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陕西黄土台塬区土地生态风险时空差异性评价 被引量:11
1
作者 马彩虹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16-220,共5页
基于RS和GIS支持,采用土地转移流和土地生态风险强度指数,对陕西黄土台塬区的土地利用变化动态及其结构性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1990—2010年陕西各台塬区的建设用地均有所增长、耕地除宝鸡台塬区和西安台塬区增长外,其他台塬区... 基于RS和GIS支持,采用土地转移流和土地生态风险强度指数,对陕西黄土台塬区的土地利用变化动态及其结构性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1990—2010年陕西各台塬区的建设用地均有所增长、耕地除宝鸡台塬区和西安台塬区增长外,其他台塬区均减少,生态用地则刚性减少。(2)研究时段内土地利用的生态风险指数表现出"高—低—高"的发展过程,1995年是一个拐点。(3)市域尺度上,宝鸡台塬区和西安台塬区土地利用的结构性风险自1995年以来有较大幅度的攀升,2005年后临近"高等"生态风险。(4)县域尺度上,除了白水县和永寿县的生态风险降低外,其他区县均有所增大,各区县生态风险的差异性也进一步扩大。1990年、2000年、2010年土地结构风险的变异系数分别为10.43%,10.57%,10.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土地转移流 土地生态风险 陕西黄土台塬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教与学优化算法的智能旅游线路优化 被引量:5
2
作者 何红 孙根年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第1期72-78,共7页
根据旅游线路设计的原则及游客的需求特征,对教与学优化算法进行改进,建立了基于改进的教与学优化算法的旅游线路优化方法。通过对汉中地区旅行线路优化测试表明,运用该算法设计的旅游线路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高效性,对旅游交通规划、旅... 根据旅游线路设计的原则及游客的需求特征,对教与学优化算法进行改进,建立了基于改进的教与学优化算法的旅游线路优化方法。通过对汉中地区旅行线路优化测试表明,运用该算法设计的旅游线路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高效性,对旅游交通规划、旅游线路设计,特别是对自驾游旅游者开展高效率的旅游活动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与学优化算法 旅游线路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唐五代宋初川陕甘之间的交通与文化交流——以敦煌文献为主的考察 被引量:1
3
作者 王使臻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37-41,共5页
本文从晚唐五代宋初四川、陕西、甘肃之间的交通路线着眼,用历史文献的研究方法,深入挖掘敦煌文献里包含的历史、地理价值,探讨唐宋时期信息的传递的具体过程,以研究唐宋时期社会生活的细节风貌。
关键词 唐宋 巴蜀 河陇 关中 交通 敦煌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汉江流域陕西段植被覆盖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马彩虹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第4期66-70,共5页
基于RS和GIS支持,利用SPOT-VGT逐旬NDVI数据,采用叠置分析法、均值法、频度统计法,对2000—2010年陕西汉江流域植被覆盖年际变化、季节变化及月尺度变化特征作了分析。结果表明:陕西汉江流域NDVI年际波动幅度较大,其中2002—2005年的NDV... 基于RS和GIS支持,利用SPOT-VGT逐旬NDVI数据,采用叠置分析法、均值法、频度统计法,对2000—2010年陕西汉江流域植被覆盖年际变化、季节变化及月尺度变化特征作了分析。结果表明:陕西汉江流域NDVI年际波动幅度较大,其中2002—2005年的NDVI变化较为剧烈,其它时段内为比较平稳的波动式上升;NDVI季节性节律明显,夏季的植被覆盖最好,冬季最差,春秋两季过渡,秋季略好于春季;月尺度上,植被覆盖最好的月份为5—10月,1月和2月最差,节律特征表现为NDVI从3月开始逐渐增大,7月达到峰值,之后逐渐降低,2月降到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江流域 NDVI 变化 多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巴山地植被覆盖度时空动态特征研究——以陕西省宁强县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志杰 苏嫄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第5期60-65,共6页
