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中茶区5个茶树品种夏秋季白茶品质差异分析
1
作者 杨晨曦 付静 +2 位作者 刘佳 赵欣蕊 沈小萌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260-270,共11页
为探究不同茶树品种夏秋季白茶的品质差异。以汉中茶区5个茶树品种(福鼎大白茶、陕茶1号、平阳特早、碑坝群体种、翠峰)的夏季和秋季鲜叶为原料制成寿眉白茶。采用感官审评、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 为探究不同茶树品种夏秋季白茶的品质差异。以汉中茶区5个茶树品种(福鼎大白茶、陕茶1号、平阳特早、碑坝群体种、翠峰)的夏季和秋季鲜叶为原料制成寿眉白茶。采用感官审评、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法(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scopy,GC-IMS)等技术方法对白茶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翠峰品种的夏季和秋季白茶感官审评得分均为最高,分别为91.6分和89.8分。夏季白茶和秋季白茶的水浸出物含量分别为46.78%~50.50%、42.30%~49.62%,茶多酚含量分别为16.71%~22.59%、17.60%~24.32%,游离氨基酸总量分别为4.41%~5.46%、2.94%~3.33%,酚氨比分别为3.43~2.15、5.69~8.18,咖啡碱含量分别为3.39%~5.36%、3.40%~4.49%,儿茶素总量分别为14.91%~21.42%、13.29%~20.34%,其中翠峰夏季白茶的游离氨基酸总量(5.46%)和咖啡碱含量(5.36%)最高。不同茶树品种的夏季和秋季白茶中共检测出挥发性成分102种,其中已知挥发性成分82种,包括醛类28种、醇类19种、酮类14种、酸类7种、呋喃类6种、酯类5种、吡嗪类2种和氧化环类物质1种,醛类相对含量最高,为33.70%~36.86%,其次是醇类为24.80%~26.78%,其中翠峰夏季白茶中的正丙醇、异丁醇、2-甲基-1-丁醇相对含量最高。挥发性成分通过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可以区别不同茶树品种及季节的白茶。综上所述,本研究中的5个茶树品种夏秋季白茶的主要理化成分和挥发性成分均有显著差异,翠峰夏季白茶的适制性最好。本研究可为揭示汉中茶区白茶品质特点、夏秋季茶品类多样化开发和鲜叶的高值化利用提供数据支撑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品种 白茶 感官品质 理化成分 挥发性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塑料与氯氰菊酯农药复合污染对上海青生长的影响
2
作者 花莉 王美婷 赵丹洋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22,共8页
针对微塑料与农药复合污染问题,以上海青(Brassica chinensis L)为供试植物,研究传统微塑料聚乙烯(PE MPs)和可降解微塑料聚乳酸(PLA MPs)单独存在及与氯氰菊酯农药复合作用对植物生长影响的差异.结果显示,PE MPs处理组对上海青生长表... 针对微塑料与农药复合污染问题,以上海青(Brassica chinensis L)为供试植物,研究传统微塑料聚乙烯(PE MPs)和可降解微塑料聚乳酸(PLA MPs)单独存在及与氯氰菊酯农药复合作用对植物生长影响的差异.结果显示,PE MPs处理组对上海青生长表现出“低促高抑”的规律.而低添加量PLA MPs处理就会对上海青生长产生抑制作用,且抑制效应随微塑料添加量增加而增加.相比微塑料单独污染,氯氰菊酯农药联合作用对上海青生长的抑制作用影响更显著.PLA MPs对上海青的胁迫作用大于PE MPs,需要对可降解微塑料的环境行为开展进一步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塑料 氯氰菊酯农药 复合污染 生物量 生理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鸡胚增殖方法研究
3
作者 胡江锋 胡春艳 张小娟 《现代畜牧科技》 2025年第5期21-23,共3页
为获得大收获量、高效价的制造疫苗用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鸡胚病毒液(抗原),试验从SPF鸡胚接种日龄、种毒接种剂量、接种后鸡胚孵育温度及孵育时间四方面进行探索研究。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H120株、H52株抗原生产采用12日龄SPF鸡胚,每胚... 为获得大收获量、高效价的制造疫苗用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鸡胚病毒液(抗原),试验从SPF鸡胚接种日龄、种毒接种剂量、接种后鸡胚孵育温度及孵育时间四方面进行探索研究。