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陕西煤矿安全评估工作的现状及思考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林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1-63,共3页
通过对陕西省近两年煤矿安全评估工作的现状进行数据分析, 指出当前安全评估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煤矿安全评估工作的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 安全评估工作 煤矿 现状 数据分析 陕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安全评价关键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10
2
作者 许满贵 梁念兴 宝银昙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2期136-142,共7页
2004年正式开展安全评价工作以来,安全评价依据的法律法规及标准体系不断建立健全,安全评价规范体系初步完善,安全评价师职业制度已经确立,公正、公平、竞争、有序的安全评价技术服务体系也已建立。然而受多种因素影响,安全评价工作质... 2004年正式开展安全评价工作以来,安全评价依据的法律法规及标准体系不断建立健全,安全评价规范体系初步完善,安全评价师职业制度已经确立,公正、公平、竞争、有序的安全评价技术服务体系也已建立。然而受多种因素影响,安全评价工作质量难以保障,安全评价预期效果和目的难以达到。文中结合近年来煤矿安全评价工作实践经验,系统分析了目前煤矿安全评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影响安全评价关键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安全评价 安全评价规范体系 安全评价技术体系 安全评价报告 安全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安全许可管理的思路与探索 被引量:1
3
作者 孙枫凯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2012年第S1期42-45,共4页
为提高煤矿安全许可的时效性、有效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本文追溯了煤矿安全许可这一概念的产生过程、包含范围和实施目的及意义;剖析了目前煤矿安全许可在实践中面临的困惑,在此基础上,重点介绍了陕西煤监机构对安全生产许可证颁证条... 为提高煤矿安全许可的时效性、有效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本文追溯了煤矿安全许可这一概念的产生过程、包含范围和实施目的及意义;剖析了目前煤矿安全许可在实践中面临的困惑,在此基础上,重点介绍了陕西煤监机构对安全生产许可证颁证条件、程序等管理上的突破与创新,对煤矿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安全设施及条件竣工验收管理中新的思路,特别是探索性的做法,这对煤矿安全许可管理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 安全许可 思路与探索 许可证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煤矿建设项目“三同时”监察实践与建议
4
作者 Shaanxi Provincial Bureau of Coal Mine Safety Supervision (Shaanxi Provincial Bureau of Coal Mine Safety Supervision,Xi’an,Shaanxi province 710001,China)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06-108,共3页
根据陕西省的实际情况,给出了陕西煤矿安全监察局对煤矿建设项目"三同时"监察所采取的措施,如清理排查违法违规建设项目、开展专项监察、严把资源整合关等。
关键词 安全生产 三同时 监察 煤矿建设项目 陕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煤矿瓦斯综合治理探讨 被引量:2
5
作者 高宏斌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2012年第S1期24-29,共6页
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我国目前煤矿安全生产形势趋稳向好,但依然严峻。分析陕西省煤矿瓦斯灾害情况和近年来煤矿安全生产状况。总结分析近年来我省瓦斯综合治理取得的成效,煤矿监察执法方面... 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我国目前煤矿安全生产形势趋稳向好,但依然严峻。分析陕西省煤矿瓦斯灾害情况和近年来煤矿安全生产状况。总结分析近年来我省瓦斯综合治理取得的成效,煤矿监察执法方面所做的主要工作,煤矿瓦斯综合治理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建议和工作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安全 监察执法 瓦斯综合治理 工作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煤炭与煤化工行业节能减排对策探讨 被引量:5
6
作者 王素珍 高兴宏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3-96,108,共5页
