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6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精彩之笔绘蓝图 千帆齐发著华章——记发展中的陕西省电力设计院
1
作者 郝莹 成婧 《陕西电力》 2006年第8期74-76,共3页
  陕西省电力设计院(以下简称设计院)新一届领导班子励精图治、只争朝夕,在开拓创新思路的指引下,在新班子上任近两年时间内,呈现出企业全新的良好发展态势.……
关键词 陕西省电力公司 电力设计院 电网建设 陕西电网 千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电力设计院局域网系统改造
2
作者 刘煜馨 《西北电力技术》 2002年第6期37-38,55,共3页
对陕西省电力设计院原有局域网不能满足生产设计需求及即将引进的PDM和AMS系统要求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网络改造方案。运行检验证明网络改造是成功的,达到了预期目标。
关键词 陕西 电力设计院 局域网 系统改造 网络改造 拓扑结构 PDM系统 网络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结构抗浮设计研究进展
3
作者 王胜利 董淑卿 +3 位作者 黄瑜 宋枳含 吴桐 郑山锁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54-161,176,共9页
为优化地下结构抗浮性能、提升工程应用价值,在综述国内外地下结构抗浮性能的理论与试验方法基础上,梳理水浮力计算方法、地下结构浮力模型试验、地下结构抗浮措施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当前地下结构抗浮性能研究中存在的一些共性科学难题... 为优化地下结构抗浮性能、提升工程应用价值,在综述国内外地下结构抗浮性能的理论与试验方法基础上,梳理水浮力计算方法、地下结构浮力模型试验、地下结构抗浮措施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当前地下结构抗浮性能研究中存在的一些共性科学难题和技术瓶颈。结果表明:抗浮力与抗浮设防水位、土层条件、渗流因素有关,尤其要重视竖向渗流的影响;砂性土体中地下结构浮力数值较明确,而黏性土体中地下结构的浮力计算有争议,相关文献建议数值折减,但折减系数尚无统一结论;地下结构抗浮措施分为主动抗浮式和被动抗浮式,主动抗浮措施适用性更广,在工程建设中,需要结合结构物特点、地质条件与经济性分析,选择最佳处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浮力计算 抗浮设防水位 浮力折减系数 浮力模型试验 抗浮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设计院开展工程总承包业务的思考 被引量:11
4
作者 潘小颖 《陕西电力》 2007年第12期75-78,共4页
工程总承包是国际上广泛采用的工程建设项目组织实施方式。结合陕西电力设计院实施工程总承包项目的实践经验,就设计院实施工程总承包的优势、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对设计院开展工程总承包业务必须具备的条件及实施工程总承包的关键环节等... 工程总承包是国际上广泛采用的工程建设项目组织实施方式。结合陕西电力设计院实施工程总承包项目的实践经验,就设计院实施工程总承包的优势、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对设计院开展工程总承包业务必须具备的条件及实施工程总承包的关键环节等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院 工程总承包 优势 基础条件 关键环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停车区域的电动汽车充电桩规划设计 被引量:1
5
作者 任哲 邹瑄 +2 位作者 温一凡 王佃波 张晓滨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9-97,共9页
目前电动汽车充电桩(EVCP)规划通常针对区县级较大区域开展,但是对园区级区域进行EVCP规划更有利于提高投资者的积极性和周边电动汽车(EV)用户的体验。以车流量较大的大型停车区域为研究对象,通过调研获得区域内EV的电池容量、停放情况... 目前电动汽车充电桩(EVCP)规划通常针对区县级较大区域开展,但是对园区级区域进行EVCP规划更有利于提高投资者的积极性和周边电动汽车(EV)用户的体验。以车流量较大的大型停车区域为研究对象,通过调研获得区域内EV的电池容量、停放情况、电量分布以及充电意愿等统计数据,并基于这些数据应用蒙特卡洛法得出区域内EV充电负荷的时域分布。依据区域内的电网信息以及EV的充电负荷分布,给出以投资成本、电网网损及用户满意度综合最优为目标的EVCP规划设计方法。最后以某机场远端大型停车场为算例,验证了所提园区级EVCP规划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相较于传统EVCP的规划方法更加经济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充电桩规划 充电负荷预测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工程在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 被引量:4
