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陕西缓步动物二新纪录种记述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汉屏 王立志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20-621,共2页
记述了陕西省2个缓步动物新纪录种,它们是毕氏假棘影熊虫Pseudechiniscus facettalis(异缓步纲,棘影科)和介小生熊虫Minibiotus intermedius(真缓步纲,高生熊虫科)。
关键词 缓步动物 分类 新纪录 陕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双相属(缓步动物,高生熊虫科)两个新纪录种记述 被引量:8
2
作者 王立志 郑乐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357-2358,共2页
记述了陕西省2个缓步动物新纪录种,它们是Diphascon pingue Marcus,1936(真缓步纲,高生熊虫科)和Diphascon prorsirostre Thulin,1928(真缓步纲,高生熊虫科)。
关键词 缓步动物 分类 新纪录 陕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偃22幼胚体细胞胚性无性系的诱导 被引量:3
3
作者 李璟琦 王成社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39-141,146,共4页
采用田间取样和室内培养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幼胚发育时期、盾片接种方式和状态、4C预处理时间对小偃22幼胚体细胞胚性无性系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1)小偃22未成熟种子长度占颖壳长度比例为60%~80%时,幼胚处于半透明向淡黄色过... 采用田间取样和室内培养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幼胚发育时期、盾片接种方式和状态、4C预处理时间对小偃22幼胚体细胞胚性无性系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1)小偃22未成熟种子长度占颖壳长度比例为60%~80%时,幼胚处于半透明向淡黄色过渡状态,其愈伤组织诱导率达到95%以上,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达到46.1%~49.4%,此时是幼胚最佳培养时期。(2)未成熟籽粒在4℃冰箱保湿保存3d内可陆续接种,幼胚愈伤组织诱导率在95%以上,胚性愈伤组织发生率达到34%~50%,接种时应使盾片向上并保持完整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小偃22 幼胚培养 体细胞无性系 盾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学》课程特色及教学体系的建设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李璟琦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47-1249,共3页
根据植物学的课程特色,经过多年的教学探索和实践,从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手段和方法、整合实验内容、加强实习环节4个方面,形成了一套新的植物学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对学生实施全方位培养,使其成为知识丰富、勤于思考、勇于创新... 根据植物学的课程特色,经过多年的教学探索和实践,从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手段和方法、整合实验内容、加强实习环节4个方面,形成了一套新的植物学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对学生实施全方位培养,使其成为知识丰富、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的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学 课程特色 教学体系 创新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缓步动物系统分类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刘莹 王立志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4期21061-21062,21095,共3页
对缓步动物门的系统分类及国内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对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缓步动物 系统分类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秦岭悬钩子属植物种质资源与利用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李璟琦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2943-2944,2947,共3页
对秦岭野生悬钩子植物资源进行了归类和分析,为合理开发利用秦岭悬钩子属植物野生种质资源奠定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秦岭 悬钩子属植物 资源 开发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榆林沙区菊芋资源的综合利用及发展前景 被引量:5
7
作者 李璟琦 《陕西农业科学》 2008年第3期141-143,共3页
对开发野生资源菊芋系列产品进行了综述。介绍了菊芋的特征特性,探讨了菊芋资源的初级加工、深加工开发利用状况及其在榆林沙区大力发展菊芋生产的广阔前景。
关键词 菊芋 菊粉 产品开发 榆林沙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关中地区小麦幼胚脱分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李璟琦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70-73,共4页
