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汽车驱动桥主减速器支承刚度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2
1
作者 周驰 彭钱磊 +2 位作者 丁炜琦 桂良进 范子杰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981-988,共8页
考虑了差速器轴承盖与桥壳的接触非线性,建立了包含传动轴系、滚子轴承和壳体的整个驱动桥非线性有限元模型,以进行差速器轴承盖与桥壳接触状态的准确仿真和驱动桥主减速器支承刚度的准确计算。进一步对比了不同接触仿真方法求得的测点... 考虑了差速器轴承盖与桥壳的接触非线性,建立了包含传动轴系、滚子轴承和壳体的整个驱动桥非线性有限元模型,以进行差速器轴承盖与桥壳接触状态的准确仿真和驱动桥主减速器支承刚度的准确计算。进一步对比了不同接触仿真方法求得的测点变形,分析了差速器轴承盖与桥壳接触非线性对驱动桥主减速器支承刚度的影响。进行了驱动桥主减速器支承刚度试验,分别测量了正、反转工况下主减速器测点变形。有限元分析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验证了驱动桥系统建模和有限元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动桥 支承刚度 有限元分析 差速器轴承盖 接触非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型车车桥换油周期的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武永亮 郑小艳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0-43,48,共5页
目前国内重卡车桥换油周期一般在2~3万公里,严重影响商用车的出勤率,维护保养成本较高。通过对10辆重型商用车两种油品为期两年98万公里的行车试验,采用定期油样分析、试验完成后拆解分析的方法,确定了重型车车桥合理的换油周期。同时... 目前国内重卡车桥换油周期一般在2~3万公里,严重影响商用车的出勤率,维护保养成本较高。通过对10辆重型商用车两种油品为期两年98万公里的行车试验,采用定期油样分析、试验完成后拆解分析的方法,确定了重型车车桥合理的换油周期。同时研究得出:同一油品使用在6×4或6×2重型牵引车车桥上,其使用寿命没有明显的区别;油品KRL剪切稳定性差是引起齿面擦伤的因素之一;可取消3 000 km首次保养的规定,延长换油周期至10万公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桥 齿轮油 换油周期 KR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驱动桥摆线准双曲面齿轮啮合效率优化设计
3
作者 王钦 贺迪 +2 位作者 薛建华 彭金 范子杰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920-1927,1937,共9页
基于齿轮摩擦加载接触分析(FLTCA)方法,提出了摆线准双曲面齿轮啮合效率优化设计方法。首先,通过预设空载传动误差峰峰值和接触区位置,实现了对摆线准双曲面齿轮正、反车齿面的修形设计。然后基于修形面设计,以行驶工况下齿轮啮合效率... 基于齿轮摩擦加载接触分析(FLTCA)方法,提出了摆线准双曲面齿轮啮合效率优化设计方法。首先,通过预设空载传动误差峰峰值和接触区位置,实现了对摆线准双曲面齿轮正、反车齿面的修形设计。然后基于修形面设计,以行驶工况下齿轮啮合效率最大为优化目标,并综合考虑齿轮副加载传动误差峰峰值、双侧齿面满载接触印迹分布以及最大接触应力建立了优化分析模型。为了提高优化模型的求解速度,采用Kriging代理模型结合多岛遗传算法对优化模型进行了求解。最后,对某型号商用驱动桥摆线准双曲面齿轮副进行了实例设计和试验验证,通过空载接触印迹试验和整桥传动效率试验验证了所提优化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动桥 摆线准双曲面齿轮 接触分析 啮合效率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驱动桥齿轮传动系统动力学建模与分析方法 被引量:4
4
作者 周驰 丁炜琦 +1 位作者 桂良进 范子杰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188-194,共7页
