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流体包裹体PVTx模拟研究油气充注期次和古压力恢复:以西湖凹陷平湖构造带为例
被引量:
16
1
作者
苏奥
陈红汉
+5 位作者
雷川
陈旭
王萍
吴桐
陈锦
陈慧钦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37-142,共6页
传统流体包裹体PVTx模拟应用包裹体组分、气液比和均一温度,结合模拟软件可以恢复包裹体被捕获时的古流体压力,然而组分参数受多因素影响而难以确定,导致精度有限。介绍了Ping等2011年提出的一种改进PVTx模拟法,以西湖凹陷平湖构造带为...
传统流体包裹体PVTx模拟应用包裹体组分、气液比和均一温度,结合模拟软件可以恢复包裹体被捕获时的古流体压力,然而组分参数受多因素影响而难以确定,导致精度有限。介绍了Ping等2011年提出的一种改进PVTx模拟法,以西湖凹陷平湖构造带为例,应用显微荧光、显微测温和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等分析,划分了油气充注期次并恢复了古压力,简化了依靠传统模拟软件获取捕获压力的步骤。研究结果表明:平湖构造带存在两期油气充注,第一期距今16.8~13.2 Ma,即中新世早期,主要充注发橙黄色荧光的原油,古流体压力为25.00~28.86MPa;第二期为主成藏期,距今10.0~0Ma,即中新世中后期至今,主要充注天然气和发蓝绿色、蓝白色多种荧光颜色的原油,古流体压力为38.60~44.31 MPa。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化勘探区油气成藏规律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PVTx模拟
古压力
期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准东煤田西山窑组层序地层对煤相演化规律的控制
被引量:
15
2
作者
潘松圻
庄新国
+2 位作者
王小明
张杰
唐辉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6,共6页
运用层序地层原理,通过岩心和测井资料的综合分析,对新疆准东煤田西黑山勘查区西山窑组进行了层序地层研究,识别出3个体系域—)—低位、湖扩和高位体系域,并进一步进行了高频层序单元的划分。在层序地层格架的约束下,分析了西山窑组沉...
运用层序地层原理,通过岩心和测井资料的综合分析,对新疆准东煤田西黑山勘查区西山窑组进行了层序地层研究,识别出3个体系域—)—低位、湖扩和高位体系域,并进一步进行了高频层序单元的划分。在层序地层格架的约束下,分析了西山窑组沉积体系的配置关系,识别出辫状河三角洲和湖泊沉积体系,进而细分为4个亚相和8个微相类型。同时,对煤岩样品进行了煤质分析和显微组分定量统计,确定了研究区煤相类型主要为潮湿森林沼泽相和干燥森林沼泽相。该区煤相的垂向演化规律受湖平面升降变化所控制,而湖平面的升降受层序地层格架的约束,在不同体系域中湖平面的变化控制泥炭沼泽的发育,从而决定了煤质煤相的演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东煤田
西黑山勘查区
层序地层
沉积相
显微组分
煤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富油煤钻井式地下原位热解提取煤基油气资源的几个关键问题
被引量:
18
3
作者
付德亮
段中会
+4 位作者
杨甫
马丽
王振东
田涛
贺丹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759-1772,共14页
富油煤是一种具有油气资源属性的特殊煤炭资源,开发富油煤所蕴含的煤基油气资源,实现煤炭这一高碳资源的低碳利用,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钻井式富油煤地下原位热解是在工程钻井的基础上,通过煤层人造裂...
富油煤是一种具有油气资源属性的特殊煤炭资源,开发富油煤所蕴含的煤基油气资源,实现煤炭这一高碳资源的低碳利用,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钻井式富油煤地下原位热解是在工程钻井的基础上,通过煤层人造裂缝,实现多口钻井的连通,然后利用电加热或气体热载体加热等技术加热煤层,使富油煤热解产生油气资源,并在抽采井完成油气采集。目前,煤层加热方式、煤层热解温度、储层改造技术、热解油气的高效抽采等问题亟待解决。(1)反应热加热、传导加热、辐射加热等在富油煤地下原位加热应用中均存在不同缺陷,以气体热载体加热为主的对流加热方式更加适用,但是针对不同的地质条件,优选经济安全的载热流体,营造高效的热解氛围尚需要开展针对性的研究工作。多种加热方式相互配合,有望成为富油煤地下原位加热方法的突破方向。(2)350~450℃是目前普遍较为认可的高效热解温度,但是不同煤质特征以及不同热解氛围,其相应的优势热解温度区间略有不同,富油煤热解的化学热力学和动力学研究是科学预测热解温度的有效手段。(3)在储层改造方面,水力压裂技术、超临界CO_(2)压裂技术和液氮致裂技术,在富油煤地下原位热解应用中均具有一定的适应性,但同时也不同程度的存在一些缺陷,对于不同的地质条件而言,需要做具体客观的评价方可确定相适应的技术手段。可控冲击波技术在岩层致裂方面具有高效可控的优势,未来有望在本领域得到广泛应用。(4)富油煤热解产生的可燃气体以CH_(4)、H_(2)、CO为主,同时伴随较高含量的CO_(2),易于直接抽采,而热解油为高密度、高黏度的煤焦油,其凝结温度高,180℃以下便会大量凝结,存在井筒堵塞的风险,针对性的制定抽采井温压保持方案,是提高热解产物抽采效率的关键所在。此外,未来研究工作中,有关富油煤地下原位热解地质工程一体化综合评价、原位热解反应进程监测、全过程数值模拟等系统性问题同样需要重点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油煤
原位热解
油气资源
热解工艺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利用测井参数定量识别韩城矿区北区煤体结构
被引量:
14
4
作者
陈粤强
张晓宏
浦静怡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42-46,91,共6页
为了准确识别韩城矿区的煤体结构,以实现煤层气的高效开发,在分析韩城矿区北区钻井取心资料的基础上,将区内煤层的煤体结构划分为更符合实际情况的Ⅰ、Ⅱ、Ⅲ类。结合区内18口井的测井曲线,分析了不同煤体结构的测井响应特征,优选了与...
