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孙家岔龙华煤矿块煤率提高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
12
1
作者
王力
王东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73-77,共5页
为了提高矿井块煤率,孙家岔龙华煤矿结合采煤实际情况,针对影响块煤率的各个因素,从增加原煤生产源头块煤率和降低运输过程中块煤损失入手进行技术研究与应用,包括工作面煤体深孔预裂爆破、采煤机滚筒参数优化、破碎机锤头高度优化、带...
为了提高矿井块煤率,孙家岔龙华煤矿结合采煤实际情况,针对影响块煤率的各个因素,从增加原煤生产源头块煤率和降低运输过程中块煤损失入手进行技术研究与应用,包括工作面煤体深孔预裂爆破、采煤机滚筒参数优化、破碎机锤头高度优化、带式输送机装载点改造及原煤仓螺旋溜槽的安装等。研究结果表明,经过技术研究应用后块煤率在原基础上提高了10%~12.5%。该技术的有效实施使矿井在市场低迷情况下仍然实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块煤率
深孔预裂爆破
采煤机滚筒改造
螺旋溜槽
转载点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井下煤矿采出水回用陶瓷膜集成工艺研究
2
作者
童裕佳
刘桂娟
+5 位作者
李佳尧
季红军
呼志平
白利军
麻瑞军
李卫星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6-104,共9页
水资源是矿区经营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效处理矿井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矿区缺水等问题。本项目首次提出了井下百米陶瓷膜处理煤矿矿井水工艺,其装置设计结构紧凑,占地面积为传统工艺的1/10.对比了“混凝沉淀+砂滤+有机超滤...
水资源是矿区经营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效处理矿井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矿区缺水等问题。本项目首次提出了井下百米陶瓷膜处理煤矿矿井水工艺,其装置设计结构紧凑,占地面积为传统工艺的1/10.对比了“混凝沉淀+砂滤+有机超滤+反渗透”工艺及“陶瓷膜+反渗透”工艺.结果显示:“陶瓷膜+反渗透”集成工艺处理矿井水的出水化学需氧量(CODCr)质量浓度为7.2 mg/L,NH3-N质量浓度为0.12 mg/L,对固体悬浮物(SS)和浊度具有100%的去除效果,陶瓷膜集成工艺在矿井水处理领域展现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水
水处理
中水回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火区下近距离煤层开采有害气体入侵灾害防控技术
被引量:
25
3
作者
王刚
王锐
+3 位作者
武猛猛
辛林
周晓华
刘成武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765-1775,共11页
火区下近距离煤层开采容易导致有害气体入侵灾害的产生,严重威胁着工作面的安全回采。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孙家岔煤矿30110工作面上部采空区自然发火严重,虽然采取了注氮、堵漏风技术进行防治,但效果均不明显。针对此问题,利用PFC2D软件建...
火区下近距离煤层开采容易导致有害气体入侵灾害的产生,严重威胁着工作面的安全回采。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孙家岔煤矿30110工作面上部采空区自然发火严重,虽然采取了注氮、堵漏风技术进行防治,但效果均不明显。针对此问题,利用PFC2D软件建立了火区下近距离煤层开采数值模型,对3号煤层开采过程中的裂隙变化进行动态追踪,结果证明了有害气体入侵灾害的产生并判断了灾害产生的时间节点,为灾害发生前的重点监测工作以及均压通风系统的应用提供了依据。为了防止有害气体的入侵并避免新鲜风流压入火区引发灾害的扩大,对30110工作面进行均压通风技术研究,将上部火区和下部工作面的气压差控制在一个安全的范围内。通过计算确定了均压通风系统试运行期间的安全压差为296 Pa,正常运行期工作面回风风窗压差安全调节区间为(118 Pa,166 Pa)。现场应用结果证明,均压通风技术能够有效地避免有害气体入侵灾害的发生,确保工作面的安全回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距离煤层开采
离散元
火区
有害气体入侵
均压通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卸载煤体渗透特性及微观结构应力效应研究
被引量:
9
4
作者
潘荣锟
王力
+1 位作者
陈向军
陈海栋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5-78,共4页
针对加载、卸载作用下煤体变形及渗透机制的复杂性,利用渗透-力学耦合特性测定仪,根据瞬态脉冲原理,在40℃下,研究了不同卸载状态时CH4在煤体中的渗透行为,并就卸载前后煤样红外光谱和透射电镜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从微观角度讨论了加卸载...