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H120株、H52株抗原生产采用12日龄SPF鸡胚,每胚尿囊腔接种104.0EID50左右的种毒,接种后鸡胚置35.5℃,相对湿度65%~70%环境下孵育,弃去接毒后24 h前的死胚,至33 h,终止接毒鸡胚孵育,收获冷却后的鸡胚病毒液,其效价(病毒含量EID50)指标和收获量比现行常规法生产均有提高,试验研究取得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抗原生产工艺参数可应用于实际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原 SPF鸡 工艺参数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膜强化MBR开发及处理生物制药废水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邹俊轶 杨永哲 +3 位作者 杨宏勃 李亚国 吕露遥 彭娟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08-113,119,共7页
通过生物添加开发了生物膜强化MBR(BEMBR),研究用于处理生物制药废水(HRT为72 h)。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普通MBR(CMBR)进水COD和NH4+-N、TN的质量浓度平均分别为4 054 mg/L和429.1、446.1 mg/L,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1.31%和97.69%、47.46%;BE... 通过生物添加开发了生物膜强化MBR(BEMBR),研究用于处理生物制药废水(HRT为72 h)。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普通MBR(CMBR)进水COD和NH4+-N、TN的质量浓度平均分别为4 054 mg/L和429.1、446.1 mg/L,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1.31%和97.69%、47.46%;BEMBR进水COD和NH4+-N、TN的质量浓度平均分别为3 615 mg/L和358.3、383.4 mg/L,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0.47%和97.24%、63.30%;生物添加对COD、NH4+-N的去除特征无明显影响,但有利于TN的去除。运行-间歇时间为6-4 min条件下,BEMBR的平均膜污染周期为10.07 d,约为CMBR(0.83 d)的12倍;生物添加有利于降低SMP及EPS等引起膜污染的典型污染物质,并显著减缓膜污染进程。BEMBR运行-间歇时间分别在3-2、6-4、9-6 min条件下,平均膜污染周期分别为2.30、10.07、25.43 d;优化工艺条件为:生物添加体积比35%,运行-间歇时间9-6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膜强化MBR 生物添加 生物制药废水 膜污染 运行-间歇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根碱对6种非靶标生物的安全性评价
5
作者 刘伟 师宝君 +3 位作者 冯俊涛 姜军侠 沈莹华 段鹏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40-245,共6页
为评价血根碱对环境有益生物的风险,测定40%血根碱母药对日本鹌鹑、家蚕、斑马鱼、意大利工蜂、大型溞和斜生栅藻6种非靶标生物的急性毒性。结果显示,血根碱对日本鹌鹑急性经口7 d-LD_(50)值为556 mg/kg体重,家蚕急性经口96 h-LC_(50)值... 为评价血根碱对环境有益生物的风险,测定40%血根碱母药对日本鹌鹑、家蚕、斑马鱼、意大利工蜂、大型溞和斜生栅藻6种非靶标生物的急性毒性。结果显示,血根碱对日本鹌鹑急性经口7 d-LD_(50)值为556 mg/kg体重,家蚕急性经口96 h-LC_(50)值为680 mg/L,意大利工蜂急性接触48 h-LD_(50)值为37.7μg/蜂;急性经口48 h-LD_(50)值为46.2μg/蜂;对斑马鱼96 h-LC_(50)值为0.64 mg/L,大型溞48 h-LC_(50)值为0.34 mg/L;斜生栅藻72 h-ErC_(50)为285μg/L,72 h-EyC_(50)为61.1μg/L。研究表明,血根碱母药对日本鹌鹑、家蚕、蜜蜂均为低毒,而对斑马鱼、大型溞、斜生栅藻表现为高毒。血根碱具有一定风险性,其产品开发应以旱田作物有害生物防治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根碱 非靶标生物 安全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发酵中溶氧浓度的控制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李昶志 潘忠成 +1 位作者 翁婧 李蒲民 《绿色科技》 2019年第6期214-215,共2页
指出了溶氧浓度对微生物发酵有重要影响,介绍了溶氧浓度的电极工作原理,探讨了影响溶氧浓度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调节溶氧浓度的主要措施,以期提供参考。
关键词 微生物 溶氧浓度 发酵 代谢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树枝条堆制生物有机肥的意义及关键技术 被引量:2
7
作者 宣世荣 侯芳慧 +1 位作者 郑宏生 周建锋 《农业科技通讯》 2022年第7期232-233,237,共3页
