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沥青化学组分与宏观性能靶向关系研究综述与展望 被引量:3
1
作者 张宏飞 张久鹏 +3 位作者 王帅 陈子璇 李哲 裴建中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6-70,共15页
沥青复杂的微观组成特征与其宏观性能密切相关,且会随沥青材料服役时间推移发生改变,致使其性能表现出高度不确定性。以化学沥青组分为桥梁来搭建微观组成与宏观性能间的靶向关系,对高性能沥青路面材料的研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系统地... 沥青复杂的微观组成特征与其宏观性能密切相关,且会随沥青材料服役时间推移发生改变,致使其性能表现出高度不确定性。以化学沥青组分为桥梁来搭建微观组成与宏观性能间的靶向关系,对高性能沥青路面材料的研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系统地介绍和展望了沥青组分特征与宏观性能间的潜在关联,着重分析其对沥青路面材料优化设计的指导作用。首先,从微观组成视角回顾了沥青胶体结构理论、沥青质结构模型、化学组分分子结构模型研究进程及发展趋势;其次,总结了目前沥青化学组分常用的分离方法,并着重分析了饱和分、芳香分、胶质和沥青质的基础物理化学特性;综述了沥青工程指标、多温度域流变特性、热稳定性、老化及再生特性等宏观性能与沥青化学组分特征间的有机联系,进一步分析了沥青性能转变过程中各组分的迁移特征,揭示了沥青化学组分特征对宏观性能演变的影响机制,从而为未来沥青材料的靶向设计、靶向阻燃及靶向再生体系的构建提供一定参考。最后,提出了借助分子动力学模拟手段辅助沥青材料化学组分设计的方法,基于材料基因组思想展望了沥青化学组分特征与宏观性能关系研究的应用构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沥青化学组分 流变特性 老化机理 热稳定性 材料基因组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列车长持时振动引起黄土滑坡微结构变化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任权 王家鼎 +1 位作者 谷天峰 高建勋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17-120,共4页
通过研究不同试验条件下黄土滑坡滑带土孔隙定向性的变化特征,研究列车振动对黄土滑坡产生的诱发作用。结果表明:滑带黄土承受动荷载作用后,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孔隙破碎严重,其结构形态从圆形或椭圆形向长条形变化且呈一定的定向性,从而... 通过研究不同试验条件下黄土滑坡滑带土孔隙定向性的变化特征,研究列车振动对黄土滑坡产生的诱发作用。结果表明:滑带黄土承受动荷载作用后,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孔隙破碎严重,其结构形态从圆形或椭圆形向长条形变化且呈一定的定向性,从而造成土体压密。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一种列车长持时振动荷载下的黄土滑坡形成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滑坡 振动荷载 孔隙结构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值试验的嵌岩桩横向承载力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张坤勇 李广山 +1 位作者 杜伟 夏璐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8-67,共10页
采用有限元法对横向受荷嵌岩桩的现场试验加荷过程进行数值试验,获得和现场试验的加载范围内结果一致的荷载-位移曲线,验证数值模型的合理性。采用数值模型开展数值试验加载直至破坏,从而获得完整的荷载-位移曲线。基于已有的地基反力模... 采用有限元法对横向受荷嵌岩桩的现场试验加荷过程进行数值试验,获得和现场试验的加载范围内结果一致的荷载-位移曲线,验证数值模型的合理性。采用数值模型开展数值试验加载直至破坏,从而获得完整的荷载-位移曲线。基于已有的地基反力模量Ki的解答方法,对现场试验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出荷载-位移曲线初始斜率Kh求解的经验公式,给出横向受荷嵌岩桩荷载-位移曲线的双曲线函数理论计算方法。通过与现场试验曲线的对比,验证所提方法的准确性。采用常用的4种横向受荷嵌岩桩承载力计算方法,对经过数值试验扩展的水平荷载-桩顶位移曲线分析,对不同方法的适用性进行比较,建议采用双曲线函数法对横向受荷嵌岩桩的承载力进行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岩桩 横向受荷 承载力 数值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杂纤维混凝土的耐硫酸盐腐蚀性能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何锐 谈亚文 +1 位作者 李丹 盛燕萍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457-1463,共7页