6
作者 武萍 《陕西电力》 2008年第4期82-84,共3页
论述了电力工程在设计阶段加强电力工程造价控制的必要性,分析了工程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在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的措施进行了探讨,希望通过合理控制电力工程造价,促进电力建设和谐健康发展。
关键词 电力工程 设计阶段 造价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生命周期的广义源网荷储一体化的电力系统协调优化配置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苏舟 钟鸣睿 +2 位作者 王喆 李秉晨 赵晓莉 《电网与清洁能源》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4-84,共11页
随着新能源渗透率的提高电网各要素的耦合日益密切,传统规划方法无法实现“源网荷储”的一体化规划及应对规划过程中涌现的不确定性。在此背景下,采用全生命周期评估方法,基于广义源网荷储一体化进行电力系统优化配置。首先,建立了电力... 随着新能源渗透率的提高电网各要素的耦合日益密切,传统规划方法无法实现“源网荷储”的一体化规划及应对规划过程中涌现的不确定性。在此背景下,采用全生命周期评估方法,基于广义源网荷储一体化进行电力系统优化配置。首先,建立了电力系统优化配置模型,主要包含能源系统结构及配置、储能模型、网架结构调整模型。其次,从优化策略的角度,基于全生命周期评估方法综合考虑双碳目标、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指标、能源市场交易等方面对广义源网荷储一体化的碳排放进行评估。最后,利用某区域规划年目标网架构成的算例对所提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所研究优化配置能够有效促进新能源消纳,降低系统投资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生命周期 电力系统规划 优化运行 可再生能源 碳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曲折空间、超构复合阵列式消声器设计研究
8
作者 李坤 任东红 +3 位作者 杨景惠 李羿江 徐刚 吴桐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61-266,共6页
针对排风散热风机系统低频噪声难以消除的难题,基于声学超材料理论及阻抗排布设计方法,融合超材料的低频吸声量高与玻璃纤维棉高频吸声性能好的优点,设计一种具有三维曲折空间、超构复合的消声器单元,将多个不同吸声频率的单元进行组合... 针对排风散热风机系统低频噪声难以消除的难题,基于声学超材料理论及阻抗排布设计方法,融合超材料的低频吸声量高与玻璃纤维棉高频吸声性能好的优点,设计一种具有三维曲折空间、超构复合的消声器单元,将多个不同吸声频率的单元进行组合及优化,提出一种阵列式消声器。有限元计算分析表明,在不改变结构外形的前提下,具有三维曲折空间、超构复合阵列式消声器较传统的阻性消声器在100及260~310Hz范围内具有5~26dB降噪效果的提升量,具有宽频带高效消声的性能,可用于工业级的大面积、大规模消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消声器 曲折空腔 声学超材料 玻璃纤维棉 传输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弧形钢闸门支臂受冲击荷载的非线性动力分析
9
作者 董静 白宇航 +1 位作者 裴多菲 张俊发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3-144,共12页