以位于陕南秦巴山地的宁强县为研究对象,利用宁强县1990年、2000年和2010年的TM遥感图像,运用基于归一化植被指数的像元二分模型法,提取并分析了宁强县近20年来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宁强县近20年来植被覆盖整体较好... 以位于陕南秦巴山地的宁强县为研究对象,利用宁强县1990年、2000年和2010年的TM遥感图像,运用基于归一化植被指数的像元二分模型法,提取并分析了宁强县近20年来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宁强县近20年来植被覆盖整体较好,均大于78%,且植被覆盖度整体略有上升;近20年来,宁强县植被覆盖经历退化和恢复两个时期。1990—2000年,为宁强县植被覆盖退化期,近一半乡镇植被覆盖度出现不同程度降低;2000—2010年,为宁强县植被覆盖恢复期,各覆盖度等级面积以增加为主;2010年宁强县仍有11个乡镇植被覆盖度较1990年有所降低,今后应继续加强植被恢复、保护和建设,保障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生态环境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覆盖度 时空动态 遥感 秦巴山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专业大学生自尊与负面情绪评价恐惧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肖亚波 《河南科技》 2014年第10期255-256,共2页
以负面评价恐惧量表作为工具,以陕西某大学不同年级的4个班共20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性别和自尊水平的学生的负面情绪评价恐惧特点以及自尊与负面情绪评价恐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大部分大学生的自尊水平都在中等自尊水... 以负面评价恐惧量表作为工具,以陕西某大学不同年级的4个班共20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性别和自尊水平的学生的负面情绪评价恐惧特点以及自尊与负面情绪评价恐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大部分大学生的自尊水平都在中等自尊水平以上,大学生自尊在性别上无显著差异,在性别维度上,女生的负面情绪评价恐惧得分偏高于男生且存在着显著性的差异,旅游专业大学生负面评价恐惧与自尊具有中等程度的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尊 负面情绪 评价恐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旅游线路设计及其可视化表达——以汉中市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马彩虹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第1期73-78,共6页
分析了汉中市旅游资源特点及空间分布特征;基于GPS定位和ARCGIS软件,建立了汉中市旅游资源及旅游节点空间数据库,实现了旅游节点及线路的空间可视化表达;依据旅游路线的设计原则,提出了汉中市旅游路线方案。
关键词 旅游经济 旅游资源 旅游线路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则天与蜀道文化
8
作者 梁中效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19-25,共7页
唐代大一统,蜀道是基地。蜀道沿线是唐朝建立的战略轴心和统一天下的战略基地。武氏家族荣,崛起在蜀道。如果说武氏家族在蜀道北端龙飞长安,那么武氏家族在蜀道南部则凤鸣剑门。江潭孕金轮,蜀道传说美。在广元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中... 唐代大一统,蜀道是基地。蜀道沿线是唐朝建立的战略轴心和统一天下的战略基地。武氏家族荣,崛起在蜀道。如果说武氏家族在蜀道北端龙飞长安,那么武氏家族在蜀道南部则凤鸣剑门。江潭孕金轮,蜀道传说美。在广元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中,尤以武则天的传说故事最为引人注目。女皇启新运,治宏贞观朝。武则天的"治宏贞观政启开元",在文化地理上,主要是在蜀道北部完成的,千古女皇的地位是在蜀道北部奠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则天 蜀道文化 长安 成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水流域文化与牛郎织女星神
9
作者 梁中效 《安康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10-15,共6页
牛郎、织女星座属于二十八宿星系,而我们目前已知二十八宿星图最先产生在汉水流域。战国秦汉至隋唐时期的天文学著作,对牛郎、织女、天河的记载也与汉水流域相联系。1975年冬在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出土了大批秦简,其中《日书》部分... 牛郎、织女星座属于二十八宿星系,而我们目前已知二十八宿星图最先产生在汉水流域。战国秦汉至隋唐时期的天文学著作,对牛郎、织女、天河的记载也与汉水流域相联系。1975年冬在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出土了大批秦简,其中《日书》部分有两条与牵牛织女相关的材料,证明牵牛织女故事应该是较早流传于楚地汉水流域的民间传说。牛郎、织女与河汉是牛女神话传说故事的三大文化元素,其中天河、天汉完全来源于汉水的水文化意象,同时也为文人"诗化"牛女故事提供了水天一色的想象空间,使牛女传说增添了烟波浩渺的汉水文化印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水文化 二十八星宿 牛郎织女星座 牛女神话传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南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杨青林 邢海虹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9期172-175,共4页
