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碳纤维增强钼基复合材料制备工艺
1
作者 王华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141-144,共4页
通过在碳纤维及钼粉末表面化学镀铜的方法,解决了碳纤维与钼粉化学相容性差的问题,完成了碳纤维表面化学镀铜及钼粉表面化学镀铜工艺方法及试验参数的确定。采用粉末烧结后轧制成型制备复合材料,并分析了碳纤维在钼粉中的含量对该复合... 通过在碳纤维及钼粉末表面化学镀铜的方法,解决了碳纤维与钼粉化学相容性差的问题,完成了碳纤维表面化学镀铜及钼粉表面化学镀铜工艺方法及试验参数的确定。采用粉末烧结后轧制成型制备复合材料,并分析了碳纤维在钼粉中的含量对该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含碳纤维1wt%的复合材料板材,抗拉强度达425 MPa,与纯钼板材相比,抗拉强度提高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 钼粉 化学镀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撑材料对中低温有机相变储能材料储热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张显勇 王忠 +1 位作者 付蕾 贾仕奎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4-56,60,共4页
选用储能值高的中低温有机相变材料石蜡、硬脂酸、聚乙二醇作为相变主材料,吸附性良好的膨胀石墨、活性炭作为支撑材料,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中低温有机复合相变储能材料,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对其储热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支撑材料的加... 选用储能值高的中低温有机相变材料石蜡、硬脂酸、聚乙二醇作为相变主材料,吸附性良好的膨胀石墨、活性炭作为支撑材料,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中低温有机复合相变储能材料,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对其储热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支撑材料的加入使相变材料的储能值有所下降,相变温度基本保持不变,膨胀石墨对中低温有机相变材料的储热性能提高的效果更为显著;活性炭和膨胀石墨对有机分子链具有吸附作用,阻碍了分子链"结晶态-无定形态"间的相互转换,复合体系中相变主材料结晶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撑材料 有机相变材料 储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化丁基橡胶/白炭黑复合材料在X射线衍射法中的多晶有序化过程 被引量:3
3
作者 王铎 《化学研究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417-1423,共7页
在固相条件下,氯化丁基橡胶在白炭黑作用下从多晶无序化向单晶有序化转变。采用机械混炼法制备了氯化丁基橡胶/白炭黑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表征了复合材料向有序化转变的过程。结果表明:氯化丁基橡胶的有序化转... 在固相条件下,氯化丁基橡胶在白炭黑作用下从多晶无序化向单晶有序化转变。采用机械混炼法制备了氯化丁基橡胶/白炭黑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表征了复合材料向有序化转变的过程。结果表明:氯化丁基橡胶的有序化转变在机械混炼的过程中就已经发生,在硫化过程中,随着硫化时间的增加,有序化转变的程度有所提高,且随着白炭黑添加量的增多,橡胶分子变得越来越规整,力学性能也得到了改善;混炼胶料硫化过程结束后,橡胶分子链间晶型结构保持在复合材料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衍射 复合材料 多晶有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CAP工艺对不同硅含量的镁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张会 刘文义 +3 位作者 王同乐 王永善 孟凡莹 夏鹏举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29-131,共3页
以纯镁、纯铝、ZL102铝合金为原料,采用金属铸模的方法配制出硅含量分别为0.5%、1.0%、1.5%的三种镁铝硅合金。对三种不同Si含量的镁合金进行了等通道转角挤压(ECAP),借助XRD、金相显微镜、显微硬度计等测试并研究了挤压后不同硅含量合... 以纯镁、纯铝、ZL102铝合金为原料,采用金属铸模的方法配制出硅含量分别为0.5%、1.0%、1.5%的三种镁铝硅合金。对三种不同Si含量的镁合金进行了等通道转角挤压(ECAP),借助XRD、金相显微镜、显微硬度计等测试并研究了挤压后不同硅含量合金的物相组成、显微组织、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经过ECAP挤压后,0.5%Si含量的合金的硬度比挤压前降低;1.5%Si含量的合金组织细化明显,硬度比挤压前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通道转角挤压 Mg-Al-Si合金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Mg合金中两种不同共晶组织竞争生长机理的分析
5
作者 唐玲 刘文义 夏鹏举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70-75,共6页
