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陕西略阳铧厂沟金矿床金的赋存状态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杨隆勃 刘家军 +5 位作者 王建平 陈冬 李志国 王维钰 王立新 于康伟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03-313,共11页
陕西略阳县铧厂沟金矿床为一正在开采的小型金矿床。利用野外观察、显微镜观察、电子探针扫描等综合分析技术对金矿石中金的赋存状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金主要以独立矿物相存在,金的载体矿物主要为黄铁矿,其次为石英、白云石、黄铜... 陕西略阳县铧厂沟金矿床为一正在开采的小型金矿床。利用野外观察、显微镜观察、电子探针扫描等综合分析技术对金矿石中金的赋存状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金主要以独立矿物相存在,金的载体矿物主要为黄铁矿,其次为石英、白云石、黄铜矿、砷黝铜矿。金矿物均为自然金(成色为945~982),未发现含银自然金及银金矿等矿物。金的嵌布类型有包裹金、裂隙金、粒间金和连生金4种。矿石中自然金的粒度主要以显微微粒金(0.010~0.005 mm)为主(约占44%),其次是显微细粒金(0.020~0.010 mm)(约占22%)和显微极微粒金(0.005~0.001 mm)(约占19%)。显微中粒金—巨粒金数量较少(约占14%),但其面积含量较高(约占57%),对于矿石品位和储量来说非常重要。还讨论了铧厂沟金矿床自然金嵌布特征的地质意义以及金成色较高的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铧厂沟金矿床 金赋存状态 金成色 陕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略阳县铧厂沟金矿北矿带地球化学原生晕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8
2
作者 刘冲昊 刘家军 +5 位作者 王建平 杨隆勃 王维钰 王立新 于康伟 王凌童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397-1405,共9页
陕西省铧厂沟金矿主要赋存于海底基性火山喷流细碧岩中。在野外地质工作的基础上,进行了数学地质分析和原生晕分带序列计算。结果表明,Sb、Hg、As、Cu为前缘晕元素组合,Au、Ag、Bi、Pb、Zn为近矿晕元素组合,Co、Ni、W、Mo、Mn、Cd为尾... 陕西省铧厂沟金矿主要赋存于海底基性火山喷流细碧岩中。在野外地质工作的基础上,进行了数学地质分析和原生晕分带序列计算。结果表明,Sb、Hg、As、Cu为前缘晕元素组合,Au、Ag、Bi、Pb、Zn为近矿晕元素组合,Co、Ni、W、Mo、Mn、Cd为尾晕元素组合;北矿带原生晕轴向分带序列从上至下为:Hg-Bi-Mo-Au-Ag-As-Cu-Pb-Co-W-Mn-Sb-Ni-Zn-Cd。结合微量元素衬值空间变化规律,建立了北矿带的原生晕叠加理想模型:在950 m中段到830 m中段之间自上而下发育A、B、C三个小矿体;A矿体尾部和B矿体头部叠加在一起,而B、C两个矿体间隔的距离较大;830 m中段已经到达矿体尾部,矿体向深部延伸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地质分析 原生晕 理想模型 铧厂沟金矿 陕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略阳县铧厂沟金矿床主矿带地球化学原生晕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1
3
作者 刘冲昊 刘家军 +6 位作者 贾磊 王维钰 王立新 于康伟 陈冬 李志国 王建平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2,共12页