针对目前果树修剪的枝条因焚烧导致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问题,陕西厚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技术团队成功研制出果树枝条等食源性有机废弃物制作有机物料的腐熟剂——厚地8号,并研究总结出其堆制生物有机肥的技术。该技术利用有机物料腐... 针对目前果树修剪的枝条因焚烧导致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问题,陕西厚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技术团队成功研制出果树枝条等食源性有机废弃物制作有机物料的腐熟剂——厚地8号,并研究总结出其堆制生物有机肥的技术。该技术利用有机物料腐熟剂来发酵粉碎的果树枝条,经完全腐熟堆制成生物有机肥,这是一项集环境保护、生态修复、土壤改良、土壤污染治理及绿色发展的综合性技术。该技术的应用加快了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的循环利用,实现了变废为宝、改良土壤、减肥减药、提质增效的绿色发展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树枝条 堆肥 生物有机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生菌素对水稻稻瘟病菌的室内生物活性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双双 潘忠成 +3 位作者 张心心 潘子瑜 郑鹏飞 李金峰 《现代农业科技》 2023年第23期97-100,共4页
本研究以春雷霉素为对照药剂,开展了中生菌素对水稻稻瘟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试验和室内防效试验,验证中生菌素原药对水稻稻瘟病菌的室内毒力及其对水稻的安全性和38%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对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效果,以期为中生菌素在水稻稻瘟... 本研究以春雷霉素为对照药剂,开展了中生菌素对水稻稻瘟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试验和室内防效试验,验证中生菌素原药对水稻稻瘟病菌的室内毒力及其对水稻的安全性和38%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对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效果,以期为中生菌素在水稻稻瘟病田间防治上的应用推广提供一定的试验依据。室内毒力测定试验结果表明,中生菌素和春雷霉素对水稻稻瘟病菌的抑制率存在一定差异。与春雷霉素相比,中生菌素对水稻稻瘟病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低于春雷霉素,但抑制中浓度高于春雷霉素。因此,建议用高浓度中生菌素对水稻稻瘟病菌进行抑制。室内药效试验结果与室内毒力测定试验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稻瘟病菌 室内活性 防治效果 中生菌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枝条(秸秆)生物有机肥的施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宣世荣 李嘉航 李中贺 《农业科技通讯》 2023年第7期72-76,99,共6页
我国是果树产业第一大国,每年产生大量果树枝条废弃物,这些废弃物中富含营养元素,如果得不到合理利用,不仅污染环境,还会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因此,如何高效、清洁地利用这些资源成为当前学者的研究重心。本文作者基于枝条(秸秆)生物有... 我国是果树产业第一大国,每年产生大量果树枝条废弃物,这些废弃物中富含营养元素,如果得不到合理利用,不仅污染环境,还会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因此,如何高效、清洁地利用这些资源成为当前学者的研究重心。本文作者基于枝条(秸秆)生物有机肥不同施用年限对土壤及农产品的改良效果,围绕如何实现枝条无害化、矿质化、腐殖质化,以及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果树产量、改良果实品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施用年份越久,土壤理化性质越优良,果树的叶片生理指标越好,果实的品质越佳。由此可知,实现枝条(秸秆)堆肥制,是解决农业废弃物一系列问题并改良农产品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树枝条 作物秸秆 生物有机肥 改良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流行性腹泻灭活疫苗毒株的培育 被引量:3
10