为准确分析驱动桥齿轮传动系统的动力学特性,指导驱动桥产品的减振降噪设计,提出一种考虑箱体影响的驱动桥齿轮传动系统动力学建模与分析方法,基于经典的非线性轴承理论、有限元方法和模态综合方法,建立包含主减速器总成、差速器总成、... 为准确分析驱动桥齿轮传动系统的动力学特性,指导驱动桥产品的减振降噪设计,提出一种考虑箱体影响的驱动桥齿轮传动系统动力学建模与分析方法,基于经典的非线性轴承理论、有限元方法和模态综合方法,建立包含主减速器总成、差速器总成、轮毂总成和桥壳等部件的完整驱动桥系统动力学分析模型,对系统进行振动模态分析,计算在单位谐波齿轮传动误差激励下系统的动力学特性,研究驱动桥箱体对齿轮传动系统动力学特性的影响。以某后驱动桥准双曲面齿轮传动系统为例进行的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箱体对驱动桥齿轮传动系统的动力学特性具有重要影响,在分析时必须予以准确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动桥 箱体 准双曲面齿轮 传动误差 动力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驱动桥系统模态综合动力学建模与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周驰 丁炜琦 +1 位作者 桂良进 范子杰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7-12,27,共7页
提出一种汽车驱动桥系统的模态综合动力学建模与分析方法,采用非线性轴承单元实现传动系模型与桥壳模型的耦合建模,采用模态综合法对驱动桥各部件的有限元模型进行缩维变换,能够在准确模拟驱动桥系统动力学特性的同时大大缩减系统模型规... 提出一种汽车驱动桥系统的模态综合动力学建模与分析方法,采用非线性轴承单元实现传动系模型与桥壳模型的耦合建模,采用模态综合法对驱动桥各部件的有限元模型进行缩维变换,能够在准确模拟驱动桥系统动力学特性的同时大大缩减系统模型规模,从而快速准确地实现驱动桥系统的静力学非线性求解和动力学分析。以准双曲面齿轮有限元接触分析求得的动态啮合力作为系统激励,计算驱动桥系统的动力学响应,并进行试验验证,数值计算结果能够准确体现准双曲面齿轮动态啮合力激励下的驱动桥系统动力学特性,有效指导驱动桥的减振降噪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动桥 模态综合法 准双曲面齿轮 动力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O晶须对碳纤维增强纸基摩擦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费杰 张浩 +3 位作者 董立社 张立洁 黄剑锋 罗丹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第1期45-49,61,共6页
以ZnO晶须作为材料改性剂,制备了不同晶须含量的碳纤维增强纸基摩擦材料.通过测试不同晶须含量样品的孔隙率、粗糙度以及微观形貌,研究材料结构随晶须含量的变化规律;测试样品的力学性能和摩擦学性能,探究了材料性能随晶须含量变化的关... 以ZnO晶须作为材料改性剂,制备了不同晶须含量的碳纤维增强纸基摩擦材料.通过测试不同晶须含量样品的孔隙率、粗糙度以及微观形貌,研究材料结构随晶须含量的变化规律;测试样品的力学性能和摩擦学性能,探究了材料性能随晶须含量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ZnO晶须可以改善纸基摩擦材料的均匀性,随着晶须含量的增加,材料孔隙率先上升后下降,样品剪切强度随晶须含量增加而上升.当晶须含量在20%~30%之间时,样品具有最佳综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 ZnO晶须 纸基摩擦材料 孔隙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在紫铜焊接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6
7
作者 宁杰 张兴军 张林杰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6,共6页
随着不可再生资源的日益减少,电能在人类能源结构中所占的比例持续增加,导致市场对紫铜及其优质、高效焊接技术的需求逐年增加。但是紫铜的高热导率导致焊接过程中电弧热源能量难以集中。由于紫铜对激光的高反射率使得将激光应用于紫铜... 随着不可再生资源的日益减少,电能在人类能源结构中所占的比例持续增加,导致市场对紫铜及其优质、高效焊接技术的需求逐年增加。但是紫铜的高热导率导致焊接过程中电弧热源能量难以集中。由于紫铜对激光的高反射率使得将激光应用于紫铜焊接时一直存在着能量耦合效率低及焊接稳定性差等难题。近年来,随着激光器技术的进步,激光在紫铜焊接中的应用研究日益受到关注。本文回顾了国内外研究者为提高紫铜焊接过程中激光能量的耦合效率和焊接过程的稳定性所做的各种努力和尝试,总结了激光在紫铜焊接中应用的研究进展,最后对今后紫铜激光焊接技术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做出了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铜 激光焊 吸收率 稳定性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半周反电势残差的永磁同步电机局部退磁故障诊断 被引量:3