陕西省铧厂沟金矿是一个主要赋存于海底基性火山喷流细碧岩中的金矿床。在野外地质工作的基础上,对主矿带样品的测试数据进行了数学地质分析和原生晕分带序列计算。结果表明,Au11矿体的原生晕轴向分带序列从上至下为:Hg-Sb-Ni-As-Bi-Cu-... 陕西省铧厂沟金矿是一个主要赋存于海底基性火山喷流细碧岩中的金矿床。在野外地质工作的基础上,对主矿带样品的测试数据进行了数学地质分析和原生晕分带序列计算。结果表明,Au11矿体的原生晕轴向分带序列从上至下为:Hg-Sb-Ni-As-Bi-Cu-Au-Co-Zn-W-Mo-Mn-Pb-Ag-Cd;Au8矿体的原生晕轴向分带序列从上至下为:Cu-Co-W-Au-Ni-Sb-Mn-As-Pb-Bi-Hg-Mo-Ag-Zn-Cd;并提出了主矿带理想原生晕分带序列:Sb-As-Cu-Hg(前缘晕)→Au-Ag-Bi-Pb-W(近矿晕)→Ni-Co-Mn-Mo-Zn-Cd(尾晕)。结合微量元素衬值空间变化规律,建立了2个矿体的原生晕叠加理想模型。Au11矿体在1 150 m中段以前缘晕和尾晕叠加为特征;在1 110 m中段,发育较强的尾晕。Au8矿体在1 150 m和1 070 m中段以前缘晕和尾晕叠加为特征;在1 110 m中段,矿体减薄,近矿晕减弱,发育很弱的前缘晕和尾晕。综合分析认为,Au11矿体到达中下部,向深部仍有一定延伸;Au8矿体已经接近尾部,深部可能存在新的矿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生晕 数学地质分析 理想模型 铧厂沟金矿 陕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铧厂沟金矿床主矿带黄铁矿热电性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4
4
作者 刘冲昊 刘家军 +6 位作者 王建平 吴杰 王维钰 王立新 于康伟 陈冬 李志国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64-272,共9页
陕西省铧厂沟金矿是一个主要赋存于海底基性火山喷流细碧岩中的金矿床。文中系统研究了该矿床主矿带黄铁矿的热电性特征。主矿带成矿温度主要集中在130~330℃,属中—低温矿床;黄铁矿导电类型从早期到晚期由N型向P型转变;P型黄铁矿出现... 陕西省铧厂沟金矿是一个主要赋存于海底基性火山喷流细碧岩中的金矿床。文中系统研究了该矿床主矿带黄铁矿的热电性特征。主矿带成矿温度主要集中在130~330℃,属中—低温矿床;黄铁矿导电类型从早期到晚期由N型向P型转变;P型黄铁矿出现频率从浅部到深部呈减小趋势;金品位高值区与P型黄铁矿的高值区及热电系数离散度的低值区相对应;主矿带黄铁矿热电导型及热电性参数特征反映出主矿带开采区位于矿体中部偏下,向深处仍有一定规模的延伸。综合分析认为,0至2勘探线深部以及22~26勘探线深部发现新的富矿段的可能性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矿物学 黄铁矿 热电性 铧厂沟金矿 陕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铧厂沟金矿床成矿特征及物质来源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杨隆勃 刘家军 +6 位作者 王建平 杨增海 陈冬 李志国 王维钰 王立新 于康伟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218-1230,共13页
陕西略阳铧厂沟金矿床为小型金矿。矿床赋存于南秦岭地区中下泥盆统三河口群地层的细碧岩和海相碳酸盐岩中;矿体明显受层间断裂构造控制。金矿石主要有细碧岩型金矿石、灰岩-石英脉型金矿石和石英砂岩型金矿石三种,分别赋存在主矿带、... 陕西略阳铧厂沟金矿床为小型金矿。矿床赋存于南秦岭地区中下泥盆统三河口群地层的细碧岩和海相碳酸盐岩中;矿体明显受层间断裂构造控制。金矿石主要有细碧岩型金矿石、灰岩-石英脉型金矿石和石英砂岩型金矿石三种,分别赋存在主矿带、北矿带、南矿带和南南矿带中。本文通过硫、铅、碳、氢、氧等同位素以及微量元素、稀土配分型式等方面的系统研究发现,铧厂沟金矿中的细碧岩矿石与灰岩矿石在同位素组成、微量元素Q型聚类以及稀土配分型式上均有较大差异,前者成矿物质来源为深源特征,后者成矿物质来源为地壳(沉积)特征,且两种矿石分别显示出与赋矿围岩的紧密联系,表明成矿金属物质、硫、铅和碳主要来自赋矿的基性火山岩系和海相碳酸盐岩地层。氢、氧同位素显示成矿溶液主要来自加热的循环地下水,部分流体来源与岩浆水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特征 地球化学特征 物质来源 金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铧厂沟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 被引量:1