针对加载、卸载作用下煤体变形及渗透机制的复杂性,利用渗透-力学耦合特性测定仪,根据瞬态脉冲原理,在40℃下,研究了不同卸载状态时CH4在煤体中的渗透行为,并就卸载前后煤样红外光谱和透射电镜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从微观角度讨论了加卸载对渗透特性的影响及引起煤体微观结构的应力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带围压试验的煤样渗透率均较低,卸载到设定值后渗透率增高,且有效围压越大,渗透率变化越大;在微观上,煤样的有效围压越大,红外光谱特征参数I2值越高,脂肪链变长且易断裂和脱落,裂隙结构面活性增强,煤体颗粒易于损伤而破裂,并呈现出颗粒多碎性和强度弱化区,对煤体微裂纹的萌生、扩展直至形成宏观裂纹起加剧作用,卸载后煤体渗透率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卸载煤体
煤层渗透率
微观结构
应力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南梁煤矿近距煤层采空区下开采工作面矿压规律研究
被引量:
5
5
作者
王斌
张杰
+4 位作者
刘辉
甄泽
齐晓华
卓青松
吴建军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10-218,共9页
上煤层覆岩结构失稳特征是影响下煤层开采工作面矿压显现的主要因素。针对南梁煤矿30103工作面浅埋近距离煤层采空区下开采条件,采用相似模拟实验及理论分析对覆岩垮落特征和支架阻力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采空区下开采,基本顶初次...
上煤层覆岩结构失稳特征是影响下煤层开采工作面矿压显现的主要因素。针对南梁煤矿30103工作面浅埋近距离煤层采空区下开采条件,采用相似模拟实验及理论分析对覆岩垮落特征和支架阻力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采空区下开采,基本顶初次来压步距45 m,周期来压步距6~16 m,支架工作阻均小于8500 kN;走向煤柱下开采,基本顶初次来压步距50 m,周期来压步距10~14 m,支架工作阻均小于9000 kN。工作面在集中煤柱下25 m和出煤柱7 m处,上覆岩层发生滑落失稳,对工作面形成明显的动载冲击,支架阻力超过额定阻力,最大值达13158 kN。集中煤柱弱化后,释放了煤柱集中应力,使得来压时上覆岩层形成相互协调破坏,避免了基本顶滑落失稳形成的载荷瞬态释放,支架阻力仅达到8743 kN。采空区下开采顶板动压防控的优先次序为集中煤柱>走向煤柱>采空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距离煤层
复杂采空区
覆岩垮落
相似模拟
支架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改进YOLOv5s+DeepSORT的煤块行为异常识别
被引量:
14
6
作者
张旭辉
闫建星
+5 位作者
张超
万继成
王利欣
胡成军
王力
王东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7-86,117,共11页
煤块检测方法主要包括传统图像检测方法和深度学习目标检测方法。传统图像检测方法检测精度不高、实时性较差、无法对堆煤进行准确判断;深度学习目标检测方法虽然可以实现实时检测,但没有对煤块的数量、滞留和堵塞状态进行识别,而且识...