8
作者 高彩霞 李炳锟 +2 位作者 陈昊 司纪凯 聂言杰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83-194,共12页
永磁体退磁故障的精准定量诊断,对于预防电机发生灾难性故障和系统运行维护策略的制定至关重要。为实现退磁永磁体定位及程度评估,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半周反电动势残差的局部退磁故障诊断方法。在定子槽内安装一个探测线圈,提取其反电... 永磁体退磁故障的精准定量诊断,对于预防电机发生灾难性故障和系统运行维护策略的制定至关重要。为实现退磁永磁体定位及程度评估,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半周反电动势残差的局部退磁故障诊断方法。在定子槽内安装一个探测线圈,提取其反电动势残差信号并进行分区;将分区后的反电动势残差峰值作为特征量进行退磁故障类型识别,进而确定相邻两个永磁体的健康状态及退磁程度,利用一个旋转周期的信号确定所有永磁体的状态,具有侵入性小、计算量小和精确度高的特点。首先,介绍了探测线圈的安装及检测机理,建立了永磁同步电机退磁故障下的探测线圈半周反电动势残差数学模型;然后,提出了考虑支路环流的反电动势残差提取算法,有效提高了探测线圈反电动势残差提取的精确度;最后,建立了反电动势残差峰值与退磁永磁体位置及退磁程度的映射关系,并提出了退磁永磁体定位及程度评估算法,实现了永磁同步电机局部退磁故障的精准定量诊断。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局部退磁 故障定位 程度评估 数学模型 探测线圈 反电势残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Si-Cu-Ni-Mg系活塞铝合金摩擦焊接头性能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吴玮 张广川 +3 位作者 戚浩杰 黄宏 邓展鹰 殷相杰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67-173,208,共8页
高性能Al-Si-Cu-Ni-Mg系活塞铝合金在活塞材料中占据重要地位。采用摩擦焊接技术制造此类材料的复合型活塞,具有不可忽视的技术优势。针对Al-Si-Cu-Ni-Mg系活塞铝合金,进行了一系列的惯性摩擦焊接研究,并采用二次电子扫描、能谱分析、... 高性能Al-Si-Cu-Ni-Mg系活塞铝合金在活塞材料中占据重要地位。采用摩擦焊接技术制造此类材料的复合型活塞,具有不可忽视的技术优势。针对Al-Si-Cu-Ni-Mg系活塞铝合金,进行了一系列的惯性摩擦焊接研究,并采用二次电子扫描、能谱分析、抗拉强度测试等方法对焊接接头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较低摩擦转速下接头存在明显缺口,随着摩擦转速的增加,接头外观形貌逐渐改善,当转速升高到1500 r/min时,仅存在很小的孔状缺陷;摩擦焊接转速1200 r/min时,接头的抗拉强度为105.4 MPa,断裂发生在焊缝处;转速增大到1300 r/min时,接头强度为146.3 MPa,断裂发生在热机影响区;转速达到1500 r/min时,接头强度升高到177.9 MPa,断裂同样发生在热机影响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塞 铝合金 惯性摩擦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代理模型的大客车结构动态特性多目标优化 被引量:11
10
作者 丁炜琦 田程 范子杰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072-1075,1093,共5页
对某全承载式大客车进行了有限元分析,获得其在随机路面不平度输入下的结构动响应,并预测了其车身骨架结构的疲劳寿命。通过采用试验设计和近似方法构造响应面代理模型,对该客车结构的振动加速度特性、疲劳耐久性和车身骨架质量进行了... 对某全承载式大客车进行了有限元分析,获得其在随机路面不平度输入下的结构动响应,并预测了其车身骨架结构的疲劳寿命。通过采用试验设计和近似方法构造响应面代理模型,对该客车结构的振动加速度特性、疲劳耐久性和车身骨架质量进行了多目标优化,有效降低了计算成本。多目标优化改善了该客车结构的动态特性,减轻了车身骨架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客车结构 动态特性 疲劳寿命 多目标优化 代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仿生亲水微轨道-超疏水复合表面液滴可控定向引导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刘洋 张辉 +1 位作者 周彬 董光能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57-65,共9页
