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4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法测定片剂甲氧氯普胺
被引量:
9
1
作者
熊海涛
唐志华
+1 位作者
聂峰
郑行望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44-248,共5页
在酸性条件下,溴化钠对NaIO4-H2O2-甲氧氯普胺弱化学发光具有增敏作用,结合流动注射技术建立了一种测定甲氧氯普胺的新方法。在优化实验条件下,相对化学发光强度与甲氧氯普胺的质量浓度在1.00×10-9~1.20×10-6g/mL范围内呈良...
在酸性条件下,溴化钠对NaIO4-H2O2-甲氧氯普胺弱化学发光具有增敏作用,结合流动注射技术建立了一种测定甲氧氯普胺的新方法。在优化实验条件下,相对化学发光强度与甲氧氯普胺的质量浓度在1.00×10-9~1.20×10-6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3.5×10-10g/mL,相对标准偏差(ρ=1.00×10-7g/mL,n=11)为2.5%。该方法已成功用于片剂及加标尿样中甲氧氯普胺含量的测定,回收率为96%~100%,与标准方法相对照,测定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注射
化学发光
甲氧氯普胺
NaIO4
H2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野生糙苏籽挥发油化学成分的分析
被引量:
4
2
作者
田光辉
刘存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9-42,共4页
用水蒸汽蒸馏法从野生糙苏籽中提取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挥发油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结构鉴定,运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个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从糙苏籽的挥发油中鉴出56种成分,其主要成分为α-里哪醇(13.38%...
用水蒸汽蒸馏法从野生糙苏籽中提取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挥发油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结构鉴定,运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个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从糙苏籽的挥发油中鉴出56种成分,其主要成分为α-里哪醇(13.38%)、石竹烯氧化物(11.21%)、1-辛烯-3-醇(8.38%)、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8.22%)、亚麻酸乙酯(6.21%)等。对糙苏籽的挥发油进行了抗氧化实验和抗菌实验,结果表明糙苏籽挥发油对.OH有明显的清除作用,糙苏籽的挥发油对实验菌株均有明显的抑制和灭活作用,特别是大肠杆菌ATCC25922株和肺炎球菌32201株的抑制作用表现得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糙苏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法
抗氧化活性
抗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秦巴山区野生糙苏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
4
3
作者
田光辉
刘存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5047-5049,共3页
[目的]研究秦巴山区野生的糙苏叶和嫩枝中的化学成分,为开发这一野生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糙苏叶和嫩枝95%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分通过硅胶色谱柱进行分离纯化化合物,根据现代波谱技术和理化性质确定各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
[目的]研究秦巴山区野生的糙苏叶和嫩枝中的化学成分,为开发这一野生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糙苏叶和嫩枝95%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分通过硅胶色谱柱进行分离纯化化合物,根据现代波谱技术和理化性质确定各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得到了8个已知的化合物,分别为oleanolic acid(Ⅰ),ursolic acid(Ⅱ),β-sitosterol(Ⅲ),maslinic acid(Ⅳ),trichoranin(Ⅴ),rabdosianin B(Ⅵ),hinokiol(Ⅶ),5,7-dimethoxy-4′-hydroxyflavone(Ⅷ)。[结论]化合物Ⅳ~Ⅷ首次从糙苏叶和嫩枝中分离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糙苏
叶
嫩枝
化学成分
提取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野生藿香中多糖的提取与测定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
27
4
作者
田光辉
刘存芳
+3 位作者
辜天琪
赵桦
聂峰
赖普辉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49-251,共3页
对野生藿香中的多糖进行提取,利用苯酚硫酸法测定藿香中多糖的含量,设计正交实验探讨藿香多糖提取的最佳条件,对野生藿香粉末在Soxhelt提取器里用有机溶剂回流提取之后,再用质量分数为1.5%的碳酸钠溶液作为介质,在85℃时浸提30min,可使...
对野生藿香中的多糖进行提取,利用苯酚硫酸法测定藿香中多糖的含量,设计正交实验探讨藿香多糖提取的最佳条件,对野生藿香粉末在Soxhelt提取器里用有机溶剂回流提取之后,再用质量分数为1.5%的碳酸钠溶液作为介质,在85℃时浸提30min,可使藿香中多糖的提取率达到极大值。利用纸色谱法分析藿香多糖的单糖组成,结果表明,藿香多糖中的单糖主要是葡萄糖和半乳糖,有少量的果糖和甘露糖。藿香多糖具有抗氧化活性,对Fenton反应产生的.OH具有明显地清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藿香
多糖
提取方法
单糖组成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香菇柄提取物的生物活性研究
被引量:
14
5
作者
刘存芳
田光辉
+1 位作者
聂峰
赖普辉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24-125,128,共3页
对香菇柄粉末利用Soxhelt提取器,以乙醚作为溶剂回流提取脂溶性成分后,再用超声法以热水浸提香菇柄粉末得到水溶性成分,并对香菇柄的脂溶性成分和水溶性成分进行抗菌和抗肿瘤活性实验。活性实验结果表明,香菇柄的脂溶性成分对实验菌株...
