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武夷山市常见绿化树种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研究
被引量:2
- 1
-
-
作者
李灵
唐辉
张玉
孙梦阳
-
机构
福建省生态产业绿色技术重点实验室/武夷学院生态与资源工程学院
陕西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
武夷学院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
出处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5年第12期44-49,共6页
-
基金
南平市科技局资助项目(N2009Z10-3)
武夷学院对接南平产业发展专项资助项目(2011DJ08)
武夷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资助项目(2008-03)
-
文摘
为了筛选出不同重金属污染条件下富集较强的乔木树种,对武夷山市道路两侧土壤重金属及11种绿化树种叶片富集能力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武夷山市区公路两侧土壤重金属Cu、Cr、Pb、Zn和Ni单项潜在风险系数Eri从大到小的顺序为:Pb>Cr>Cu>Ni>Zn,土壤重金属处于轻微潜在生态风险;同一树种中Cu、Cr、Pb、Zn和Ni的含量差异较大,相同元素在不同树种中的含量也存在一定差异。香樟对Pb、Ni和Zn的吸收较多,栾树对Pb、Cr和Cu的吸收量较大,深山含笑对Pb和Cu的吸收较多,四季桂对Cr和Cu吸收较多;不同树种对Cu和Zn的富集能力较强,其次是Cr,对Pb和Ni的富集能力较低。香樟对Pb和Ni的富集能力较强,深山含笑对Pb和Cu的富集能力较强,栾树对Cr和Cu的富集能力较强,四季桂对Cr的富集能力较强。武夷山市区公路两侧Pb和Cr的潜在生态风险较大,因此香樟、栾树、四季桂和深山含笑是重金属污染修复比较理想的绿化树种。
-
关键词
土壤
绿化树种
重金属
富集能力
植物修复
武夷山市
-
Keywords
soil
greening tree species
heavy metal
concentration capacity
phytoremediation
Wuyishan city
-
分类号
X5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S688
[农业科学—观赏园艺]
-
-
题名评电影《教父》中的多重现实主义元素
被引量:1
- 2
-
-
作者
侯治刚
-
机构
陕西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
-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03-104,共2页
-
文摘
本文首先对电影《教父》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其次从四个侧面评析了电影《教父》中所蕴涵的多重现实主义元素。分别以个体与群体的矛盾统一,权力与罪恶的交织,合法与非法并存下的"灰色空间",公权力缺位下的社会公平和正义获得———私力救济四个侧面作为切入点,结合社会学原理进行了较深入的评析。通过分析,我们可以更加深入理解该电影所蕴含的深意,特别是其所蕴含的现实主义元素,为我们理解该电影及当时的美国社会现实提供了新的视角。
-
关键词
电影《教父》
评析
现实主义元素
-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
-
题名《国王的演讲》中人物的矛盾冲突分析
被引量:1
- 3
-
-
作者
严映雪
-
机构
陕西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
山东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20-121,共2页
-
文摘
《国王的演讲》是一部获得多项大奖的影片。本文首先对故事进行了简介,接着从片中主人公和其他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入手,对人物进行了分析,分别揭示了影片主人公乔治六世和他的语言矫正师、父王、王兄以及大主教之间的矛盾冲突。在这些矛盾冲突中,乔治六世怯懦自卑但有担当的性格,语言矫正师不卑不亢、沉着稳重的态度,老国王刚愎专断的特征,爱德华八世一意孤行的行为以及大主教尽职但自私的表现得以展示。本文认为这部影片的获奖实至名归。
-
关键词
《国王的演讲》
矛盾冲突
人物形象
-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
-
题名模因论视角下的电影片名翻译研究
被引量:3
- 4
-
-
作者
魏晓斌
-
机构
陕西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
-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156-157,共2页
-
基金
陕西省教育厅2013年科研项目"语言变异的模因视角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3JK0291)
-
文摘
电影片名是电影的商标,起着"导视"和文化宣传的作用。电影片名的翻译问题是译界长期关注的一个话题,不少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过研究和阐述。模因论是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一种新理论。从模因论角度看,电影片名的翻译过程就是源语模因到译语模因的转化过程。在此过程中,译者可以采取三种不同的模仿策略:以源语为导向模仿、以译语为导向模仿和动态模仿。
