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桥智能拆除技术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
16
1
作者
刘永健
唐志伟
+3 位作者
肖军
刘江
龚勃旭
王壮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23,共23页
为实现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桥拆除的安全可控,通过分析桥梁拆除的特点及存在的技术问题,明确了基于数字孪生体技术的桥梁智能拆除的概念,厘清了桥梁智能拆除技术的发展阶段,展望了基于数字孪生体技术的桥梁智能拆除应用前景,综述了数字...
为实现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桥拆除的安全可控,通过分析桥梁拆除的特点及存在的技术问题,明确了基于数字孪生体技术的桥梁智能拆除的概念,厘清了桥梁智能拆除技术的发展阶段,展望了基于数字孪生体技术的桥梁智能拆除应用前景,综述了数字孪生体技术在桥梁工程中的研究现状;结合某大桥拆除工程案例,对数字孪生体技术进行探索应用,不断提高桥梁拆除过程内力状态预测和控制精度,避免再利用构件二次损伤。研究结果表明: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桥拆除具有恒载内力状态不确定和施工状态不可控的特点,拆除时的结构力学行为是一个瞬间释放的过程,当主梁恒载负弯矩无法匹配预应力提供的正弯矩时,墩梁结合处梁段存在底板拉裂和顶板压溃的风险;服役桥梁在荷载和环境长期耦合作用下结构性能不断劣化,由于养护不到位导致桥梁过早进入病害高发期,迫切需要通过养护加固提升结构性能,但是“过度医疗”的桥梁结构在经过长期运营后结构性能劣化速率会不断加快,将大大缩短桥梁的使用寿命,因此在最佳的养护时机采取合适的养护措施可以有效延长桥梁使用寿命;然而,一系列维修加固措施又会使得桥梁结构状态精准评估和预测愈发困难;桥梁智能拆除是借助新一代信息技术,实时掌握桥梁拆除全过程的真实受力状态,通过数据驱动虚拟桥梁在拆除过程中进行自感知、自演化、自学习、自评估、自决策和自执行,逐步实现人机协同拆除、自动化智能拆除的施工创新模式;借助三维激光扫描仪和全站仪对桥梁结构进行数字重构,精准掌握桥梁恒载分布状况及拆除梁段吊重,通过状态反演的方法对拆除前外观病害和拆除中结构响应进行状态验证和模型修正,明确病害成因及演化规律,掌握结构恒载内力状态,动态调整监控阈值逐步逼近桥梁真实应力状态,从而预先识别风险工况并采取积极高效的安全控制措施,实现桥梁拆除过程的精准预测和控制;对桥梁拆除后再利用构件进行精确测量、有损检测、耐久性试验和长期性能实时监测,有助于提高数字化检测技术的测量精度和效率,推动桥梁结构长期性能演化规律研究;基于数字孪生体技术的桥梁智能拆除研究方向应重点关注桥梁损伤构件无损检测技术及定量分析方法、桥梁结构病害和长期性能演化规律、既有损伤的桥梁结构精细化模拟仿真技术、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桥梁智能监测系统、基于数据驱动的智能拆除机器人自动化施工技术和桥梁全生命周期内数字模型构建、使用、维护、管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桥
智能拆除
全生命周期
状态评估
数字孪生体
新一代信息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虚拟现实的钢结构桥梁装配化施工仿真系统
被引量:
22
2
作者
惠记庄
樊博涵
+3 位作者
丁凯
程旭东
刘永健
程高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8-116,共9页
为提高钢结构桥梁装配质量,降低装配风险,使用SoidWorks和3ds Max软件建立钢结构桥梁施工场景模型,采用C#语言编写装配系统的核心脚本,提出并实现系统UI设计方案,结合Steam VR 2.0插件,以实际工程建设项目作为仿真分析对象,研究虚拟现...
