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猕猴桃果实L-半乳糖内酯脱氢酶和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cDNA片段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
11
1
作者
牛歆雨
雷玉山
+2 位作者
梁东
马锋旺
王西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57-62,共6页
克隆猕猴桃果实L-半乳糖内酯脱氢酶(GalLDH)和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基因,可为揭示猕猴桃高抗坏血酸(AsA)含量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研究以猕猴桃果实为材料提取总RNA,采用RT-PCR法,克隆出L-GalLDH基因的cDNA片段857 bp和DHAR基因的c...
克隆猕猴桃果实L-半乳糖内酯脱氢酶(GalLDH)和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基因,可为揭示猕猴桃高抗坏血酸(AsA)含量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研究以猕猴桃果实为材料提取总RNA,采用RT-PCR法,克隆出L-GalLDH基因的cDNA片段857 bp和DHAR基因的cDNA片段594 bp并测序,根据测序结果推测其氨基酸序列,并与刺梨、拟南芥、花椰菜、甘薯和草莓等植物的GalLDH基因和DHAR基因氨基酸序列进行亲缘分析。结果表明,猕猴桃GalLDH基因氨基酸序列和核苷酸序列与刺梨的相似性高达88%,其在同源基因进化关系树中单独聚为一类;DHAR基因氨基酸序列和核苷酸序列与苹果的相似性高达98%和99%,两者在进化关系上聚为一类。可知克隆到的2个核苷酸片段确为猕猴桃L-GalLDH和DHAR基因cDNA片段,同源基因植物亲缘关系聚类与传统的形态分类有一定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
L-半乳糖内酯脱氢酶(GalLDH)
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
维生素C
基因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猕猴桃大帐气调贮藏保鲜技术研究
被引量:
16
2
作者
雷玉山
刘运松
杨晓宇
《陕西农业科学》
2005年第3期46-48,共3页
研究了猕猴桃大帐气调贮藏保鲜技术的原理、方法及现实意义,分析了该方法贮藏猕猴桃的保鲜效果,介绍了猕猴桃大帐气调贮藏技术的调气管理模式及产业化应用技术要点。
关键词
猕猴桃
大帐气调贮藏
保鲜技术
呼吸作用
果胶物质
叶绿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常温贮藏猕猴桃果实的生理变化
被引量:
13
3
作者
雷玉山
杨晓宇
+1 位作者
刘运松
赵致远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94-97,共4页
通过对采后常温贮藏的“秦美”和“H ayw ard”猕猴桃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量、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酶)、纤维素酶、果胶甲酯酶(PE酶)等项目的测定,研究了猕猴桃果实常温贮藏下的生理变化。结果表明:采后常温下...
通过对采后常温贮藏的“秦美”和“H ayw ard”猕猴桃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量、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酶)、纤维素酶、果胶甲酯酶(PE酶)等项目的测定,研究了猕猴桃果实常温贮藏下的生理变化。结果表明:采后常温下贮藏猕猴桃硬度下降,有呼吸高峰出现,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酶)和纤维素酶的活性逐渐上升,到达一定时间后又下降,果胶甲酯酶(PE酶)活性呈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
生理变化
常温贮藏
果实硬度
可溶性固形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剖析影响猕猴桃果实贮藏质量的原因
4
作者
刘运松
雷玉山
王西锐
《保鲜与加工》
CAS
2006年第5期4-5,共2页
针对2005年陕西省猕猴桃采收、贮藏、销售的实际情况,以及猕猴桃果实难贮藏困难而且食用品质下降的主要原因进行系统地分析,并提出修正方案。
关键词
猕猴桃
贮藏
销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陕西猕猴桃产业“十五”回顾与“十一五”发展对策
5
作者
雷玉山
郭民主
《中国果业信息》
2007年第12期9-12,共4页
陕西猕猴桃产业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的野生资源调查和新优品种选育及人工栽培时期,90年代规模化商品基地建设时期,以及“十五”产业化开发时期等3个重要阶段。截至2005年,陕西全省猕猴桃种植面积为1.6万hm^2,约占全国猕猴桃栽培面积...