对香菇柄粉末利用Soxhelt提取器,以乙醚作为溶剂回流提取脂溶性成分后,再用超声法以热水浸提香菇柄粉末得到水溶性成分,并对香菇柄的脂溶性成分和水溶性成分进行抗菌和抗肿瘤活性实验。活性实验结果表明,香菇柄的脂溶性成分对实验菌株均有较高的抑制和灭活作用,特别是对肠炎沙门菌50040株和伤寒沙门菌50127株作用更为显著,其抗肿瘤活性不明显;香菇柄的水溶性成分对实验菌株有微弱的抑制和灭活作用,却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柄
水溶性成分
脂溶性成分
抗菌活性
抗肿瘤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糙苏叶子挥发油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
20
6
作者
田光辉
刘存芳
+1 位作者
赖普辉
赵桦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06-109,共4页
用水蒸气蒸馏法从新鲜的糙苏叶中提取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挥发油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结构鉴定,运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个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从新鲜糙苏叶挥发油中鉴定出53种成分,其主要成分为α-里哪醇(16....
用水蒸气蒸馏法从新鲜的糙苏叶中提取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挥发油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结构鉴定,运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个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从新鲜糙苏叶挥发油中鉴定出53种成分,其主要成分为α-里哪醇(16.48%)、1-辛烯-3-醇(9.37%)、表蓝桉醇(7.63%)、苯乙酮(7.51%)、马鞭草烯酮(7.32%)等。对糙苏叶挥发油进行了抗氧化实验和抗菌实验,结果表明,糙苏叶挥发油对.OH有明显的清除作用,糙苏叶挥发油对实验菌株均有明显的抑制和灭活作用,特别是对肠炎沙门菌50040株的抗菌活性表现得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糙苏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法
抗氧化活性
抗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野生藿香花萼中挥发油的研究
被引量:
8
7
作者
田光辉
刘存芳
+2 位作者
赖普辉
聂峰
史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31-133,136,共4页
目的:首次提取野生藿香花萼中的挥发油,分析其挥发油的组分,探讨其生物活性,为开发这一资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水蒸气蒸馏法从藿香花萼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挥发油组分进行分离和鉴定,运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确...
目的:首次提取野生藿香花萼中的挥发油,分析其挥发油的组分,探讨其生物活性,为开发这一资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水蒸气蒸馏法从藿香花萼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挥发油组分进行分离和鉴定,运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组分的相对含量,对藿香花萼挥发油进行抗氧化实验。结果:从藿香花萼挥发油中鉴定出59个组分,占全油的93.99%,藿香花萼挥发油有抗氧化活性。结论:藿香花萼挥发油中含量较高的组分是3,7,11,15-四甲基-1,6,10,14-十六碳四烯-3-醇(13.86%),棕榈酸(6.36%),2,4,6-三甲基-1,3,6-庚三烯(4.88%),油酸(4.58%),3,7-二甲基-1,6-辛二烯-3-醇(4.37%)等,藿香花萼挥发油对·OH有明显的清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藿香
花萼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法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钮子茎中石油醚提取物成分的GC-MS分析
被引量:
10
8
作者
赖普辉
田光辉
+2 位作者
高艳妮
蔡春雨
刘存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3期10026-10027,10231,共3页
[目的]为秦巴山区钮子茎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石油醚为溶剂,采用超声法对秦巴山区野生的钮子茎粉末进行提取,得石油醚提取物,利用GC-MS分析对其成分进行分离、鉴定。[结果]从钮子茎的石油醚提取物中分离、鉴定出49种化...
[目的]为秦巴山区钮子茎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石油醚为溶剂,采用超声法对秦巴山区野生的钮子茎粉末进行提取,得石油醚提取物,利用GC-MS分析对其成分进行分离、鉴定。[结果]从钮子茎的石油醚提取物中分离、鉴定出49种化合物,主要有萜类、脂肪酸、烯醇、烯烃、酚类化合物,占脂溶性成分总量的95.15%。钮子茎的石油醚提取物中相对含量最高的组分是(-)-斯巴醇,为22.07%,其次为棕榈酸,含量为11.18%,再次是β-芹子烯,含量为9.20%,它们的结构中都含有不饱和双键,预示着钮子茎的石油醚提取物可能具有一定的生理活性。[结论]钮子茎的石油醚提取物具有良好的应用开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钮子茎
脂溶性成分
超声提取
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显脉香茶菜籽的挥发性成分及其抗菌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
9
9
作者
田光辉
刘存芳
赖普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97-100,共4页
水蒸汽蒸馏法从显脉香茶菜籽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挥发油组分进行分离和鉴定,运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组分的相对含量,并利用正构烷烃系列物质对各组分进行定性确定。从显脉香茶菜籽的挥发油中检出36个组分...
水蒸汽蒸馏法从显脉香茶菜籽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挥发油组分进行分离和鉴定,运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组分的相对含量,并利用正构烷烃系列物质对各组分进行定性确定。从显脉香茶菜籽的挥发油中检出36个组分,占全油的98.21%,鉴定出34个组分,其主要组分是石竹烯(16.55%)、3-己烯-1-醇(11.49%)、3-辛烯-3-醇(7.89%)、α-萜品醇(7.18%)、α-里哪醇(6.13%)等。对显脉香茶菜籽的挥发油做了抗菌实验,其挥发油对大肠埃希菌(ATCC25922株)、福氏志贺菌(51065株)和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5株)有显著的抑制和灭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脉香茶菜
籽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法
抗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衰落桂花香气成分的GC-MS分析
被引量:
13
10
作者
田光辉
刘存芳
+1 位作者
辜天琪
赵桦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7期7214-7216,共3页
分别对两种衰落的桂花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性物质,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桂花挥发性物质的化学组分进行分离和结构鉴定,运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个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从金桂挥发性物质中分离出了56个组分,鉴定出了53...