在MS培养基上附加不同激素,对陕西省关中地区推广品种及育成品系共12个材料幼胚脱分化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系)愈伤组织形成期和愈伤组织诱导率明显不同,愈伤组织诱导率平均值在65.9%~100.0%之间;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和胚... 在MS培养基上附加不同激素,对陕西省关中地区推广品种及育成品系共12个材料幼胚脱分化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系)愈伤组织形成期和愈伤组织诱导率明显不同,愈伤组织诱导率平均值在65.9%~100.0%之间;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和胚芽率在基因型间存在显著差异,多数材料在2种培养基间的波动趋势具有一致性;培养基中附加的6-BA在促进胚性愈伤组织产生的同时却加重了胚发芽程度.12种供试材料的脱分化性状结果说明,小偃22、陕麦150和小偃54综合性能上表现出愈伤组织诱导率高、胚性化能力强及生长旺盛等特点,可用作基因转化研究的遗传种质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幼胚 脱分化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悬钩子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李璟琦 《陕西农业科学》 2009年第2期29-30,共2页
取当年生新枝中部带腋芽茎段做外植体,对野生陕西悬钩子进行组织培养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在诱导培养基MS+6-BA1.0mg/l+NAA0.01 mg/l上培养20 d左右,腋芽开始分化增殖,适宜的增殖培养基为MS+6-BA1.0 mg/l+NAA0.2 mg/l+GA30.5 mg/l,有效... 取当年生新枝中部带腋芽茎段做外植体,对野生陕西悬钩子进行组织培养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在诱导培养基MS+6-BA1.0mg/l+NAA0.01 mg/l上培养20 d左右,腋芽开始分化增殖,适宜的增殖培养基为MS+6-BA1.0 mg/l+NAA0.2 mg/l+GA30.5 mg/l,有效增殖系数达3.33。用1/2MS+NAA 0.1 mg/l时生根效果较好,生根率达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悬钩子 组织培养 腋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仲叶黄酮降血脂及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55
10
作者 刘静 濮智颖 +2 位作者 李爱玲 赵红岩 阎红蕾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5631-5632,共2页
[目的]进一步了解杜仲叶降血脂、抗氧化作用的活性,以期为杜仲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将ICR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高脂饲料组,正常对照组动物从试验开始至结束用普通饲料喂养,高脂饲料组动物均喂高脂饲料,制造成营养... [目的]进一步了解杜仲叶降血脂、抗氧化作用的活性,以期为杜仲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将ICR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高脂饲料组,正常对照组动物从试验开始至结束用普通饲料喂养,高脂饲料组动物均喂高脂饲料,制造成营养性高脂血症模型供试小鼠。再将高脂饲料组动物按体重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阳性药对照组,黄酮大、中、小剂量组,动物继续给予高脂饲料,模型对照组每天给予相应体积的溶媒,黄酮大、中、小3个剂量组,分别以45、15和5mg/(kg.d)剂量的黄酮灌胃给药,阳性药组给予5mg/(kg.d)的洛伐他汀(相当于人用剂量按照标准体表面积折算后小鼠用剂量的2倍),正常对照组给以等体积溶媒。17d后,各组小鼠均禁食12h,眼眶取血,肝素抗凝,各取0.2ml血液溶血后用于CAT测定,其余抗凝血液离心分离血浆用于血脂及POD、MDA的测定。[结果]与高脂血症模型组相比较,杜仲叶黄酮给药组动物的血浆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有所上升,血中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增强,血浆中丙二醛(MDA)的含量下降。[结论]杜仲叶黄酮具有降低营养性高脂血症小鼠血脂和抗氧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叶 黄酮 高脂血症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葚果醋发酵工艺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18
11
作者 徐辉艳 濮智颖 +2 位作者 王汉屏 孙晓东 李慧芸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64-165,共2页
以桑葚为主要原料,以葡萄酒酵母BM45作为桑葚果醋酒精发酵菌种,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桑葚果醋酒精发酵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总糖含量16g/100mL、接种量3%、发酵温度28℃、SO2添加量40mg/L;以AS1.41醋酸菌作为桑葚果醋醋酸发酵菌种,通过正交... 以桑葚为主要原料,以葡萄酒酵母BM45作为桑葚果醋酒精发酵菌种,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桑葚果醋酒精发酵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总糖含量16g/100mL、接种量3%、发酵温度28℃、SO2添加量40mg/L;以AS1.41醋酸菌作为桑葚果醋醋酸发酵菌种,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桑葚果醋醋酸发酵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接种量10%、搅拌转速80r/min、发酵温度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葚 酒精发酵 醋酸发酵 正交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瓜齐墩果酸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12
