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陕西省潼关县水产资源保护区相关河段的水质分析评价
1
作者 曹谡杰 高静茹 +3 位作者 田强兵 任静 李蕾 王菲 《贵州畜牧兽医》 2025年第2期74-76,共3页
为了解潼关县水产资源保护区相关河段的水质情况及变化,提升流域水生态功能,对该河段内2023年的溶解氧、化学需氧量、氨氮,以及2019—2023年的pH值、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总磷、挥发性酚、石油类、重金属(汞、锌、铜、铅、镉)水质指... 为了解潼关县水产资源保护区相关河段的水质情况及变化,提升流域水生态功能,对该河段内2023年的溶解氧、化学需氧量、氨氮,以及2019—2023年的pH值、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总磷、挥发性酚、石油类、重金属(汞、锌、铜、铅、镉)水质指标进行空间和时间2个维度的分段布点监测分析。结果:溶解氧含量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化学需氧量在9月之前变化不明显,之后先上升后下降;氨氮含量在汛期上升明显;水质主要污染因子为总磷、高锰酸盐。结论:该河段内水质现状质量较好,近5年的水质明显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潼关县 水产资源保护区 水质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汉江流域水产养殖发展现状分析
2
作者 卜林刚 江波 +1 位作者 李宇 王璞 《中国水产》 CAS 2024年第9期81-82,共2页
陕西省地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以汉江流域为主,是水产养殖的核心区,也是珍稀水生生物生存的宜居地。近几年,陕西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探索了绿色健康水产养殖新模式,对水生生物保护也不断增加投入,成效明显。本文就陕西... 陕西省地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以汉江流域为主,是水产养殖的核心区,也是珍稀水生生物生存的宜居地。近几年,陕西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探索了绿色健康水产养殖新模式,对水生生物保护也不断增加投入,成效明显。本文就陕西省汉江流域水产养殖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以期进一步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养殖 汉江流域 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水生生物 对策建议 跨黄河 发展现状分析 核心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干流陕西段和渭河渔业资源现状调查 被引量:1
3
作者 李菁华 李瑞娇 +2 位作者 英士娟 王益昌 王华 《渔业研究》 2025年第2期238-247,共10页
【背景】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黄河流域的渔业资源保护与管理工作日益受到重视。而黄河干流陕西段,作为黄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承载着丰富的渔业资源的同时,也面临着生态环境变化、资源开发利... 【背景】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黄河流域的渔业资源保护与管理工作日益受到重视。而黄河干流陕西段,作为黄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承载着丰富的渔业资源的同时,也面临着生态环境变化、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等多重挑战。【目的】查明黄河陕西段和渭河的渔业资源现状,提供渔业资源保护和生态修复的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于2022—2023年利用多种网具对黄河陕西段及渭河的16个调查监测点进行渔业资源调查,包括各监测点的鱼类群落的种类组成、鱼类物种多样性、鱼类优势种和资源量分析等。【结果】1)在黄河陕西段及渭河共监测到鱼类77种,隶属于7目16科47属。2)本次资源调查监测到鱼类土著种54种,约为历史记录的46.00%;外来物种23种,占采集物种数的29.87%。3)黄河陕西段及渭河的生物多样性总体呈现贫乏状态,物种丰富度一般,且种群分布差异较大。4)在黄河陕西段和渭河中段监测到的鱼类群落结构较为单一。【结论】黄河府谷段和潼关段的生物多样性相较于其他调查监测点更为丰富。黄河陕西段及渭河夏季的物种丰富度最高、鱼类优势种最多。【意义】基于以上结果,可对比研究黄河干流陕西段和渭河各调查监测点的鱼类多样性指数,分析各监测点的资源量变化,为渔业资源养护提出建议,从而为黄河陕西段渔业资源的保护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业资源 多样性指数 黄河陕西段 渭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通过型固相萃取净化法快速测定鱼肉中地西泮残留量的研究
4
作者 田强兵 李毅 +4 位作者 王菲 孙晓杰 屈思瑶 任静 李蕾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2025年第1期19-25,共7页