煤块检测方法主要包括传统图像检测方法和深度学习目标检测方法。传统图像检测方法检测精度不高、实时性较差、无法对堆煤进行准确判断;深度学习目标检测方法虽然可以实现实时检测,但没有对煤块的数量、滞留和堵塞状态进行识别,而且识别模型参数较多。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YOLOv5s+DeepSORT的煤块行为异常识别方法。首先通过摄像头和巡检机器人采集煤矿综采工作面带式输送机上煤块视频图像,并制作数据集。然后利用MobileNetV3_YOLOv5s_AF-FPN模型进行煤块图像目标检测:通过MobileNetV3替换原始YOLOv5s主干特征提取网络,减少参数量,提高推理速度;将YOLOv5s中原有的特征金字塔网络改进为增强特征金字塔网络(AF-FPN),以提高YOLOv5s网络对多尺度煤块目标的检测性能。利用DeepSORT进行煤块多目标跟踪:将改进YOLOv5s模型检测后的煤块图像作为DeepSORT的输入进行多目标跟踪,利用DeepSORT对煤块进行状态估计、数据关联匹配和跟踪器参数更新,确定跟踪结果,并对连续跟踪的煤块进行ID编码,对当前帧的煤块数量进行计数。最后在目标跟踪器中取出连续跟踪的目标,设置距离阈值,判断其是否滞留;设置数量阈值,判断其是否堵塞,最终实现煤块滞留和堵塞行为异常识别。利用自建dkm_data2021数据集对基于改进YOLOv5s+DeepSORT的煤块行为异常识别方法的可靠性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改进YOLOv5s模型相比YOLOv5s模型平均检测精度提高了1.45%,参数量减少了35.3%,推理加速了12.7%,平均漏检率降低了11.08%,平均误检率降低了11.54%;基于改进YOLOv5s+DeepSORT的煤块行为异常识别方法检测精度为80.1%,可准确识别煤块滞留、堵塞状态,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块识别
煤块目标检测
目标跟踪
异常行为识别
煤块特征提取
煤块滞留
煤块堵塞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局部正压通风技术防治上部煤层采空区CO涌出
被引量:
5
7
作者
徐俊
刘成武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0-52,56,共4页
针对龙华煤矿3-1煤层30106、30107工作面上部2-2煤层采空区高浓度CO气体有从工作面大量涌出的危险,采用灌注高分子发泡材料、注氮与局部正压通风技术,消除了高浓度CO的威胁;介绍了局部正压通风技术的实施步骤以及通风系统的调整方案;通...
针对龙华煤矿3-1煤层30106、30107工作面上部2-2煤层采空区高浓度CO气体有从工作面大量涌出的危险,采用灌注高分子发泡材料、注氮与局部正压通风技术,消除了高浓度CO的威胁;介绍了局部正压通风技术的实施步骤以及通风系统的调整方案;通过风压、风量以及上隅角CO浓度监测,综合评价了局部正压通风技术的实施效果。现场应用发现,采用局部正压通风技术可将本煤层与上部煤层采空区的压能差保持在约200Pa,能保证上隅角CO体积分数不超过24×1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正压通风
上部煤层采空区
通风系统调整
上隅角C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水平裂缝对坚硬顶板失稳破断的影响规律研究
被引量:
2
8
作者
王海洋
周宴民
+3 位作者
孙凯
夏彬伟
李寿龙
刘成武
《中国煤炭》
2020年第4期77-82,共6页
为了研究水力压裂形成水平裂缝后坚硬顶板的失稳破断规律,基于材料力学和关键层相关理论,结合数值模拟,对含水平裂缝坚硬顶板的变形破坏特征和失稳破断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坚硬顶板存在水平贯穿裂缝时,无论上位与下位岩层是否...
为了研究水力压裂形成水平裂缝后坚硬顶板的失稳破断规律,基于材料力学和关键层相关理论,结合数值模拟,对含水平裂缝坚硬顶板的变形破坏特征和失稳破断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坚硬顶板存在水平贯穿裂缝时,无论上位与下位岩层是否发生同步运动,坚硬顶板的破断步距均小于其初始极限跨距。存在水平贯穿裂缝的坚硬顶板及其上覆岩层,会形成拉压复合破坏区,更易于发生失稳破坏。坚硬顶板块体咬合点区域的拉压复合破坏作用是造成块体局部失稳、回转加剧和整体破断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压裂
坚硬顶板
水平贯穿裂缝
破断步距
裂缝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孙家岔龙华煤矿块煤率提高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
12
1
作者
王力
王东
机构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孙家岔龙华矿业有限公司
出处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73-77,共5页
文摘
为了提高矿井块煤率,孙家岔龙华煤矿结合采煤实际情况,针对影响块煤率的各个因素,从增加原煤生产源头块煤率和降低运输过程中块煤损失入手进行技术研究与应用,包括工作面煤体深孔预裂爆破、采煤机滚筒参数优化、破碎机锤头高度优化、带式输送机装载点改造及原煤仓螺旋溜槽的安装等。研究结果表明,经过技术研究应用后块煤率在原基础上提高了10%~12.5%。该技术的有效实施使矿井在市场低迷情况下仍然实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
块煤率
深孔预裂爆破
采煤机滚筒改造
螺旋溜槽
转载点改造
Keywords
lump coal rate
deep hole pre- splitting blasting