为研究水工弧形钢闸门在正常运行工况时支臂受冲击作用下的动力响应问题,预估闸门可能出现的破坏模式,以某水电站的弧形钢闸门为研究对象,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方法模拟钢闸门在静水压力作用下,支臂受浮木冲击的过程,得到并分析弧形钢闸门... 为研究水工弧形钢闸门在正常运行工况时支臂受冲击作用下的动力响应问题,预估闸门可能出现的破坏模式,以某水电站的弧形钢闸门为研究对象,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方法模拟钢闸门在静水压力作用下,支臂受浮木冲击的过程,得到并分析弧形钢闸门支臂不同位置受冲击时的冲击力、位移及闸门整体的变形特征。结果表明,闸门破坏过程为受冲击的支臂或其斜杆首先发生面外失稳,随后靠近失稳支臂侧的闸门向铰支座方向移动,导致另一支臂承担的水压荷载瞬间增大而被压溃,最终导致闸门整体失稳破坏。随着浮木质量和冲击能量增加,受冲击位置受到的力和位移随之增大。当冲击能量较小时,即使支臂受冲击部位应力超过钢材屈服应力,闸门仍具有一定的稳定性;闸门支臂不同部位所能承受的最大冲击能量差异较大,冲击支臂近铰支座处位置易引起闸门结构失稳破坏;堰上水头越高,闸门支臂受冲击时越容易失稳。研究结果可为闸门受冲击时的安全性和闸门较易失稳构件的评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弧形钢闸门 钢闸门支臂 动力响应 静水压力 等效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概率暂态稳定性的分析 被引量:12
10
作者 甘德强 王锡凡 王小璐 《中国电力》 CSCD 1994年第4期32-35,共4页
提出一种适用于大型实际电力系统概率暂态稳定性分析的模型和算法。文中对连续变量离散化,并应用条件概率原理计算系统期望失稳频率,采用仿真法计算暂态稳定过程最大摇摆角,并据此判断系统的稳定性。开发了求解线路中点故障网络方程... 提出一种适用于大型实际电力系统概率暂态稳定性分析的模型和算法。文中对连续变量离散化,并应用条件概率原理计算系统期望失稳频率,采用仿真法计算暂态稳定过程最大摇摆角,并据此判断系统的稳定性。开发了求解线路中点故障网络方程的补偿法模型和自动控制进程的大步长快速仿真程序。给出了概率暂态稳定性分析的主要计算步骤。方法准确可靠、计算速度快,能够对以往方法无法处理的大型实际电力系统进行分析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概率暂态稳定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煤锅炉烟气冷却器典型故障及防范对策
11
作者 胡芳芳 任纪云 +3 位作者 邓磊 王一坤 车得福 邹莹 《热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1-117,共7页
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电力系统低碳转型步伐进一步加快,烟气余热利用系统在火电机组得到了广泛应用。烟气冷却器作为烟气余热利用系统的核心设备,受布置空间、烟尘浓度高、硫酸氢铵沉积等因素的影响,实际运行中故障率较高,不仅造成... 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电力系统低碳转型步伐进一步加快,烟气余热利用系统在火电机组得到了广泛应用。烟气冷却器作为烟气余热利用系统的核心设备,受布置空间、烟尘浓度高、硫酸氢铵沉积等因素的影响,实际运行中故障率较高,不仅造成回收烟气余热量减少,而且增加系统阻力导致风机耗电率升高,甚至影响机组带负荷能力和环保达标排放。基于对火电行业250余套烟气冷却器投运情况的广泛调研,梳理出烟气冷却器普遍存在的泄漏、本体积灰、烟道底部积灰和低温烟气腐蚀等典型故障,深入分析以上典型故障的原因及其耦合关系,并提出针对性防范对策,为烟气冷却器改造、运维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气冷却器 泄漏 积灰 腐蚀 防范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频域信号特征的输电塔运行模态分析
12
作者 张晓明 谭蓉 +4 位作者 贺育明 强继峰 孙森林 张朝军 梁刚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6-52,59,共8页
运行模态分析是现阶段对大型结构进行动力特性参数分析的重要手段。首先,采集了110 kV输电塔环境激励下的响应时程;其次,采用短时傅里叶变换配合不同时间窗口下的时频域强度信息的方法,得到了响应信号的时频图,讨论了环境激励下响应时... 运行模态分析是现阶段对大型结构进行动力特性参数分析的重要手段。首先,采集了110 kV输电塔环境激励下的响应时程;其次,采用短时傅里叶变换配合不同时间窗口下的时频域强度信息的方法,得到了响应信号的时频图,讨论了环境激励下响应时程的频域响应特征;最后,采用了随机子空间方法,获得了结构的动力特性参数。研究结论表明,环境激励可为运行模态分析提供持续稳定激励;试验塔的一阶模态能量耗散能力较强,在垂直横担方向阻尼比数值随着模态频率增加有减小的趋势。试验部分可为服役输电塔的监测、维护提供参考,形成的结论可为输电塔的抗风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频域分析 动力特性参数 输电塔 模态识别 运行模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地区螺旋锚基础承载力试验研究