为提高钢结构桥梁装配质量,降低装配风险,使用SoidWorks和3ds Max软件建立钢结构桥梁施工场景模型,采用C#语言编写装配系统的核心脚本,提出并实现系统UI设计方案,结合Steam VR 2.0插件,以实际工程建设项目作为仿真分析对象,研究虚拟现实技术在钢结构桥梁装配过程中的应用。基于Unity3D虚拟引擎平台,设计并开发第一人称视角的沉浸式钢桥虚拟装配系统,采用HTC Vive外接式头戴设备对接系统调试运行,最终实现人机交互操作。结果表明:钢桥吊装施工过程中,汽车起重机吊臂最大工作长度为33.554 m,最大起升高度为12.365 m,主臂最大仰角为62.34°,各钢桥节段关键参数均未超过额定值,保证了施工质量和结构安全;施工起重机在起吊阶段最大起升高度应高于6.7 m,防止构件与各钢桥节段碰撞干涉;在此基础上,提高节段2的起升高度可排除桥梁节段间碰撞危险;用户进行虚拟装配操作,验证了射线检测与UI交互功能的可行性;现场应用表明所设计的系统稳定可靠,系统可预测施工过程风险并优化施工方案,提升了钢桥施工过程中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ITY3D
钢结构桥梁
虚拟现实
人机交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预应力混凝土梁桥短线匹配法的抗差估计方法
被引量:
2
3
作者
孟俊苗
贾菁林
+3 位作者
刘永健
刘江
霰建平
肖军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8-129,共12页
针对预应力混凝土梁桥短线匹配法线形控制问题,充分考虑节段梁控制点测量值中可能出现的随机误差与粗差,提出一种附有条件限制的总体最小二乘抗差估计方法,适用于短线匹配法线形控制;推导了解算方法,并给出了具体的解算步骤;以黄茅海跨...
针对预应力混凝土梁桥短线匹配法线形控制问题,充分考虑节段梁控制点测量值中可能出现的随机误差与粗差,提出一种附有条件限制的总体最小二乘抗差估计方法,适用于短线匹配法线形控制;推导了解算方法,并给出了具体的解算步骤;以黄茅海跨海通道工程6×60 m连续刚构中的某一跨为基准进行了数据模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实时地修正施工中各类误差导致的预制线形变化,有效地阻止了施工误差与测量误差在后续节段梁中的不断积累;与既有算法相比,所提算法的计算结果准确度最高,不仅在终端节段末端与基准线形的差值均值最小,而且在代表整体线形连续性的偏差平方和均值上与最小二乘法的结果相近,优于传统的选点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梁桥
抗差估计
总体最小二乘法
短线匹配法
坐标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焊接工艺对钢管混凝土拱桥拱肋相贯节点残余应力的影响
4
作者
傅一晟
刘永健
+3 位作者
姜磊
霰建平
李昊天
肖军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1-139,共19页
为研究焊接工艺对钢管混凝土拱桥拱肋相贯节点残余应力的影响,基于建立的热力顺序间接耦合的有限元分析方法,对拱肋相贯节点的焊接温度场和残余应力场进行数值模拟,结合文献试验结果验证了有限元分析方法的准确性。然后对湘渝高速双堡...
为研究焊接工艺对钢管混凝土拱桥拱肋相贯节点残余应力的影响,基于建立的热力顺序间接耦合的有限元分析方法,对拱肋相贯节点的焊接温度场和残余应力场进行数值模拟,结合文献试验结果验证了有限元分析方法的准确性。然后对湘渝高速双堡桥拱脚处拱肋相贯节点进行焊接温度场和残余应力场的数值模拟。在此基础上,通过参数分析研究对比了不同焊接热输入和焊接速度以及进行焊前预热和焊后热处理等不同焊接工艺对拱肋相贯节点不同位置的残余应力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焊接热输入和焊接速度下拱肋相贯节点的焊接残余应力分布规律基本一致,变化规律表现为焊接残余应力与焊接热输入呈正相关关系,与焊接速度呈负相关关系;随着焊接热输入的减小和焊接速度的提高,拉压残余应力整体减小,拱肋相贯节点经过焊前预热150~200℃以后,残余应力的峰值应力总体降低4%以上,但焊前预热对残余应力分布基本没有影响,更高的焊前预热温度能更有效地降低残余应力的峰值应力;拱肋相贯节点经过550~650℃保温温度下保温4 h的焊后热处理以后,焊接残余应力总体降低幅度在40%以上,更高的保温温度能更有效地降低焊接残余应力;钢管混凝土拱桥拱肋相贯节点可通过减小焊接热输入和提高焊接速度的焊接工艺、焊前预热处理和焊后热处理来减小焊接残余应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钢管混凝土拱桥
焊接残余应力
预热处理
焊后热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桥智能拆除技术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
16
1
作者
刘永健
唐志伟
肖军
刘江
龚勃旭
王壮
机构
长安大学公路学院
长安大学公路大型结构安全教育部
工程
研究
中心
陕西省“四主体一联合”桥梁工程智能建造技术校企联合研究中心
中交二公局
工程
设计
研究
院
出处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23,共23页