作者 麻文静 沈娜 +12 位作者 苏红萍 陈瑞 肖普辉 武永杰 代德华 李准 赵光明 杨文欢 吴艳 马飞 王峰 张磊 冯平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4年第3期107-112,共6页
为培育出毒力弱、病毒含量高、免疫原性好的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疫苗株,将PEDV-YL株在Vero细胞上连续传代并进行噬斑克隆纯化,测定病毒含量后进行毒力试验及免疫原性试验。结果显示:将健康仔猪接种F22代clone6、clone7毒种后,试验猪... 为培育出毒力弱、病毒含量高、免疫原性好的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疫苗株,将PEDV-YL株在Vero细胞上连续传代并进行噬斑克隆纯化,测定病毒含量后进行毒力试验及免疫原性试验。结果显示:将健康仔猪接种F22代clone6、clone7毒种后,试验猪均表现出腹泻症状且均能检测到PEDV,剖检后各脏器未见异常;攻毒保护率为60%,各脏器均未出现病变。健康仔猪接种F32代clone10、clone12毒种后,60%试验猪出现腹泻症状且检出PEDV,剖检后各脏器无明显变化;一次免疫组攻毒保护率为60%~80%,二次免疫组为100%,各脏器均未发生病变。F32代clone10病毒含量略低于clone12且两者免疫原性相当。结果说明:PEDV-YL株F32代clone12更适合作为疫苗研制候选毒株,且二次免疫保护效果更好。本研究为猪流行性腹泻灭活疫苗研发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培育 病毒含量 毒力试验 免疫原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YL株分离鉴定及仔猪感染试验 被引量:1
11
作者 苏红萍 沈娜 +8 位作者 麻文静 陈瑞 肖普辉 武永杰 赵光明 杨文欢 吴艳 张磊 冯平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0-124,共5页
从腹泻仔猪肠道组织中分离获得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地方分离株,并对其致病性进行初步分析。对陕西某养殖场采集有腹泻症状3~5日龄仔猪的十二指肠,经RT-PCR检测为PEDV核酸阳性。将阳性样品处理后接种Vero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并对分离毒... 从腹泻仔猪肠道组织中分离获得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地方分离株,并对其致病性进行初步分析。对陕西某养殖场采集有腹泻症状3~5日龄仔猪的十二指肠,经RT-PCR检测为PEDV核酸阳性。将阳性样品处理后接种Vero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并对分离毒株进行病毒含量测定、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分离到1株PEDV毒株(命名为YL株)。将分离的PEDV病毒液以不同滴度口服接种健康仔猪,2.0 mL/头,发现10^(5.5)TCID_(50)/mL剂量组接种1日后,100%(3/3)试验猪出现腹泻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分离 鉴定 最小攻毒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流行性腹泻灭活疫苗佐剂筛选 被引量:1
12
作者 沈娜 麻文静 +12 位作者 苏红萍 陈瑞 肖普辉 武永杰 代德华 李准 赵光明 杨文欢 吴艳 马飞 王峰 张磊 冯平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4年第2期108-112,共5页
为探究不同佐剂对猪流行性腹泻灭活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选用水包油佐剂A(O/W)、油包水佐剂B(W/O)和双相佐剂C(W/O/W)3种不同佐剂配制疫苗,分别接种3~5日龄仔猪后攻毒,综合评价不同佐剂的免疫效果。结果显示:A、B佐剂组疫苗免疫猪的抗体... 为探究不同佐剂对猪流行性腹泻灭活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选用水包油佐剂A(O/W)、油包水佐剂B(W/O)和双相佐剂C(W/O/W)3种不同佐剂配制疫苗,分别接种3~5日龄仔猪后攻毒,综合评价不同佐剂的免疫效果。结果显示:A、B佐剂组疫苗免疫猪的抗体水平低于C佐剂组;攻毒后进行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检测发现,仅C佐剂组试验猪全部呈阴性;剖检所有疫苗免疫组试验猪均未发现脏器病变。结果说明:双相佐剂制备的灭活疫苗免疫效果明显优于水包油和油包水佐剂疫苗,且安全性较高,可优先选择双相佐剂制备猪流行性腹泻灭活疫苗。本研究为猪流行性腹泻疫苗制备、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 灭活疫苗 佐剂 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的诊治
13
作者 张建 甘忠琴 +1 位作者 董培 邱骏 《河南畜牧兽医》 2024年第15期50-52,共3页