分别对两种衰落的桂花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性物质,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桂花挥发性物质的化学组分进行分离和结构鉴定,运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个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从金桂挥发性物质中分离出了56个组分,鉴定出了53个组分,从银桂挥发性物质中分离出了58个组分,鉴定出来了55个组分,金桂和银桂挥发性物质的组分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对金桂和银桂挥发性物质进行了抗氧化活性试验,结果表明金桂和银桂的挥发性物质对·OH均有明显地清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花
挥发性物质
气相色谱一质谱法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滤油粉对煎炸油处理效果的评价
被引量:
5
11
作者
姜敏
葛红光
+1 位作者
史娟
吴鹏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4-96,共3页
针对市场上出现的滤油粉及其在煎炸油处理上的应用,对滤油粉处理过的3种煎炸油的酸值、过氧化值、碘值、吸光度和外观的变化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经滤油粉处理后煎炸油的外观透亮,吸光度降低,酸值、碘值都有所降低,而过氧化值升高。研究...
针对市场上出现的滤油粉及其在煎炸油处理上的应用,对滤油粉处理过的3种煎炸油的酸值、过氧化值、碘值、吸光度和外观的变化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经滤油粉处理后煎炸油的外观透亮,吸光度降低,酸值、碘值都有所降低,而过氧化值升高。研究表明滤油粉对煎炸油处理效果不佳,只能吸附炭化杂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煎炸油
滤油粉
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抱茎蓼挥发油成分及其抗菌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
19
12
作者
刘存芳
田光辉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7年第3期447-451,共5页
水蒸气蒸馏法从抱茎蓼全草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挥发油组分进行分离和鉴定,运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组分的相对含量,并利用正构烷烃系列物质对各组分进行定性确定,从抱茎蓼全草的挥发油中检出41个组分,占全...
水蒸气蒸馏法从抱茎蓼全草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挥发油组分进行分离和鉴定,运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组分的相对含量,并利用正构烷烃系列物质对各组分进行定性确定,从抱茎蓼全草的挥发油中检出41个组分,占全油的99.21%,鉴定出38个组分,其主要组分是石竹烯(16.98%)、3-己烯-1-醇(14.69%)、3-辛烯-3醇(8.89%)、a-里哪醇(7.13%)、β-环柠檬醛(6.36%)等。对抱茎蓼全草的挥发油做了抗菌试验,其挥发油对大肠埃希菌(ATCC25922株)、肠炎沙门菌(5004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5株)有显著地抑制和灭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抱茎蓼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法
抗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马齿苋多糖的超声提取及多糖中单糖组成分析
被引量:
8
13
作者
田光辉
刘存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31-134,共4页
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用超声法提取马齿苋多糖,多糖的提取率可高达10.13%。对粗多糖用DEAE-纤维素柱分离,得到一种分子量为57kDa的均一性多糖,并进行理化性质测试。利用纸层析和气相色谱对马齿苋多糖中的单糖组成作了分析,此马齿苋...
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用超声法提取马齿苋多糖,多糖的提取率可高达10.13%。对粗多糖用DEAE-纤维素柱分离,得到一种分子量为57kDa的均一性多糖,并进行理化性质测试。利用纸层析和气相色谱对马齿苋多糖中的单糖组成作了分析,此马齿苋多糖中的单糖组成有葡萄糖、半乳糖、甘露糖、果糖、木糖和阿拉伯糖。抗菌实验结果表明,马齿苋多糖对实验菌株有微弱的抑制和灭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齿苋
多糖
超声提取
单糖组成
活性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溶剂法回收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
5
14
作者
杨守洁
杨奇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43-45,共3页
研究了溶剂法回收聚苯乙烯泡沫塑料(EPS)的操作方法和优化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以甲苯/二氯乙烷为混合溶剂溶解EPS,然后通过沉淀法制备聚苯乙烯(PS)颗粒。结果表明,优化的工艺条件为甲苯/二氯乙烷混合溶剂中甲苯的体积分数为8...
研究了溶剂法回收聚苯乙烯泡沫塑料(EPS)的操作方法和优化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以甲苯/二氯乙烷为混合溶剂溶解EPS,然后通过沉淀法制备聚苯乙烯(PS)颗粒。结果表明,优化的工艺条件为甲苯/二氯乙烷混合溶剂中甲苯的体积分数为85%,溶解温度为50℃,溶解时间为30 min,以体积分数为95%乙醇为沉淀剂。PS回收率可达94%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苯
二氯乙烷
聚苯乙烯
溶解
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微波消解样品-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淡竹叶中痕量元素
被引量:
7
15
作者
熊海涛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8-60,64,共4页
产自3个不同地区的淡竹叶样品用硝酸经微波辅助消解,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所得样品溶液中锌、铁、铜、锰、钾、钙、钠、镁、镍、铅、铬、钴、铝和硒等14种痕量元素的含量。14种元素的质量浓度在一定的范围内均与其吸光度呈线性关...
产自3个不同地区的淡竹叶样品用硝酸经微波辅助消解,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所得样品溶液中锌、铁、铜、锰、钾、钙、钠、镁、镍、铅、铬、钴、铝和硒等14种痕量元素的含量。14种元素的质量浓度在一定的范围内均与其吸光度呈线性关系。以1#样品为基体,加入适量9种痕量元素的标准溶液做方法的回收试验,测得回收率在98.1%~108.0%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5)均小于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消解样品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淡竹叶
痕量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热固性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
5
16
作者
王铎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5-28,共4页
以均苯四甲酸二酐、二胺基二苯醚、N,N′-二甲基乙酰胺及纳米SiC为原料,经加热固化等工艺制备了热固性聚酰亚胺(PI)/纳米SiC复合材料。经测试,该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和吸水率均比纯PI明显降低,且复合材料中低分子纳米SiC均匀分散到PI内部...