为了研究混杂纤维混凝土抗硫酸盐腐蚀性能,对聚乙烯纤维(PE)与聚丙烯粗合成纤维(HPP)混凝土进行硫酸盐干湿循环腐蚀和长期浸泡侵蚀试验,采用形貌损伤、质量损失、相对动弹性模量和抗压强度等宏观测试方法研究了混杂纤维混凝土耐硫酸盐... 为了研究混杂纤维混凝土抗硫酸盐腐蚀性能,对聚乙烯纤维(PE)与聚丙烯粗合成纤维(HPP)混凝土进行硫酸盐干湿循环腐蚀和长期浸泡侵蚀试验,采用形貌损伤、质量损失、相对动弹性模量和抗压强度等宏观测试方法研究了混杂纤维混凝土耐硫酸盐腐蚀性能,并结合SEM微观结构测试技术分析了其腐蚀机理。结果表明:不同纤维掺量的混凝土在硫酸盐腐蚀作用下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伤,其干湿循环的腐蚀作用较长期浸泡腐蚀混凝土的腐蚀损伤更为明显;长期浸泡腐蚀作用时,450 d素混凝土抗压强度可达到60 MPa,各纤维混凝土抗压强度均可达到70 MPa,但在干湿循环腐蚀作用下,聚乙烯纤维和聚丙烯粗合成纤维以0.8%+1.2%掺入时,混凝土抗压强度也可达到70 MPa;纤维对于混凝土内部结构应力的缓解,孔隙、通道等缺陷的分散以及纤维之间的捆绑桥联都显著的提高了混凝土抗硫酸盐腐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混凝土 硫酸盐 腐蚀性 干湿循环 长期浸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带黄土孔隙微结构参数与动应力关系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任权 王家鼎 +1 位作者 谷天峰 蔡同俊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3-105,共3页
以黄土滑坡滑带土孔隙微观结构为研究对象,并辅以定量化分析手段,研究不同试验条件下黄土滑坡滑带土微观结构的变化特征与动应力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滑带黄土的微观结构参数随着动荷载的增加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其中孔隙数量、孔隙面积... 以黄土滑坡滑带土孔隙微观结构为研究对象,并辅以定量化分析手段,研究不同试验条件下黄土滑坡滑带土微观结构的变化特征与动应力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滑带黄土的微观结构参数随着动荷载的增加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其中孔隙数量、孔隙面积、孔隙形态比以及孔隙分形维数与动应力之间的关系可以用线性回归方程表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滑坡 滑带土 微观结构 动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80超高层泵送混凝土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秦堃 雷劲松 +2 位作者 王宁 赵昕 张浩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6-130,共5页
研究600 m超高层泵送混凝土性能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胶凝材料总用量为660 kg/m^(3),水泥、粉煤灰、矿粉、硅灰占胶凝材料比例分别为:64%、15%、18%、3%;中砂∶细砂=7∶3,大石∶小石=7∶3,砂率46%,此配合比混凝土综合性能最优,出机扩展度... 