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Piezo1/NLRP3通路探讨脑清通汤含药血清对低流体剪切力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
1
作者 谭娟娟 程立 +5 位作者 康雅隆 齐鸿飞 杨洪义 于远望 史宇兵 王海芳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669-669,共1页
目的观察国医大师张学文防治肝热血瘀证高血压的有效方脑清通汤(NQT)含药血清调控机械敏感性阳离子通道Piezo1对低流体剪切力(FSS)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迁移的影响。方法通过流体剪切力加载分析设备加载低FSS建立细胞模型,... 目的观察国医大师张学文防治肝热血瘀证高血压的有效方脑清通汤(NQT)含药血清调控机械敏感性阳离子通道Piezo1对低流体剪切力(FSS)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迁移的影响。方法通过流体剪切力加载分析设备加载低FSS建立细胞模型,分别给予Piezo1激动剂Yoda1和NQT含药血清干预,CCK8和Ed U实验检测VSMCs增殖能力,划痕愈合和Transwell实验检测VSMCs迁移能力,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IL-18和IL-1β水平,RT-q 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Piezo1、PCNA、Cyclin D1、NLRP3炎症小体m RNA和蛋白表达。结果低FSS可诱导VSMCs增殖和迁移增加,PCNA、Cyclin D1、NLRP3炎症小体、IL-18和IL-1β表达增加,Piezo1表达降低;而Piezo1激动剂Yoda1和NQT含药血清均与其作用相反。结论低FSS下调VSMCs中Piezo1的表达、激活NLRP3炎症小体介导的炎症反应诱导VSMCs的增殖和迁移;NQT含药血清逆转低FSS对Piezo1的下调、抑制NLRP3炎症小体激活而发挥抑制VSMCs增殖和迁移的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剪切力 脑清通汤 国医大师 含药血清 张学文 炎症反应 激动剂 细胞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酸介导体重指数与慢性心力衰竭关系的孟德尔随机化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葛腾 房瑛 +3 位作者 齐鸿飞 宁博 吴永青 赵明君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95-502,共8页
目的:采用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分析探讨体重指数、尿酸与慢性心力衰竭(CHF)之间的因果关系。方法:使用公开的东亚人群全基因组关联研究汇总数据集,以逆方差加权(IVW)法为主要分析方法,同时采用MR-Egger回归法、加权中位数模型、简单模型... 目的:采用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分析探讨体重指数、尿酸与慢性心力衰竭(CHF)之间的因果关系。方法:使用公开的东亚人群全基因组关联研究汇总数据集,以逆方差加权(IVW)法为主要分析方法,同时采用MR-Egger回归法、加权中位数模型、简单模型、加权模型,分析体重指数、尿酸与CHF两两之间的关系。使用MR-Egger回归法检测多效性,使用Cochran Q检验检测异质性,使用留一法进行敏感性分析,绘制漏斗图检测偏倚性,使用MR-PRESSO包剔除离群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孟德尔分析后计算中介效应值及中介效应比例,最后分析体重指数、尿酸与CHF两两之间的反向孟德尔随机化研究。结果:两样本孟德尔分析中IVW法显示体重指数(OR=1.685,95%CI:1.417~2.003,P<0.001)、尿酸(OR=1.225,95%CI:1.087~1.380,P<0.001)均与CHF存在因果关系;体重指数(OR=1.204,95%CI:1.139~1.273,P<0.001)与尿酸存在因果关系。尿酸在体重指数与CHF的因果关系中的中介效应比例为7.23%。MR-Egger回归截距的P均>0.05,即筛选出的SNP不存在水平多效性,因果推断方法有效,体重指数-尿酸、体重指数-CHF的孟德尔随机化分析存在异质性(Cochran Q检验P<0.01)。反向孟德尔随机化分析中IVW法显示,CHF与体重指数(OR=0.977,95%CI:0.947~1.008,P>0.05)、CHF与尿酸(OR=1.000,95%CI:0.963~1.038,P>0.05)之间均不存在因果关系,尿酸与体重指数的分析存在基因多效性,故因果推断方法无效。结论:体重指数、尿酸均与CHF存在因果关系且呈正相关,且尿酸在体重指数与CHF的因果关系中为不完全中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重指数 尿酸 慢性心力衰竭 孟德尔随机化分析 因果关系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脾养肝方对大鼠肝癌前病变肝干细胞恶性转化的影响和作用机制 被引量:2
3