目的实现液滴在超疏水表面定向可控滑动。方法通过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制备复合仿水稻叶亲水微轨道的超疏水表面。首先使用NaOH腐蚀铝合金表面形成微纳结构,然后浸泡硬脂酸溶液使得粗糙表面自生长硬脂酸超疏水层,最后使用纳秒激光系统... 目的实现液滴在超疏水表面定向可控滑动。方法通过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制备复合仿水稻叶亲水微轨道的超疏水表面。首先使用NaOH腐蚀铝合金表面形成微纳结构,然后浸泡硬脂酸溶液使得粗糙表面自生长硬脂酸超疏水层,最后使用纳秒激光系统去除局部超疏水层,形成用于引导液滴的仿水稻叶微轨道。利用超疏水表面的超强憎水特性及亲水微轨道的亲水性,得到水滴运动各向异性的微结构化表面。通过优化微轨道参数,改变液滴各向异性润湿及滑动特性。结果随着相邻亲水微轨道间隔的减小,平行微轨道方向接触角也明显减小,液滴沿轨道方向的滑动阻力明显增加。当相邻微轨道间距为500μm时,达到平行亲水微轨道方向和垂直亲水微轨道方向滑动角的差值超过50°,为液滴可控定向引导最佳间距。进一步提出了具有变密度亲水微轨道和曲线排列亲水微轨道的超疏水表面,其具有在特定单方向液滴可控引导的特性,并引导水滴沿微轨道聚集到亲水末端点。通过机理分析得出,液滴在复合表面的各向异性润湿和定向滑动,是由于超疏水表面和亲水微轨道之间的表面能性质差异,以及毛细作用引起的预润湿效应等。结论本研究制备的复合亲水微轨道超疏水表面可实现液滴定向引导,在集水、水滴混合及污渍去除等领域具有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疏水表面 亲水微轨道 纳秒激光 各向异性润湿 定向引导 预润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Cu合金钨“网络”骨架的制备及其组织结构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石乃良 陈文革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1-44,共4页
在自制的设备上,通过化学镀正交试验法获得最佳的铜包覆钨复合粉末,再制成钨网络骨架,用类注射成型法也制得钨网络骨架,采用SEM与XRD手段与传统钨骨架制备技术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化学镀包覆粉和类注射法能够获得孔隙均匀、数量可控的... 在自制的设备上,通过化学镀正交试验法获得最佳的铜包覆钨复合粉末,再制成钨网络骨架,用类注射成型法也制得钨网络骨架,采用SEM与XRD手段与传统钨骨架制备技术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化学镀包覆粉和类注射法能够获得孔隙均匀、数量可控的钨网络骨架。而且影响钨粉化学镀包覆铜的因素较多,特别是钨粉粒径存在一最佳的尺度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镀 包覆粉末 WCu合金 注射成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塞铝合金惯性摩擦焊接接头的组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广川 吴玮 +4 位作者 冯增建 邓展鹰 黄宏 殷相杰 戚浩杰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61-65,共5页
采用惯性摩擦焊接技术对活塞用Al-Si-Cu-Mg-Ni铝合金进行了焊接,运用扫描电镜、能谱分析仪、X射线衍射仪、显微硬度测试、拉伸性能测试等手段分析了接头的组织变化、硬度分布以及室温拉伸性能。结果表明:经惯性摩擦焊后,焊缝区组织被细... 采用惯性摩擦焊接技术对活塞用Al-Si-Cu-Mg-Ni铝合金进行了焊接,运用扫描电镜、能谱分析仪、X射线衍射仪、显微硬度测试、拉伸性能测试等手段分析了接头的组织变化、硬度分布以及室温拉伸性能。结果表明:经惯性摩擦焊后,焊缝区组织被细化,强化相破碎呈弥散状,整体沿径向分布;热机影响区组织在摩擦力和顶锻力的作用下被扭转挤压,呈流线型分布,部分强化相破碎成颗粒状,并伴有微裂纹产生;焊缝中存在Si、Al、Al-Cu-Ni等相,没检测到Mg_(2)Si和Al_(2)Cu,焊缝处硬度最高,为154HV;接头平均抗拉强度为178.9 MPa,达到母材的75%,断裂位置在热机影响区,断口呈现明显的解理断裂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塞 AL-SI合金 惯性摩擦焊 组织 拉伸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