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丹红注射液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治疗时间窗的影响 被引量:13
1
作者 徐芳琴 郭超 +4 位作者 卞涛 朱艳荣 卫国 殷英 文爱东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887-1892,共6页
目的研究丹红注射液(丹参和红花)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治疗时间窗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方法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阻断(MCAO)模型,分别于缺血再灌注后1、2、4、6 h给予造模大鼠静脉注射2 m L/kg丹红注射液,间隔24 h给药1次,连续给药3 d... 目的研究丹红注射液(丹参和红花)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治疗时间窗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方法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阻断(MCAO)模型,分别于缺血再灌注后1、2、4、6 h给予造模大鼠静脉注射2 m L/kg丹红注射液,间隔24 h给药1次,连续给药3 d,以神经功能学评分、脑梗死面积、脑含水量以及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为检测指标,评价丹红注射液的治疗时间窗。通过检测氧化损伤指标(氧自由基、4-羟基壬烯醛、8-羟基脱氧鸟苷)及抗氧化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以推测作用机制。结果大鼠再灌注后4 h内,丹红注射液能够显著改善神经功能缺损,降低脑梗死面积和脑含水量,并抑制血清NSE水平,而4 h以后用药效果不明显。此外,丹红注射液能够显著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诱导的氧化损伤,并显著提高脑组织的抗氧化能力。结论丹红注射液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治疗时间窗应在4 h内,其作用机制与抗氧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红注射液 脑缺血 治疗时间窗 作用机制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