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有机肥配施生物炭对酸枣生长特性的影响
- 1
-
-
作者
张娇娇
刘米利
霍彦波
朱国栋
付咪
段义忠
无
-
机构
榆林学院现代农学院
陕西省陕北矿区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
陕西榆林道地秦药研究院
-
出处
《农业与技术》
2025年第13期51-56,共6页
-
基金
榆林市科技计划项目(项目编号:CXY-2021-81,CXY-2022-57,2023-CXY-168)
榆林道地秦药研究院开放课题(项目编号:YLDQ-2024-07)
+2 种基金
陕西省人才项目专项(项目编号:2024-RCGC-02)
陕西省教育厅2023年度重点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3JS067)
榆林市科协青年人才托举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230501)。
-
文摘
榆林市地处我国西北黄土高原和毛乌素沙地交界处,土壤贫瘠、盐碱化程度高及微生物活性低下等问题导致区域生态功能退化和农业生产效率低下。酸枣(Ziziphus jujuba var.spinosa)作为药食同源的经济植物,兼具较高的生态和药用价值。然而,受制于土壤理化条件限制,酸枣在榆林地区的人工栽培过程中普遍存在生物量低、抗逆性差、生长缓慢等问题。传统的单一施肥方法养分利用率低,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有限,甚至可能加剧土壤盐渍化风险,从而影响酸枣的生长产量和品质提升。因此,本研究以榆林地区酸枣为研究对象,采用有机肥、生物炭两因素三水平3×3回归正交设计(Y加S)及分别单施有机肥(Y)和生物炭(S)共12个处理对其根系开展田间施肥试验(CK为不施肥),探究不同施肥组合对酸枣苗生长生理特性、根系生长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在有机肥与生物炭配施处理中,Y3S2处理组合展现出最优协同效应,株高增幅达253.9%,叶绿素含量(8月)提升18.1%,可溶性糖与可溶性蛋白分别增加34.04%与51.83%,MDA含量下降31.73%,表现出良好的生理稳定性与抗逆能力。根系发育协调,根总长、根表面积与根体积较CK分别提升32.6%、35.6%与54.3%。该处理的优越性可能归因于有机肥在提供持续性养分的同时,生物炭优化了根际土壤的微生态环境,两者协同促进了酸枣苗的生长与代谢平衡。本研究为榆林市酸枣优质高效栽培提供了数据支撑,同时为榆林市土壤的改良提供了理论依据。
-
关键词
有机肥
生物炭
酸枣生长
-
分类号
S662
[农业科学—果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