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汉消渴茶片对小鼠血糖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胡少婷 朱爱华 蔡桂如 《现代中医药》 CAS 2018年第4期109-112,共4页
目的研究天汉消渴茶片的降血糖作用。方法本实验采用天汉消渴茶片对正常小鼠空腹血糖、高血糖模型小鼠空腹血糖和高血糖模型小鼠给葡萄糖后血糖的检测,研究了天汉消渴茶片的降血糖作用。结果天汉消渴茶片在1.80g/kg BW组能降低高血糖模... 目的研究天汉消渴茶片的降血糖作用。方法本实验采用天汉消渴茶片对正常小鼠空腹血糖、高血糖模型小鼠空腹血糖和高血糖模型小鼠给葡萄糖后血糖的检测,研究了天汉消渴茶片的降血糖作用。结果天汉消渴茶片在1.80g/kg BW组能降低高血糖模型小鼠给葡萄糖后0.5h血糖值(P<0.01)。对正常小鼠空腹血糖、对高血糖模型小鼠空腹血糖无影响。结论天汉消渴茶片具有降血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汉消渴茶片 血糖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丁香苷抗肿瘤活性筛选及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秦湫红 朱爱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14期107-108,112,共3页
[目的]筛选对紫丁香苷较敏感的人肿瘤细胞系,研究其抗癌机理。[方法]采用四氮唑盐法(MTT法)测定药物的体外抑制作用,通过测定Caspase-3活性研究细胞凋亡通路在抗癌活性中的作用。[结果]在常见的15种人肿瘤细胞中,紫丁香苷的半数抑制浓度... [目的]筛选对紫丁香苷较敏感的人肿瘤细胞系,研究其抗癌机理。[方法]采用四氮唑盐法(MTT法)测定药物的体外抑制作用,通过测定Caspase-3活性研究细胞凋亡通路在抗癌活性中的作用。[结果]在常见的15种人肿瘤细胞中,紫丁香苷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低于100μg/m L的有人肝癌细胞HepG2以及人前列腺癌细胞PC-3,紫丁香苷可促进肿瘤细胞中细胞凋亡因子Caspase-3活性增加。[结论]人肝癌细胞HepG2以及人前列腺癌细胞PC-3对紫丁香苷较为敏感,紫丁香苷的抑制作用呈现出剂量依赖的特点;细胞凋亡途径在紫丁香苷的抗肿瘤活性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丁香苷 抗肿瘤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酶法和间苯二酚法检测生物制品中唾液酸含量方法学比较 被引量:7
3
作者 秦湫红 朱爱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20期162-163,166,共3页
[目的]比较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酶法及间苯二酚法测定唾液酸浓度的准确性、灵敏性和线性范围,探讨3种方法的实际应用特点。[方法]建立HPLC、酶法和间苯二酚法测定唾液酸浓度的方法,并分别使用3种方法同时测定同种生物制品中的唾液酸... [目的]比较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酶法及间苯二酚法测定唾液酸浓度的准确性、灵敏性和线性范围,探讨3种方法的实际应用特点。[方法]建立HPLC、酶法和间苯二酚法测定唾液酸浓度的方法,并分别使用3种方法同时测定同种生物制品中的唾液酸浓度。[结果]HPLC法线性范围为0.3~2 500.0μg/mL,回收率为98.0%~99.2%,日内、日间RSD分别为0.8%~1.4%和1.6%~1.8%。酶法线性范围为0.6~20.0μg/mL,回收率为102.0%~106.5%,日内、日间RSD分别为3.5%~4.2%和4.0%~4.6%。间苯二酚法线性范围为39~1 250μg/mL,回收率为98.2%~100.2%,日内、日间RSD分别为2.9%~3.3%和3.0%~3.5%。[结论]3种方法回收率和精密度差异无显著性,但高效液相色谱法更加简单、便捷、成本低廉、灵敏度高且线性范围较宽,广泛适合生物制品中唾液酸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唾液酸 高效液相色谱法 酶法 间苯二酚法 方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倒卵叶五加药材的基原鉴定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赵新礼 舒泉湧 +1 位作者 崔蕾 朱爱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15期166-172,180,共8页
[目的]应用DNA条形码鉴定技术对短柄五加等五加属植物进行研究,以弄清倒卵叶五加和短柄五加的物种关系。[方法]通过对馆藏标本与现地植物形态进行观测,采用通用引物ITS2和psbA-trnH对采自陕甘宁地区的短柄五加等50个样本进行扩增后双向... [目的]应用DNA条形码鉴定技术对短柄五加等五加属植物进行研究,以弄清倒卵叶五加和短柄五加的物种关系。[方法]通过对馆藏标本与现地植物形态进行观测,采用通用引物ITS2和psbA-trnH对采自陕甘宁地区的短柄五加等50个样本进行扩增后双向测序,并从GenBank数据库下载了五加属等相关植物的序列,分别通过ITS2 database或其序列注释,获得ITS2和psbA-trnH序列,随后进行BLAST比对鉴定分析;用MEGA 6.06软件对所得序列进行比对,分析变异位点,计算GC含量、种内和种间遗传距离,构建NJ系统发育树。[结果]ITS2和psbA-trnH序列的PCR扩增和测序成功率均为100%;倒卵叶五加和短柄五加的植物形态、ITS2序列和psbA-trnH序列完全相同。ITS2序列:短柄五加和糙叶五加仅有一个碱基的差异,蜀五加与藤五加序列相同;psbA-trnH序列:短柄五加与糙叶五加的差异显著,短柄五加与蜀五加序列相同。[结论]同时使用ITS2、psbA-trnH这2个标记的DNA条形码可以准确鉴别短柄五加等五加属植物;短柄五加与倒卵叶五加为同一种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倒卵叶五加 短柄五加 基原鉴定 DNA条形码 ITS2 PSBA-TRN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柄五加植物学特征与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赵新礼 朱爱华 崔蕾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22期166-169,共4页