通过对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节能减排现状、存在的问题及3项节能指标的分析,提出了陕西煤炭与煤化工行业节能减排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节能减排 分析 对策 陕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硬顶板强矿压动力灾害超前区域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郑凯歌 王林涛 王永福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6-45,共10页
厚层坚硬顶板条件下大采高综放工作面采场矿压显现强烈,极易引发冲击地压、矿震等灾害。为掌握坚硬顶板大采高综放开采条件下覆岩破断演化规律,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现场监测等方法,揭示了坚硬顶板岩层呈现大“悬臂梁”形式垮落及... 厚层坚硬顶板条件下大采高综放工作面采场矿压显现强烈,极易引发冲击地压、矿震等灾害。为掌握坚硬顶板大采高综放开采条件下覆岩破断演化规律,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现场监测等方法,揭示了坚硬顶板岩层呈现大“悬臂梁”形式垮落及破断冲击能致灾机理,并提出了坚硬顶板分段压裂超前弱化解危技术。研究表明:低位坚硬岩层在覆岩运移过程中常以“悬臂梁”结构出现,该结构不易垮落,进而导致能量积聚,引发矿压动力灾害。而在水力压裂超前弱化技术治理后,顶板垮落步距显著减小,平均降幅54%,来压强度降幅21.67%,且有效改变了低位坚硬顶板破碎程度,扩大了工作面垮落带范围,增加了采空区矸石充填程度,达到了顶板结构改造及动力灾害有效控制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坚硬顶板 强矿压 致灾机理 分段水力压裂 控制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平行轴齿轮传动转子系统临界转速的计算 被引量:2
8
作者 吴青凤 李继成 李明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8-111,共4页
采用固定界面模态综合法对多平行轴齿轮传动转子系统临界转速的计算进行了分析,并应用MATLAB对分析过程进行了编程,结果表明使用MATLAB程序提高了计算效率。最后以某具体多平行轴齿轮传动转子系统—发电机设备为例,求出了系统前四阶临... 采用固定界面模态综合法对多平行轴齿轮传动转子系统临界转速的计算进行了分析,并应用MATLAB对分析过程进行了编程,结果表明使用MATLAB程序提高了计算效率。最后以某具体多平行轴齿轮传动转子系统—发电机设备为例,求出了系统前四阶临界转速,讨论了系统主要结构参数对临界转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界面 多平行轴齿轮传动转子系统 MATLAB 临界转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氡在侏罗纪煤中运移规律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文虎 张铎 +1 位作者 张辛亥 王辉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79-484,共6页
为了掌握氡探测煤矿隐蔽火源的机理,运用自主设计的可控角度实验装置,以铀矿石为氡源,研究分析了氡在侏罗纪煤体中不同煤温条件下和不同方向上(β倾角)的运移规律。实验结果表明,氡在侏罗纪煤体中的运移具有方向性:同一煤温时,距氡源相... 为了掌握氡探测煤矿隐蔽火源的机理,运用自主设计的可控角度实验装置,以铀矿石为氡源,研究分析了氡在侏罗纪煤体中不同煤温条件下和不同方向上(β倾角)的运移规律。实验结果表明,氡在侏罗纪煤体中的运移具有方向性:同一煤温时,距氡源相同距离位置处的氡浓度值随β倾角的增加而增大;同一方向上,氡浓度值随距氡源距离的增加而减小,温度越高减小速率越快;同一位置处温度越高氡浓度值越大。计算出了不同煤温下和不同方向上氡在侏罗纪煤体中的运移系数、运移速度和运移总量,结果表明运移系数、运移速度和运移总量均随方向和温度的变化呈一定的变化规律,发现氡-氦团簇作用是氡在侏罗纪煤体中竖直运移的主导因素;运移系数、运移速度和运移量随β倾角的变化规律解释了氡在侏罗纪煤体中运移具有方向性的原因,对测氡法探测隐蔽火源位置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蔽火源 氡迁移 扩散系数 煤岩体 团簇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应力软岩巷道大变形机理及返修支护技术研究 被引量:20
10
作者 闫小卫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6-123,共8页