对陕南60个A级景区空间结构布局特征、影响因素及景区系统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最邻近点指数1.050 8,属随机分布;县际地理集中指数21.858,分布比较分散;不平衡指数0.316,发展比较平衡。2盆地平坝区人口密度高,交通便利,分布了2/3... 对陕南60个A级景区空间结构布局特征、影响因素及景区系统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最邻近点指数1.050 8,属随机分布;县际地理集中指数21.858,分布比较分散;不平衡指数0.316,发展比较平衡。2盆地平坝区人口密度高,交通便利,分布了2/3的人文类景区;山区人口密度低,交通不便,集中了4/5的自然类景区。3等级结构呈中间大两头小,需调整景区评级标准,尊重市场空间与旅游活动频率之间的反比关系,促进等级结构向稳定金字塔结构过渡。42009~2014年,熵值从低熵向高熵演变,系统无序性逐年增大,空间结构尚属于低水平均衡阶段,需以优势资源作为优先发展的空间据点,构建区域旅游发展的增长极,促进空间结构由无序向有序方向演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级旅游景区 空间分布 陕南 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中市土地利用变化的动态变化研究 被引量:32
11
作者 张静 马彩虹 +1 位作者 王启名 姬文武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2-116,共5页
基于汉中市1996—2010年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数据,运用土地利用动态度模型、土地利用程度模型、空间差异模型,对汉中市14a间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进行了详尽的分析。研究表明:汉中市耕地、未利用地面积减少,林地、牧草地、居民及工矿用... 基于汉中市1996—2010年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数据,运用土地利用动态度模型、土地利用程度模型、空间差异模型,对汉中市14a间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进行了详尽的分析。研究表明:汉中市耕地、未利用地面积减少,林地、牧草地、居民及工矿用地、园地和交通用地增加;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速度较缓,年变化率为0.17%,其中牧草地年变化率(2.30%)最大,耕地的年变化率也较大;2010年土地利用综合指数为215.64,土地利用程度不太高,汉中市土地利用处于调整期;研究区土地利用的多样化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呈下降趋势,而优势度指数则呈上升趋势,说明人类活动对景观格局有较为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类型 土地利用变化动态度 汉中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年生西洋参中20种有机氯农药的气相色谱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秦公伟 曹小勇 +3 位作者 耿敬章 张静 陈玉芳 陈富东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99-203,共5页
建立西洋参中α-六六六(α-BHC)、4,4'-滴滴涕(4,4'-DDT)等20种有机氯农药残留量的一种简便有效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对陕西留坝县西洋参GAP生产基地不同种植地块、不同生长年限西洋参中有机氯农药的种类和含量进行测定,并探讨... 建立西洋参中α-六六六(α-BHC)、4,4'-滴滴涕(4,4'-DDT)等20种有机氯农药残留量的一种简便有效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对陕西留坝县西洋参GAP生产基地不同种植地块、不同生长年限西洋参中有机氯农药的种类和含量进行测定,并探讨不同生长年限西洋参中有机氯农药富集规律。样品有机氯农药残留用正己烷-乙酸乙酯(1:1)溶液提取,通过弗罗里硅土小柱净化,正己烷-乙酸乙酯(1:1)溶液洗脱后浓缩定容,采用DB-17毛细管柱分离,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gas chromatography-electron capture detector,GC-ECD)检测,以保留时间定性,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10个西洋参样品中除异狄氏剂未检出外,标准溶液中的其他19种有机氯农药均有检出。不同种植地块同一生长年限西洋参有机氯农药残留含量差异较大,西洋参中有机氯农药残留含量基本呈现4年生西洋参高于3年生西洋参和5年生西洋参的规律。实验建立的方法简便有效,适用于西洋参中有机氯农药残留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洋参 有机氯农药 气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YDRUS-2D的地下滴灌下水分运移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潘红霞 付恒阳 贺屹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2-55,共4页