以均苯四甲酸二酐、二胺基二苯醚、N,N′-二甲基乙酰胺及纳米SiC为原料,经加热固化等工艺制备了热固性聚酰亚胺(PI)/纳米SiC复合材料。经测试,该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和吸水率均比纯PI明显降低,且复合材料中低分子纳米SiC均匀分散到PI内部,形成网络状杂化复合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固性聚酰亚胺
纳米碳化硅
复合材料
介电常数
吸水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聚酰亚胺低介电常数材料的研制
被引量:
5
17
作者
王铎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7-39,共3页
以均苯四甲酸二酐、二胺基二苯醚、乙酰胺及纳米SiC颗粒为原料,经加热固化等工艺,制备了低介电常数和低吸水性的聚酰亚胺基复合材料。这种复合材料是纳米小颗粒均匀分散到聚酰亚胺聚合物大分子空间,形成了网络状杂化复合体系,材料的介...
以均苯四甲酸二酐、二胺基二苯醚、乙酰胺及纳米SiC颗粒为原料,经加热固化等工艺,制备了低介电常数和低吸水性的聚酰亚胺基复合材料。这种复合材料是纳米小颗粒均匀分散到聚酰亚胺聚合物大分子空间,形成了网络状杂化复合体系,材料的介电常数低达2.2,化学抗湿性能为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聚物
聚酰亚胺
合成
低介电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聚酰亚胺/纳米碳化硅复合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
7
18
作者
王铎
《绝缘材料》
CAS
2007年第2期7-9,共3页
以均苯四甲酸二酐、4,4'-二氨基二苯醚、N,N'-二甲基乙酰胺为原料,经化学合成反应制备了聚酰亚胺/纳米碳化硅复合薄膜。采用红外光谱(FTIR)、透射电子显微镜(TEM)、阻抗分析仪等手段表征了材料的结构及介电性能。结果表明,该复...
以均苯四甲酸二酐、4,4'-二氨基二苯醚、N,N'-二甲基乙酰胺为原料,经化学合成反应制备了聚酰亚胺/纳米碳化硅复合薄膜。采用红外光谱(FTIR)、透射电子显微镜(TEM)、阻抗分析仪等手段表征了材料的结构及介电性能。结果表明,该复合薄膜的介电常数比纯聚酰亚胺和碳化硅均显著降低,吸水率下降。这种材料有望替代聚酰亚胺/二氧化硅复合材料,作为低介电常数的微电子介质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亚胺
纳米碳化硅
复合薄膜
低介电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荧光淬灭法测定三种蔬菜中铅(Ⅱ)含量
被引量:
4
19
作者
熊海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70-73,共4页
酸性条件下,少量铅(Ⅱ)对氧氟沙星的荧光强度有猝灭作用,据此建立了一种测定铅(Ⅱ)含量的荧光光谱分析法。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其荧光猝灭强度与铅(Ⅱ)浓度在3.O×lO-7~1.O×lO-5mool·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
酸性条件下,少量铅(Ⅱ)对氧氟沙星的荧光强度有猝灭作用,据此建立了一种测定铅(Ⅱ)含量的荧光光谱分析法。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其荧光猝灭强度与铅(Ⅱ)浓度在3.O×lO-7~1.O×lO-5mool·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检出限为8.4×10-8mol·L-1,相对标准偏差为3.2%(c=1.O×lO-6mol·L-1,n=11)。利用该法对三种蔬菜样品中铅(Ⅱ)含量的测定,回收率在94.46%~101.5%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氟沙星
荧光猝灭法
铅(Ⅱ)
蔬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褪色光度法测定小白菜及绿茶中氟含量
被引量:
2
20
作者
熊海涛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93-197,共5页
在酸性溶液中,Fe^3+与F^-络合形成稳定的无色络合物[FeF6]^3+而使红橙色乙酰丙酮铁褪色,以此建立了一种褪色光度法检测氟含量的新方法。在最佳的实验条件下,氟离子浓度在4.0×10^-6~1.0×10^-4mol/L内与褪色程度呈现...