研究600 m超高层泵送混凝土性能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胶凝材料总用量为660 kg/m^(3),水泥、粉煤灰、矿粉、硅灰占胶凝材料比例分别为:64%、15%、18%、3%;中砂∶细砂=7∶3,大石∶小石=7∶3,砂率46%,此配合比混凝土综合性能最优,出机扩展度700 mm,倒坍时间3.3 s,含气量2.1%,混凝土7 d抗压强度82.4 MPa,28 d抗压强度99.2 MPa;基于盘管试验中检测点压力检测数据,检测点P0与P1压力值拟合曲线,为Y=0.022+0.9x,线性关系为0.99;稳定泵送混凝土时检测点P1与P2压力差约为0.35 MPa,折算每米直管压力损失为0.0065 MPa;泵送600 m高度时所需出口压力仅为最大出口压力的4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层泵送混凝土 倒坍时间 压力泌水率 屈服应力 塑性黏度 线性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海拔地区铁路工程施工人员作业疲劳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莫俊文 钟建栋 《高原科学研究》 CSCD 2023年第1期109-121,共13页
为有效评估高海拔地区铁路工程施工人员的作业疲劳,依托海拔高度3300 m的西成铁路建设项目,利用量表调研对铁路工程施工人员的作业疲劳进行测评,同时选取其中的40人作为被试进行客观反应时及心率指标测量,运用改进模糊层次分析法从主观... 为有效评估高海拔地区铁路工程施工人员的作业疲劳,依托海拔高度3300 m的西成铁路建设项目,利用量表调研对铁路工程施工人员的作业疲劳进行测评,同时选取其中的40人作为被试进行客观反应时及心率指标测量,运用改进模糊层次分析法从主观角度评估施工人员的作业疲劳,并通过建立疲劳与安全行为水平之间的关系,对客观指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高海拔地区铁路工程施工人员存在严重的作业疲劳,主要体现在很重度的乏力感和困倦感、重度的不快感和不安感;生理指标测试表明,高海拔铁路施工人员作业前后的反应时长和操作失误率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部分施工人员的平均心率超过或接近卫生限制,约有55%的施工人员处于较重度疲劳以上,需要引起重视。针对以上分析提出几点疲劳缓解措施,该研究结果可为铁路施工安全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科学与工程 高海拔铁路 作业疲劳 指标测量 疲劳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 HC强化高速公路服务区污水脱氮
8
作者 马青 吴彦成 吴沛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8-259,共12页
实现高速公路服务区污水的高效、稳定净化,对服务区周边水环境的保护有重要意义。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HNAD)菌可以在好氧条件下同时实现硝化和反硝化,在污水生物处理过程中具有应用价值。为探究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过程应用于高速公路... 实现高速公路服务区污水的高效、稳定净化,对服务区周边水环境的保护有重要意义。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HNAD)菌可以在好氧条件下同时实现硝化和反硝化,在污水生物处理过程中具有应用价值。为探究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过程应用于高速公路服务区污水处理的可行性,从实验室规模的厌氧/缺氧/好氧(A^(2)/O)反应器中分离得到一株具有良好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性能的菌株,在采用批次实验探明该菌株最佳生长条件的基础上,将该菌株加入处理高速公路服务区污水的序批式反应器(SBR),探究了SBR工艺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根据16s rRNA基因测序结果,发现分离得到的菌株为Pseudomonas aeruginosa HC,属于假单胞菌属。该菌株生长的最佳碳源为C_(4)H_(4)Na_(2)O_(4),最佳碳氮比(C/N)为30,最佳摇床转速为150 rpm,最佳温度为25℃,最佳pH值为8。强化SBR工艺出水的NH_(4)^(+)-N、NO_(2)^(-)-N和NO_(3)^(-)-N平均浓度分别为(2.33±0.12)、(1.12±0.09)和(8.08±0.11)mg·L^(-1)。与控制反应器相比,强化SBR工艺的生物强化脱氮效果提升明显,总氮(TN)去除率比控制反应器高13.96%±0.25%。90 d后,强化SBR工艺出水总氮逐渐升高,生物强化效果开始减弱;再次加入HC菌后,工艺的总氮去除率(TNRE)逐步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 序批式反应器 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 最佳生长条件 脱氮 高速公路服务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HRB支座的在役小箱梁桥性能提升方法