陕西猕猴桃产业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的野生资源调查和新优品种选育及人工栽培时期,90年代规模化商品基地建设时期,以及“十五”产业化开发时期等3个重要阶段。截至2005年,陕西全省猕猴桃种植面积为1.6万hm^2,约占全国猕猴桃栽培面积的1/3;产量24万t,占全国猕猴桃产量的3/5;保鲜库容量约15万t,占全国的3/4;深加工能力6万t。猕猴桃产业是陕西独具特色和竞争优势的水果产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产业
“十五”
“十一五”
陕西
发展对策
野生资源调查
产业化开发
栽培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猕猴桃果实L-半乳糖内酯脱氢酶和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cDNA片段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
11
1
作者
牛歆雨
雷玉山
梁东
马锋旺
王西锐
机构
西北农林
科技
大学园艺学院
陕西省中华猕猴桃科技开发公司
出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57-62,共6页
基金
陕西省重大科技专项计划项目(2006kz05-G4)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拔尖人才支持计划"项目
文摘
克隆猕猴桃果实L-半乳糖内酯脱氢酶(GalLDH)和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基因,可为揭示猕猴桃高抗坏血酸(AsA)含量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研究以猕猴桃果实为材料提取总RNA,采用RT-PCR法,克隆出L-GalLDH基因的cDNA片段857 bp和DHAR基因的cDNA片段594 bp并测序,根据测序结果推测其氨基酸序列,并与刺梨、拟南芥、花椰菜、甘薯和草莓等植物的GalLDH基因和DHAR基因氨基酸序列进行亲缘分析。结果表明,猕猴桃GalLDH基因氨基酸序列和核苷酸序列与刺梨的相似性高达88%,其在同源基因进化关系树中单独聚为一类;DHAR基因氨基酸序列和核苷酸序列与苹果的相似性高达98%和99%,两者在进化关系上聚为一类。可知克隆到的2个核苷酸片段确为猕猴桃L-GalLDH和DHAR基因cDNA片段,同源基因植物亲缘关系聚类与传统的形态分类有一定的差异。
关键词
猕猴桃
L-半乳糖内酯脱氢酶(GalLDH)
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
维生素C
基因克隆
Keywords
kiwifruit
L galactono-1,4-1actone dehydrogenase (GalLDH)
dehydroascorbate reductase
分类号
S663.401 [农业科学—果树学]
Q785 [生物学—分子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猕猴桃大帐气调贮藏保鲜技术研究
被引量:
16
2
作者
雷玉山
刘运松
杨晓宇
机构
西北农林
科技
大学园艺学院
陕西省中华猕猴桃科技开发公司
陕西
师范大学食品工程系
出处
《陕西农业科学》
2005年第3期46-48,共3页
文摘
研究了猕猴桃大帐气调贮藏保鲜技术的原理、方法及现实意义,分析了该方法贮藏猕猴桃的保鲜效果,介绍了猕猴桃大帐气调贮藏技术的调气管理模式及产业化应用技术要点。
关键词
猕猴桃
大帐气调贮藏
保鲜技术
呼吸作用
果胶物质
叶绿素
分类号
S663.4 [农业科学—果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常温贮藏猕猴桃果实的生理变化
被引量:
13
3
作者
雷玉山
杨晓宇
刘运松
赵致远
机构
陕西省中华猕猴桃科技开发公司
陕西
师范大学食品工程系
出处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94-97,共4页
基金
陕西省科技厅资助项目
文摘
通过对采后常温贮藏的“秦美”和“H ayw ard”猕猴桃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量、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酶)、纤维素酶、果胶甲酯酶(PE酶)等项目的测定,研究了猕猴桃果实常温贮藏下的生理变化。结果表明:采后常温下贮藏猕猴桃硬度下降,有呼吸高峰出现,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酶)和纤维素酶的活性逐渐上升,到达一定时间后又下降,果胶甲酯酶(PE酶)活性呈下降趋势。
关键词
猕猴桃
生理变化
常温贮藏
果实硬度
可溶性固形物
Keywords
Kiwifruit
Physiological change
Normal temperature
分类号
S663.4 [农业科学—果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剖析影响猕猴桃果实贮藏质量的原因
4
作者
刘运松
雷玉山
王西锐
机构
陕西省中华猕猴桃科技开发公司
出处
《保鲜与加工》
CAS
2006年第5期4-5,共2页
文摘
针对2005年陕西省猕猴桃采收、贮藏、销售的实际情况,以及猕猴桃果实难贮藏困难而且食用品质下降的主要原因进行系统地分析,并提出修正方案。
关键词
猕猴桃
贮藏
销售
Keywords
kiwifruit
storage
market
分类号
S663.4 [农业科学—果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陕西猕猴桃产业“十五”回顾与“十一五”发展对策
5
作者
雷玉山
郭民主
机构
陕西省中华猕猴桃科技开发公司
出处
《中国果业信息》
2007年第12期9-12,共4页
文摘
陕西猕猴桃产业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的野生资源调查和新优品种选育及人工栽培时期,90年代规模化商品基地建设时期,以及“十五”产业化开发时期等3个重要阶段。截至2005年,陕西全省猕猴桃种植面积为1.6万hm^2,约占全国猕猴桃栽培面积的1/3;产量24万t,占全国猕猴桃产量的3/5;保鲜库容量约15万t,占全国的3/4;深加工能力6万t。猕猴桃产业是陕西独具特色和竞争优势的水果产业。
关键词
猕猴桃产业
“十五”
“十一五”
陕西
发展对策
野生资源调查
产业化开发
栽培时期
分类号
F326.13 [经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猕猴桃果实L-半乳糖内酯脱氢酶和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cDNA片段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牛歆雨
雷玉山
梁东
马锋旺
王西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7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猕猴桃大帐气调贮藏保鲜技术研究
雷玉山
刘运松
杨晓宇
《陕西农业科学》
2005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常温贮藏猕猴桃果实的生理变化
雷玉山
杨晓宇
刘运松
赵致远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剖析影响猕猴桃果实贮藏质量的原因
刘运松
雷玉山
王西锐
《保鲜与加工》
CAS
200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陕西猕猴桃产业“十五”回顾与“十一五”发展对策
雷玉山
郭民主
《中国果业信息》
200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