针对高应力软岩巷道围岩破坏及持续变形,已发生大变形巷道如何科学合理返修支护等问题,以白皎煤矿+300水平4号石门运输大巷为例,根据巷道围岩钻孔窥视、围岩力学状况及支护技术综合分析了巷道围岩变形破坏特征,指出构造应力突出、巷道... 针对高应力软岩巷道围岩破坏及持续变形,已发生大变形巷道如何科学合理返修支护等问题,以白皎煤矿+300水平4号石门运输大巷为例,根据巷道围岩钻孔窥视、围岩力学状况及支护技术综合分析了巷道围岩变形破坏特征,指出构造应力突出、巷道围岩岩性软弱、巷道集中布置、巷道围岩支护强度低、支护材料不匹配、施工质量不达标等是导致巷道持续变形的原因。指出对于已发生离层、破坏的巷道破碎围岩,仅采用锚杆、锚索补强支护时,围岩中不连续变形的存在会导致巷道围岩结构整体稳定性不足,无法有效抵抗应力的持续挤压作用,巷道易发生持续变形,需进行注浆加固将围岩中不连续变形产生的裂隙进行充填,进而通过锚杆、锚索进行支护。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压注浆+高强高预应力锚杆、锚索联合支护+喷浆”的巷道返修支护方案,即首先通过注浆加固将围岩裂隙及不连续结构面进行及时加固,进而通过强力锚杆、锚索支护对围岩进行支护,在围岩中形成承载结构,通过表面喷浆封闭围岩,阻止围岩风化,提高表面围岩稳定性。数值模拟和现场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高压注浆+高强高预应力锚杆、锚索联合支护+喷浆”后,顶底板最大移近量为109 mm,两帮最大移近量为212 mm,能有效控制巷道围岩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开采 围岩控制 高应力软岩巷道 巷道支护 巷道返修 钻孔窥视 注浆加固 强力锚杆锚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厚煤层区段煤柱宽度变化区冲击危险性分析及防治实践 被引量:15
11
作者 凌志强 赵森 顿长健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8-122,共5页
为了分析特厚煤层区段煤柱宽度变化区的冲击危险性,以大佛寺煤矿40103回风巷煤柱宽度变化区域为研究对象,通过统计分析巷道掘进过程中煤柱宽度变化前后的微震、地音监测数据,以及锚杆、锚索轴力变化情况,分析煤柱宽度变化对冲击危险性... 为了分析特厚煤层区段煤柱宽度变化区的冲击危险性,以大佛寺煤矿40103回风巷煤柱宽度变化区域为研究对象,通过统计分析巷道掘进过程中煤柱宽度变化前后的微震、地音监测数据,以及锚杆、锚索轴力变化情况,分析煤柱宽度变化对冲击危险性的影响规律,得出煤柱宽度变化后冲击危险性升高的原因,提出弱化静载荷源、增强煤柱稳定性和提高支护强度等冲击地压防治措施。现场监测结果表明,采取的针对性防治措施大幅降低了冲击危险性,取得了良好的防控效果,保障了掘进工作面煤柱宽度变化后的安全生产,可为类似开采技术条件下的区段煤柱区域冲击地压防治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地压 微震监测 地音监测 无损检测 区段煤柱 侧向支承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采高工作面覆岩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康国彪 卞涛 蒲平武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19-24,共6页
为研究浅埋煤层大采高工作面覆岩导水裂隙带发育情况,以补连塔煤矿22201工作面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理论经验公式、3DEC数值模拟与工程类比法,分析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同时采用3DEC数值模拟方法,分析工作面采高、推进速率对导水裂隙带发... 为研究浅埋煤层大采高工作面覆岩导水裂隙带发育情况,以补连塔煤矿22201工作面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理论经验公式、3DEC数值模拟与工程类比法,分析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同时采用3DEC数值模拟方法,分析工作面采高、推进速率对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综合经验公式、数值模拟与类比法计算结果,得出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为125 m;工作面开采过程中,导水裂隙带发育形状由“S”型演化为“梯台”型;随着工作面采高与推进速率增大,导水裂隙带高度也随之增长,且裂隙发育覆盖更加广泛,覆岩竖向裂隙更早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煤层 导水裂隙带 大采高 推进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煤层留窄煤柱沿空掘巷技术研究与讨论 被引量:13
13
作者 杨虎 蒲平武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67-70,共4页
为缓解工作面采掘接替紧张,提高煤炭资源采出率,拟采用补连塔煤矿22407主运巷道作为窄煤柱沿空掘巷技术研究讨论主体。基于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结果确定了护巷窄煤柱最佳宽度为6 m。GDEM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护巷窄煤柱宽度为6 m时,巷道顶... 为缓解工作面采掘接替紧张,提高煤炭资源采出率,拟采用补连塔煤矿22407主运巷道作为窄煤柱沿空掘巷技术研究讨论主体。基于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结果确定了护巷窄煤柱最佳宽度为6 m。GDEM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护巷窄煤柱宽度为6 m时,巷道顶底板和两帮最大移近量分别为96.58 mm和104.62 mm,巷道围岩变形控制效果良好,为工作面安全高效回采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煤层 沿空掘巷 煤柱宽度 围岩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循环加载过程中砂岩能量演化规律 被引量:5
14
作者 凌志强 张天军 王建辉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79-885,共7页