建立了一种基于通过型固相萃取净化法快速、便捷、定量检测鱼肉中地西泮残留量的分析方法。鱼肉样品用少量乙腈浸提,浸提液经中性氧化铝固相萃取柱净化后,减压蒸干,用乙腈水溶液溶解、定容。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定量分析,该方法... 建立了一种基于通过型固相萃取净化法快速、便捷、定量检测鱼肉中地西泮残留量的分析方法。鱼肉样品用少量乙腈浸提,浸提液经中性氧化铝固相萃取柱净化后,减压蒸干,用乙腈水溶液溶解、定容。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定量分析,该方法在0.20~50.00 ng/mL线性范围内地西泮的标准曲线线性回归方程为y=51600 x-14500,相关系数为r=0.9998。方法检出限为0.10μg/kg,定量限为0.25μg/kg。以0.25、1.50、2.50μg/kg这3个水平进行加标回收试验,地西泮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1.2%、92.0%和93.6%,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7.6%、9.0%和6.0%。综上,该方法前处理快速简便、检出限低、准确度高、实用性强,适用于鱼肉样品中地西泮残留的大批量快速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过型固相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鱼肉 地西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水产养殖病害监测和流行性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卜林刚 安潇然 +1 位作者 江波 任敬 《水产养殖》 CAS 2022年第4期78-80,共3页
2020年,对陕西省130个监测点、21个主要水产养殖品种进行全年的病害监测和流行性分析。结果表明,与往年相比,2020年陕西省水产养殖品种发病率及病死率有所下降,全年无重大疫病发生,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得到较大提高。现就病害监测和流行... 2020年,对陕西省130个监测点、21个主要水产养殖品种进行全年的病害监测和流行性分析。结果表明,与往年相比,2020年陕西省水产养殖品种发病率及病死率有所下降,全年无重大疫病发生,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得到较大提高。现就病害监测和流行性情况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养殖品种 水产品质量安全 病害监测 水产养殖病害 重大疫病 流行性 陕西省 监测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1年陕西省水产养殖业发展现状 被引量:1
6
作者 邵廷发 卜林刚 +1 位作者 江波 王延富 《水产养殖》 CAS 2022年第8期79-80,共2页
根据2022年陕西省渔业局统计数据,2021年,陕西省水产养殖面积稳定在5.3万hm^(2),水产品总产量17.1万t,渔民人均纯收入1.6万元。除传统的池塘养殖外,还形成了一大批具有本地特色的新型养殖模式,其中,稻渔综合种养面积达到1.0万hm^(2),大... 根据2022年陕西省渔业局统计数据,2021年,陕西省水产养殖面积稳定在5.3万hm^(2),水产品总产量17.1万t,渔民人均纯收入1.6万元。除传统的池塘养殖外,还形成了一大批具有本地特色的新型养殖模式,其中,稻渔综合种养面积达到1.0万hm^(2),大水面生态养殖面积达到3.4万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品总产量 水产养殖面积 生态养殖 统计数据 池塘养殖 水产养殖业 本地特色 陕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陕西段兰州鲇的人工繁殖技术 被引量:2
7
作者 兰国柱 李海滨 武金星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20年第4期63-64,共2页
为了提高兰州鲇的人工繁殖水平,完善规模育苗技术,本文对在不同环境和设施条件下开展的兰州鲇人工繁殖情况做了详细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用网筛孵化优于用棕片孵化;孵化池水温过高,孵出的仔鱼体质较弱,以孵化水温18~19℃为宜,最高不超... 为了提高兰州鲇的人工繁殖水平,完善规模育苗技术,本文对在不同环境和设施条件下开展的兰州鲇人工繁殖情况做了详细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用网筛孵化优于用棕片孵化;孵化池水温过高,孵出的仔鱼体质较弱,以孵化水温18~19℃为宜,最高不超过20℃;孵化池的水流速不能太急,在保证溶氧的前提下尽量保持微流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陕西段 兰州鲇 人工繁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1年陕西省水产养殖病害监测及流行情况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卜林刚 邵廷发 +2 位作者 王西耀 屈思瑶 王延富 《科学养鱼》 2022年第7期48-49,共2页
2021年,陕西省积极推进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有效防止病害大规模发生,同时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健康发展。现就全年水产养殖病害监测及流行情况分析如下。一、情况概述1.水产养殖病害监测点设置2021年,在全省3... 2021年,陕西省积极推进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有效防止病害大规模发生,同时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健康发展。现就全年水产养殖病害监测及流行情况分析如下。一、情况概述1.水产养殖病害监测点设置2021年,在全省33个渔业重点县(区)设置鱼类病情监测点119个(表1),监测水生动物19种,监测面积4 689.51公顷,占总养殖面积的1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养殖病害 流行情况分析 养殖面积 水产养殖业 情况概述 健康养殖 节约资源 水生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水生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难点及应对策略探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欧阳月 《中国水产》 CAS 2024年第10期82-84,共3页
