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起落架放下阶段油气式缓冲器流动特性研究
1
作者 盖展 张昌明 +2 位作者 刘存胜 曹轩 郭庆泰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140-146,共7页
在设计可收放式飞机起落架油气式缓冲器时,应将满足放下阶段缓冲器内部的气液流动特性作为设计标准之一。以某型无人机起落架油气式缓冲器为研究对象,基于VOF两相流模型和动网格技术,构建缓冲器1/2仿真模型。采用单因素试验法,研究阻尼... 在设计可收放式飞机起落架油气式缓冲器时,应将满足放下阶段缓冲器内部的气液流动特性作为设计标准之一。以某型无人机起落架油气式缓冲器为研究对象,基于VOF两相流模型和动网格技术,构建缓冲器1/2仿真模型。采用单因素试验法,研究阻尼孔孔径、充油量和旋转速度对气液流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起落架放下阶段缓冲器阻尼孔孔径对缓冲器油液充填时间影响最大,当充油量和旋转速度不变时,阻尼孔孔径越小,阻尼孔处流量越小,所需油液充填时间越长;当阻尼孔孔径为6 mm时,油液充填时间为115.94 s,符合规定的2 min以内完成气液交换的标准;缓冲器充油量对油液瞬时流量基本没有影响;当只改变起落架放下阶段的旋转速度时,一定范围内,起落架放下的速度越慢,总的油液充填时间越短。因此,对于该型号飞机,在缓冲器要求637 mL充油量情况下,起落架缓冲器的阻尼孔孔径不应小于6 mm。在设计缓冲器阻尼孔时,应综合考虑缓冲器的缓冲性能和气液充填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式缓冲器 起落架 气液流动特性 阻尼孔径 充油量 旋转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摆线端铣削加工工艺参数对A-100钢切削性能的影响研究
2
作者 曹轩 张昌明 盖展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7-45,共9页
针对AerMet100超高强度钢(A-100钢)的难加工性以及传统铣削方式在飞机起落架型腔加工中的局限性,对A-100钢的摆线端铣削加工工艺进行试验研究。基于五因素五水平的单因素试验,分析干式条件下不同摆线端铣削加工工艺参数(摆线步距、主轴... 针对AerMet100超高强度钢(A-100钢)的难加工性以及传统铣削方式在飞机起落架型腔加工中的局限性,对A-100钢的摆线端铣削加工工艺进行试验研究。基于五因素五水平的单因素试验,分析干式条件下不同摆线端铣削加工工艺参数(摆线步距、主轴转速、进给速度、铣削深度和摆线半径)对A-100钢的铣削力、铣削温度和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规律及原因。结果表明:在设定的参数范围内,铣削力随主轴转速的增大而减小,其他参数的增大则导致铣削力不同程度的上升;铣削温度随主轴转速的增大先上升后降低,其他参数的增大导致铣削温度同样出现不同程度的上升;表面粗糙度随主轴转速的增大而减小,随其他参数的增大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erMet100超高强度钢 摆线端铣削 铣削力 铣削温度 表面粗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摩擦电压力传感器结构设计及应用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王荟琪 张会 +5 位作者 李亚鹏 冯伟 武泽园 李仕琳 杨旋 张建华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601-5611,共11页
伴随着人工智能化和可持续能源的发展,柔性摩擦电压力传感器凭借轻量化、小尺寸、低能耗、可拉伸以及优异的电气性能等优点在人体运动及健康监测、智能医疗和人机交互等领域显现出强大的发展潜力。但是截至目前,对于柔性摩擦电压力传感... 伴随着人工智能化和可持续能源的发展,柔性摩擦电压力传感器凭借轻量化、小尺寸、低能耗、可拉伸以及优异的电气性能等优点在人体运动及健康监测、智能医疗和人机交互等领域显现出强大的发展潜力。但是截至目前,对于柔性摩擦电压力传感器如何通过结构设计获得高指标性能是目前所面临的关键问题。在未来,柔性摩擦电压力传感器会更注重微结构的设计与传感性能的构建。因此,本文基于柔性摩擦电压力传感器的原理,总结并概述了影响柔性摩擦电压力传感器性能的核心因素,即核心元件材料的选择和结构设计。同时重点阐述了三种不同结构设计柔性摩擦电压力传感器的工作方式,揭示了不同类型的结构对其性能的影响。此外,还总结了该类传感器目前的应用领域及存在的瓶颈问题。最后指出了柔性摩擦电压力传感器未来的发展趋势,新型材料和结构设计有机结合将有利于进一步推进柔性摩擦电压力传感器实现量产化的市场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摩擦电压力传感器 传感原理 传感材料 结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钨含量对Fe-Cr-Co系合金显微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李仕琳 张会 +3 位作者 李亚鹏 王荟琪 王涛涛 廖仲尼 《机械工程材料》 2025年第9期104-110,共7页
采用真空电弧熔炼、冷轧、1200℃×2 h退火等工艺制备了含不同质量分数(0,4.5%,6.5%,8.5%)钨的Fe-Cr-Co系合金,研究了钨含量对合金显微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钨质量分数不高于4.5%时,试验合金为单一体心立方(BCC)结构,而当... 采用真空电弧熔炼、冷轧、1200℃×2 h退火等工艺制备了含不同质量分数(0,4.5%,6.5%,8.5%)钨的Fe-Cr-Co系合金,研究了钨含量对合金显微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钨质量分数不高于4.5%时,试验合金为单一体心立方(BCC)结构,而当钨质量分数为6.5%和8.5%时,合金呈现BCC+面心立方(FCC)双相有序结构,且钨含量越高,FCC结构相含量越高。加入钨元素后,试验合金的硬度、抗拉强度、屈服强度、断后伸长率均提高,且随着钨含量的增加,硬度先降后升,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先升后降,断后伸长率增加。当钨质量分数为6.5%时,合金力学性能优异,硬度、抗拉强度、屈服强度、断后伸长率分别为398.8 HV,1108.32 MPa,267.232 MPa,16.747%。添加钨后合金的电阻率增大,但随着钨含量增加,电阻率降低;当钨质量分数为4.5%时电阻率最高,为125.28μΩ·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Cr-Co合金 钨含量 微观结构 力学性能 电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