在酸性溶液中,Fe^3+与F^-络合形成稳定的无色络合物[FeF6]^3+而使红橙色乙酰丙酮铁褪色,以此建立了一种褪色光度法检测氟含量的新方法。在最佳的实验条件下,氟离子浓度在4.0×10^-6~1.0×10^-4mol/L内与褪色程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7×10^-6mol/L,相对标准偏差为4.5%(c=1.0×10^-5mol/L,n=11)。该法应用于小白菜和绿茶中微量氟测定,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离子
铁(Ⅲ)
乙酰丙酮
褪色光度法
绿茶
小白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法测定片剂甲氧氯普胺
被引量:
9
1
作者
熊海涛
唐志华
聂峰
郑行望
机构
陕西理工学院化学学院
陕西
师范大学
化学
与材料科学
学院
出处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44-248,共5页
基金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10JM7016(1))
文摘
在酸性条件下,溴化钠对NaIO4-H2O2-甲氧氯普胺弱化学发光具有增敏作用,结合流动注射技术建立了一种测定甲氧氯普胺的新方法。在优化实验条件下,相对化学发光强度与甲氧氯普胺的质量浓度在1.00×10-9~1.20×10-6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3.5×10-10g/mL,相对标准偏差(ρ=1.00×10-7g/mL,n=11)为2.5%。该方法已成功用于片剂及加标尿样中甲氧氯普胺含量的测定,回收率为96%~100%,与标准方法相对照,测定结果基本一致。
关键词
流动注射
化学发光
甲氧氯普胺
NaIO4
H2O2
Keywords
flow-injection
chemiluminescence
metoclopramide
sodium periodate
hydrogen peroxide
分类号
O657.3 [理学—分析化学]
TQ460.72 [医药卫生—药物分析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野生糙苏籽挥发油化学成分的分析
被引量:
4
2
作者
田光辉
刘存芳
机构
陕西理工学院化学学院
出处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9-42,共4页
基金
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07JK208)
文摘
用水蒸汽蒸馏法从野生糙苏籽中提取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挥发油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结构鉴定,运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个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从糙苏籽的挥发油中鉴出56种成分,其主要成分为α-里哪醇(13.38%)、石竹烯氧化物(11.21%)、1-辛烯-3-醇(8.38%)、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8.22%)、亚麻酸乙酯(6.21%)等。对糙苏籽的挥发油进行了抗氧化实验和抗菌实验,结果表明糙苏籽挥发油对.OH有明显的清除作用,糙苏籽的挥发油对实验菌株均有明显的抑制和灭活作用,特别是大肠杆菌ATCC25922株和肺炎球菌32201株的抑制作用表现得更为显著。
关键词
糙苏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法
抗氧化活性
抗菌活性
Keywords
Phlomis umbrosa Turcz
essential oil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antioxidant activity
antimicrobial activity
分类号
R284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秦巴山区野生糙苏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
4
3
作者
田光辉
刘存芳
机构
陕西理工学院化学学院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5047-5049,共3页
基金
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07JK208)
文摘
[目的]研究秦巴山区野生的糙苏叶和嫩枝中的化学成分,为开发这一野生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糙苏叶和嫩枝95%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分通过硅胶色谱柱进行分离纯化化合物,根据现代波谱技术和理化性质确定各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得到了8个已知的化合物,分别为oleanolic acid(Ⅰ),ursolic acid(Ⅱ),β-sitosterol(Ⅲ),maslinic acid(Ⅳ),trichoranin(Ⅴ),rabdosianin B(Ⅵ),hinokiol(Ⅶ),5,7-dimethoxy-4′-hydroxyflavone(Ⅷ)。[结论]化合物Ⅳ~Ⅷ首次从糙苏叶和嫩枝中分离出来。
关键词
糙苏
叶
嫩枝
化学成分
提取分离
Keywords
Phlomis umbrosa Turcz
Leaf
Tender branches
Chemical constituent
Isolation
分类号
S58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野生藿香中多糖的提取与测定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
27
4
作者
田光辉
刘存芳
辜天琪
赵桦
聂峰
赖普辉
机构
陕西理工学院化学学院
陕西
理工学院
生物
学院
出处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49-251,共3页
基金
陕西理工学院科技处项目(SLG0812)
文摘
对野生藿香中的多糖进行提取,利用苯酚硫酸法测定藿香中多糖的含量,设计正交实验探讨藿香多糖提取的最佳条件,对野生藿香粉末在Soxhelt提取器里用有机溶剂回流提取之后,再用质量分数为1.5%的碳酸钠溶液作为介质,在85℃时浸提30min,可使藿香中多糖的提取率达到极大值。利用纸色谱法分析藿香多糖的单糖组成,结果表明,藿香多糖中的单糖主要是葡萄糖和半乳糖,有少量的果糖和甘露糖。藿香多糖具有抗氧化活性,对Fenton反应产生的.OH具有明显地清除作用。
关键词
藿香
多糖
提取方法
单糖组成
抗氧化活性
Keywords
Agastache rugosa
polysaccharide
extraction method
monosaccharide constituents
anti-oxidationactivity
分类号
TS201.1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香菇柄提取物的生物活性研究
被引量:
14
5
作者
刘存芳
田光辉
聂峰
赖普辉
机构
陕西理工学院化学学院
出处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24-125,128,共3页
基金
陕西理工学院和实习基地联合项目(LHXM16)
陕西省教育厅项目(04JK137)
文摘
对香菇柄粉末利用Soxhelt提取器,以乙醚作为溶剂回流提取脂溶性成分后,再用超声法以热水浸提香菇柄粉末得到水溶性成分,并对香菇柄的脂溶性成分和水溶性成分进行抗菌和抗肿瘤活性实验。活性实验结果表明,香菇柄的脂溶性成分对实验菌株均有较高的抑制和灭活作用,特别是对肠炎沙门菌50040株和伤寒沙门菌50127株作用更为显著,其抗肿瘤活性不明显;香菇柄的水溶性成分对实验菌株有微弱的抑制和灭活作用,却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
关键词
香菇柄
水溶性成分
脂溶性成分
抗菌活性
抗肿瘤活性
Keywords
root of Lentinus edodes
water- soluble components
oil- soluble components
antimicrobial activity anti-tumor activity
分类号