水生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既是法律法规赋予的公益性职责,也是一项紧迫且至关重要的工作任务。近年来,陕西省水生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虽然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面临的挑战与不足。本文分析了陕西省水生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现状,... 水生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既是法律法规赋予的公益性职责,也是一项紧迫且至关重要的工作任务。近年来,陕西省水生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虽然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面临的挑战与不足。本文分析了陕西省水生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现状,剖析存在问题,提出针对性建议,以此推动陕西省水生动物防疫检疫工作提质增效,为推进水产品稳产保供和渔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应对策略 动物防疫检疫工作 提质增效 针对性建议 水产品 水生 公益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池塘养殖现状及建议 被引量:1
10
作者 韩亚慧 孙琳 +2 位作者 周小愿 李涛 江波 《水产养殖》 CAS 2024年第3期60-62,共3页
池塘养殖是陕西省水产养殖业的“主力军”,统计数据显示[1],目前陕西省池塘养殖水产品产量占全部水产品总量约70%。为了解陕西省池塘养殖的发展现状,于2023年8月对全省11个地市的池塘养殖情况开展调查,并提出相关建议。1池塘养殖基本情... 池塘养殖是陕西省水产养殖业的“主力军”,统计数据显示[1],目前陕西省池塘养殖水产品产量占全部水产品总量约70%。为了解陕西省池塘养殖的发展现状,于2023年8月对全省11个地市的池塘养殖情况开展调查,并提出相关建议。1池塘养殖基本情况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陕西省池塘养殖面积为10 773.40 hm2,水产品产量为12.865万t(表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品产量 水产品总量 池塘养殖 数据显示 统计数据 基本情况调查 水产养殖业 现状及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黄河滩区年产两茬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
11
作者 卜林刚 王西耀 +1 位作者 欧阳月 王鹏 《中国水产》 CAS 2021年第12期88-90,共3页
在陕西省黄河滩区利用"地热水+温棚"等技术手段,3月中旬开始第一茬对虾虾苗的淡化标粗培育,6月初开始第二茬对虾虾苗的淡化标粗培育,实现了对虾一年两茬养殖,经济效益明显。南美白对虾营养价值高,含有镁、磷、钙等多种微量元... 在陕西省黄河滩区利用"地热水+温棚"等技术手段,3月中旬开始第一茬对虾虾苗的淡化标粗培育,6月初开始第二茬对虾虾苗的淡化标粗培育,实现了对虾一年两茬养殖,经济效益明显。南美白对虾营养价值高,含有镁、磷、钙等多种微量元素,有益于人体健康,是世界上重要的经济虾类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美白对虾 黄河滩区 温棚 人体健康 标粗 地热水 两茬养殖 虾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精料日粮对奶山羊肝脏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12
作者 建晓倩 王华 +5 位作者 李寒梅 袁非凡 白力格扣 李贤 陈树林 丛日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19,共10页
[目的]探讨高精料日粮对奶山羊肝脏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用12只体质量相近的健康关中奶山羊,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饲喂精粗料质量比为35∶65和65∶35的日粮19周。试验结束后,测定奶山羊体质量和肝质量,计... [目的]探讨高精料日粮对奶山羊肝脏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用12只体质量相近的健康关中奶山羊,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饲喂精粗料质量比为35∶65和65∶35的日粮19周。试验结束后,测定奶山羊体质量和肝质量,计算肝脏指数;采集血样,检测血常规指标和血清生化指标;采集肝脏组织,制备石蜡切片,HE染色观察肝脏组织形态;利用试剂盒检测肝脏中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含量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抗氧化相关基因(谷胱甘肽途径相关基因GCLC、GCLM、Gs、Gpx1、Gpx3和GR,Nrf 2靶基因Nqo1、Ho-1、Ho-2、Mgst1、CAT、SOD1和SOD2,Nrf 2调控基因Pgc-1α和Foxo3以及Nrf 2、Keap1)的表达量。[结果](1)试验组奶山羊的血液红细胞数及血清球蛋白含量和谷丙转氨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指标差异均不显著。(2)试验组奶山羊的体质量、肝脏质量和肝脏指数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3)试验组奶山羊肝脏组织还原型GSH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GSH-Px、CAT、T-SOD活性及T-AOC和MDA含量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4)对照组奶山羊肝脏组织结构正常;试验组羊的肝脏出现病理变化,肝索形态不规则且界限不清晰,肝细胞排列不规律,且体积变大,出现空泡。(5)试验组肝脏组织GCLC、Gpx3和CAT基因表达量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GCLM、Gpx1、Ho-1、Ho-2、Keap1、Nrf 2、Pgc-1α和Foxo3基因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精料日粮可导致奶山羊肝脏损伤,但同时也能促进肝脏适应性生长发育,并通过激活Nrf 2信号通路增强抗氧化功能,促进谷胱甘肽合成,以抵御氧化应激,缓解肝脏的代谢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精料日粮 奶山羊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谷胱甘肽氧化还原系统 抗氧化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州鲇皮肤与脾转录组比较及Galectin-3与LITAF基因分子特征分析