探讨苍术、藿香、厚朴、甘草等中药复方制剂对PRRS的防治效果,为猪场生产提供技术指导。根据临床症状、死胎和流产胎儿的剖解变化,无菌采集死胎、流产胎组织、死胎舌尖液、流产母猪血液、新生仔猪脐带血、仔猪睾丸液等经实时荧光定量聚... 探讨苍术、藿香、厚朴、甘草等中药复方制剂对PRRS的防治效果,为猪场生产提供技术指导。根据临床症状、死胎和流产胎儿的剖解变化,无菌采集死胎、流产胎组织、死胎舌尖液、流产母猪血液、新生仔猪脐带血、仔猪睾丸液等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诊断猪伪狂犬病毒(PRV)为阴性、圆环2型/3型病毒(PCV2/3)虽为阳性,但是CT值均在36以上,不是致病的主要原因,蓝耳病毒(PRRSV)为阳性,且CT值均在33以下。对本样品的PRRSV ORF5基因部分序列进行测序,将测序结果与常见毒株的序列比对,利用MEGA7.0软件绘制进化树。检测结果显示:样本毒株与HeN-2P型毒株位于同一分支上,且同源性最高为96.20%,证明样本毒株为HeN-2P型PRRSV毒株。采取隔离和消毒以及中药复方制剂拌料饲喂种猪群的措施之后,母猪流产,产死胎等临床症状得到有效控制。对疫病的快速诊断和选用有效的中药对控制PRRS疫情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蓝耳病毒 同源性分析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测定瑞克卫瑞消毒液中桂皮醛和丁香酚的含量 被引量:8
14
作者 张新新 梁晋如 +3 位作者 赵文娜 郝群峰 孙文基 王燕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57-260,共4页
建立气相色谱法测定瑞克卫瑞消毒液中桂皮醛和丁香酚的含量。采用SE-30毛细管柱(30 m×0.32 mm,0.25μm);载气:N2;FID检测器;检测器温度240℃,进样口温度220℃,分流比10∶1,程序升温。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瑞克卫瑞消毒液中桂皮醛... 建立气相色谱法测定瑞克卫瑞消毒液中桂皮醛和丁香酚的含量。采用SE-30毛细管柱(30 m×0.32 mm,0.25μm);载气:N2;FID检测器;检测器温度240℃,进样口温度220℃,分流比10∶1,程序升温。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瑞克卫瑞消毒液中桂皮醛和丁香酚的含量,桂皮醛在0.070-0.242 m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 1),平均回收率为98.93%;丁香酚在0.230-0.761 m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 6),平均回收率为99.58%。所建立的气相色谱法,方便易行,重复性好,可以对瑞克卫瑞消毒液桂皮醛和丁香酚的含量进行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 瑞克卫瑞消毒液 桂皮醛 丁香酚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脂肪添加量的牛肉饼在反复冻融过程中的品质变化 被引量:14
15
作者 朱迎春 王水晶 +2 位作者 马俪珍 党晓燕 王洋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74-181,共8页
探究不同脂肪添加量的牛肉饼在反复冻融过程中,其肌原纤维蛋白氧化、理化性质及感官品质的变化情况,阐明反复冻融、脂肪含量与蛋白氧化之间的关系,并分析由此导致的产品品质变化。将绞碎的牛背部脂肪按比例添加于绞碎的牛背最长肌肉中,... 探究不同脂肪添加量的牛肉饼在反复冻融过程中,其肌原纤维蛋白氧化、理化性质及感官品质的变化情况,阐明反复冻融、脂肪含量与蛋白氧化之间的关系,并分析由此导致的产品品质变化。将绞碎的牛背部脂肪按比例添加于绞碎的牛背最长肌肉中,分别添加相同的食盐等辅料,制得3组脂肪含量不同的牛肉饼,即未添加牛脂肪组(F_0)、添加10%牛脂肪组(F_(10))和添加20%牛脂肪组(F_(20))。真空包装后于-18℃冷冻贮藏,期间反复冻融5次循环,每次冻融后测定样品的感官品质、硫代巴比妥酸反应产物(thiobarbituric acid resctive substances,TBARS)值、色泽参数、解冻损失率,提取肌原纤维蛋白测定羰基含量、总巯基含量、蛋白溶解度,并通过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 dodecyl sulfate-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SDS-PAGE)观察肌原纤维蛋白的聚集和降解程度。结果表明:随着冻融次数和脂肪含量的增加,牛肉饼的TBARS值、解冻损失率、亮度(L*)值、黄度(b*)值、羰基含量显著增加(P<0.05),红度(a*)值、总巯基含量、蛋白溶解性显著降低(P<0.05)。SDS-PAGE结果显示,随冻融次数和脂肪含量的增加,肌原纤维蛋白的肌球蛋白重链发生聚合,副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发生降解。牛肉饼经油煎熟制后进行感官评价,其品质随脂肪含量增加而提高,但随冻融次数增加而下降,特别是冻融3次之后的牛肉饼质地变硬,多汁性下降。相关性分析表明,冻融次数及脂肪含量均与蛋白氧化指标(羰基、总巯基、蛋白溶解性)及理化指标(TBARS值、解冻损失率、L*、a*、b*)极显著相关(P<0.01)。实验表明,反复冻融引起牛肉肌原纤维蛋白氧化,导致牛肉饼品质下降;脂肪含量的增加提高了感官得分,但同时加速了蛋白氧化和理化性质的变化。所以在实际的生产中,适当的脂肪含量可提高牛肉制品的品质,但注意冷冻贮藏要保持温度尽可能低且恒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肉饼 冻融循环 脂肪含量 肌原纤维蛋白 氧化 品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超声辅助提取牡丹籽粕中多酚工艺 被引量:15