作者 王汉屏 王立志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621-624,共4页
木瓜齐墩果酸是木瓜果实和叶中重要的活性成分,具有多种医疗功效。本文综述了木瓜齐墩果酸的提取分离、测定方法、生理活性及应用现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展望其在生物制药、医药保健和经济开发等方面的应用前景。为木瓜齐墩果酸的合理... 木瓜齐墩果酸是木瓜果实和叶中重要的活性成分,具有多种医疗功效。本文综述了木瓜齐墩果酸的提取分离、测定方法、生理活性及应用现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展望其在生物制药、医药保健和经济开发等方面的应用前景。为木瓜齐墩果酸的合理开发和应用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瓜 齐墩果酸 提取分离 测定方法 生理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对红枣汁5-HMF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王军 李慧芸 +1 位作者 张宝善 徐辉艳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1-95,共5页
研究了红枣汁热处理时,含水量、加热温度和时间、小分子糖、氨基酸、pH、金属离子等主要因素对5-羟甲基糠醛(5-HMF)的影响,探索红枣汁非酶褐变规律.结果表明:热处理红枣汁时,含水量越高,5-HMF生成越少;加热温度的升高及加热时间的延长... 研究了红枣汁热处理时,含水量、加热温度和时间、小分子糖、氨基酸、pH、金属离子等主要因素对5-羟甲基糠醛(5-HMF)的影响,探索红枣汁非酶褐变规律.结果表明:热处理红枣汁时,含水量越高,5-HMF生成越少;加热温度的升高及加热时间的延长均可致红枣汁非酶褐变指数及5-HMF值增大;还原性果糖、葡萄糖和麦芽糖较非还原性蔗糖更能促进5-HMF的生成,果糖最强,其次为葡萄糖;半胱氨酸和天冬氨酸有抑制5-HMF的生成作用,甘氨酸和赖氨酸有促进5-HMF的生成作用;pH为6(枣汁自然pH)的红枣汁热处理时5-HMF含量最低,pH为8时(强碱性)最高;Ca2+能减少红枣汁热处理时的5-HMF生成,Cu2+和Fe3+能促进5-HMF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枣 加热 非酶褐变 5-羟甲基糠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柿酒发酵过程中酚类物质的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郭敏 张宝善 +3 位作者 徐辉艳 赵建新 陈卫 张灏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19-222,共4页
以广西恭城"月柿"为试材,应用不同柿酒发酵工艺,探索酚类物质(单宁、黄烷醇类及总黄酮)在柿酒发酵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及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在柿酒发酵过程中酚类物质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且发酵温度是影响柿酒发酵过程中酚类... 以广西恭城"月柿"为试材,应用不同柿酒发酵工艺,探索酚类物质(单宁、黄烷醇类及总黄酮)在柿酒发酵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及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在柿酒发酵过程中酚类物质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且发酵温度是影响柿酒发酵过程中酚类物质变化的最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柿酒 酚类物质 变化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藏过程中枣汁非酶褐变的研究 被引量:17
15
作者 王汉屏 王浩东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237-239,共3页
研究了枣汁在储藏期间与非酶褐变有关的主要物质的变化规律及其与褐变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储藏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枣汁的褐变度和5-HMF含量逐渐增加,总糖、还原糖、抗坏血酸、总酚等化学成分逐渐减少;枣汁色值的变化与其成分的... 研究了枣汁在储藏期间与非酶褐变有关的主要物质的变化规律及其与褐变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储藏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枣汁的褐变度和5-HMF含量逐渐增加,总糖、还原糖、抗坏血酸、总酚等化学成分逐渐减少;枣汁色值的变化与其成分的变化相一致;美拉德反应(Maillard)与Vc的氧化分解反应是储藏过程中发生的主要非酶褐变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枣汁 储藏 非酶褐变 色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全发酵复合果酒的酿造工艺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汉屏 王艳 +2 位作者 王西安 徐辉艳 王浩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4期10677-10678,共2页