9
作者 张通 王炳玉 +1 位作者 吴润涵 李晓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9-156,共8页
随着公路桥梁设计规范和地震区划图的更新,大量在役非现标准旧桥存在支座竖向承载力和抗震性能不足的问题。为提升此类桥梁的安全性能,本文以一座公路典型小箱梁桥为依托工程,提出一种基于新型SHRB支座的性能提升方法。针对旧桥的支座... 随着公路桥梁设计规范和地震区划图的更新,大量在役非现标准旧桥存在支座竖向承载力和抗震性能不足的问题。为提升此类桥梁的安全性能,本文以一座公路典型小箱梁桥为依托工程,提出一种基于新型SHRB支座的性能提升方法。针对旧桥的支座安装空间限制以及支座承载能力的提升需求量,研发出一款小尺寸高负载橡胶(SHRB)支座,并开展试验研究验证了其良好的高负载性能。通过全桥动力非线性时程分析验算SHRB支撑下的全桥抗震性能,明确桥墩抗剪能力的提升需求量,并设计桥墩外包CFRP实现抗剪性能的提升。试验和算例分析表明:SHRB支座在满足安装空间限制的同时能够明显提升竖向承载力,极限压应力可达到175MPa;并且采用SHRB支座的全桥结构能够适应地震烈度的提升,其延性变形符合现行规范要求;桥墩经过CFRP加固后,全桥桥墩抗剪性能符合现行规范能力保护设计的要求。本文提出的SHRB支座目前已成功付诸于实际工程,在旧桥性能提升领域具有推广使用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役非现标准桥梁 小尺寸高负载橡胶支座 抗震性能提升 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中地区稻鱼共生技术探析
10
作者 张文婷 吴珂琦 《南方农业》 2025年第12期181-183,187,共4页
稻鱼共生系统在我国有较为悠久的历史,是一种实现种植业与养殖业有机结合的生产模式。为促进稻鱼共生系统在关中地区的推广应用,介绍稻-鳖、稻-鱼、稻-虾-鳜鱼等稻鱼共生模式下的相关技术,包括稻田设施建设、苗种投放、投饲管理、水质... 稻鱼共生系统在我国有较为悠久的历史,是一种实现种植业与养殖业有机结合的生产模式。为促进稻鱼共生系统在关中地区的推广应用,介绍稻-鳖、稻-鱼、稻-虾-鳜鱼等稻鱼共生模式下的相关技术,包括稻田设施建设、苗种投放、投饲管理、水质管理、病害防治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鱼共生系统 养殖技术 种植技术 关中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盐腐蚀对混杂纤维混凝土弯曲韧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谈亚文 杨哲 +1 位作者 李丹 何锐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756-2762,共7页
为了研究混杂纤维混凝土经硫酸盐腐蚀后的弯曲性能,首先对不同掺量的聚乙烯纤维(PE)与聚丙烯粗合成纤维(HPP)混凝土进行了硫酸盐干湿循环腐蚀和长期浸泡腐蚀试验,然后以三分点弯曲试验为基础,结合美国ASTMC1018和奥地利ORS评价方法,对... 为了研究混杂纤维混凝土经硫酸盐腐蚀后的弯曲性能,首先对不同掺量的聚乙烯纤维(PE)与聚丙烯粗合成纤维(HPP)混凝土进行了硫酸盐干湿循环腐蚀和长期浸泡腐蚀试验,然后以三分点弯曲试验为基础,结合美国ASTMC1018和奥地利ORS评价方法,对比分析了混杂纤维混凝土在硫酸盐腐蚀前后其弯曲韧性变化及最佳纤维掺量。结果表明,纤维的掺入使得混凝土的破坏类型发生了变化,破坏时的最大荷载和挠度均明显增大,混凝土I_5、I_(10)、I_(20)、R_(5,10)和R_(10,20)显著提高,韧性水平也明显高于普通混凝土;在硫酸盐腐蚀作用后不同纤维掺量的混凝土其弯曲韧性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干湿循环腐蚀条件下比长期浸泡腐蚀条件下的混凝土的弯曲韧性受损更为严重;聚乙烯纤维(PE)与聚丙烯粗合成纤维(HPP)掺量为0.8%~1.2%的混凝土在经受450 d长期浸泡腐蚀作用后的I_5、I_(10)与R_(5,10)值分别提高了32.2%、19.6%和6.8%,具有良好的耐硫酸盐腐蚀性能和弯曲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弯曲韧性 腐蚀 干湿循环 长期浸泡 硫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座加载速度对高架桥地震响应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资道铭 陶旭 +1 位作者 陈长海 魏威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1-66,共6页