16
作者 陈程 王海坤 +2 位作者 张存劳 罗国平 姜宁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27-130,共4页
采用超声辅助提取牡丹籽粕中多酚,分别考察液料比、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时间、超声温度、超声功率对多酚提取量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超声辅助提取牡丹籽粕中多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功率30... 采用超声辅助提取牡丹籽粕中多酚,分别考察液料比、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时间、超声温度、超声功率对多酚提取量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超声辅助提取牡丹籽粕中多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功率300 W,液料比20∶1,超声时间98 min,乙醇体积分数80%,超声温度50℃。在最佳工艺条件下,牡丹籽粕中多酚提取量为17.42 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面法 超声辅助提取 牡丹籽粕 多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渭北旱塬不同施肥方案对富士苹果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9
17
作者 杜志辉 樊红科 +1 位作者 吕周锋 吴岱彦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21-125,共5页
探讨不同施肥方案对渭北旱塬苹果生长、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为红富士苹果的优质生产提供理论依据。以16a生红富士苹果为试材,研究不同施肥方案对盛果期富士苹果生长、产量和品质的效应。结果表明,不同施肥方案均能显著提高叶片质量,... 探讨不同施肥方案对渭北旱塬苹果生长、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为红富士苹果的优质生产提供理论依据。以16a生红富士苹果为试材,研究不同施肥方案对盛果期富士苹果生长、产量和品质的效应。结果表明,不同施肥方案均能显著提高叶片质量,促进新梢生长,提高树体光合速率,其中处理Ⅲ(鲁北BB肥1kg/株+赛众28肥2.5kg/株)、处理Ⅳ(鲁北BB肥1kg/株+EM菌肥20kg/株)和处理Ⅴ(鲁北BB肥1kg/株+留老根肥2.5kg/株)的光合速率分别比对照提高11.84%、14.69%和11.75%。各施肥处理也明显提高单株产量,其中处理Ⅲ和处理Ⅳ与对照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且处理Ⅲ的株产达到39.72kg,已达到丰产的要求。品质方面,与对照相比各施肥处理均能明显提高单果质量,果实硬度和可溶性糖含量也有不同程度提高。综合分析,在自然降水和无灌溉条件下,采取处理Ⅲ和处理Ⅳ的施肥方案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渭北旱塬 红富士苹果 施肥 生长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hTRAIL对小鼠乳腺癌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伟莉 牟旭鹏 +2 位作者 马杰 刘韦 颜炜群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80-483,共4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rhTRAIL)对小鼠乳腺癌的抑制作用。方法:将5×109cells/L对数生长期的小鼠乳腺癌细胞D2F2接种于BALB/c小鼠右上肢皮下,每只接种0.2mL(1×106个细胞),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PBS0... 目的:探讨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rhTRAIL)对小鼠乳腺癌的抑制作用。方法:将5×109cells/L对数生长期的小鼠乳腺癌细胞D2F2接种于BALB/c小鼠右上肢皮下,每只接种0.2mL(1×106个细胞),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PBS0.2mL;rhTRAIL低、中、高剂量组:剂量分别为2.5mg/kg、5.0mg/kg、10.0mg/kg;阳性药物组:环磷酰胺30.0mg/kg。