6
作者 王立新 贾磊 +2 位作者 吴杰 刘冲昊 杨隆勃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13年第6期11-21,共11页
铧厂沟金矿床位于秦岭褶皱系南部,北距康县—略阳—勉县深大断裂4 km。金矿化严格受地层、岩性及韧性剪切带控制,主要控矿层位为蚀变细碧岩及灰岩与粉砂质千枚岩之间的过渡部位,控矿构造多为压扭性断裂。金矿体呈脉状和透镜状产出,矿化... 铧厂沟金矿床位于秦岭褶皱系南部,北距康县—略阳—勉县深大断裂4 km。金矿化严格受地层、岩性及韧性剪切带控制,主要控矿层位为蚀变细碧岩及灰岩与粉砂质千枚岩之间的过渡部位,控矿构造多为压扭性断裂。金矿体呈脉状和透镜状产出,矿化带类型以蚀变细碧岩型及蚀变碳酸盐岩型为主,黄铁矿是矿石中最主要的载金矿物。矿石中金的赋存状态主要为包裹金和裂隙金,粒间金次之,围岩蚀变主要有黄铁矿化、硅化、碳酸盐化、钠长石化和绢云母化等。黄铁矿热电系数和原生晕地球化学研究显示,本区金矿体向深部有一定的延伸,应重点加强细碧岩型矿带和砂岩矿带的地质找矿与探矿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特征 韧性剪切带 成矿规律 铧厂沟金矿床 陕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铧厂沟金矿南矿带构造叠加晕特征及深部找矿方向 被引量:2
7
作者 胡博心 周鸿飞 +6 位作者 屈海浪 曹易刚 白会良 王凌童 王立新 杨昭克 李元申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515-1522,共8页
陕西略阳铧厂沟金矿AuⅠ矿体主要赋存于泥盆系三河口群第一岩性段第二岩性层中-薄层状微晶灰岩、泥质灰岩、中-厚层状结晶灰岩中。AuⅠ矿体作为矿山目前的主采矿体,其深部找矿方向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为指导铧厂沟金矿南矿带AuⅠ矿体深... 陕西略阳铧厂沟金矿AuⅠ矿体主要赋存于泥盆系三河口群第一岩性段第二岩性层中-薄层状微晶灰岩、泥质灰岩、中-厚层状结晶灰岩中。AuⅠ矿体作为矿山目前的主采矿体,其深部找矿方向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为指导铧厂沟金矿南矿带AuⅠ矿体深部找矿工作,对AuⅠ矿体进行了元素相关性分析、R型聚类分析以及R型因子分析和构造叠加晕研究。结果表明,As、Sb为前缘晕元素组合,Au、Ag、Pb为近矿晕元素组合,W、Sn、Bi为尾晕元素组合。AuⅠ矿体原生晕轴向分带序列从上至下为Sb-Pb-Co-Ag-As-Au。结合成矿元素空间分布特征,认为AuⅠ矿体在48线—96线深部存在头尾晕叠加特征,据此提出铧厂沟金矿南矿带AuⅠ矿体下一步找矿方向为96线—112线深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秦岭 陕西铧厂沟金矿 构造叠加晕 深部找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难采岩金矿脉开采的技术问题探讨 被引量:2
8
作者 杨振宏 何号学 《黄金学报》 2000年第1期22-25,共4页
本文总结了难采岩金矿脉的特征,针对几种典型的难采矿脉(“香肠状”、“巢状”、“分叉状”、“极薄矿脉”等)选择了采矿方法,指出了应用该采矿方法的技术关键,从而降低矿石损失率和贫化率指标,提高矿山企业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岩金矿脉 浅孔留矿法 分采留矿法 采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金炭加压解吸降温电解工艺探讨
9
作者 艾满乾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2001年第5期29-31,42,共4页
分析了局部式加压解吸降温电解闭路循环系统在实际作业中存在的种种问题 。
关键词 载金炭 解吸 电解 加压冶金 炼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