为了准确识别韩城矿区的煤体结构,以实现煤层气的高效开发,在分析韩城矿区北区钻井取心资料的基础上,将区内煤层的煤体结构划分为更符合实际情况的Ⅰ、Ⅱ、Ⅲ类。结合区内18口井的测井曲线,分析了不同煤体结构的测井响应特征,优选了与煤体结构相关性较好的3个参数:井径CAL、声波时差DT、视电阻率幅值差异系数FR,引入地质强度因子GSI对煤体结构赋值,建立了利用测井参数定量识别煤体结构的多元回归方程,方程中自变量CAL、DT、FR与因变量GSI之间符合线性相关关系。实例应用效果表明,该方程对煤体结构的定量识别结果与钻井取心结果一致,准确度高,可用于精确划分煤体结构"甜点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体结构
测井参数
煤层气开发
地质强度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流体包裹体PVTx模拟研究油气充注期次和古压力恢复:以西湖凹陷平湖构造带为例
被引量:
16
1
作者
苏奥
陈红汉
雷川
陈旭
王萍
吴桐
陈锦
陈慧钦
机构
中国
地质
大学构造与
油气
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东方地球物理
公司
研究院
陕西煤田地质油气钻采有限公司
出处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37-142,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02088)
"十二五"国家重大油气专项(2011ZX05023-004-010)
文摘
传统流体包裹体PVTx模拟应用包裹体组分、气液比和均一温度,结合模拟软件可以恢复包裹体被捕获时的古流体压力,然而组分参数受多因素影响而难以确定,导致精度有限。介绍了Ping等2011年提出的一种改进PVTx模拟法,以西湖凹陷平湖构造带为例,应用显微荧光、显微测温和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等分析,划分了油气充注期次并恢复了古压力,简化了依靠传统模拟软件获取捕获压力的步骤。研究结果表明:平湖构造带存在两期油气充注,第一期距今16.8~13.2 Ma,即中新世早期,主要充注发橙黄色荧光的原油,古流体压力为25.00~28.86MPa;第二期为主成藏期,距今10.0~0Ma,即中新世中后期至今,主要充注天然气和发蓝绿色、蓝白色多种荧光颜色的原油,古流体压力为38.60~44.31 MPa。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化勘探区油气成藏规律的认识。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PVTx模拟
古压力
期次
Keywords
fluid inclusion
PVTxsimulation
pressures
phase
分类号
TE135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准东煤田西山窑组层序地层对煤相演化规律的控制
被引量:
15
2
作者
潘松圻
庄新国
王小明
张杰
唐辉
机构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
地质
大学资源学院
郑州裕中煤业
有限公司
大磨岭煤矿
陕西煤田地质油气钻采有限公司
出处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6,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9721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1102098)
文摘
运用层序地层原理,通过岩心和测井资料的综合分析,对新疆准东煤田西黑山勘查区西山窑组进行了层序地层研究,识别出3个体系域—)—低位、湖扩和高位体系域,并进一步进行了高频层序单元的划分。在层序地层格架的约束下,分析了西山窑组沉积体系的配置关系,识别出辫状河三角洲和湖泊沉积体系,进而细分为4个亚相和8个微相类型。同时,对煤岩样品进行了煤质分析和显微组分定量统计,确定了研究区煤相类型主要为潮湿森林沼泽相和干燥森林沼泽相。该区煤相的垂向演化规律受湖平面升降变化所控制,而湖平面的升降受层序地层格架的约束,在不同体系域中湖平面的变化控制泥炭沼泽的发育,从而决定了煤质煤相的演化规律。
关键词
准东煤田
西黑山勘查区
层序地层
沉积相
显微组分
煤相
Keywords
eastern Junggar coal field
Xiheishan area
sequence stratigraphy
sedimentary facies
maceral
coal facies
分类号
P618.11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富油煤钻井式地下原位热解提取煤基油气资源的几个关键问题
被引量:
18
3
作者
付德亮
段中会
杨甫
马丽
王振东
田涛
贺丹
机构
陕西
省
煤田
地质
集团
有限公司
自然资源部煤炭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
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陕西煤田地质油气钻采有限公司