-
关键词
模因论
电影片名
翻译
模仿
-
分类号
H059
[语言文字—语言学]
-
-
题名灵魂的救赎:电影《红字》的重新解读
被引量:2
- 5
-
-
作者
付晓丹
-
机构
陕西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
-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03-104,共2页
-
文摘
电影《红字》是根据美国19世纪杰出的浪漫主义小说家纳撒尼尔·霍桑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经典影片。影片对生态女性主义进行了精彩的诠释,表现了人类文明与自然环境的对立,男性与女性、灵魂与肉体、理性与情感的冲突,折射了父权制文化语境下的生态危机,通过解构人类中心主义,目的是提倡建立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本文运用生态女性主义批评理论,从女性与自然、男性与自然双重视角出发,对影片《红字》进行剖析与解读,揭示创造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社会。
-
关键词
生态女性主义
《红字》
女性
自然
-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
-
题名解读穿越时空的《云图》反抗精神六重奏
- 6
-
-
作者
张明杰
-
机构
陕西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
-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2-73,共2页
-
文摘
电影《云图》中的六个故事看似独立,彼此之间却存在着某种神秘的相互影响,并最终形成真实的联系。这种联系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彗星"胎记的不断转世重现。通过对六个故事的深度剖析,依次出现在六个故事主人公身上的"彗星"胎记将被证明不仅是"转世轮回"和"重生"的表象,更是穿越时空反抗精神的象征。整部电影就是一曲"反抗精神"这一主题不断重现的六重奏。
-
关键词
云图
“彗星”胎记
转世
重生
反抗
-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
-
题名《金银岛》中吉姆·霍金斯的多重性格剖析
- 7
-
-
作者
张明杰
-
机构
陕西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
-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127-128,共2页
-
文摘
《金银岛》是一部寻宝探险电影,集中展现了吉姆·霍金斯的成长历程。以船长斯摩莱特为代表的法制理性世界和以西尔弗为代表的海盗自由冒险世界对他的成长和性格形成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影响。在正义和邪恶两种世界的相互作用下,吉姆由一个初涉人世、天真善良的少年长成为一名诚实、勇敢和敢于冒险的真正绅士和男子汉。对其多重性格的剖析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吉姆的成长过程。
-
关键词
《金银岛》
霍金斯
绅士精神
成长历程
性格剖析
-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
-
题名《生活大爆炸》:陌生化视角下的先锋派幽默
- 8
-
-
作者
苏红莲
朱丹
-
机构
陕西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
-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110-111,共2页
-
文摘
美国情景喜剧《生活大爆炸》自2007年播出之后不久便成为收视领头羊,其成功原因主要得益于大胆前卫的故事内容和另类搞笑的喜剧语言。而在陌生化理论看来,此剧主题新颖,着力展现常人眼中的科学怪才在生活中的寻常面貌。同时运用"先锋派俗文艺"的表现形式:异类结合、游戏抄袭和语境重置,将科学与生活完美融合,将科学的"先锋性"与生活的"通俗性"和谐统一,用幽默体现了当今社会性质和文化特征。
-
关键词
陌生化
先锋派
科学
-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
-
题名《V字仇杀队》:不畏子弹的思想之歌
- 9
-
-
作者
房晶
-
机构
陕西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
-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16-117,共2页
-
文摘
灵感来自于英国"火药阴谋"的《V字仇杀队》政治寓意丰富,字母"V"在影片中也有多重含义,不仅是曾经囚禁男主角的牢房代码,也象征了复仇和反抗的精神。V是一个坚定的暴力美学崇拜者,不断成功地反击和惩戒以苏特勒为首的法西斯"恶魔",唤醒了人们的自由意识,激起了民众斗争的勇气。他的革命言行最终证明思想的力量是无穷的,革命的思想不畏子弹和强权。
-
关键词
《V字仇杀队》
火药阴谋
思想
自由
-
分类号
J905
[艺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