shearer drum transformation
spiral chute
loadingpoint transformation
分类号
TD823.9 [矿业工程—煤矿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井下煤矿采出水回用陶瓷膜集成工艺研究
2
作者
童裕佳
刘桂娟
李佳尧
季红军
呼志平
白利军
麻瑞军
李卫星
机构
南京工业大学
化工
学院
南京工大膜应用技术研究所
有限公司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孙家岔龙华矿业有限公司
出处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6-104,共9页
文摘
水资源是矿区经营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效处理矿井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矿区缺水等问题。本项目首次提出了井下百米陶瓷膜处理煤矿矿井水工艺,其装置设计结构紧凑,占地面积为传统工艺的1/10.对比了“混凝沉淀+砂滤+有机超滤+反渗透”工艺及“陶瓷膜+反渗透”工艺.结果显示:“陶瓷膜+反渗透”集成工艺处理矿井水的出水化学需氧量(CODCr)质量浓度为7.2 mg/L,NH3-N质量浓度为0.12 mg/L,对固体悬浮物(SS)和浊度具有100%的去除效果,陶瓷膜集成工艺在矿井水处理领域展现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矿井水
水处理
中水回用
Keywords
mine water
water treatment
reclaimed water
分类号
TQ028 [化学工程]
X703.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火区下近距离煤层开采有害气体入侵灾害防控技术
被引量:
25
3
作者
王刚
王锐
武猛猛
辛林
周晓华
刘成武
机构
山东科技大学矿山灾害预防控制省部共建国
家
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山东科技大学
矿业
与安全工程学院
香港城市大学土木与建筑工程系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孙家岔龙华矿业有限公司
出处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765-1775,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504142)
山东科技大学杰出青年科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项目(2015JQJH105)
泰山学者优势特色学科人才团队支持计划资助项目
文摘
火区下近距离煤层开采容易导致有害气体入侵灾害的产生,严重威胁着工作面的安全回采。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孙家岔煤矿30110工作面上部采空区自然发火严重,虽然采取了注氮、堵漏风技术进行防治,但效果均不明显。针对此问题,利用PFC2D软件建立了火区下近距离煤层开采数值模型,对3号煤层开采过程中的裂隙变化进行动态追踪,结果证明了有害气体入侵灾害的产生并判断了灾害产生的时间节点,为灾害发生前的重点监测工作以及均压通风系统的应用提供了依据。为了防止有害气体的入侵并避免新鲜风流压入火区引发灾害的扩大,对30110工作面进行均压通风技术研究,将上部火区和下部工作面的气压差控制在一个安全的范围内。通过计算确定了均压通风系统试运行期间的安全压差为296 Pa,正常运行期工作面回风风窗压差安全调节区间为(118 Pa,166 Pa)。现场应用结果证明,均压通风技术能够有效地避免有害气体入侵灾害的发生,确保工作面的安全回采。
关键词
近距离煤层开采
离散元
火区
有害气体入侵
均压通风
Keywords
close-up coal seam mining
discrete element
fire area
harmful gas intrusion
pressure balancing ventilation
分类号
TD75 [矿业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卸载煤体渗透特性及微观结构应力效应研究
被引量:
9
4
作者
潘荣锟
王力
陈向军
陈海栋
机构
中国
矿业
大学煤矿瓦斯治理国
家
工程研究中心
河南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孙家岔龙华矿业有限公司
出处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5-78,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974055
51204065)
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资助项目(13A440333)
文摘
针对加载、卸载作用下煤体变形及渗透机制的复杂性,利用渗透-力学耦合特性测定仪,根据瞬态脉冲原理,在40℃下,研究了不同卸载状态时CH4在煤体中的渗透行为,并就卸载前后煤样红外光谱和透射电镜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从微观角度讨论了加卸载对渗透特性的影响及引起煤体微观结构的应力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带围压试验的煤样渗透率均较低,卸载到设定值后渗透率增高,且有效围压越大,渗透率变化越大;在微观上,煤样的有效围压越大,红外光谱特征参数I2值越高,脂肪链变长且易断裂和脱落,裂隙结构面活性增强,煤体颗粒易于损伤而破裂,并呈现出颗粒多碎性和强度弱化区,对煤体微裂纹的萌生、扩展直至形成宏观裂纹起加剧作用,卸载后煤体渗透率增大。
关键词
卸载煤体