[目的]为陕西省苹果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新的途径。[方法]以新鲜苹果、梨为原料,研究全发酵苹果、梨复合果酒的最佳酿造工艺。[结果]初汁(苹果汁、梨汁)的配比、酵母的添加量、发酵温度、SO2的添加量均会影响全发酵苹果、梨复合果酒... [目的]为陕西省苹果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新的途径。[方法]以新鲜苹果、梨为原料,研究全发酵苹果、梨复合果酒的最佳酿造工艺。[结果]初汁(苹果汁、梨汁)的配比、酵母的添加量、发酵温度、SO2的添加量均会影响全发酵苹果、梨复合果酒的品质。苹果、梨复合酒的最佳酿造工艺为:苹果汁、梨汁的配比为2:1,SO2的添加量为40mg/L,可溶性固形物(SSc)调至20。Bx,酵母菌的接种量为0.9g/L,前发酵温度为20℃,发酵10d,后发酵温度为15~18℃,发酵30d。[结论]在最佳工艺条件下酿造出的苹果、梨复合果酒,口味纯正柔和、果香浓郁、色泽鲜亮、营养丰富,具有典型的果香和酒香,值得重点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 复合果酒 酿造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榴皮多糖的水浸提工艺优化 被引量:5
17
作者 赵盈 张海生 +1 位作者 王立霞 康尹杰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32-233,236,共3页
应用水提醇沉的方法对石榴皮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正交实验的方法得到从石榴皮中提取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120min,料液比1:20,提取次数3次,在该工艺条件下石榴皮多糖的得率为8.65%。
关键词 多糖 石榴皮 水浸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瓜叶芽与木瓜果营养成分的比较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艳 孙晓东 +2 位作者 袁宁 陈宝玉 徐辉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3期5408-5409,共2页
[目的]为木瓜叶芽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木瓜叶芽与木瓜果的主要营养物质组成和含量进行综合比较。[结果]木瓜叶芽含有17种氨基酸(包括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氨基酸含量是木瓜果的31倍,并且具有较高含量的甲硫氨酸。木瓜叶... [目的]为木瓜叶芽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木瓜叶芽与木瓜果的主要营养物质组成和含量进行综合比较。[结果]木瓜叶芽含有17种氨基酸(包括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氨基酸含量是木瓜果的31倍,并且具有较高含量的甲硫氨酸。木瓜叶芽中检测出7种有机酸,有机酸含量是木瓜果的1.2倍,其中苹果酸的含量最高,为18.19 g/kg。木瓜叶芽中的无机矿物质含量是木瓜果的5倍,且检测出硒。木瓜叶芽VE含量是木瓜果的31倍,而Vc含量低于木瓜果。[结论]木瓜叶芽主要营养成分含量均高于木瓜果,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瓜叶芽 木瓜果 营养成分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干光皮木瓜超微粉的加工工艺 被引量:8
19
作者 李爱玲 翟文俊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8期222-224,共3页
联合使用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和超微粉碎技术制得冻干木瓜超微粉,并介绍了其工艺流程和技术要点。木瓜真空冷冻干燥时的物料粒度0.95cm3,物料厚度15~20mm;最佳升华干燥条件:真空度40Pa,加热板温度60℃,物料温度-40℃,冷凝温度-35℃;最佳... 联合使用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和超微粉碎技术制得冻干木瓜超微粉,并介绍了其工艺流程和技术要点。木瓜真空冷冻干燥时的物料粒度0.95cm3,物料厚度15~20mm;最佳升华干燥条件:真空度40Pa,加热板温度60℃,物料温度-40℃,冷凝温度-35℃;最佳解析干燥条件:真空度20Pa,加热板温度85℃,物料温度40℃,冷凝温度-35℃。先用植物粉碎机将冻干木瓜粗粉碎至60~80目;再在压力大于12MPa、温度小于35℃的条件下,用气流磨机粉碎到1000目以上,即得成品。本工艺生产的光皮木瓜冻干超微粉,具有良好的复水性、溶解性、活性,完整的保留了木瓜原有的色、香、味和其营养成分,可作为进一步深加工的主要原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皮木瓜 真空冷冻干燥 超微粉碎 超微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动物多样性的研究方法 被引量:10
20
作者 王立志 靳毓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5020-5020,5062,共2页
随着对生态学的深入研究,人们认识到土壤动物的群落结构、功能以及在生态过程中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土壤动物逐渐成为生态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对土壤动物的取样方法、分离和提取方法、观察和分类方法以及多样性统计方法4个方面进行了综... 随着对生态学的深入研究,人们认识到土壤动物的群落结构、功能以及在生态过程中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土壤动物逐渐成为生态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对土壤动物的取样方法、分离和提取方法、观察和分类方法以及多样性统计方法4个方面进行了综述,为土壤动物的研究提供方法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动物 取样方法 分离 提取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