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陕西茵陈黄酮提取及抗氧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史娟 张泽浩 +1 位作者 李江 葛红光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30-34,39,共6页
以陕西茵陈为原料,采用超声波预处理-乙醇回流法提取菌陈黄酮,以乙醇体积分数、回流时间、回流温度和料液比为因素,茵陈黄酮得率为考察指标,确定茵陈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研究了茵陈黄酮抗脂质过氧化能力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及温度、... 以陕西茵陈为原料,采用超声波预处理-乙醇回流法提取菌陈黄酮,以乙醇体积分数、回流时间、回流温度和料液比为因素,茵陈黄酮得率为考察指标,确定茵陈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研究了茵陈黄酮抗脂质过氧化能力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及温度、光照、p H、金属离子对茵陈黄酮抗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茵陈黄酮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50%、回流时间50 min、回流温度90℃、料液比1∶25,在此条件下茵陈黄酮得率为2.35%。温度和Na^+、K^+、Ca^(2+)、Cu^(2+)对茵陈黄酮抗氧化能力影响不大;Cd^(3+)、Cr^(3+)、Al^(3+)以及pH、光照对茵陈黄酮抗氧化能力影响显著。此外,茵陈黄酮对菜籽油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分别与V_C和柠檬酸协同作用时其抗氧化能力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茵陈 黄酮 提取 抗氧化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凝胶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吴睿 梁靓 +1 位作者 李奕怀 郭家伟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48-254,共7页
水凝胶是一种具有独特三维网络结构的高分子材料,其高含水量和生物相容性使其在多个领域展现出广泛的应用潜力。系统探讨了水凝胶的基本概念、分类与制备方法,并深入分析了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进展。对水凝胶在生物医学、工业、农业以及... 水凝胶是一种具有独特三维网络结构的高分子材料,其高含水量和生物相容性使其在多个领域展现出广泛的应用潜力。系统探讨了水凝胶的基本概念、分类与制备方法,并深入分析了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进展。对水凝胶在生物医学、工业、农业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阐述。最后,总结了当前水凝胶面临的主要挑战,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凝胶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草多酚的提取纯化及抗氧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史娟 葛红光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8-113,共6页
以野生艾草为原料,对其多酚的超声提取、纯化及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艾草多酚超声提取的最佳条件为料液比1∶16(g/mL)、超声时间30 min、超声温度70℃、乙醇体积分数90%。抗氧化试验表明,艾草多酚对DPPH自由基具有较好的清除能... 以野生艾草为原料,对其多酚的超声提取、纯化及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艾草多酚超声提取的最佳条件为料液比1∶16(g/mL)、超声时间30 min、超声温度70℃、乙醇体积分数90%。抗氧化试验表明,艾草多酚对DPPH自由基具有较好的清除能力,而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效果不显著。艾草多酚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避免光照,接触铁制、铜制金属材料及与高Ca2+含量制剂的联合使用。葡萄糖、柠檬酸、苯甲酸钠、过氧化氢及氯酸钾等均会导致多酚抗氧化能力下降;维生素C和多酚的组合则会产生明显的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草多酚 提取纯化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氟化物纳米材料的应用研究进展
4
作者 张胜海 吴睿 +6 位作者 张强 田光辉 刘存芳 宋娟 郭泓 魏布谊 吕家根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76-383,共8页
氟化物纳米材料由于其独特的光、电、磁等性质,在光学器件、生物标记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已成为材料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尤其是稀土金属氟化物。合成氟化物纳米材料的方法多种多样,已成功制备出了球形纳米颗粒、纳米线、纳米花、... 氟化物纳米材料由于其独特的光、电、磁等性质,在光学器件、生物标记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已成为材料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尤其是稀土金属氟化物。合成氟化物纳米材料的方法多种多样,已成功制备出了球形纳米颗粒、纳米线、纳米花、复合结构纳米晶、核壳结构纳米材料等。本文主要列举了几种常见的稀土氟化物,重点对其合成以及应用进行了综述,并结合其特点,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氟化物 纳米材料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叶小檗果小檗碱的提取及抑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谭婷 朱斌 +2 位作者 杨倩 吴娟娟 史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199-203,226,共6页
研究紫叶小檗果小檗碱的提取条件及其抑菌活性。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基础上,得到小檗碱的最佳提取工艺。通过平板抑菌实验测定紫叶小檗果小檗碱对马铃薯干腐病菌(Fusarium solani,F.s.)、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B.c.)、尖孢... 研究紫叶小檗果小檗碱的提取条件及其抑菌活性。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基础上,得到小檗碱的最佳提取工艺。通过平板抑菌实验测定紫叶小檗果小檗碱对马铃薯干腐病菌(Fusarium solani,F.s.)、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B.c.)、尖孢镰刀病菌(Fusarium oxysporum,F.o.)、苹果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C.g.)、水稻稻瘟病菌(Magnaporthe grisea,M.g.)、苹果腐烂病菌(Cytospora sp,C.s.)六种植物病菌的抑制作用;采用滤纸片法评估紫叶小檗果及葛根、紫叶小檗果配伍制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小檗碱最佳提取条件为:纤维素酶用量120 mg、酶解时间120 min、料液比1∶12 g/mL、浸提时间150 min,得率达到0.198%。在小檗碱浓度为4 mg/mL时,对六种植物病菌抑菌效果由大到小排序如下:尖孢镰刀病菌(F.o.)>苹果腐烂病菌(C.s.)>番茄灰霉病菌(B.c.)>水稻稻瘟病菌(M.g.)>马铃薯干腐病菌(F.s.)>苹果炭疽病菌(C.g.),小檗碱对尖孢镰刀病菌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抑菌率在小檗碱浓度为4 mg/mL时可达到89.28%;葛根与紫叶小檗果配伍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较强,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活性存在最佳配伍,为葛根∶紫叶小檗果质量比6∶44。综上所述,本实验所得提取工艺稳定、可行,可用于紫叶小檗果中小檗碱的提取,并且紫叶小檗果中小檗碱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可用于食品防腐、农业生物防治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叶小檗果 小檗碱 提取工艺 抑菌活性 配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