煤层渗透率
微观结构
应力效应
Keywords
unloading coal
seam permeability
microstructure
stress effect
分类号
TD712 [矿业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梁煤矿近距煤层采空区下开采工作面矿压规律研究
被引量:
5
5
作者
王斌
张杰
刘辉
甄泽
齐晓华
卓青松
吴建军
机构
西安科技大学能源学院
西安科技大学西部矿井开采及灾害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西安科技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
陕西
涌鑫
矿业
有限
责任
公司
榆林市杨伙盘
矿业
有限公司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孙家岔龙华矿业有限公司
出处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10-218,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774229)
陕西省创新能力支撑计划-科技创新团队项目(2018TD-038)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陕煤联合基金)项目(2019JLM-41)。
文摘
上煤层覆岩结构失稳特征是影响下煤层开采工作面矿压显现的主要因素。针对南梁煤矿30103工作面浅埋近距离煤层采空区下开采条件,采用相似模拟实验及理论分析对覆岩垮落特征和支架阻力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采空区下开采,基本顶初次来压步距45 m,周期来压步距6~16 m,支架工作阻均小于8500 kN;走向煤柱下开采,基本顶初次来压步距50 m,周期来压步距10~14 m,支架工作阻均小于9000 kN。工作面在集中煤柱下25 m和出煤柱7 m处,上覆岩层发生滑落失稳,对工作面形成明显的动载冲击,支架阻力超过额定阻力,最大值达13158 kN。集中煤柱弱化后,释放了煤柱集中应力,使得来压时上覆岩层形成相互协调破坏,避免了基本顶滑落失稳形成的载荷瞬态释放,支架阻力仅达到8743 kN。采空区下开采顶板动压防控的优先次序为集中煤柱>走向煤柱>采空区。
关键词
近距离煤层
复杂采空区
覆岩垮落
相似模拟
支架阻力
Keywords
close distance coal seams
complex goaf
overburden caving
similar simulation
support resistance
分类号
TD325.4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改进YOLOv5s+DeepSORT的煤块行为异常识别
被引量:
14
6
作者
张旭辉
闫建星
张超
万继成
王利欣
胡成军
王力
王东
机构
西安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中煤(天津)地下工程智能研究院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孙家岔龙华矿业有限公司
出处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7-86,117,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834006)
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ZDCXL-GY-06-04)。
文摘
煤块检测方法主要包括传统图像检测方法和深度学习目标检测方法。传统图像检测方法检测精度不高、实时性较差、无法对堆煤进行准确判断;深度学习目标检测方法虽然可以实现实时检测,但没有对煤块的数量、滞留和堵塞状态进行识别,而且识别模型参数较多。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YOLOv5s+DeepSORT的煤块行为异常识别方法。首先通过摄像头和巡检机器人采集煤矿综采工作面带式输送机上煤块视频图像,并制作数据集。然后利用MobileNetV3_YOLOv5s_AF-FPN模型进行煤块图像目标检测:通过MobileNetV3替换原始YOLOv5s主干特征提取网络,减少参数量,提高推理速度;将YOLOv5s中原有的特征金字塔网络改进为增强特征金字塔网络(AF-FPN),以提高YOLOv5s网络对多尺度煤块目标的检测性能。利用DeepSORT进行煤块多目标跟踪:将改进YOLOv5s模型检测后的煤块图像作为DeepSORT的输入进行多目标跟踪,利用DeepSORT对煤块进行状态估计、数据关联匹配和跟踪器参数更新,确定跟踪结果,并对连续跟踪的煤块进行ID编码,对当前帧的煤块数量进行计数。最后在目标跟踪器中取出连续跟踪的目标,设置距离阈值,判断其是否滞留;设置数量阈值,判断其是否堵塞,最终实现煤块滞留和堵塞行为异常识别。利用自建dkm_data2021数据集对基于改进YOLOv5s+DeepSORT的煤块行为异常识别方法的可靠性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改进YOLOv5s模型相比YOLOv5s模型平均检测精度提高了1.45%,参数量减少了35.3%,推理加速了12.7%,平均漏检率降低了11.08%,平均误检率降低了11.54%;基于改进YOLOv5s+DeepSORT的煤块行为异常识别方法检测精度为80.1%,可准确识别煤块滞留、堵塞状态,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
关键词
煤块识别
煤块目标检测
目标跟踪
异常行为识别
煤块特征提取
煤块滞留
煤块堵塞
深度学习
Keywords
coal block identification
coal block target detection
target tracking