基金
陕西省交通运输厅科研项目(21-43K)
中交二公局重点研发课题(2020X-2-6)。
文摘
为实现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桥拆除的安全可控,通过分析桥梁拆除的特点及存在的技术问题,明确了基于数字孪生体技术的桥梁智能拆除的概念,厘清了桥梁智能拆除技术的发展阶段,展望了基于数字孪生体技术的桥梁智能拆除应用前景,综述了数字孪生体技术在桥梁工程中的研究现状;结合某大桥拆除工程案例,对数字孪生体技术进行探索应用,不断提高桥梁拆除过程内力状态预测和控制精度,避免再利用构件二次损伤。研究结果表明: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桥拆除具有恒载内力状态不确定和施工状态不可控的特点,拆除时的结构力学行为是一个瞬间释放的过程,当主梁恒载负弯矩无法匹配预应力提供的正弯矩时,墩梁结合处梁段存在底板拉裂和顶板压溃的风险;服役桥梁在荷载和环境长期耦合作用下结构性能不断劣化,由于养护不到位导致桥梁过早进入病害高发期,迫切需要通过养护加固提升结构性能,但是“过度医疗”的桥梁结构在经过长期运营后结构性能劣化速率会不断加快,将大大缩短桥梁的使用寿命,因此在最佳的养护时机采取合适的养护措施可以有效延长桥梁使用寿命;然而,一系列维修加固措施又会使得桥梁结构状态精准评估和预测愈发困难;桥梁智能拆除是借助新一代信息技术,实时掌握桥梁拆除全过程的真实受力状态,通过数据驱动虚拟桥梁在拆除过程中进行自感知、自演化、自学习、自评估、自决策和自执行,逐步实现人机协同拆除、自动化智能拆除的施工创新模式;借助三维激光扫描仪和全站仪对桥梁结构进行数字重构,精准掌握桥梁恒载分布状况及拆除梁段吊重,通过状态反演的方法对拆除前外观病害和拆除中结构响应进行状态验证和模型修正,明确病害成因及演化规律,掌握结构恒载内力状态,动态调整监控阈值逐步逼近桥梁真实应力状态,从而预先识别风险工况并采取积极高效的安全控制措施,实现桥梁拆除过程的精准预测和控制;对桥梁拆除后再利用构件进行精确测量、有损检测、耐久性试验和长期性能实时监测,有助于提高数字化检测技术的测量精度和效率,推动桥梁结构长期性能演化规律研究;基于数字孪生体技术的桥梁智能拆除研究方向应重点关注桥梁损伤构件无损检测技术及定量分析方法、桥梁结构病害和长期性能演化规律、既有损伤的桥梁结构精细化模拟仿真技术、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桥梁智能监测系统、基于数据驱动的智能拆除机器人自动化施工技术和桥梁全生命周期内数字模型构建、使用、维护、管理体系。
关键词
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桥
智能拆除
全生命周期
状态评估
数字孪生体
新一代信息技术
Keywords
long-span prestressed concrete bridge
intelligent demolition
life cycle
condition assessment
digital twin
new gene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分类号
U445.6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虚拟现实的钢结构桥梁装配化施工仿真系统
被引量:
22
2
作者
惠记庄
樊博涵
丁凯
程旭东
刘永健
程高
机构
长安大学道路施工
技术
与装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陕西省“四主体一联合”桥梁工程智能建造技术校企联合研究中心
出处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8-116,共9页
基金
西藏天路创新发展基金重点项目(XZ2019TL-G-02)
陕西省交通运输厅科研项目(17-21K)。
文摘
为提高钢结构桥梁装配质量,降低装配风险,使用SoidWorks和3ds Max软件建立钢结构桥梁施工场景模型,采用C#语言编写装配系统的核心脚本,提出并实现系统UI设计方案,结合Steam VR 2.0插件,以实际工程建设项目作为仿真分析对象,研究虚拟现实技术在钢结构桥梁装配过程中的应用。基于Unity3D虚拟引擎平台,设计并开发第一人称视角的沉浸式钢桥虚拟装配系统,采用HTC Vive外接式头戴设备对接系统调试运行,最终实现人机交互操作。结果表明:钢桥吊装施工过程中,汽车起重机吊臂最大工作长度为33.554 m,最大起升高度为12.365 m,主臂最大仰角为62.34°,各钢桥节段关键参数均未超过额定值,保证了施工质量和结构安全;施工起重机在起吊阶段最大起升高度应高于6.7 m,防止构件与各钢桥节段碰撞干涉;在此基础上,提高节段2的起升高度可排除桥梁节段间碰撞危险;用户进行虚拟装配操作,验证了射线检测与UI交互功能的可行性;现场应用表明所设计的系统稳定可靠,系统可预测施工过程风险并优化施工方案,提升了钢桥施工过程中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
关键词
UNITY3D
钢结构桥梁
虚拟现实
人机交互
Keywords
Unity3D
steel bridge
virtual reality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分类号