为研究橡胶支座在不同加载速度下对高架桥地震响应的影响,以某公路连续高架桥为对象选取其中某一桥墩进行基于速度加载控制的实时子结构试验,对比分别采用天然橡胶支座、高阻尼支座和超高阻尼支座的桥梁在地震波作用下的动力响应随加载... 为研究橡胶支座在不同加载速度下对高架桥地震响应的影响,以某公路连续高架桥为对象选取其中某一桥墩进行基于速度加载控制的实时子结构试验,对比分别采用天然橡胶支座、高阻尼支座和超高阻尼支座的桥梁在地震波作用下的动力响应随加载指数的变化,基于改进超弹性Zener模型采用MATLAB软件对桥梁的地震响应进行数值分析。结果表明:超高阻尼支座的速度相关性较强,高阻尼支座次之,天然橡胶支座的速度相关性较弱;支座的速度相关性对高架桥地震响应的影响随加载指数的增大而增大,加载指数从0.2增加到1.0,采用超高阻尼支座时桥梁的位移响应和内力响应减小最多,支座耗能降低最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架桥 橡胶支座 速度相关性 地震响应 实时子结构试验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氧化铝/矿物纤维复合阻燃沥青的制备及热重行为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辛炜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972-1976,共5页
采用极限氧指数法,研究氢氧化铝和矿物纤维单掺对沥青极限氧指数(LOI)的影响,结合沥青基本性能指标,确定单掺时两种材料掺量,并采用正交试验确定复合阻燃沥青中两种材料的复配比例;最后通过热重行为分析其阻燃机理。结果显示:氢氧化铝... 采用极限氧指数法,研究氢氧化铝和矿物纤维单掺对沥青极限氧指数(LOI)的影响,结合沥青基本性能指标,确定单掺时两种材料掺量,并采用正交试验确定复合阻燃沥青中两种材料的复配比例;最后通过热重行为分析其阻燃机理。结果显示:氢氧化铝虽然提高了沥青的高温性能,却使低温性能降低;氢氧化铝对沥青的阻燃作用明显大于矿物纤维,单掺时氢氧化铝和矿物纤维的掺量范围分别为10%~30%和10%~20%;复合阻燃沥青中氢氧化铝和矿物纤维的复配掺量都为20%;燃烧前期氢氧化铝的失水分解对沥青起到阻燃作用,而燃烧后期主要是矿物纤维中有效成分的分解吸热反应,抑制了沥青的燃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阻燃沥青 氢氧化铝 矿物纤维 极限氧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承载力隔震支座的力学性能初步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长海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0-55,共6页
桥梁减隔震技术中最常用的是铅芯隔震橡胶支座(LRB支座)和高阻尼隔震橡胶支座(HDR支座),针对这2种支座设计压应力不足的问题,基于新型阻尼材料,研制了高承载力隔震支座(GRB支座),其设计压应力可以达到35 MPa,极限压应力可以达到210MPa。... 桥梁减隔震技术中最常用的是铅芯隔震橡胶支座(LRB支座)和高阻尼隔震橡胶支座(HDR支座),针对这2种支座设计压应力不足的问题,基于新型阻尼材料,研制了高承载力隔震支座(GRB支座),其设计压应力可以达到35 MPa,极限压应力可以达到210MPa。对GRB支座的疲劳特性、剪应变相关性、压应力相关性、频率相关性、温度相关性和反复加载次数相关性进行试验,证明其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以某桥6×110m的连续梁桥段为背景,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 Civil 2015建立桥梁计算模型,通过特征值分析和时程分析,对比桥梁在LRB支座隔震体系和GRB支座隔震体系下的主梁位移、关键截面的弯矩内力等结构响应。研究表明,GRB支座具有较大的竖向设计压应力,应用在大跨径现浇连续梁桥上,隔震效果好,支座的尺寸小,可缩小盖梁和伸缩缝尺寸,降低桥梁造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隔震体系 连续梁桥 高承载力支座 铅芯隔震橡胶支座 高阻尼隔震橡胶支座 隔震效果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旧胶粉沥青最优性能制备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赵昕 谢昆 +3 位作者 张浩 范红英 牛永喆 刘浪涛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3586-3591,共6页
