、米诺环素、甲氧苄啶-磺胺甲[口恶]唑耐药率相对较低(18.9%~48.4%),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均较高(81.7%~95.7%)。结论该院临床分离菌耐药性处于较高水平,尤其是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临床的抗菌治疗构成严重威胁,应继续加强耐药性监测并加强抗菌药物的规范管理和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耐药性监测 药敏试验 多重耐药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杏仁核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和谷氨酰胺酶表达可改善自闭症大鼠社交行为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晓侠 刘时璋 +1 位作者 刘晓梅 王洁英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07-715,共9页
目的:探讨杏仁核中沉默信息调节因子(SIRT)2和谷氨酰胺酶(GLS)调节自闭症大鼠社交行为的潜在分子机制。方法:通过子宫丙戊酸钠暴露建立野生型和SIRT2基因敲除(SIRT2^(–/–))的自闭症大鼠模型,检测不同发育阶段大鼠脑质量,杏仁核中谷氨... 目的:探讨杏仁核中沉默信息调节因子(SIRT)2和谷氨酰胺酶(GLS)调节自闭症大鼠社交行为的潜在分子机制。方法:通过子宫丙戊酸钠暴露建立野生型和SIRT2基因敲除(SIRT2^(–/–))的自闭症大鼠模型,检测不同发育阶段大鼠脑质量,杏仁核中谷氨酸含量及SIRT2、GLS和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并通过三箱社交行为测试评估大鼠社交行为。将GLS的过表达和干扰载体注射到自闭症大鼠杏仁核中,检测大鼠脑质量,杏仁核中谷氨酸含量及GLS蛋白的表达水平,评估大鼠社交行为。结果:丙戊酸钠诱导的自闭症大鼠脑质量增加,杏仁核中谷氨酸含量增加,SIRT2和GLS蛋白表达增加,促凋亡蛋白caspase-3表达增加,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减少(均P<0.01)。与野生型大鼠比较,SIRT2^(–/–)大鼠的脑质量和杏仁核中谷氨酸含量减少,杏仁核中SIRT2和GLS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大鼠社交功能障碍改善(均P<0.01)。GLS过表达大鼠脑质量和杏仁核中谷氨酸含量增加,社交功能障碍加重(均P<0.01);抑制GLS表达则减少脑质量和杏仁核中谷氨酸含量,改善大鼠社交功能障碍(均P<0.01)。结论:丙戊酸钠诱导的自闭症大鼠杏仁核中谷氨酸循环系统异常,这种异常与SIRT2表达上调及其诱导的GLS产量增加有关;敲除SIRT2基因或抑制GLS的表达有助于维持谷氨酸循环平衡,改善大鼠社交行为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闭症 杏仁核 谷氨酸 谷氨酰胺酶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 社交行为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复方丁香罗勒口服混悬液治疗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临床效果及预后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王侠 王小娟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6年第9期149-152,共4页
目的 探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复方丁香罗勒口服混悬液治疗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86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给予对照组患儿... 目的 探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复方丁香罗勒口服混悬液治疗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86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给予对照组患儿补液等常规治疗,并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口服;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复方丁香罗勒口服混悬液。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白介素(IL)-6与IL-17水平及治疗后每日排便次数和肠道菌群失调分度。结果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69.77%(30/43),观察组为93.02%(40/4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IL-6、IL-17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患儿IL-6、IL-17水平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第3~4天,观察组患儿肠道菌群失调Ⅰ度为44.19%,Ⅱ度为48.83%,Ⅲ度为6.96%,对照组分别为60.47%、25.58%、13.95%,其中Ⅱ度菌群失调的分布比率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干预治疗的第3天起,与对照组患儿相比,观察组患儿菌群失调状况显著改善、大便次数显著减少(P〈0.05)。结论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复方丁香罗勒口服混悬液治疗轮状病毒肠炎效果好,可缓解患儿肠道菌群失调状况,降低继发肠道细菌感染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 复方丁香罗勒口服混悬液 轮状病毒肠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崎病患儿首剂免疫球蛋白抵抗的预测因素 被引量:4
4
作者 马蕾 王杰民 +4 位作者 蔺婧 王菊艳 高颖 闫鲜鹏 焦富勇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59-564,共6页
目的探讨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患儿发生首剂静脉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IVIG)抵抗的潜在预测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01例KD患儿临床资料,将其分为IVIG不敏感组和IVIG敏感组,比较2组的基线资料及实验室指标,利用二... 目的探讨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患儿发生首剂静脉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IVIG)抵抗的潜在预测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01例KD患儿临床资料,将其分为IVIG不敏感组和IVIG敏感组,比较2组的基线资料及实验室指标,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IVIG抵抗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以确定危险因素的最佳预测界值和对应的敏感度、特异度。结果与IVIG敏感组相比,IVIG不敏感组的中性粒细胞比率(N%)、嗜碱性粒细胞比率(B%)、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降钙素原(PCT)水平更高(P<0.05);淋巴细胞比率(L%)、单核细胞比率(M%)、红细胞比积(HCT)、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肌酸激酶(CK)、钠离子浓度(Na+)水平更低(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ST和PCT是IVIG抵抗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当AST≥29.5 U/L时,预测KD患儿发生IVIG抵抗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1.7%、64.4%,当PCT≥1.70 ng/mL时,预测KD患儿发生IVIG抵抗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1.7%、62.3%。结论AST及PCT可作为KD患儿发生IVIG抵抗的潜在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免疫球蛋白 抵抗 预测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护一体化延伸服务在过敏性紫癜患儿出院后的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19
5
作者 郑千千 牛倩 吴红娟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2769-2771,共3页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延伸服务在出院后过敏性紫癜患儿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科住院符合出院标准的8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按照出院顺序的单双数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出院电话随访,观察...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延伸服务在出院后过敏性紫癜患儿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科住院符合出院标准的8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按照出院顺序的单双数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出院电话随访,观察组实施医护一体化延伸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儿有效随访率、用药依从性、复发率及家属对随访工作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患儿有效随访率、用药依从性、复发率及家属对随访工作的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小儿过敏性紫癜患儿出院后实施医护一体化延伸服务,可提高患儿有效随访率、用药依从性及家属满意度,降低患儿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护一体化 微信平台 过敏性紫癜 复发率 依从性 满意度 延伸护理 随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