利用HYDRUS-2D软件模拟了地下滴灌条件下滴头周围黏壤土的土壤水分动态,并与田间观测进行对比;通过分析不同滴头流量对试验地土壤湿润模式的影响,明确了最佳灌水技术参数。结果表明,HYDRUS-2D软件模拟结果与观测值一致,体积含水率均方... 利用HYDRUS-2D软件模拟了地下滴灌条件下滴头周围黏壤土的土壤水分动态,并与田间观测进行对比;通过分析不同滴头流量对试验地土壤湿润模式的影响,明确了最佳灌水技术参数。结果表明,HYDRUS-2D软件模拟结果与观测值一致,体积含水率均方根误差为1.2%~4.5%,湿润范围均方根误差变化范围为2.1~3.87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滴灌 田间试验 土壤水分运移 数值模拟 HYDRUS-2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水分胁迫和覆盖方式对番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潘红霞 付恒阳 王建莹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2-46,共5页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水分胁迫和覆盖方式对番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轻度水分胁迫下果实产量为36.3×10~3 kg/hm^2,中度和高度水分胁迫下,果实产量相较于轻度水分胁迫分别减少了11.3%和31.7%;秸秆覆盖和地膜覆...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水分胁迫和覆盖方式对番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轻度水分胁迫下果实产量为36.3×10~3 kg/hm^2,中度和高度水分胁迫下,果实产量相较于轻度水分胁迫分别减少了11.3%和31.7%;秸秆覆盖和地膜覆盖比无覆盖条件下果实产量分别增加25.3%和16.5%。秸秆覆盖条件下,水分利用效率、净蒸散利用效率及灌溉水利用效率最高,分别为19.7、47.5和16.7kg/m^3,地膜覆盖条件下则略为低一些,无覆盖条件下最低。针对最大水分利用效率和最大产量的耗水量临界值,相较于无覆盖和地膜覆盖,秸秆覆盖条件下临界值差别最小为60mm。不同水分胁迫下秸秆覆盖方式可明显改善土壤的水分状况,促进番茄生长,显著提高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胁迫 覆盖方式 水分利用效率 作物水分生产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市用水结构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张静 秦公伟 《水资源保护》 CAS 2012年第4期87-90,94,共5页
分析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安市用水结构的变化及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驱动力。结果表明: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安市总用水量不断增加,农业是用水大户,但自90年代初期开始,农业用水量开始下降,工业用水量和生活用水量持续上升,到21世纪初期,工... 分析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安市用水结构的变化及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驱动力。结果表明: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安市总用水量不断增加,农业是用水大户,但自90年代初期开始,农业用水量开始下降,工业用水量和生活用水量持续上升,到21世纪初期,工业用水量依然保持较高的增长速率,生活用水量缓慢增长。耕地面积的减少和节水灌溉面积的增加是农业用水量减少的主要原因;人口增长、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生活用水量增加的主要原因;工业产值的迅速增长是工业用水量迅速递增的原因。最后,提出充分利用中水资源、调整产业结构的节水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管理 用水结构 驱动力 西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江水源地土地资源承载力时空格局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静 秦公伟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6-110,115,341,共7页
从粮食、耕地、人口的角度出发,利用土地承载模型、土地承载指数和趋势分析法,借助GIS技术,研究了汉中市县域尺度土地承载力的时空变化特征,并预测了该市2020年耕地资源承载潜力。结果表明:(1)从时间上来看,20世纪90年代汉中市土地承载... 从粮食、耕地、人口的角度出发,利用土地承载模型、土地承载指数和趋势分析法,借助GIS技术,研究了汉中市县域尺度土地承载力的时空变化特征,并预测了该市2020年耕地资源承载潜力。结果表明:(1)从时间上来看,20世纪90年代汉中市土地承载处于人粮基本平衡状态,2000年以后土地承载指数开始上升,人粮关系出现紧张,截至2010年表现为土地过载现象。(2)空间来看,宁强、略阳、西乡自20世纪90年代始人口就略显超载,山区县由农业生产粗放的经营转为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的区域粮食安全隐患。(3)对比2020年全国粮食作物单产为5 370~5 810kg/hm2,加快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加强农业科技投入力度,可在区域范围内保证粮食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承载力 时空差异 汉江水源地 汉中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51-2010年汉中市气温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王志杰 苏嫄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69-174,共6页