作者 鞠迪 李汨 +3 位作者 韩曼 房冰莹 闫曙光 李京涛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65-871,共7页
目的探讨益脾养肝方对二乙基亚硝胺(DEN)诱导的肝癌前病变中肝干细胞恶性转化的影响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将3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空白组)、DEN模型组(模型组)、DEN+益脾养肝方组(益脾养肝方组)和DEN+护肝片组(护肝片组)... 目的探讨益脾养肝方对二乙基亚硝胺(DEN)诱导的肝癌前病变中肝干细胞恶性转化的影响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将3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空白组)、DEN模型组(模型组)、DEN+益脾养肝方组(益脾养肝方组)和DEN+护肝片组(护肝片组),空白组5只,其余3组各10只。腹腔注射DEN诱导肝癌前病变模型,给药16周后处死。检测血清ALT、AST、Alb水平;取肝组织观察并记录其大小、外观等变化,计算肝重比(肝脏指数);HE染色、天狼星红染色观察大鼠肝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免疫组化检测OV6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Pi)的表达;实时定量PCR检测EpCAM、CD133和CD90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PI3K、Akt、mTOR蛋白及其磷酸化水平的表达。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益脾养肝方组和护肝片组肝脏病理形态显著改善,肝脏指数、ALT和AST水平降低、Alb水平升高(P值均<0.05);同时GST-Pi、OV6、p-PI3K、p-Akt、p-mTOR蛋白和EpCAM、CD133、CD90 mRNA表达均明显降低(P值均<0.05)。与护肝片组相比,益脾养肝方组对肝脏的保护作用更显著,其肝脏指数、ALT和AST水平显著降低、Alb水平显著升高(P值均<0.05);且GST-Pi、OV6、p-PI3K、p-Akt、p-mTOR蛋白和EpCAM、CD133、CD90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值均<0.05)。结论益脾养肝方可通过抑制肝干细胞恶性转化改善DEN诱导的大鼠肝癌前病变,其作用机制可能与PI3K/Akt/mTOR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益脾养肝方 病理过程 癌前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N-丙基)-6-三氟甲氧基苯并噻唑抗肿瘤活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飞 刘振国 +5 位作者 王海芳 武祥龙 刘柳 蔺旭彬 吕文君 刘浩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44-648,共5页
目的研究2-(N-丙基)-6-三氟甲氧基苯并噻唑的抗肿瘤活性和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测定药物对HeLa、HepG2、MCF-7和SP2/0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Hoechst 33258染色和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药物对MCF-7细胞的促凋亡作用,观察药物作用... 目的研究2-(N-丙基)-6-三氟甲氧基苯并噻唑的抗肿瘤活性和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测定药物对HeLa、HepG2、MCF-7和SP2/0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Hoechst 33258染色和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药物对MCF-7细胞的促凋亡作用,观察药物作用后肿瘤细胞的形态;采用细胞划痕实验,检测药物对肿瘤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 2-(N-丙基)-6-三氟甲氧基苯并噻唑能明显抑制4种肿瘤细胞的增殖,且具有较好的选择性,特别是对MCF-7作用最明显,其IC_(50)值为(12.91±0.69)μmol·L^(-1)。对MCF-7细胞有比较强的抗迁移作用,划痕愈合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还可诱导MCF-7细胞的早期凋亡。结论 2-(N-丙基)-6-三氟甲氧基苯并噻唑可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并且通过诱导MCF-7细胞的早期凋亡,抑制MCF-7细胞迁移,从而发挥其增殖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噻唑 肿瘤 肿瘤细胞 迁移 增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