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陕西渭南地区岩土热响应测试与分析
1
作者 薛宇泽 陶鹏飞 +3 位作者 张廷会 张育平 韩元红 肖踞辉 《新能源进展》 2019年第4期354-358,共5页
地层热物性参数的确定对浅层地热能地源热泵系统的设计至关重要。依托陕西渭南某地源热泵项目,应用恒流法进行了岩土热响应测试,测试共进行了58h,根据线热源理论对测试数据进行分析计算,求得准确的地层热物性参数,得到工区地层导热系数... 地层热物性参数的确定对浅层地热能地源热泵系统的设计至关重要。依托陕西渭南某地源热泵项目,应用恒流法进行了岩土热响应测试,测试共进行了58h,根据线热源理论对测试数据进行分析计算,求得准确的地层热物性参数,得到工区地层导热系数为2.16W/(m·K),比热容为2.39MJ/(m3·K),单U地埋管每延米换热量45W。该研究结果可为项目后期设计与施工提供了相关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源热泵 热响应测试 热物性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长8油层组物源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肖玲 胡榕 +2 位作者 周树勋 陈文龙 李涛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4-203,共10页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延长组沉积物来源,尤其是西部物源争议较大。为探究陇东地区延长组中长8油层组的物源,对陇东地区周缘母岩的特征、碎屑岩中轻重矿物和岩屑组合特征,以及古水流和稀土元素对比分析,对研究区长8油层组的物源进行了总...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延长组沉积物来源,尤其是西部物源争议较大。为探究陇东地区延长组中长8油层组的物源,对陇东地区周缘母岩的特征、碎屑岩中轻重矿物和岩屑组合特征,以及古水流和稀土元素对比分析,对研究区长8油层组的物源进行了总结。结果表明:研究区长8油层组轻矿物、岩屑、重矿物物源分区表现出较好的一致性;油层组受多个物源控制,主要为西南和东北物源,次要为西北、西部和南部物源,各个物源在樊家川-华池-安置农场一带汇聚;延长期沉积走廊与鄂尔多斯盆地具有一定的连通性,西部物源供给以河西走廊源区为主,海源古隆起为辅,二者叠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源分析 长8油层组 陇东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中盆地韩城大断裂东南地区浅部地温垂向分布特征浅析 被引量:2
3
作者 薛宇泽 张玉贵 +5 位作者 韩元红 张廷会 薛超 肖踞辉 彭振洲 郭斌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22年第6期843-849,893,共8页
为了进一步认识关中盆地韩城大断裂东南地区浅部地温场垂向分布特征,利用单线多点通讯式测温光缆对研究区50 m以浅的松散地层温度开展了为期1 a的监测。结果表明:该地区松散层温度在垂向上分带明显、规律性好,可分为变温带、恒温带及增... 为了进一步认识关中盆地韩城大断裂东南地区浅部地温场垂向分布特征,利用单线多点通讯式测温光缆对研究区50 m以浅的松散地层温度开展了为期1 a的监测。结果表明:该地区松散层温度在垂向上分带明显、规律性好,可分为变温带、恒温带及增温带。变温带底面埋深为15 m,其温度受气候影响明显,且变温带的温度变化相对于大气的变化存在着滞后现象。恒温带深度范围为15~35 m,平均温度15.3℃,比同地区年平均大气温度高1.8℃。埋深超过35 m为增温带,推算该地区35~100 m范围内地温梯度为3.25℃/hm,高于区域平均地温梯度,推测可能有以下原因:一是韩城大断裂作为导热通道将深部热量带到浅部地层;二是浅部地层地下水径流强度相对较弱,热量得以保存;三是第四系与新近系松散层黄土厚度较大,隔热保温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资源 地温梯度 垂向分布 浅部地温场 韩城大断裂 关中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