TS201.2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糙苏叶子挥发油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
20
6
作者
田光辉
刘存芳
赖普辉
赵桦
机构
陕西理工学院化学学院
陕西
理工学院
生物
学院
出处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06-109,共4页
基金
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07JK208)
文摘
用水蒸气蒸馏法从新鲜的糙苏叶中提取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挥发油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结构鉴定,运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个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从新鲜糙苏叶挥发油中鉴定出53种成分,其主要成分为α-里哪醇(16.48%)、1-辛烯-3-醇(9.37%)、表蓝桉醇(7.63%)、苯乙酮(7.51%)、马鞭草烯酮(7.32%)等。对糙苏叶挥发油进行了抗氧化实验和抗菌实验,结果表明,糙苏叶挥发油对.OH有明显的清除作用,糙苏叶挥发油对实验菌株均有明显的抑制和灭活作用,特别是对肠炎沙门菌50040株的抗菌活性表现得更为显著。
关键词
糙苏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法
抗氧化活性
抗菌活性
Keywords
Phlomis umbrosa Turcz
essential oil
gas chromatography- mass spectrometry
anti-oxidation activityantimicrobial activity
分类号
TS201.2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野生藿香花萼中挥发油的研究
被引量:
8
7
作者
田光辉
刘存芳
赖普辉
聂峰
史娟
机构
陕西理工学院化学学院
出处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31-133,136,共4页
基金
陕西理工学院科技处项目(SLG0812)
文摘
目的:首次提取野生藿香花萼中的挥发油,分析其挥发油的组分,探讨其生物活性,为开发这一资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水蒸气蒸馏法从藿香花萼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挥发油组分进行分离和鉴定,运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组分的相对含量,对藿香花萼挥发油进行抗氧化实验。结果:从藿香花萼挥发油中鉴定出59个组分,占全油的93.99%,藿香花萼挥发油有抗氧化活性。结论:藿香花萼挥发油中含量较高的组分是3,7,11,15-四甲基-1,6,10,14-十六碳四烯-3-醇(13.86%),棕榈酸(6.36%),2,4,6-三甲基-1,3,6-庚三烯(4.88%),油酸(4.58%),3,7-二甲基-1,6-辛二烯-3-醇(4.37%)等,藿香花萼挥发油对·OH有明显的清除作用。
关键词
藿香
花萼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法
抗氧化活性
Keywords
Agastache rugosa
calyx
essential oil
gas chromatography- mass spectrometry
antioxidation activity
分类号
TS201.2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钮子茎中石油醚提取物成分的GC-MS分析
被引量:
10
8
作者
赖普辉
田光辉
高艳妮
蔡春雨
刘存芳
机构
陕西理工学院化学学院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3期10026-10027,10231,共3页
基金
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04JK137)
文摘
[目的]为秦巴山区钮子茎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石油醚为溶剂,采用超声法对秦巴山区野生的钮子茎粉末进行提取,得石油醚提取物,利用GC-MS分析对其成分进行分离、鉴定。[结果]从钮子茎的石油醚提取物中分离、鉴定出49种化合物,主要有萜类、脂肪酸、烯醇、烯烃、酚类化合物,占脂溶性成分总量的95.15%。钮子茎的石油醚提取物中相对含量最高的组分是(-)-斯巴醇,为22.07%,其次为棕榈酸,含量为11.18%,再次是β-芹子烯,含量为9.20%,它们的结构中都含有不饱和双键,预示着钮子茎的石油醚提取物可能具有一定的生理活性。[结论]钮子茎的石油醚提取物具有良好的应用开发价值。
关键词
钮子茎
脂溶性成分
超声提取
GC-MS
Keywords
Stem of P. japonicus
Liposoluble composition
Ultrasonic extraction
GC-MS
分类号
S567.239 [农业科学—中草药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显脉香茶菜籽的挥发性成分及其抗菌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
9
9
作者
田光辉
刘存芳
赖普辉
机构
陕西理工学院化学学院
出处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97-100,共4页
文摘
水蒸汽蒸馏法从显脉香茶菜籽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挥发油组分进行分离和鉴定,运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组分的相对含量,并利用正构烷烃系列物质对各组分进行定性确定。从显脉香茶菜籽的挥发油中检出36个组分,占全油的98.21%,鉴定出34个组分,其主要组分是石竹烯(16.55%)、3-己烯-1-醇(11.49%)、3-辛烯-3-醇(7.89%)、α-萜品醇(7.18%)、α-里哪醇(6.13%)等。对显脉香茶菜籽的挥发油做了抗菌实验,其挥发油对大肠埃希菌(ATCC25922株)、福氏志贺菌(51065株)和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5株)有显著的抑制和灭活作用。
关键词
显脉香茶菜
籽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法
抗菌活性
Keywords
Rabdosia nervosa(Hemsl.)C. Y. Wu et H. W. Li
seed
essential oil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antimicrobial activity
分类号
Q946.85 [生物学—植物学]
R284.2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衰落桂花香气成分的GC-MS分析
被引量:
13
10
作者
田光辉
刘存芳
辜天琪
赵桦
机构
陕西理工学院化学学院
陕西
理工学院
生物
学院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7期7214-7216,共3页
基金
陕西理工学院和实习基地联合项目(LHXM16)
陕西省教育厅项目(07JK208)
文摘
分别对两种衰落的桂花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性物质,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桂花挥发性物质的化学组分进行分离和结构鉴定,运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个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从金桂挥发性物质中分离出了56个组分,鉴定出了53个组分,从银桂挥发性物质中分离出了58个组分,鉴定出来了55个组分,金桂和银桂挥发性物质的组分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对金桂和银桂挥发性物质进行了抗氧化活性试验,结果表明金桂和银桂的挥发性物质对·OH均有明显地清除作用。
关键词
桂花
挥发性物质
气相色谱一质谱法
抗氧化活性