出处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759-1772,共14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22YFC2904301)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资助项目(2021JQ-953)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资助项目(2022KJXX-24)。
文摘
富油煤是一种具有油气资源属性的特殊煤炭资源,开发富油煤所蕴含的煤基油气资源,实现煤炭这一高碳资源的低碳利用,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钻井式富油煤地下原位热解是在工程钻井的基础上,通过煤层人造裂缝,实现多口钻井的连通,然后利用电加热或气体热载体加热等技术加热煤层,使富油煤热解产生油气资源,并在抽采井完成油气采集。目前,煤层加热方式、煤层热解温度、储层改造技术、热解油气的高效抽采等问题亟待解决。(1)反应热加热、传导加热、辐射加热等在富油煤地下原位加热应用中均存在不同缺陷,以气体热载体加热为主的对流加热方式更加适用,但是针对不同的地质条件,优选经济安全的载热流体,营造高效的热解氛围尚需要开展针对性的研究工作。多种加热方式相互配合,有望成为富油煤地下原位加热方法的突破方向。(2)350~450℃是目前普遍较为认可的高效热解温度,但是不同煤质特征以及不同热解氛围,其相应的优势热解温度区间略有不同,富油煤热解的化学热力学和动力学研究是科学预测热解温度的有效手段。(3)在储层改造方面,水力压裂技术、超临界CO_(2)压裂技术和液氮致裂技术,在富油煤地下原位热解应用中均具有一定的适应性,但同时也不同程度的存在一些缺陷,对于不同的地质条件而言,需要做具体客观的评价方可确定相适应的技术手段。可控冲击波技术在岩层致裂方面具有高效可控的优势,未来有望在本领域得到广泛应用。(4)富油煤热解产生的可燃气体以CH_(4)、H_(2)、CO为主,同时伴随较高含量的CO_(2),易于直接抽采,而热解油为高密度、高黏度的煤焦油,其凝结温度高,180℃以下便会大量凝结,存在井筒堵塞的风险,针对性的制定抽采井温压保持方案,是提高热解产物抽采效率的关键所在。此外,未来研究工作中,有关富油煤地下原位热解地质工程一体化综合评价、原位热解反应进程监测、全过程数值模拟等系统性问题同样需要重点关注。
关键词
富油煤
原位热解
油气资源
热解工艺
综合评价
Keywords
tar-rich coal
in-situ pyrolysis
oil and gas resources
pyrolysis process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分类号
TQ530 [化学工程—煤化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利用测井参数定量识别韩城矿区北区煤体结构
被引量:
14
4
作者
陈粤强
张晓宏
浦静怡
机构
陕西煤田地质油气钻采有限公司
陕西
省
煤田
地质
集团
有限公司
出处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42-46,91,共6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资助项目(2011ZX05061)
文摘
为了准确识别韩城矿区的煤体结构,以实现煤层气的高效开发,在分析韩城矿区北区钻井取心资料的基础上,将区内煤层的煤体结构划分为更符合实际情况的Ⅰ、Ⅱ、Ⅲ类。结合区内18口井的测井曲线,分析了不同煤体结构的测井响应特征,优选了与煤体结构相关性较好的3个参数:井径CAL、声波时差DT、视电阻率幅值差异系数FR,引入地质强度因子GSI对煤体结构赋值,建立了利用测井参数定量识别煤体结构的多元回归方程,方程中自变量CAL、DT、FR与因变量GSI之间符合线性相关关系。实例应用效果表明,该方程对煤体结构的定量识别结果与钻井取心结果一致,准确度高,可用于精确划分煤体结构"甜点区"。
关键词
煤体结构
测井参数
煤层气开发
地质强度因子
Keywords
coal structure
logging parameters
coalbed mathane development
geological strength factor
分类号
P618.11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流体包裹体PVTx模拟研究油气充注期次和古压力恢复:以西湖凹陷平湖构造带为例
苏奥
陈红汉
雷川
陈旭
王萍
吴桐
陈锦
陈慧钦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准东煤田西山窑组层序地层对煤相演化规律的控制
潘松圻
庄新国
王小明
张杰
唐辉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富油煤钻井式地下原位热解提取煤基油气资源的几个关键问题
付德亮
段中会
杨甫
马丽
王振东
田涛
贺丹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利用测井参数定量识别韩城矿区北区煤体结构
陈粤强
张晓宏
浦静怡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7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