选择壳牌90#基质沥青和废旧轮胎胶粉为主要试验原料,以沥青针入度、黏度、延度、软化点作为评价橡胶沥青性能的指标,对橡胶沥青的制备温度、胶粉剂量、胶粉目数、搅拌方式、热存储方式、热存储时间、微观结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果表明... 选择壳牌90#基质沥青和废旧轮胎胶粉为主要试验原料,以沥青针入度、黏度、延度、软化点作为评价橡胶沥青性能的指标,对橡胶沥青的制备温度、胶粉剂量、胶粉目数、搅拌方式、热存储方式、热存储时间、微观结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果表明:制备温度对橡胶沥青的影响较为复杂;当胶粉目数小于30和胶粉掺量小于20%时,剪切法生产方式的沥青针入度大于搅拌法;在不同胶粉目数和不同胶粉掺量情况下,采用搅拌法生产的沥青软化点大于剪切法,采用搅拌法生产的沥青粘度大于剪切法;橡胶沥青的粘度在静态存储情况下,其下降速率远大于动态存储方式。最后得出:在185℃的制备温度下搅拌加工1 h进行生产,在静态热存储条件下存储时间不超过2 h,制备好的沥青最多可再重复加热1次,生产的橡胶粉沥青的延度、粘度、针入度、软化点等各项技术指标性能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 废旧橡胶 沥青 粘度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加强再生沥青混合料的压实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马煜缨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56-259,共4页
旨在考察纤维加强再生沥青混合料的压实特性,采用旋转压实仪成型试件并获取密实度曲线,根据密实度曲线计算压实特性参数,分析纤维种类、纤维掺量和废旧路面材料(RAP)掺配率对纤维加强再生沥青混合料压实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纤维... 旨在考察纤维加强再生沥青混合料的压实特性,采用旋转压实仪成型试件并获取密实度曲线,根据密实度曲线计算压实特性参数,分析纤维种类、纤维掺量和废旧路面材料(RAP)掺配率对纤维加强再生沥青混合料压实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纤维对再生沥青混合料的压实特性有显著影响,当掺量相同时,不同种类纤维对再生混合料的压实功和压实速率的影响效果基本一致;纤维会显著提高再生混合料在开放交通后抵抗永久变形的能力,在相同掺量下,矿物纤维的作用最大,其次为聚酯纤维,木质素纤维最弱;当剂量较低时,因纤维未形成相互搭接的三维空间结构而对再生混合料的压实特性基本无影响,当纤维掺量超过0.4%时,随着纤维掺量的增大,再生混合料的可压实性逐渐变差、抵抗永久变形的能力逐渐提高;RAP掺配率越高,K1和压实能量指数(CEI)越大、密实能量指数(TDI)越大而K2越小,混合料的可压实性降低而开放交通后抵抗变形的能力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再生沥青混合料 纤维 压实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旬阳董儿沟尾矿坝动静力稳定性对比分析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史志军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30-135,共6页
以旬阳董儿沟尾矿坝为研究对象,根据经验确定了初坝参数,试验测定了需对材料的动力静力参数,静力计算采用E-B模型,动力计算采用等效黏弹性本构,稳定性计算采用瑞典条分法。静力计算分析表明,尾矿坝在静力状态下是稳定的,且干滩长度越长... 以旬阳董儿沟尾矿坝为研究对象,根据经验确定了初坝参数,试验测定了需对材料的动力静力参数,静力计算采用E-B模型,动力计算采用等效黏弹性本构,稳定性计算采用瑞典条分法。静力计算分析表明,尾矿坝在静力状态下是稳定的,且干滩长度越长,坝体越稳定。坝体在给定的地震力作用下,坝体的反应加速度的最大值都发生在坝体顶部,坝顶的水平向反应加速度无放大作用,竖向加速度反应均明显小于水平向加速度反应。结合实际条件尾矿坝坝坡液化的可能性很小,坝体不会发生液化。动力边坡稳定安全系数为1.26,表明动力作用下尾矿坝的边坡仍然是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矿坝 等效黏弹性本构 静力稳定性 动力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石墨烯/SBS复合改性沥青抗老化和高温流变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彭小刚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189-193,198,共6页