13
作者 陈俊锋 杨守富 +3 位作者 段译斐 张珩 贺育明 孙清 《应用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28-838,共11页
为研究螺旋锚基础在黄土地区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承载特性,开展了螺旋锚基础拉/压荷载下的原位试验研究,获得了拉/压荷载作用下螺旋锚单锚极限承载力。建立螺旋锚-土体有限元模型,分析螺旋锚轴力变化规律和承载力影响因素,并建立黄土中深... 为研究螺旋锚基础在黄土地区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承载特性,开展了螺旋锚基础拉/压荷载下的原位试验研究,获得了拉/压荷载作用下螺旋锚单锚极限承载力。建立螺旋锚-土体有限元模型,分析螺旋锚轴力变化规律和承载力影响因素,并建立黄土中深埋螺旋锚竖向拉拔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结果表明:土体性质对螺旋锚基础承载力有较大影响,土体含水量增加显著降低螺旋锚承载力;上拔工况下,螺旋锚锚片分担荷载的比例占螺旋锚基础受荷的90%以上,下压工况中螺旋锚锚片分担荷载的比例占螺旋锚基础受荷的75%以上,锚端阻占15%~17%;单锚抗拔承载力计算方法的结果与本研究及其他学者的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基础 螺旋锚 现场原位试验 极限承载力 承载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网络系统中统计特征任务分层的大数据融合模型 被引量:8
14
作者 刘鑫 张瑜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36-39 46,共5页
对嵌入式电力网络系统中的大数据进行融合模型设计提高对频繁任务分层和数据挖掘能力。传统的嵌入式电力网络系统中的大数据融合处理采用非显著特征数据挖掘算法,在嵌入式电力网络系统中的大数据出现离群特征时,数据融合性能不好。提出... 对嵌入式电力网络系统中的大数据进行融合模型设计提高对频繁任务分层和数据挖掘能力。传统的嵌入式电力网络系统中的大数据融合处理采用非显著特征数据挖掘算法,在嵌入式电力网络系统中的大数据出现离群特征时,数据融合性能不好。提出一种改进的基于嵌入式电力网络系统中统计特征频繁任务分层的大数据融合模型。对嵌入式电力网络系统中数据融合对象数据集提取二维分层空间特征,采用本征匹配方法进行嵌入式电力网络操作系统数据融合总体模型设计,引入统计特征分层融合定位节点谱函数表示数据融合效率,计算样本的密度特征,并抽取高密度区域的点集作为聚类中心,得到嵌入式电力网络系统中闭频繁项域适应度函数,实现融合模型改进。仿真实验表明,采用该算法能有效提高对嵌入式电力网络系统中大数据的分层融合性能,融合密度和精度提高,算法在数据监测概率和任务运行速度上优越于传统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入式电力网络系统 大数据 数据挖掘 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抗震可靠性研究与分析综述 被引量:19
15
作者 文波 牛荻涛 赵鹏 《灾害学》 CSCD 2007年第4期86-90,108,共6页
地震是最可能造成电力系统遭受严重破坏的自然灾害。对电力系统的震害特点进行了一些研究和介绍,针对这些特点提出了提高电力系统抗震可靠性的措施和建议,并对电力系统抗震可靠性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作了综述。
关键词 电力系统 抗震可靠性 地震灾害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用于遥感影像信息提取的改进Relief算法
16
作者 王宇豪 曹红新 +2 位作者 秦增忍 王帆 朱镇 《遥感信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1-78,共8页
针对Relief算法的特征权重受样本随机性影响较大、不适用于多类别间的特征选择且无法自动确定特征阈值等不足,提出了一种改进的Relief算法,用于面向对象的遥感影像信息提取。新算法基于正态分布改进Relief算法的样本抽样策略和特征权重... 针对Relief算法的特征权重受样本随机性影响较大、不适用于多类别间的特征选择且无法自动确定特征阈值等不足,提出了一种改进的Relief算法,用于面向对象的遥感影像信息提取。新算法基于正态分布改进Relief算法的样本抽样策略和特征权重更新方式,提出特征组合评判指标Cω用于多类别间特征选择,最后根据高斯混合模型自动确定特征的阈值。基于陕西省周至县地区无人机影像和湖北省巴东县地区高分六号影像的实例测试结果表明,IRelief算法不仅能有效对特征进行降维和精选,还能够自动计算特征在分类时的阈值,总体精度、Kappa系数以及其他精度评价指标均优于Relief和ReliefF算法,是一种更优的特征选择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LIEF 特征选择 面向对象 信息提取 正态分布 高斯混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性电网调度/集控操作防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27