13
作者 朱子琳 李锋刚 +2 位作者 张亚萌 周继术 杨元昊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3-34,共12页
兰州鲇(Silurus lanzhouensis)是黄河中上游特有土著鱼类,其自然种群数量稀少,已被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为了解兰州鲇皮肤和脾2个重要免疫器官在免疫过程中发挥的不同功能,本研究以野生兰州鲇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皮肤和脾进行转录... 兰州鲇(Silurus lanzhouensis)是黄河中上游特有土著鱼类,其自然种群数量稀少,已被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为了解兰州鲇皮肤和脾2个重要免疫器官在免疫过程中发挥的不同功能,本研究以野生兰州鲇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皮肤和脾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结果表明,兰州鲇的皮肤和脾中共有6627个差异表达基因(DEG)。KEGG富集分析结果表明,共有59个DEG富集到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RIG-I样受体信号通路等11个免疫相关通路中。这表明兰州鲇的皮肤与脾的免疫功能有较大差异。通过DEG分析,还发现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及脂多糖诱导的肿瘤坏死因子(LITAF)2个先天免疫相关基因发生了显著的差异性表达。组织表达模式分析结果表明,galectin-3是兰州鲇皮肤高表达基因,而LITAF基因在6个组织中均有表达,显示出galectin-3主要在兰州鲇皮肤屏障的先天免疫中发挥着重要的免疫防御作用,而LITAF则广泛参与兰州鲇机体的免疫防御。通过多序列比对及蛋白质结构预测可知,Galectin-3与LITAF的氨基酸序列在硬骨鱼中是保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鲇 皮肤 转录组 GALECTIN-3 LITAF 蛋白质结构及功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岭细鳞鲑子二代人工繁育技术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平 陆斌 +1 位作者 曹谡杰 刘小忠 《中国水产》 CAS 2021年第12期83-85,共3页
秦岭细鳞鲑属于国家Ⅱ级水生野生保护动物,对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笔者通过多年人工繁育试验与经验积累,在攻克秦岭细鳞鲑子一代人工繁殖和亲本培育的基础上,实现了子二代规模化繁育,并对子一代亲本培育和子二代繁殖环节关键技术进行... 秦岭细鳞鲑属于国家Ⅱ级水生野生保护动物,对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笔者通过多年人工繁育试验与经验积累,在攻克秦岭细鳞鲑子一代人工繁殖和亲本培育的基础上,实现了子二代规模化繁育,并对子一代亲本培育和子二代繁殖环节关键技术进行分析总结,以期为促进该物种种群恢复、提升种质质量,进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保护动物 秦岭细鳞鲑 子二代 生态保护 生态文明建设 人工繁育 子一代 规模化繁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产品流通环节丁香酚类麻醉剂残留现状及评价 被引量:10
15
作者 王鹏 李涛 +2 位作者 贾立平 李锋刚 王绿洲 《中国水产》 CAS 2021年第11期88-90,共3页
丁香酚类对鱼有麻醉作用,因而近年来被广泛用于活鱼运输,但其在水产品中的应用我国目前暂无相关标准。为给水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提供基础数据,为相关政策法规和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本研究对某地市出售水产品中五类丁香酚类麻醉剂残留... 丁香酚类对鱼有麻醉作用,因而近年来被广泛用于活鱼运输,但其在水产品中的应用我国目前暂无相关标准。为给水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提供基础数据,为相关政策法规和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本研究对某地市出售水产品中五类丁香酚类麻醉剂残留进行检测,丁香酚类麻醉剂总检出率为82%。从食用安全性评价结果看,本次监测水产品中丁香酚类麻醉剂残留对人体健康尚未构成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品流通 活鱼运输 麻醉作用 人体健康 政策法规 现状及评价 基础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秦岭细鳞鲑资源调查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兀洁 刘涛 +2 位作者 田强兵 沈红保 卜林刚 《水产养殖》 CAS 2022年第1期7-9,共3页
对陕西省适宜秦岭细鳞鲑生存的白云峡河、太白河东和红崖河的秦岭细鳞鲑资源量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秦岭细鳞鲑总资源量从多到少依次为白云峡河(4157尾)、太白河东(1557尾)和红崖河(963尾)。河道单位长度的秦岭细鳞鲑资源量从多到少... 对陕西省适宜秦岭细鳞鲑生存的白云峡河、太白河东和红崖河的秦岭细鳞鲑资源量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秦岭细鳞鲑总资源量从多到少依次为白云峡河(4157尾)、太白河东(1557尾)和红崖河(963尾)。河道单位长度的秦岭细鳞鲑资源量从多到少依次为白云峡河(每100 m 63.37尾)、红崖河(每100 m 8.31尾)和太白河东(每100 m 7.95尾),且三条河流的秦岭细鳞鲑以体长规格小于14 cm、体质量规格小于50 g为主。通过调查分析,以期为秦岭细鳞鲑的野生资源保护及人工增殖和种质资源管理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省 秦岭细鳞鲑 资源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稻渔综合种养发展状况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欧阳月 卞秋云 王西耀 《科学养鱼》 2022年第10期1-3,共3页
