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5种鱼感应流速比较分析
被引量:18
- 1
-
-
作者
王晓臣
邢娟娟
-
机构
陕西格林维泽环保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出处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77-81,共5页
-
文摘
研究鱼类感应流速的差异性以及鱼类感应流速的决定因子,为过鱼设施的设计提供基础数据支持。鲤、鲫、鲢、鳙及蒙古鲌体长分别为(24.46±5.9)、(13.66±4.7)、(32.73±3.7)、(30.47±1.7)、(23.51±3.1)cm,试验装置采用自行设计的螺旋桨式游泳能力测试水槽,试验用水均为经过沉淀处理的山涧流水,水温(21±1)℃,溶解氧(6.5±0.5)mg/L。利用流速与电动机调节频率的关系式计算试验对象的感应流速,采用双变量相关分析检验5种鱼感应流速与各自体长之间的关系,采用多个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分析5种鱼之间的感应流速差异。结果表明鲤、鲫、鲢、鳙以及蒙古鲌的绝对感应流速分别是(3.55±2.43)、(2.408±2.00)、(4.605±2.575)、(2.033±1.019)和(1.843±1.205)cm/s,相对感应流速分别是(0.147±0.097)、(0.182±0.166)、(0.142±0.078)、(0.067±0.034)和(0.08±0.054)BL/s;鱼类的体长与绝对感应流速不存在相关关系;相对感应流速更能准备表达鱼类对水流变化的敏感度;不同种鱼之间的感应流速差异极显著(P〈0.01)。
-
关键词
感应流速
鲤
鲫
鲢
鳙
蒙古鲌
-
Keywords
induction velocity
Cyprinus carpio
Carassius auratus
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
Aristichthys nobills
Culter mongolicus mongolicus
-
分类号
Q16
[生物学—普通生物学]
S914
[农业科学—水产科学]
-
-
题名黄河上游2种裂腹鱼感应流速及其与体长的关系
被引量:9
- 2
-
-
作者
王晓臣
吕彬彬
邢娟娟
李丹
王彩宁
任胜杰
-
机构
陕西格林维泽环保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出处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7-53,共7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0404406)
中国电建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黄河上游高寒区鱼类保护研究项目(N201312)。
-
文摘
为了探究鱼类感应流速随体长因素的变化,以黄河上游2种裂腹鱼为研究对象,利用环形水槽实验装置,采用递增流速法,测试并分析了不同体长鱼类的感应流速。结果表明,体长(BL, 20.67±3.65) cm的花斑裸鲤(Gymnocypris eckloni)和BL (14.50±2.24) cm的黄河裸裂尻鱼(Schizopygopsis pylzovi)的绝对感应流速分别为(4.97±1.22) cm·s^-1和(4.52±0.92) cm·s^-1,相对感应流速分别为(0.24±0.045) BL·s^-1和(0.31±0.052) BL·s^-1;绝对感应流速与体长呈正相关关系,相对感应流速与体长呈负相关关系,相对感应流速与体长呈现负相关关系是由于绝对感应流速的增加速率小于体长的增加速率;2种裂腹鱼类的绝对感应流速差异不显著(P>0.05);构建的绝对感应流速与体长的非线性回归模型能够有效地解释鱼类感应流速对体长的响应。该研究对其他较难捕获测试样本区域的鱼类游泳特性的定性预测研究具有一定指导作用,也可为过鱼设施的设计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
关键词
花斑裸鲤
黄河裸裂尻鱼
绝对感应流速
相对感应流速
非线性回归
-
Keywords
Gymnocypris eckloni
Schizopygopsis pylzovi
Absolute induced flow speed
Relative induced flow speed
Non-linear regression
-
分类号
S914
[农业科学—水产科学]
-
-
题名新疆哈密石城子河流域鱼类群落结构与区系划分
被引量:1
- 3
-
-
作者
王晓臣
吕彬彬
邢娟娟
潘文光
任胜杰
-
机构
陕西格林维泽环保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出处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62-867,共6页
-
基金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资助项目
-
文摘
为研究石城子河流域鱼类群落结构特征及区系组成,于2016年5—6月开展了鱼类资源调查。结果显示,石城子河流域有鱼类10种,隶属于2目3科,渔获物优势种为麦穗鱼、鲫鱼以及斯氏高原鳅。鱼类群落结构以杂食性、中下层鱼类为主。斯氏高原鳅、长身高原鳅以及短尾高原鳅为该流域土著鱼类。同历史文献资料相比,鱼类区系已经发生变化。综合分析认为,石城子河流域鱼类区系应划入中亚高山区陇西(山麓)亚区;石城子河流域与河西走廊内陆水系在历史上具有紧密的水力联系;水利工程建设导致的水文条件改变加之人工移植是内陆河流鱼类群落结构及区系组成改变的主要原因。
-
关键词
群落结构
鱼类区系
河湖变迁
-
Keywords
fish community
fish fauna
change in river and lake
-
分类号
S932.4
[农业科学—渔业资源]
-
-
题名汉江六种底栖性鱼类感应流速比较分析
被引量:1
- 4
-
-
作者
陈媛媛
王晓臣
王华
邢娟娟
吕彬彬
-
机构
陕西水产研究与技术推广总站
陕西格林维泽环保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出处
《中国水产》
2023年第11期76-78,共3页
-
基金
陕西省水利科技计划项目(2013slkj—35)。
-
文摘
为研究鱼类感应流速的差异性及其决定因子,为过鱼设施的设计提供基础数据支撑,团队利用自主设计的鱼类游泳测试水槽,采用“流速递增法”对瓦氏黄颡鱼、大鳍鳠、圆尾拟鲿、叉尾鮠、黄颡鱼以及鲇六种底栖性鱼类的感应流速进行了测定,并基于研究结果,提出在过鱼设施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不同过鱼对象之间感应流速的差异以及过鱼对象发育阶段,为过鱼设施设计等提供理论与数据支撑。
-
关键词
递增法
过鱼设施
决定因子
数据支撑
发育阶段
瓦氏黄颡鱼
自主设计
底栖
-
分类号
S956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
-
题名长江流域“四大家鱼”繁殖群体结构变化及其保护策略
- 5
-
-
作者
任胜杰
李嘉婷
-
机构
陕西格林维泽环保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出处
《江西农业》
2025年第15期190-192,共3页
-
文摘
长江流域“四大家鱼”繁殖群体受诸多环境因素影响,致使种群数量与生态结构改变。水质污染、水利工程建设以及气候变化严重影响鱼类繁殖环境,让“四大家鱼”自然繁殖受限,栖息地不稳定。面对这些状况,研究给出恢复水生生态系统、强化渔业管理、开展人工繁育等保护办法。建立监测体系,收集水质与鱼类种群数据,评估保护措施成效,据此逐步优化管理政策,切实提高“四大家鱼”繁殖成功率,稳定种群数量。经生态修复与科学管理,为“四大家鱼”种群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
关键词
长江流域
四大家鱼
繁殖群体结构变化
保护策略
生态修复
-
分类号
S932.4
[农业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