通过OM、SEM、XRD研究了Zn-Mg合金在3种成分不同冷却条件(薄壁、厚壁)下的凝固组织,探讨了Zn-Mg合金中两种共晶组织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Zn-2%Mg,Zn-3%Mg和Zn-5%Mg合金中均存在两种共晶结构的竞争生长,分别是非平衡态的EU1(α-Zn/γ-Mg... 通过OM、SEM、XRD研究了Zn-Mg合金在3种成分不同冷却条件(薄壁、厚壁)下的凝固组织,探讨了Zn-Mg合金中两种共晶组织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Zn-2%Mg,Zn-3%Mg和Zn-5%Mg合金中均存在两种共晶结构的竞争生长,分别是非平衡态的EU1(α-Zn/γ-Mg Zn2)和平衡态的EU2(α-Zn/β-Mg2Zn11)。当冷却速率较大时,倾向于析出平衡态EU2(α-Zn/β-Mg2Zn11)的共晶组织,且平衡态EU2的共晶组织为层片(棒状)的规则的共晶胞形态,宏观下的结构为台阶柱状式;当冷却速率较小时,倾向于析出非平衡态EU1(α-Zn/γ-Mg Zn2)的共晶组织,且非平衡态EU1的共晶组织为螺旋线型的非规则共晶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Mg合金 平衡态共晶EU2 非平衡态共晶EU1 竞争生长 螺旋型 台阶柱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含量对镁铝硅合金组织和性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张会 刘文义 +3 位作者 王永善 王同乐 夏鹏举 孟凡莹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90-92,95,共4页
为提高镁铝合金的高温性能,采用金属型铸造制备出硅含量分别为0.5%、1.0%、1.5%的镁铝硅合金,并对其进行均匀化热处理。利用X射线衍射仪、光学显微镜、显微硬度计以及拉伸试验机等研究了三种合金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铸态... 为提高镁铝合金的高温性能,采用金属型铸造制备出硅含量分别为0.5%、1.0%、1.5%的镁铝硅合金,并对其进行均匀化热处理。利用X射线衍射仪、光学显微镜、显微硬度计以及拉伸试验机等研究了三种合金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铸态镁铝硅合金由α-Mg相、Mg2Si相和β-Mg(17)Al(12)相组成。随着硅含量的增加,Mg2Si相晶粒尺寸和体积分数均增大。铸态Mg-10%Al-0.5%Si合金的抗拉强度达172 MPa,伸长率达到9%,显微硬度为117.01 HV,比Mg-10%Al-1.5%Si的抗拉强度提高了73.74%,伸长率提高了125%,但硬度下降了9.27%。均匀化热处理后合金中Mg2Si相出现断裂、散开并钝化现象,与未均匀化处理的镁铝硅合金相比,硬度有所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铝硅合金 MG2SI相 均匀化处理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间层对DT4C/BZn15-20异种金属电阻点焊接头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张秋美 侯军才 +1 位作者 惠宏权 史学飞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9-43,共5页
对有无镀层的DT4C纯铁和BZn15-20锌白铜异种金属进行了电阻点焊,使用光学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对焊接接头进行微观组织观察和分析,并进行力学性能测试,研究了不同镀层中间层对焊接接头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无镀层中间层的DT4C纯铁与... 对有无镀层的DT4C纯铁和BZn15-20锌白铜异种金属进行了电阻点焊,使用光学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对焊接接头进行微观组织观察和分析,并进行力学性能测试,研究了不同镀层中间层对焊接接头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无镀层中间层的DT4C纯铁与BZn15-20锌白铜电阻点焊时生成了大量的脆性的FeCu3、FeZn7、Fe4Zn9、FeZn4相,产生裂纹。采用铜镀层和镍镀层中间层的接头母材未发生熔化以形成椭圆状熔核,中间层阻隔了锌白铜母材和DT4C纯铁的直接接触,减少了脆性金属间化合物相的数量,提高了接头的力学性能,镍中间层的效果优于铜中间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间化合物 继电器 异种金属焊接 剪切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Zr_(0.15)Ti_(0.85))O_3厚膜的介电与铁电性能研究
8
作者 张营堂 闫欠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219-1222,共4页
本研究采用流延法制备Ba(Zr_(0.15)Ti_(0.85))O_3(BZT)厚膜样品。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样品形貌;采用LCR测试仪和Sawyer-Tower电路法测量样品的介电与铁电性能。结果表明,BZT厚膜具有明显的介电弛豫特征,击穿电场强度可达60 k V/cm以... 本研究采用流延法制备Ba(Zr_(0.15)Ti_(0.85))O_3(BZT)厚膜样品。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样品形貌;采用LCR测试仪和Sawyer-Tower电路法测量样品的介电与铁电性能。结果表明,BZT厚膜具有明显的介电弛豫特征,击穿电场强度可达60 k V/cm以上,饱和极化强度可达58.1mC/cm^2,剩余极化强度(Pr)为20.9mC/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ZT 厚膜 介电弛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