稻渔综合种养是在传统的稻田养鱼模式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是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近年来,陕西省大力发展稻渔综合种养,现已成为该省推动水产养殖业绿色健康发展、确保水产品稳产保供、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 稻渔综合种养是在传统的稻田养鱼模式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是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近年来,陕西省大力发展稻渔综合种养,现已成为该省推动水产养殖业绿色健康发展、确保水产品稳产保供、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循环农业模式 稻田养鱼 水产养殖业 稻渔综合种养 绿色健康 水产品 发展状况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州鲇人工繁育有关技术探讨 被引量:1
18
作者 樊铮 任平华 《科学养鱼》 2023年第6期25-26,共2页
2022年5月,笔者作为陕西省水产研究与技术推广总站黄河科研团队一员在陕西新民家鱼原种场首次进行了兰州鲇的人工繁育研究工作,并取得初步成功,现就有关技术探讨如下。一、材料和方法1.兰州鲇亲本的来源2022年用于兰州鲇繁殖研究的第一... 2022年5月,笔者作为陕西省水产研究与技术推广总站黄河科研团队一员在陕西新民家鱼原种场首次进行了兰州鲇的人工繁育研究工作,并取得初步成功,现就有关技术探讨如下。一、材料和方法1.兰州鲇亲本的来源2022年用于兰州鲇繁殖研究的第一批亲本为2021年冬季从黄河中捕捞的野生兰州鲇,经土池暂养半年后,从中挑选鱼体无病无伤、发育较好的兰州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繁育 兰州鲇 科研团队 推广总站 材料和方法 原种场 陕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岭南麓蔺河口水库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调查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武金星 《黑龙江水产》 2022年第5期13-18,共6页
为了有效保护水库生态环境,合理开发渔业资源,于2020年秋季(丰水期)对秦岭南麓岚河流域典型水库-蔺河口水库开展了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调查。8个调查点共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3门5纲8科16种。其中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7种,占总种类数的... 为了有效保护水库生态环境,合理开发渔业资源,于2020年秋季(丰水期)对秦岭南麓岚河流域典型水库-蔺河口水库开展了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调查。8个调查点共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3门5纲8科16种。其中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7种,占总种类数的43.8%,软体动物门(Mollusca)8种,占总种类数的50.0%,环节动物门(Annelida)1种,占总种类数的6.3%。大型底栖动物平均密度为176.7ind./m 2,平均生物量为25.8970g/m 2。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平均为2.028。Pielou均匀度指数(J)平均为0.934,Margalef丰富度指数(D)平均为1.230。生物多样性水质评价结果表明,蔺河口水库水质处于中污染状态,受人类活动干扰大,生物群落结构较简单,多样性整体较好。建议继续加强流域环境管理,科学开展鱼类增殖放流,提高水库水资源利用率,确保库区实现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底栖椎动物 群落结构 生物多样性 水质评价 蔺河口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现状与建议
20
作者 卜林刚 江波 +1 位作者 李宇 王璞 《水产养殖》 CAS 2023年第8期78-80,共3页
近年来,陕西省积极推动渔业转型升级,调节渔业生产结构,将稻渔综合种养作为产业绿色转型和撂荒地利用典型模式,每年省级财政投资2000万元以上,支持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全省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呈现蓬勃发展的好势头,稻渔综合种养面积从2... 近年来,陕西省积极推动渔业转型升级,调节渔业生产结构,将稻渔综合种养作为产业绿色转型和撂荒地利用典型模式,每年省级财政投资2000万元以上,支持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全省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呈现蓬勃发展的好势头,稻渔综合种养面积从2018年的1534.1万m^(2),快速发展到2022年的15007.5万m^(2),稻渔综合种养产业技术模式不断创新,稳粮增效作用明显,“增渔增收、节地节水、循环高效、绿色生态”的叠加效应充分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加效应 绿色生态 省级财政 稻渔综合种养 渔业转型 增效作用 典型模式 撂荒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