17
作者 穆国强 魏宾 +3 位作者 刘海莹 钱翊 郑剑敏 徐娟萍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3期42-45,73,共5页
针对目前操作防误系统存在的设计隐患及操作流程中隐含的操作安全问题,提出了一套安全操作的约束检查机制,并根据系统状态实时性、防误范围全网性、操作流程控制全程性、智能校验全面性、功能可扩展性、用户需求可自定义性的要求,建立... 针对目前操作防误系统存在的设计隐患及操作流程中隐含的操作安全问题,提出了一套安全操作的约束检查机制,并根据系统状态实时性、防误范围全网性、操作流程控制全程性、智能校验全面性、功能可扩展性、用户需求可自定义性的要求,建立了一套实用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误操作 电网调度 实时性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GC机组参与电力市场模式研究
18
作者 姚鹏 张靠社 王艳 《西北电力技术》 2006年第1期1-4,共4页
在分析电力产业技术经济特征、电力市场模式以及现有的自动发电控制(AGC)机组参与电力市场模式存在问题等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电力系统和电力市场实际,提出适合我国电力工业市场化改革的AGC机组参与电力市场模式的新思路。
关键词 电力市场 辅助服务 AGC 自动发电控制机组 电力工业 市场化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网企业新型防误操作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2
19
作者 穆国强 魏宾 +3 位作者 刘海莹 钱翊 郑剑敏 徐娟萍 《陕西电力》 2007年第8期20-26,共7页
电力系统中电网设备的正确操作是电网安全经济运行的重要保证。针对目前防误操作系统存在的设计隐患及操作流程中隐含的操作安全问题,提出了理想的约束防误系统。并根据系统状态的实时性、防误范围全网性、操作流程控制全程性、智能校... 电力系统中电网设备的正确操作是电网安全经济运行的重要保证。针对目前防误操作系统存在的设计隐患及操作流程中隐含的操作安全问题,提出了理想的约束防误系统。并根据系统状态的实时性、防误范围全网性、操作流程控制全程性、智能校验全面性、功能可扩展性、用户需求可自定义性的要求,建立了一套实用的电网企业新型防误操作系统。介绍了该系统的设计情况,阐述了该系统的约束检查机制、系统在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现和产生的图形界面。该系统的使用可大大降低误操作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误操作 电网调度 实时性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电线积冰区划 被引量:8
20
作者 庞文保 白光弼 +5 位作者 李建科 杨艳超 宋鸿 陈雷华 王小宁 冯晓旭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33-739,共7页
采用华山气象站1980—2007年的电线积冰观测资料和陕西省95个气象观测站资料,分析了电线积冰厚度与常规气象资料的相关性,并据此推算出各地距地面10m高度上历年标准的电线积冰厚度,用极值Ⅰ型推断30和50年一遇的最大积冰厚度。结合陕西... 采用华山气象站1980—2007年的电线积冰观测资料和陕西省95个气象观测站资料,分析了电线积冰厚度与常规气象资料的相关性,并据此推算出各地距地面10m高度上历年标准的电线积冰厚度,用极值Ⅰ型推断30和50年一遇的最大积冰厚度。结合陕西省电力设计院设计经验、陕西省电网运行现状及历史电网冰灾事故调查情况,对陕西省电网冰区进行了初步划分。结果表明:最大积冰厚度与年雾凇日数、年雨凇日数有较好相关性;将全省分为6个积冰区,并分别绘制出全省不同区域30和50年一遇的1:500000积冰分布图。该结果已作为陕西省电力建设中电线积冰厚度设计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线积冰 相关分析 电网冰区划分 陕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