Keywords
Osmanthusfrasrans(Thunb.)Lour
Volatile component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Anti-oxidation activity
分类号
Q946.85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滤油粉对煎炸油处理效果的评价
被引量:
5
11
作者
姜敏
葛红光
史娟
吴鹏
机构
陕西理工学院化学学院
出处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4-96,共3页
基金
陕西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12JK0637)
陕西省科学技术厅项目(2011k17-03-10)
文摘
针对市场上出现的滤油粉及其在煎炸油处理上的应用,对滤油粉处理过的3种煎炸油的酸值、过氧化值、碘值、吸光度和外观的变化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经滤油粉处理后煎炸油的外观透亮,吸光度降低,酸值、碘值都有所降低,而过氧化值升高。研究表明滤油粉对煎炸油处理效果不佳,只能吸附炭化杂质。
关键词
煎炸油
滤油粉
净化
Keywords
frying oil
shortening saver
purification
分类号
TS221 [轻工技术与工程—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抱茎蓼挥发油成分及其抗菌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
19
12
作者
刘存芳
田光辉
机构
陕西理工学院化学学院
出处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7年第3期447-451,共5页
基金
教育部重点科学技术研究项目(105153)
文摘
水蒸气蒸馏法从抱茎蓼全草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挥发油组分进行分离和鉴定,运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组分的相对含量,并利用正构烷烃系列物质对各组分进行定性确定,从抱茎蓼全草的挥发油中检出41个组分,占全油的99.21%,鉴定出38个组分,其主要组分是石竹烯(16.98%)、3-己烯-1-醇(14.69%)、3-辛烯-3醇(8.89%)、a-里哪醇(7.13%)、β-环柠檬醛(6.36%)等。对抱茎蓼全草的挥发油做了抗菌试验,其挥发油对大肠埃希菌(ATCC25922株)、肠炎沙门菌(5004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5株)有显著地抑制和灭活作用。
关键词
抱茎蓼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法
抗菌活性
Keywords
Polygonum amplexicaule D. Don
essential oil
GC-MS
antimicrobial activity
分类号
Q946.85 [生物学—植物学]
R282.7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马齿苋多糖的超声提取及多糖中单糖组成分析
被引量:
8
13
作者
田光辉
刘存芳
机构
陕西理工学院化学学院
出处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31-134,共4页
基金
教育部重点科学技术研究项目(105153)。
文摘
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用超声法提取马齿苋多糖,多糖的提取率可高达10.13%。对粗多糖用DEAE-纤维素柱分离,得到一种分子量为57kDa的均一性多糖,并进行理化性质测试。利用纸层析和气相色谱对马齿苋多糖中的单糖组成作了分析,此马齿苋多糖中的单糖组成有葡萄糖、半乳糖、甘露糖、果糖、木糖和阿拉伯糖。抗菌实验结果表明,马齿苋多糖对实验菌株有微弱的抑制和灭活作用。
关键词
马齿苋
多糖
超声提取
单糖组成
活性实验
Keywords
Portulaca oleracea L
polysaccharide
ultrasonic extraction
monosaccharide constituents
antimicrobial activity
分类号
TS255.1 [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溶剂法回收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
5
14
作者
杨守洁
杨奇
机构
陕西理工学院化学学院
出处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43-45,共3页
文摘
研究了溶剂法回收聚苯乙烯泡沫塑料(EPS)的操作方法和优化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以甲苯/二氯乙烷为混合溶剂溶解EPS,然后通过沉淀法制备聚苯乙烯(PS)颗粒。结果表明,优化的工艺条件为甲苯/二氯乙烷混合溶剂中甲苯的体积分数为85%,溶解温度为50℃,溶解时间为30 min,以体积分数为95%乙醇为沉淀剂。PS回收率可达94%以上。
关键词
甲苯
二氯乙烷
聚苯乙烯
溶解
回收
Keywords
methylbenzene
dichloroethane
polystyrene
dissolved
recovery
分类号
X783.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微波消解样品-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淡竹叶中痕量元素
被引量:
7
15
作者
熊海涛
机构
陕西理工学院化学学院
出处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8-60,64,共4页
基金
陕西理工学院重点资助基金(SLGQD0510)
文摘
产自3个不同地区的淡竹叶样品用硝酸经微波辅助消解,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所得样品溶液中锌、铁、铜、锰、钾、钙、钠、镁、镍、铅、铬、钴、铝和硒等14种痕量元素的含量。14种元素的质量浓度在一定的范围内均与其吸光度呈线性关系。以1#样品为基体,加入适量9种痕量元素的标准溶液做方法的回收试验,测得回收率在98.1%~108.0%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5)均小于8%。
关键词
微波消解样品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淡竹叶
痕量元素
Keywords
Microwave assisted sample digestion
FAAS
Lophatherum gracile brongn
Trace elements
分类号
O657.31 [理学—分析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热固性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
5
16
作者
王铎
机构
陕西理工学院化学学院
出处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5-28,共4页
文摘
以均苯四甲酸二酐、二胺基二苯醚、N,N′-二甲基乙酰胺及纳米SiC为原料,经加热固化等工艺制备了热固性聚酰亚胺(PI)/纳米SiC复合材料。经测试,该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和吸水率均比纯PI明显降低,且复合材料中低分子纳米SiC均匀分散到PI内部,形成网络状杂化复合体系。
关键词
热固性聚酰亚胺
纳米碳化硅
复合材料
介电常数
吸水率
Keywords
thermosetting polyimide, nanometer silicon carbide, composite, dielectric constant, water absorption
分类号
TQ323.7 [化学工程—合成树脂塑料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聚酰亚胺低介电常数材料的研制
被引量:
5
17
作者
王铎
机构
陕西理工学院化学学院
出处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7-39,共3页
基金
陕西理工学院科研基金资助SLG0614
文摘