TU741 [建筑科学—建筑技术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预应力混凝土梁桥短线匹配法的抗差估计方法
被引量:
2
3
作者
孟俊苗
贾菁林
刘永健
刘江
霰建平
肖军
机构
长安大学公路学院
长安大学
陕西省“四主体一联合”桥梁工程智能建造技术校企联合研究中心
中交第二公路
工程
局有限公司
出处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8-129,共12页
基金
陕西省交通运输厅科研项目(21-61K)。
文摘
针对预应力混凝土梁桥短线匹配法线形控制问题,充分考虑节段梁控制点测量值中可能出现的随机误差与粗差,提出一种附有条件限制的总体最小二乘抗差估计方法,适用于短线匹配法线形控制;推导了解算方法,并给出了具体的解算步骤;以黄茅海跨海通道工程6×60 m连续刚构中的某一跨为基准进行了数据模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实时地修正施工中各类误差导致的预制线形变化,有效地阻止了施工误差与测量误差在后续节段梁中的不断积累;与既有算法相比,所提算法的计算结果准确度最高,不仅在终端节段末端与基准线形的差值均值最小,而且在代表整体线形连续性的偏差平方和均值上与最小二乘法的结果相近,优于传统的选点控制方法。
关键词
装配式梁桥
抗差估计
总体最小二乘法
短线匹配法
坐标转换
Keywords
prefabricated beam bridge
robust estimation
total least square method
short-line matching method
coordinate transformation
分类号
U448.21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焊接工艺对钢管混凝土拱桥拱肋相贯节点残余应力的影响
4
作者
傅一晟
刘永健
姜磊
霰建平
李昊天
肖军
机构
长安大学公路学院
长安大学公路大型结构安全教育部
工程
研究
中心
长安大学
陕西省“四主体一联合”桥梁工程智能建造技术校企联合研究中心
中交二公局
工程
设计
研究
院
出处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1-139,共1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478125)
陕西省留学人员科技活动择优资助项目(2021-11)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300102213207)。
文摘
为研究焊接工艺对钢管混凝土拱桥拱肋相贯节点残余应力的影响,基于建立的热力顺序间接耦合的有限元分析方法,对拱肋相贯节点的焊接温度场和残余应力场进行数值模拟,结合文献试验结果验证了有限元分析方法的准确性。然后对湘渝高速双堡桥拱脚处拱肋相贯节点进行焊接温度场和残余应力场的数值模拟。在此基础上,通过参数分析研究对比了不同焊接热输入和焊接速度以及进行焊前预热和焊后热处理等不同焊接工艺对拱肋相贯节点不同位置的残余应力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焊接热输入和焊接速度下拱肋相贯节点的焊接残余应力分布规律基本一致,变化规律表现为焊接残余应力与焊接热输入呈正相关关系,与焊接速度呈负相关关系;随着焊接热输入的减小和焊接速度的提高,拉压残余应力整体减小,拱肋相贯节点经过焊前预热150~200℃以后,残余应力的峰值应力总体降低4%以上,但焊前预热对残余应力分布基本没有影响,更高的焊前预热温度能更有效地降低残余应力的峰值应力;拱肋相贯节点经过550~650℃保温温度下保温4 h的焊后热处理以后,焊接残余应力总体降低幅度在40%以上,更高的保温温度能更有效地降低焊接残余应力;钢管混凝土拱桥拱肋相贯节点可通过减小焊接热输入和提高焊接速度的焊接工艺、焊前预热处理和焊后热处理来减小焊接残余应力。
关键词
桥梁工程
钢管混凝土拱桥
焊接残余应力
预热处理
焊后热处理
Keywords
bridge engineering
concrete-filled steel tube arch bridge
welding residual stress
preheating treatment
post-weld heat treatment
分类号
U441.4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桥智能拆除技术现状与展望
刘永健
唐志伟
肖军
刘江
龚勃旭
王壮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虚拟现实的钢结构桥梁装配化施工仿真系统
惠记庄
樊博涵
丁凯
程旭东
刘永健
程高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
2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预应力混凝土梁桥短线匹配法的抗差估计方法
孟俊苗
贾菁林
刘永健
刘江
霰建平
肖军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焊接工艺对钢管混凝土拱桥拱肋相贯节点残余应力的影响
傅一晟
刘永健
姜磊
霰建平
李昊天
肖军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