各组均采用腹腔注射,每天1次,共15d。每天小鼠称重记录,每3d观察肿瘤的生长情况并用游标卡尺测定肿瘤的长径和短径,计算肿瘤体积和抑瘤率。停药后处死小鼠,取瘤进行肿瘤组织光镜和电镜观察。同时流式细胞仪检测经不同浓度rhTRAIL作用后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变化。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rhTRAIL2.5mg/kg、5.0mg/kg、10.0mg/kg(低、中、高)剂量组的肿瘤重量和体积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且rhTRAIL低、中、高剂量组的肿瘤重量和体积随药物浓度的增加而降低(P<0.01)。rhTRAIL2.5mg/kg、5.0mg/kg、10.0mg/kg(低、中、高)剂量组肿瘤细胞既有坏死也有凋亡样改变,肿瘤组织破坏面积大,很多区域看不到正常的肿瘤细胞,可见凋亡小体。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rhTRAIL蛋白可诱导D2F2细胞凋亡,0.25mg/L、0.5mg/L、1.0mg/L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7.56%、21.37%、27.16%,凋亡率随剂量增大而升高(P<0.05)。结论:rhTRAIL可诱导小鼠乳腺癌细胞D2F2凋亡并有大量的乳腺癌细胞坏死,rhTRAIL对小鼠乳腺癌细胞D2F2具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 乳腺肿瘤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鸵鸟油理化性质及脂肪酸组成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杨秀芳 伍发云 +2 位作者 马养民 傅建熙 石芳萍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7-79,共3页
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了在陕西养殖的鸵鸟油,室温分离得到液体油和固体脂。采用化学方法和气相色谱仪测定了两者常规理化指标和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鸵鸟液体油和固体脂除碘值外其他理化指标稍有不同,其中脂肪酸组成及含量也有差异。液... 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了在陕西养殖的鸵鸟油,室温分离得到液体油和固体脂。采用化学方法和气相色谱仪测定了两者常规理化指标和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鸵鸟液体油和固体脂除碘值外其他理化指标稍有不同,其中脂肪酸组成及含量也有差异。液体油主要含有棕榈酸、油酸和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63.96%,其中油酸含量最高,达到42.23%;固体脂主要含有棕榈酸、硬脂酸和油酸等,饱和脂肪酸含量为55.93%,其中棕榈酸含量最高,为45.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鸵鸟油 理化性质 气相色谱 脂肪酸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渭北高原不同施肥方案土壤效应及对再植苹果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3
20
作者 樊红科 杜志辉 +1 位作者 吴岱彦 雷新乐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6-61,共6页
为了给通过施肥解决苹果连作障碍问题提供借鉴,于2006~2007年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白水苹果试验站,采用盆栽试验和大田试验,研究了施用磷肥和抗重茬肥对土壤养分、微生物、土壤酶以及幼树根系活力、株高、叶面积的效应。结果表明:施用500... 为了给通过施肥解决苹果连作障碍问题提供借鉴,于2006~2007年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白水苹果试验站,采用盆栽试验和大田试验,研究了施用磷肥和抗重茬肥对土壤养分、微生物、土壤酶以及幼树根系活力、株高、叶面积的效应。结果表明:施用500 g/株抗重茬肥可以提高土壤有效养分和土壤酶,改善土壤微生物群体结构,促进植株生长,与非连作幼树表现基本一致;施用250 g/株抗重茬肥5、00 g/株和1 000 g/株磷肥在减轻连作危害方面效果较好,处理后多数测定指标都相对高于连作幼树对照,但效应有限。综合考虑土壤效应和苹果生长因素,老果园再植以施用500 g/株用量的抗重茬肥可以部分解决苹果再植障碍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连作障碍 施肥效应 磷肥 抗重茬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