利用高速剪切法制备氧化石墨烯/SBS复合改性沥青,并以实验手段研究了氧化石墨烯/SBS复合改性沥青的抗氧化和高温流变性能。结果表明,GO的加入改变了沥青的胶体结构,使沥青抗氧化性能得到明显提升,其中当GO含量超过0.4%时,对抗老化性能... 利用高速剪切法制备氧化石墨烯/SBS复合改性沥青,并以实验手段研究了氧化石墨烯/SBS复合改性沥青的抗氧化和高温流变性能。结果表明,GO的加入改变了沥青的胶体结构,使沥青抗氧化性能得到明显提升,其中当GO含量超过0.4%时,对抗老化性能的改善不显著。GO的引入改变了高温时沥青的粘弹性比例,提高了沥青的抗变形能力和高温稳定性。随着GO含量的增多,沥青粘度逐渐增大,施工温度逐渐升高,当GO含量超过0.6%时,拌合温度过高不利于施工。当GO含量低于0.6%时,GO在沥青中分布的均匀性较好,而当GO含量超过0.6%时,GO在沥青中发生团聚,不利于沥青性能的稳定。综合考虑,GO含量不应超过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氧化石墨烯 抗老化性能 流变性能 改性沥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HPP混杂纤维混凝土的抗冻性能 被引量:12
19
作者 何锐 李丹 +1 位作者 王帅 陈华鑫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7-94,共8页
采用聚乙烯纤维(PE)和聚丙烯塑钢纤维(HPP)混杂技术制备纤维混凝土,以冻融前后的质量变化、动弹性模量、抗压强度以及弯曲性能等对其抗冻性能进行评价,并结合SEM分析从微结构角度对其损伤机理进行探讨.研究表明:冻融循环后素混凝土表面... 采用聚乙烯纤维(PE)和聚丙烯塑钢纤维(HPP)混杂技术制备纤维混凝土,以冻融前后的质量变化、动弹性模量、抗压强度以及弯曲性能等对其抗冻性能进行评价,并结合SEM分析从微结构角度对其损伤机理进行探讨.研究表明:冻融循环后素混凝土表面受损明显,混杂纤维掺入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完整性,表面损伤剥落减少;冻融循环过程中素混凝土的质量呈先增长后降低的趋势,而混杂纤维混凝土的质量呈持续增长状态;各配比混凝土的动弹性模量先基本不变而后下降,当纤维掺量为0.8%+1.2%时经受300次冻融循环作用后的相对动弹性模量仍保持在83.63%;各组混凝土抗压强度变化规律与动弹性模量相似;PE和HPP粗细纤维的协同作用使混凝土脆性显著改善,混杂纤维混凝土的韧性指数与残余强度随纤维掺量而变化,当掺量为0.8%+1.2%时优于理想弹塑性材料;经冻融作用后,混凝土的弯曲韧性有一定的损伤,但没有出现脆性断裂,仍表现出较好的延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混凝土 混杂纤维 抗冻性 弯曲軔性 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年来龙门山断裂GPS剖面变形与应变积累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唐红涛 孙兴华 +3 位作者 保长燕 张希 朱良玉 贾鹏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73-378,共6页
利用1999~ 2012年4期GPS速度场数据,对龙门山断裂天全—映秀段及安县—广元段的GPS剖面变形与应变积累作了探讨.在剖面应变积累对地震触发成因及程度方面,将芦山Ms7.0与汶川Ms8.0地震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芦山地震之前,该地... 利用1999~ 2012年4期GPS速度场数据,对龙门山断裂天全—映秀段及安县—广元段的GPS剖面变形与应变积累作了探讨.在剖面应变积累对地震触发成因及程度方面,将芦山Ms7.0与汶川Ms8.0地震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芦山地震之前,该地区压性速率远高于1999 ~2007年,它是汶川大震后的应力调整过程;(2)汶川Ms8.0、芦山Ms7.0两次强震间隔如此之短,不排除是汶川地震之后龙门山断裂西南段应力场高值压应力的调整过程对此次芦山地震起到触发作用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门山断裂 GPS剖面变形 应变积累 应力调整 汶川Ms8 0地震 芦山Ms7 0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