气温变化特征是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我国地域辽阔,受地形及季风影响,各地区气温变化及各季节气温变化趋势各异。采用1951—2010年逐日及年平均气温数据作为基础资料,运用气候倾向率、滑动平均法、M-K趋势检验和突... 气温变化特征是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我国地域辽阔,受地形及季风影响,各地区气温变化及各季节气温变化趋势各异。采用1951—2010年逐日及年平均气温数据作为基础资料,运用气候倾向率、滑动平均法、M-K趋势检验和突变分析方法对汉中市年均气温和各季节气温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汉中市近60年来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气温倾向率为0.18℃/10a,并经历冷暖两个时期,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前为偏冷期,之后为偏暖期;(2)年平均气温的年代际变化表现出"平缓上升—下降—显著上升"的趋势,且存在明显的突变点,突变时间为1999年,突变后年平均气温比突变前高0.9℃;(3)汉中市四季平均气温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明显增温,且高于各季节平均气温。冬春两季增温明显,秋季次之,夏季最小,但增温速率均小于全国同期水平;(4)冬春两季平均气温在近60年间存在明显的突变点,突变时间分别为1999年和1997年,但夏秋两季没有出现明显的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温 趋势分析 突变分析 汉中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陕南水源区农产品虚拟水空间差异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邢海虹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00-304,共5页
基于GIS支持,采用Renault等的计算方法,对2010年陕南水源区主要农产品虚拟水空间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三市间农产品虚拟水总量差异很大,汉中约52亿m3,安康约37亿m3,商洛约23亿m3;汉中、安康虚拟水结构比较类似,以猪肉(19%,22%)、油料... 基于GIS支持,采用Renault等的计算方法,对2010年陕南水源区主要农产品虚拟水空间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三市间农产品虚拟水总量差异很大,汉中约52亿m3,安康约37亿m3,商洛约23亿m3;汉中、安康虚拟水结构比较类似,以猪肉(19%,22%)、油料(21%,22%)、稻谷(25%,14%)为主,商洛虚拟水结构与汉中、安康差异很大,以猪肉、小麦、玉米为主(21%,17%,20%)。县域尺度上,虚拟水总量、猪肉、油料、家禽、水果、蔬菜、稻谷虚拟水均表现出沿汉江河谷地带高,向两侧山区递减,南部大巴山区高于北部秦岭山区的特征;玉米、小麦虚拟水丹江流域多于汉江流域;奶类虚拟水更集中于区域中心市区及周边。传统习惯、地理条件、农业结构调整等是造成虚拟水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地理学 农产品虚拟水 GIS 空间差异 陕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西部贫困地区村级信息服务模式的创新——基于陕南农民需求的调研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李静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9-102,共4页
针对目前陕南农村地区信息供给与农村居民信息需求之间不能实现有效对接的现状,从创新信息服务手段、改变信息资源配置方式、促进新媒体的应用以及细分各类对农信息服务机构的职能等方面提出了改善措施。
关键词 农村居民 信息需求 信息服务 陕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区膜下滴灌棉花需水规律及灌溉制度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付恒阳 姬国斌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44-148,共5页
对干旱区棉花需水规律及灌溉制度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显示:在各个生育阶段,花铃期需水量最大,该期需水量占总需水量的50%以上;不同的滴灌带配置方式下棉花全生育期总需水量略有不同,一膜二带为422~468 mm、一膜三带为448~497 mm,一膜四... 对干旱区棉花需水规律及灌溉制度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显示:在各个生育阶段,花铃期需水量最大,该期需水量占总需水量的50%以上;不同的滴灌带配置方式下棉花全生育期总需水量略有不同,一膜二带为422~468 mm、一膜三带为448~497 mm,一膜四带为453~497 mm;基于目前棉花栽培水平,棉花全生育期需灌水7~9次,其中6月份1~2次、7月份3~4次、8月份3次,灌水周期为8~12 d;基于经济效益和节水效果两方面考虑,灌溉定额可以设为一膜二带3 750 m^3/hm^2,一膜三带和一膜四带4 050 m^3/hm^2。生产中需因地、因时选用最佳的滴灌带配置方式,以达到最大经济效益和节水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下滴灌 棉花 需水量 需水规律 灌溉制度 干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