以均苯四甲酸二酐、二胺基二苯醚、乙酰胺及纳米SiC颗粒为原料,经加热固化等工艺,制备了低介电常数和低吸水性的聚酰亚胺基复合材料。这种复合材料是纳米小颗粒均匀分散到聚酰亚胺聚合物大分子空间,形成了网络状杂化复合体系,材料的介电常数低达2.2,化学抗湿性能为0.6%。
关键词
高聚物
聚酰亚胺
合成
低介电常数
Keywords
Polymer,Polymide,Synthesis, Low-ε
分类号
TQ323.7 [化学工程—合成树脂塑料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聚酰亚胺/纳米碳化硅复合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
7
18
作者
王铎
机构
陕西理工学院化学学院
出处
《绝缘材料》
CAS
2007年第2期7-9,共3页
基金
陕西理工学院科研基金资助项目(SLG0614)
文摘
以均苯四甲酸二酐、4,4'-二氨基二苯醚、N,N'-二甲基乙酰胺为原料,经化学合成反应制备了聚酰亚胺/纳米碳化硅复合薄膜。采用红外光谱(FTIR)、透射电子显微镜(TEM)、阻抗分析仪等手段表征了材料的结构及介电性能。结果表明,该复合薄膜的介电常数比纯聚酰亚胺和碳化硅均显著降低,吸水率下降。这种材料有望替代聚酰亚胺/二氧化硅复合材料,作为低介电常数的微电子介质材料。
关键词
聚酰亚胺
纳米碳化硅
复合薄膜
低介电常数
Keywords
polyimide
nano carborundum
composite film
low permittivity
分类号
TM215.3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TQ323.7 [化学工程—合成树脂塑料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荧光淬灭法测定三种蔬菜中铅(Ⅱ)含量
被引量:
4
19
作者
熊海涛
机构
陕西理工学院化学学院
出处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70-73,共4页
基金
四川省广元市科技计划项目(GYKJ41429)
文摘
酸性条件下,少量铅(Ⅱ)对氧氟沙星的荧光强度有猝灭作用,据此建立了一种测定铅(Ⅱ)含量的荧光光谱分析法。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其荧光猝灭强度与铅(Ⅱ)浓度在3.O×lO-7~1.O×lO-5mool·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检出限为8.4×10-8mol·L-1,相对标准偏差为3.2%(c=1.O×lO-6mol·L-1,n=11)。利用该法对三种蔬菜样品中铅(Ⅱ)含量的测定,回收率在94.46%~101.5%之间。
关键词
氧氟沙星
荧光猝灭法
铅(Ⅱ)
蔬菜
Keywords
ofloxacin
fluorescence quenching method
plumbum(Ⅱ)
vegetable
分类号
TS207.3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褪色光度法测定小白菜及绿茶中氟含量
被引量:
2
20
作者
熊海涛
机构
陕西理工学院化学学院
出处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93-197,共5页
基金
陕西省汉中市科技计划项目(2013-hzzx-49)
文摘
在酸性溶液中,Fe^3+与F^-络合形成稳定的无色络合物[FeF6]^3+而使红橙色乙酰丙酮铁褪色,以此建立了一种褪色光度法检测氟含量的新方法。在最佳的实验条件下,氟离子浓度在4.0×10^-6~1.0×10^-4mol/L内与褪色程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7×10^-6mol/L,相对标准偏差为4.5%(c=1.0×10^-5mol/L,n=11)。该法应用于小白菜和绿茶中微量氟测定,结果满意。
关键词
氟离子
铁(Ⅲ)
乙酰丙酮
褪色光度法
绿茶
小白菜
Keywords
fluorine ion
iron ( III)
acetylacetone
decolorant spectrophotometry
green tea
pakchoi
分类号
TS207.3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O657.3 [理学—分析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法测定片剂甲氧氯普胺
熊海涛
唐志华
聂峰
郑行望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野生糙苏籽挥发油化学成分的分析
田光辉
刘存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秦巴山区野生糙苏化学成分的研究
田光辉
刘存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野生藿香中多糖的提取与测定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田光辉
刘存芳
辜天琪
赵桦
聂峰
赖普辉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2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香菇柄提取物的生物活性研究
刘存芳
田光辉
聂峰
赖普辉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糙苏叶子挥发油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
田光辉
刘存芳
赖普辉
赵桦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2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野生藿香花萼中挥发油的研究
田光辉
刘存芳
赖普辉
聂峰
史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钮子茎中石油醚提取物成分的GC-MS分析
赖普辉
田光辉
高艳妮
蔡春雨
刘存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显脉香茶菜籽的挥发性成分及其抗菌活性的研究
田光辉
刘存芳
赖普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衰落桂花香气成分的GC-MS分析
田光辉
刘存芳
辜天琪
赵桦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滤油粉对煎炸油处理效果的评价
姜敏
葛红光
史娟
吴鹏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抱茎蓼挥发油成分及其抗菌活性的研究
刘存芳
田光辉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7
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马齿苋多糖的超声提取及多糖中单糖组成分析
田光辉
刘存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溶剂法回收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工艺的研究
杨守洁
杨奇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微波消解样品-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淡竹叶中痕量元素
熊海涛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热固性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王铎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聚酰亚胺低介电常数材料的研制
王铎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聚酰亚胺/纳米碳化硅复合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王铎
《绝缘材料》
CAS
2007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荧光淬灭法测定三种蔬菜中铅(Ⅱ)含量
熊海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褪色光度法测定小白菜及绿茶中氟含量
熊海涛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