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我国艺术设计的和谐性及其意义 被引量:2
1
作者 王越群 刘媛洁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I0001-I0004,共4页
通过文献资料的分析和古今艺术设计内涵本质的比较,认为我国艺术设计充分体现着独特的和谐设计理念,它是我们进行现代艺术设计活动的不竭精神之源,而现代艺术设计过程表现形式则充分展现了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现代和谐的设计理念,因此... 通过文献资料的分析和古今艺术设计内涵本质的比较,认为我国艺术设计充分体现着独特的和谐设计理念,它是我们进行现代艺术设计活动的不竭精神之源,而现代艺术设计过程表现形式则充分展现了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现代和谐的设计理念,因此,继承和发展古代传统和谐设计理念,使古代和现代两种设计和谐元素有机结合起来,必将引领世界艺术设计新潮流,构成适应时代发展与需要的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理念 和谐性 现代设计 艺术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民间美术传承与资源开发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刘媛洁 梁曾华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I0005-I0008,共4页
为了有效地开发陕西民间美术资源,使陕西民间美术良性发展、传承,地域文化、民族文化得以弘扬,同时促进陕西经济发展。通过对陕西民间美术现状和民间美术开发的形式、方法的研究,探讨出只有在专家引领、培养新一代的民间领军艺人、民间... 为了有效地开发陕西民间美术资源,使陕西民间美术良性发展、传承,地域文化、民族文化得以弘扬,同时促进陕西经济发展。通过对陕西民间美术现状和民间美术开发的形式、方法的研究,探讨出只有在专家引领、培养新一代的民间领军艺人、民间美术与科技创新相结合、精准的市场定位、公司化运作、拉长产业链等各环节相互作用下,才能创造出新的符合现代生活需求,尤其是适应社会变革的新的民族性精神价值观需求的民间美术品,为民间文化赋予更深的文化内涵和经济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美术 传承 资源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写意人物画的以形传神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张华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I0001-I0004,共4页
为了探讨写意人物画以形传神的影响因素,采用文献调查、定性分析和历史比较等方法,认为深入观察、追求神韵和笔墨情趣、营造意境、师造化重修养是影响以形传神的主要因素。因此,要实现以形传神需要解决好多方面影响因素,继承和发扬中华... 为了探讨写意人物画以形传神的影响因素,采用文献调查、定性分析和历史比较等方法,认为深入观察、追求神韵和笔墨情趣、营造意境、师造化重修养是影响以形传神的主要因素。因此,要实现以形传神需要解决好多方面影响因素,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绘画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意人物画 传神 以形写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佛教给画中国化的启示 被引量:2
4
作者 麻元彬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I0001-I0004,共4页
通过文献记载佛教绘画自东汉末年传入中国,曾经历了一段漫长的"夷""夏"二体的冲突与融合的过程。在"以夏变夷"这一思想指导下,东汉至西晋是佛教绘画实现中国化的第一阶段。西晋至东晋是第二阶段。东晋末... 通过文献记载佛教绘画自东汉末年传入中国,曾经历了一段漫长的"夷""夏"二体的冲突与融合的过程。在"以夏变夷"这一思想指导下,东汉至西晋是佛教绘画实现中国化的第一阶段。西晋至东晋是第二阶段。东晋末至唐末,是第三阶段。唐以后中国绘画的民族风格,就是在中国本土绘画风格不断地吸收和溶化外来绘画风格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因此,研究自东汉以来佛教绘画传入中国后,"夏""夷"两体绘画风格的融合及中国画民族化这一历史发展过程,在继承本土绘画的民族风格基础上,要不断吸收外来文化的营养,对处于新的中外绘画交流与碰撞背景中的当代中国画的发展,将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夷体 夏体 以夏变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羲之书法与汉字书写科学 被引量:1
5
作者 杨立言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25-29,共5页
王羲之的书法理论与实践,使汉字通过毛笔书写走上了今体书写科学的高峰。王羲之不仅是汉字书写的领军人物,更是用笔科学的典范。他走过的书写发展道路,是汉字今体发展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 汉字书法 实用书写 王羲之 书写科学 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书法的创新及其规制
6
作者 杨立言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I0001-I0002,共2页
关键词 中国书法 创新 规制 图画文字 书法发展 当代中国 行草书 历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两宋时期山水画的自觉简略化倾向
7
作者 郑建萍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I0005-I0008,共4页
为了把握中国山水画美学传统与发展规律,立足中西绘画艺术比较.通过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发现两宋时期山水画有着一个由再现自然转向表现自然的重大嬗变,特别是呈现了将以往山水画中所常见的严密空间构成和细密性作自觉简略化表... 为了把握中国山水画美学传统与发展规律,立足中西绘画艺术比较.通过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发现两宋时期山水画有着一个由再现自然转向表现自然的重大嬗变,特别是呈现了将以往山水画中所常见的严密空间构成和细密性作自觉简略化表现的倾向,指出该倾向演化的内在理路是"从真境到诗意的转换",主要有"真实山水"."程式山水"和"写意山水"等发展阶段,认为它既有历史进步与升华的一面,也有自身难以克服的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画 简略化倾向 真实简约美 形式简约美 意境简约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毕加索早期风格变化及其启示
8
作者 王戎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I0005-I0008,共4页
通过对毕加索在1907年以前在绘画风格方面的探索,发现其在创作过程中,经历了从变化到定型、吸收与博采的风格流变,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对于绘画风格的追求应当建立在对绘画的内在规律与可能性的实质性探索的基础之上。如果画家能够从这样... 通过对毕加索在1907年以前在绘画风格方面的探索,发现其在创作过程中,经历了从变化到定型、吸收与博采的风格流变,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对于绘画风格的追求应当建立在对绘画的内在规律与可能性的实质性探索的基础之上。如果画家能够从这样的角度入手进行绘画尝试,就已经为自己的个性化语言体系找到了支点。有了这样的支点,风格的形成和发展也就会在自然而然的过程中水到渠成。可以说,风格其实质在于对绘画语言的深层探究与把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格 内在联系 影响和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现代岩彩画与工笔画特点之比较
9
作者 任磊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I0003-I0004,共2页
关键词 中国现代 岩彩画 工笔画 中国传统绘画 西方绘画 20世纪 绘画材料 矿物颜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