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干旱区膜下滴灌棉花需水规律及灌溉制度研究
被引量:6
- 1
-
-
作者
付恒阳
姬国斌
-
机构
陕西理工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秦岭与蜀道地理研究所
长安大学环境工程学院
-
出处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44-148,共5页
-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0009-2014G1291076)
陕西理工学院人才启动项目(SLGKYQD2-30)
-
文摘
对干旱区棉花需水规律及灌溉制度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显示:在各个生育阶段,花铃期需水量最大,该期需水量占总需水量的50%以上;不同的滴灌带配置方式下棉花全生育期总需水量略有不同,一膜二带为422~468 mm、一膜三带为448~497 mm,一膜四带为453~497 mm;基于目前棉花栽培水平,棉花全生育期需灌水7~9次,其中6月份1~2次、7月份3~4次、8月份3次,灌水周期为8~12 d;基于经济效益和节水效果两方面考虑,灌溉定额可以设为一膜二带3 750 m^3/hm^2,一膜三带和一膜四带4 050 m^3/hm^2。生产中需因地、因时选用最佳的滴灌带配置方式,以达到最大经济效益和节水效果。
-
关键词
膜下滴灌
棉花
需水量
需水规律
灌溉制度
干旱区
-
Keywords
mulched drip irrigation
cotton
water demand
water requirement regulation
irrigation program
arid area
-
分类号
S274.1
[农业科学—农业水土工程]
-
-
题名1951-2010年汉中市气温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8
- 2
-
-
作者
王志杰
苏嫄
-
机构
贵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陕西理工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秦岭与蜀道地理研究所
陕西理工学院文学院
-
出处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69-174,共6页
-
基金
陕西理工学院科研计划资助项目"陕南低山丘陵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土壤侵蚀的影响"(SLGKYQD2-32)
-
文摘
气温变化特征是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我国地域辽阔,受地形及季风影响,各地区气温变化及各季节气温变化趋势各异。采用1951—2010年逐日及年平均气温数据作为基础资料,运用气候倾向率、滑动平均法、M-K趋势检验和突变分析方法对汉中市年均气温和各季节气温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汉中市近60年来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气温倾向率为0.18℃/10a,并经历冷暖两个时期,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前为偏冷期,之后为偏暖期;(2)年平均气温的年代际变化表现出"平缓上升—下降—显著上升"的趋势,且存在明显的突变点,突变时间为1999年,突变后年平均气温比突变前高0.9℃;(3)汉中市四季平均气温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明显增温,且高于各季节平均气温。冬春两季增温明显,秋季次之,夏季最小,但增温速率均小于全国同期水平;(4)冬春两季平均气温在近60年间存在明显的突变点,突变时间分别为1999年和1997年,但夏秋两季没有出现明显的突变。
-
关键词
气温
趋势分析
突变分析
汉中市
-
Keywords
air temperature
trend analysis
mutation analysis
Hanzhong City
-
分类号
P423.3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
-
题名汉江源土地利用预测及发展建议
- 3
-
-
作者
李小燕
-
机构
陕西理工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秦岭与蜀道地理研究所
-
出处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第6期28-32,45,共6页
-
基金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4D43
2014D15)
陕西理工学院科研基金资助项目(SLGKYQD2-33)
-
文摘
以3期遥感影像资料为基础,结合高程、坡度、坡向、气温、降水、河网、道路和人口8个因子层,对汉江源未来土地利用状况进行预测。通过预测结果预知未来土地利用格局及生态环境状况,达到警示作用,并可根据预测状况调整近期的土地利用、开发规划相关政策和方案,最终使得现行的土地利用符合未来发展需要。
-
关键词
汉江源
CA-Markov模型
土地利用
预测
-
Keywords
Hanjiang river source
CA-Markov model
land use
prediction
-
分类号
P208
[天文地球—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
F301.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