为进一步探究岩石损伤破坏机理,采用SANS材料试验系统对砂岩进行等加荷单循环加载试验,基于单循环加卸载过程中的应变滞后效应及残余应变的影响,对能量密度计算方法进行了修正。结果表明:修正后计算得到的耗散能要比常规计算方法要小,... 为进一步探究岩石损伤破坏机理,采用SANS材料试验系统对砂岩进行等加荷单循环加载试验,基于单循环加卸载过程中的应变滞后效应及残余应变的影响,对能量密度计算方法进行了修正。结果表明:修正后计算得到的耗散能要比常规计算方法要小,岩样的修正耗散能占常规方法计算的耗散能的1/5~9/10,随着循环加载次数的增多,修正耗散能的值愈来愈趋近于常规计算方法的值。由于耗散能引起岩石的内部损伤,导致残余应变随着循环加卸载次数增加而逐渐减小。试验过程中当循环次数接近6次时出现了塑性变形,岩样进入加速破坏的阶段,岩石单循环过程的能量耗散保持增大的趋势。岩体损伤情况是影响能量耗散的重要因素,整体的单循环能量耗散率与损伤变量趋势保持一致,研究结论可以揭示岩石在单循环加卸载作用下的力学特性及能量演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 单循环加载 能量演化 滞后效应 残余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距离煤层上行开采与矿压显现规律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闫小卫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29-133,共5页
丁家梁煤矿Ⅲ-2与Ⅳ-2两层煤之间平均距离为35m,建井初期为满足经济效益优先开采了下方Ⅳ-2煤层,随着Ⅳ-2煤层开采接近尾声,需对采空区上方Ⅲ-2煤层进行上行开采。本文使用理论分析Ⅲ-2煤层上行开采可行性和工作面矿压规律,数值模拟分析... 丁家梁煤矿Ⅲ-2与Ⅳ-2两层煤之间平均距离为35m,建井初期为满足经济效益优先开采了下方Ⅳ-2煤层,随着Ⅳ-2煤层开采接近尾声,需对采空区上方Ⅲ-2煤层进行上行开采。本文使用理论分析Ⅲ-2煤层上行开采可行性和工作面矿压规律,数值模拟分析Ⅳ-2煤层与Ⅲ-2煤层开采时围岩破坏状态,现场观测Ⅲ-2煤层开采时矿压显现规律。结果表明,Ⅳ-2煤层回采后工作面垮落带高7.20~11.60m,裂隙带高度为31.05~42.05m;Ⅲ-2煤层开采后,下部采空区留设煤柱缓慢发生破坏,Ⅲ-2煤层与Ⅳ-2煤层间岩层裂隙带贯通,但是层间围岩整体稳定,缓慢下层,无大面积垮落现象,验证Ⅲ-2煤层在一定的安全措施下上行开采可行;在封闭下部采空区,缩短工作面长度至100m,加快回采速度等措施下,Ⅲ-2煤层实际开采过程中,初次来压步距49m,周期来压步距19.9m,动载系数约为1.3,矿压显现规律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行开采 可行性分析 数值模拟 矿压规律 丁家梁煤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然γ射线探测原理的煤层厚度测量精度优化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杨增福 张海军 蒲平武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287-291,共5页
准确识别煤岩界面是实现采煤机全自动化控制的关键技术。通过测量综采工作面的自然γ射线辐射强度可以得到采煤机截割煤层后剩余煤层厚度。为减少由于自然γ射线计数波动导致的随机误差,提高煤层厚度监测仪传感器对剩余煤层厚度探测精度... 准确识别煤岩界面是实现采煤机全自动化控制的关键技术。通过测量综采工作面的自然γ射线辐射强度可以得到采煤机截割煤层后剩余煤层厚度。为减少由于自然γ射线计数波动导致的随机误差,提高煤层厚度监测仪传感器对剩余煤层厚度探测精度,重点研究了自然γ射线测量统计分布规律及自然γ射线测量误差的分布规律,并给出了测量误差公式。利用测量误差公式分析了随采煤机一起运动的探测器连续放射性测量所造成的测量误差。最后根据误差公式提出了降低测量误差的方法,并对不同的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岩界面 自然γ射线 剩余煤层厚度 统计分布规律 测量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部矿井工作面开采与灾害耦合关系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虎 张呈祥 +1 位作者 张凡 刘志刚 《煤矿开采》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1-34,共4页
针对深部矿井工作面开采与灾害耦合关系,采用现场观测及数值模拟方法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工作面微震事件数目、能量变化受工作面回采影响明显;工作面涌水量随工作面推进距离增加而增大;工作面硫化氢浓度随工作面后方采空区顶板垮落... 针对深部矿井工作面开采与灾害耦合关系,采用现场观测及数值模拟方法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工作面微震事件数目、能量变化受工作面回采影响明显;工作面涌水量随工作面推进距离增加而增大;工作面硫化氢浓度随工作面后方采空区顶板垮落范围加大,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工作面回风流CO与回风隅角CO变化有一定关联性,在推采至200m时回风流CO达到最大值,为23×10-6,随后出现下降。该研究成果对类似条件矿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矿井 微震事件 涌水量 多灾害共存 推采进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