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速公路连续长下坡路段大型货车专用缓速车道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张驰 胡涛 +2 位作者 林宣财 白浩晨 吴善根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04-113,共10页
为降低大型载重货车的下坡风险,提升我国高速公路连续长下坡的行车安全性,研究了连续长下坡路段货车专用缓速车道。分析了大型货车在发动机辅助制动下坡时的行驶特性,基于货车制动毂温度和速度特性,提出长下坡路段应在必要时增设货车专... 为降低大型载重货车的下坡风险,提升我国高速公路连续长下坡的行车安全性,研究了连续长下坡路段货车专用缓速车道。分析了大型货车在发动机辅助制动下坡时的行驶特性,基于货车制动毂温度和速度特性,提出长下坡路段应在必要时增设货车专用缓速车道。以六轴铰接列车为设计主导车型,从铰接列车下坡安全性入手研究了缓速车道的架构体系,明确了缓速车道的设置方法,提出了包括渐变段、缓冲区和稳速区等在内的车道架构及其线形指标,分析了缓速车道的合理限速值以及推荐挡位。最后以G5京昆高速某长大下坡为例,通过多种通行方式下的货车制动毂温升数值模拟,对比验证了缓速车道的安全通行性。结果表明:相较于自由流速度下坡和分车道限速下坡,设置缓速车道后坡底制动毂温度分别降低了114和79℃,降温幅度分别达到32.9%和25.3%,且缓速车道路段内最高温度低于安全临界温度,表明在连续长下坡内增设缓速车道可显著缓解制动毂温升态势,降低货车制动失效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缓速车道 下坡特性 连续长下坡 制动毂温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省承包对施工安全状况演变的影响研究
2
作者 徐晟 倪清清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03-108,共6页
为研究跨省承包对施工安全的影响,运用空间马尔科夫链探讨区域空间关系在施工安全状况演变过程中的作用。以我国各省份2012--2016年的事故率为依据,将各省份施工安全状况分为5类;针对不同的施工安全状况,分别构建马尔科夫转移矩阵和空... 为研究跨省承包对施工安全的影响,运用空间马尔科夫链探讨区域空间关系在施工安全状况演变过程中的作用。以我国各省份2012--2016年的事故率为依据,将各省份施工安全状况分为5类;针对不同的施工安全状况,分别构建马尔科夫转移矩阵和空间马尔科夫转移矩阵;通过计算以空间滞后为条件的2012--2016年各省份施工安全状况的转移概率,分析各省份受到其周围省份跨省承包商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研究表明:空间马尔科夫链能更准确地展现区域空间关系在施工安全状况演变过程中的作用;跨省承包对施工安全状况一般和较差的省份有改善作用,但对施工安全状况良好和较好的省份有负面影响;同时,施工安全状况越好,抵御负面影响的能力越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工安全 事故分析 跨省承包 状态演变 区域空间关系 转移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制动毂温升的连续下坡安全设计方法 被引量:13
3
作者 张驰 侯宇迪 +1 位作者 秦际涵 张宏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39-150,共12页
为提升高速公路连续下坡行车安全水平,缓解中国长下坡路段车路协同矛盾,研究了基于货车制动毂温升的纵坡组合安全设计方法.选取六轴铰接列车为主导车型,采用理论分析法构建了制动毂温升模型,通过实车试验验证了模型准确性.收集了试验路... 为提升高速公路连续下坡行车安全水平,缓解中国长下坡路段车路协同矛盾,研究了基于货车制动毂温升的纵坡组合安全设计方法.选取六轴铰接列车为主导车型,采用理论分析法构建了制动毂温升模型,通过实车试验验证了模型准确性.收集了试验路段多年事故数据,基于对货车事故率与制动毂温升的相关性分析,选取温度达到200℃时下坡距离、坡底温度和温升速率作为纵坡组合安全性分析指标,对连续下坡纵坡组合设计方法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从制动毂温升层面考虑,连续下坡应从缓坡设置、坡度差控制和坡长组合三方面进行安全设计与优化,并辅以主、被动防护和交通管控措施;合理设置缓坡有利于缓解制动毂温升,但缓坡降温效果有限,坡度无限趋缓既无益于降低制动毂温度,也增加了路线长度,宜根据临界坡度指标合理控制缓坡取值;相邻坡段坡度差不宜过大,尽量以坡差较小的纵坡组合进行展线,宜根据平均纵坡以及最大坡度差回归方程控制坡差;同时应采用长缓坡和短陡坡的坡长组合形式.由此可最大限度避免连续下坡的货车制动毂超过200℃,提升货车下坡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纵坡组合设计方法 制动毂温升 长大下坡 陡缓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大下坡路段货车运行速度特性及预测 被引量:10
4
作者 张驰 任士鹏 +2 位作者 王博 张宏 吕博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8-49,共12页
为研究长大下坡路段货车运行特征,提高运行速度预测模型的有效性,确保车辆在长大下坡路段安全行驶,收集西南地区某高速公路连续长大下坡路段断面车速数据,对货车速度时空分布特性及车速离散程度进行分析,并通过Q-Q概率图和单样本K-S检... 为研究长大下坡路段货车运行特征,提高运行速度预测模型的有效性,确保车辆在长大下坡路段安全行驶,收集西南地区某高速公路连续长大下坡路段断面车速数据,对货车速度时空分布特性及车速离散程度进行分析,并通过Q-Q概率图和单样本K-S检验对长大下坡货车速度分布特征进行检验,得到长大下坡路段货车行驶速度分布特性,根据分布特性进行运行速度模型误差分析,确定误差原因及修正变量,最后建立货车运行速度预测修正模型,并进行模型修正前后有效性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货车在长大下坡路段行驶过程中,随着下坡距离增长,速度先逐渐降低,随后趋于稳定,车速离散程度随着下坡距离及交通量增长而增加;货车车速特性不随时段变化产生明显差异;长大下坡路段断面车速符合Logistic分布的规律,速度高度集中且对称于高峰速度值;现有运行速度预测模型预测货车运行速度时具有误差,速度误差主要原因是模型未考虑交通密度的影响,基于此建立的货车运行速度预测修正模型相对误差降低了4%~14%,有效性明显提升。由此可为长大下坡运行速度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提升货车下坡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长大下坡 运行速度预测模型 车速分布规律 交通密度 误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