[目的]为开发短柄五加的种苗繁育技术,研究其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方法]在短柄五加主要分布区域内通过调查走访、现地调查,同时结合对2个居群的定点观测,研究其植物的形态特征、营养生长特性、生殖生物学特性等。[结果]短柄五加仅... [目的]为开发短柄五加的种苗繁育技术,研究其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方法]在短柄五加主要分布区域内通过调查走访、现地调查,同时结合对2个居群的定点观测,研究其植物的形态特征、营养生长特性、生殖生物学特性等。[结果]短柄五加仅分布于陕甘宁交界处的狭小区域内;营养生长缓慢,生物量有限;结实率低,种子质量差,后熟时间长,有性繁殖困难,为促使其种子顺利萌发必须培育优质种子并对种子进行变温处理;其资源量极为有限,是我国面临濒危的特产植物。[结论]该研究可为保护这一珍贵药用植物资源、野生抚育和规范化栽培等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柄五加 植物学特征 营养生长特性 生殖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测定短柄五加根和茎中刺五加苷E含量 被引量:1
6
作者 崔蕾 舒泉湧 +2 位作者 赵新礼 杜文娟 朱爱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19期180-182,共3页
[目的]建立测定不同产地短柄五加根、茎中刺五加苷E含量的HPLC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TC-C_(18)(2)(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0.1%磷酸(16∶84)为流动相;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220 nm,进样体积为10μL,柱温30℃。[结果... [目的]建立测定不同产地短柄五加根、茎中刺五加苷E含量的HPLC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TC-C_(18)(2)(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0.1%磷酸(16∶84)为流动相;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220 nm,进样体积为10μL,柱温30℃。[结果]刺五加苷E在8.0~160.6μg/mL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62%,RSD为0.50%。[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稳定可靠,适用于短柄五加根、茎中刺五加苷E含量的测定,可作为倒卵叶五加药材的质量控制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柄五加 倒卵叶五加 刺五加苷E HPLC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柄五加嫩枝扦插育苗技术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赵新礼 崔蕾 +1 位作者 舒泉湧 朱爱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16期51-53,63,共4页
[目的]短柄五加有性繁殖育苗相对较为困难,为解决种苗来源问题,积极探索短柄五加无性繁育种苗的方法。[方法]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ABT 1生根粉与吲哚丁酸钾(IBAK)原粉对短柄五加年幼枝条进行处理,考察不同浓度生根粉溶液与不同扦插时间扦... [目的]短柄五加有性繁殖育苗相对较为困难,为解决种苗来源问题,积极探索短柄五加无性繁育种苗的方法。[方法]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ABT 1生根粉与吲哚丁酸钾(IBAK)原粉对短柄五加年幼枝条进行处理,考察不同浓度生根粉溶液与不同扦插时间扦插繁育的成苗情况。[结果]短柄五加嫩枝扦插的最佳时间应在每年的7月1-15日,ABT_(1)生根粉溶液与吲哚丁酸钾原粉溶液对短柄五加年幼枝条成苗率分别较对照处理提高了23.62%和21.89%,达到80%以上。[结论]该研究对短柄五加无性繁殖育苗具有一定的技术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柄五加 嫩枝 扦插育苗技术 植物生长调节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柄五加种子育苗技术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赵新礼 朱爱华 +1 位作者 崔蕾 舒泉湧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7期57-60,91,共5页
[目的]探索短柄五加种子发育规律,缩短种子后熟时间,提高种子育苗成功率。[方法]采取种子层积变温沙藏处理的方法,缩短种子后熟时间,浅播及加强幼苗管理等措施提高种子育苗成苗率。[结果]该方法处理可使种子的后熟期缩短至150 d,具胚率... [目的]探索短柄五加种子发育规律,缩短种子后熟时间,提高种子育苗成功率。[方法]采取种子层积变温沙藏处理的方法,缩短种子后熟时间,浅播及加强幼苗管理等措施提高种子育苗成苗率。[结果]该方法处理可使种子的后熟期缩短至150 d,具胚率由14.13%以下提高到84.62%以上,大于3.00 mm的成熟胚所占比列高达75%以上,150 d和180 d时发芽率分别为4.56%~13.05%和17.19%~47.56%。浅播与苗期管理等措施使种子出苗率达(11.47±3.73)%,2年成苗率达(79.44±5.18)%。[结论]初步掌握了短柄五加种子发育规律,建立了缩短种子后熟时间的方法,解决了种子发芽难的问题,同时对播种方法、田间管理等进行了研究,为短柄五加的种子育苗和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柄五加 种子层积变温沙藏处理 种胚发育 种子育苗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