abnormal behavior identification
coal block feature extraction
coal block retention
coal block blockage
deep learning
分类号
TD76 [矿业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局部正压通风技术防治上部煤层采空区CO涌出
被引量:
5
7
作者
徐俊
刘成武
机构
瓦斯灾害监控与应急技术国
家
重点实验室
中国煤炭科工
集团
重庆研究院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孙家岔龙华矿业有限公司
出处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0-52,56,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804022)
文摘
针对龙华煤矿3-1煤层30106、30107工作面上部2-2煤层采空区高浓度CO气体有从工作面大量涌出的危险,采用灌注高分子发泡材料、注氮与局部正压通风技术,消除了高浓度CO的威胁;介绍了局部正压通风技术的实施步骤以及通风系统的调整方案;通过风压、风量以及上隅角CO浓度监测,综合评价了局部正压通风技术的实施效果。现场应用发现,采用局部正压通风技术可将本煤层与上部煤层采空区的压能差保持在约200Pa,能保证上隅角CO体积分数不超过24×10-6。
关键词
局部正压通风
上部煤层采空区
通风系统调整
上隅角CO
Keywords
local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goal in above seam
adjustment of ventilation system
CO in upper comer
分类号
TD711.41 [矿业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水平裂缝对坚硬顶板失稳破断的影响规律研究
被引量:
2
8
作者
王海洋
周宴民
孙凯
夏彬伟
李寿龙
刘成武
机构
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山东省煤炭泰山疗养院
重庆大学煤矿灾害动力学与控制国
家
重点实验室
安徽省职业病防治院职业卫生技术服务中心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孙家岔龙华矿业有限公司
出处
《中国煤炭》
2020年第4期77-82,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804058)
重庆市教委科学技术研究项目(KJQN201800729)
重庆交通大学校内科学基金项目(18JDKJC-B005)。
文摘
为了研究水力压裂形成水平裂缝后坚硬顶板的失稳破断规律,基于材料力学和关键层相关理论,结合数值模拟,对含水平裂缝坚硬顶板的变形破坏特征和失稳破断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坚硬顶板存在水平贯穿裂缝时,无论上位与下位岩层是否发生同步运动,坚硬顶板的破断步距均小于其初始极限跨距。存在水平贯穿裂缝的坚硬顶板及其上覆岩层,会形成拉压复合破坏区,更易于发生失稳破坏。坚硬顶板块体咬合点区域的拉压复合破坏作用是造成块体局部失稳、回转加剧和整体破断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水力压裂
坚硬顶板
水平贯穿裂缝
破断步距
裂缝面
Keywords
hydraulic fracturing
hard roof
horizontal penetrating crack
breaking span
crack face
分类号
TD313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孙家岔龙华煤矿块煤率提高技术研究与应用
王力
王东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8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井下煤矿采出水回用陶瓷膜集成工艺研究
童裕佳
刘桂娟
李佳尧
季红军
呼志平
白利军
麻瑞军
李卫星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火区下近距离煤层开采有害气体入侵灾害防控技术
王刚
王锐
武猛猛
辛林
周晓华
刘成武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卸载煤体渗透特性及微观结构应力效应研究
潘荣锟
王力
陈向军
陈海栋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3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南梁煤矿近距煤层采空区下开采工作面矿压规律研究
王斌
张杰
刘辉
甄泽
齐晓华
卓青松
吴建军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基于改进YOLOv5s+DeepSORT的煤块行为异常识别
张旭辉
闫建星
张超
万继成
王利欣
胡成军
王力
王东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2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局部正压通风技术防治上部煤层采空区CO涌出
徐俊
刘成武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3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水平裂缝对坚硬顶板失稳破断的影响规律研究
王海洋
周宴民
孙凯
夏彬伟
李寿龙
刘成武
《中国煤炭》
202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